文/寂寞的紅酒
巴基斯坦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北部,是一個面積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叫喀拉蚩,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國際化大都市。喀拉蚩南瀕臨阿拉伯海,居萊裡河與瑪利爾河之間的平原上,不管是自然條件還是經濟條件都非常的優越。喀拉蚩聚集了約2000萬人口,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也是巴基斯坦的經濟和商業中心。在建國初期,喀拉蚩曾是巴基斯坦的首都。有趣的是,喀拉蚩條件那麼好,但在上世紀60年代巴基斯坦卻把首都搬到了東北部的內陸地區。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喀拉蚩條件那麼好,為何巴基斯坦卻要把首都遷到內陸的伊斯蘭瑪巴德?
首先,經濟因素。喀拉蚩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人口眾多,城市交通、管理、能源供應等各方面壓力很大,特別是在印巴分治後,由於印巴戰爭,大量印度境內的穆斯林湧入喀拉蚩,導致喀拉蚩不堪重負。所以,巴基斯坦決定把首都遷往內陸,以進一步分散人口,緩解喀拉蚩的壓力。同時,在東北內陸興建新都,毫無疑問會帶動北部內陸的經濟發展,改變北部地區貧窮落後的面貌,促進國家整體經濟的發展。
其次,政治因素。伊斯蘭瑪巴德位於東北內陸,當地及周邊的形勢非常複雜。巴基斯坦北部部落眾多,而且對國家歸屬感較低,巴基斯坦遷都內陸有利於對北部內陸地區的控制,有利於密切和當地部落的關係。此外,巴基斯坦政府一直試圖將喀拉蚩從信德省劃出去,作為首都直轄市使用,但遭到了信德省的強烈反對。巴基斯坦政府甚至和信德省地方產生了爭執,省政府希望推進喀拉蚩的經濟和商業發展,而巴基斯坦政府則希望喀拉蚩成為政治宣教中心。最終,由於雙方爭執不下,巴基斯坦政府不斷遭到信德省的擎制,所以巴基斯坦政府決定另起爐灶,在東北部建造了一座新都伊斯蘭瑪巴德,把首都遷到了內陸。
再其次,軍事因素。喀拉蚩位於東南沿海,和印度距離非常近。由於印度掌握著制海權,佔據著軍事優勢,一旦發生戰爭,喀拉蚩很容易遭到封鎖和打擊,所以巴基斯坦決定把首都遷到內陸。不過有趣的是,巴基斯坦把首都遷到內陸後,卻把首都放在了國界線附近,大有「天子守國門」的味道。當然,巴基斯坦並非沒有考慮安全問題。雖然伊斯蘭瑪巴德靠近印度實控克什米爾地區,但其地形非常有利於防守,巴基斯坦又在當地屯駐了重兵,伊斯蘭瑪巴德其實是非常安全的。
最後,伊斯蘭瑪巴德選在了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瓦爾品第旁邊。拉瓦爾品第不僅是巴基斯坦北部的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而且是軍事重鎮,是連接阿富汗和南亞次大陸的樞紐,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巴基斯坦把首都放在伊斯蘭瑪巴德,可以輻射阿富汗、印度等地,對爭奪克什米爾也非常具有意義。此外,如果印巴發生戰爭,巴基斯坦還可以通過北部的通道獲得來自其他國家的援助。可以說,巴基斯坦遷都一舉多得,是經過充分考慮的。
參考資料:《巴基斯坦首都的變遷》、《巴基斯坦安全戰略淺析》、《巴基斯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