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03中外聯合軍事演習 倡導「新安全觀」篇章

2020-12-23 搜狐網
聚焦03中外聯合軍事演習 倡導「新安全觀」篇章

NEWS.SOHU.COM  2003年12月14日17:28  新華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新華網北京12月14日電(記者董黎 熙榮燕)從北國邊陲到東海之濱,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疆土海域和多個國家軍隊聯合舉行不同內容的軍事演習並邀請外軍觀摩我作戰演習,2003年中國軍事外交工作因此而引人注目。

  這些軍事演習活動,譜寫了國際安全合作的新篇章,創造了中國軍隊的多個「第一」:第一次組織並參加多邊聯合軍事演習;第一次分別與巴基斯坦、印度軍隊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第一次邀請外國軍事觀察員觀摩中國軍隊演習。

  中國國防部外事辦主任張邦棟少將說,當今世界局勢風雲變幻,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蕩,非傳統安全問題突出,恐怖主義威脅上升。過去一年中,中國軍事外交服從服務於國家總體外交和軍隊建設大局,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成績不凡。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室歐陽維評論說,這一系列聯合軍事演習是中國軍隊進一步實踐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的新舉措。

  2002年,中國軍隊開始有選擇地逐步參與雙邊和多邊聯合軍事演習,以拓寬中國與有關國家安全合作的領域。「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政府和軍隊不僅關注非傳統安全領域出現的問題對本國安全的威脅,還希望與外國政府和軍隊一道,通過密切軍事合作,共同應對這些威脅,以獲得共同安全,」歐陽維說。

  軍事專家認為,2003年舉行的雙邊和多邊聯合軍事演習,達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

  中國陸軍特種兵、航空兵、裝甲兵等多兵種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中的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軍隊於8月6日至12日舉行「聯合-2003」反恐演習,這是中國首次參加多邊聯合軍事演習。據介紹,這次現代化的多國聯合演習著眼當前國際反恐鬥爭形勢,借鑑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反恐鬥爭的成功經驗,有力震懾了「三股惡勢力」,對於維護中國西部邊疆穩定具有重要意義,為中國軍隊參加聯合軍演探索和積累了寶貴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中印海軍聯合演習,引起外界高度關注。這次演習是繼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成功訪華後,中印兩軍交流與合作取得的又一成果。中方艦艇和印方飛彈驅逐艦、飛彈護衛艦和綜合補給艦,以及雙方官兵1500多人參加演習。這次沒有假想敵的演習主要是演練聯合搜索和救援行動。

  年內,中國軍隊還多次派員觀摩其他國家的軍事演習。5月,中國軍官以觀察員身份觀摩了美國、泰國和新加坡舉行的「金色眼鏡蛇」演習。8月下旬,中國派出觀察員參加了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舉行的以反恐為主要科目的首長司令部演習。此外,8月25日,中方還第一次邀請15國軍事觀察員在內蒙古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觀摩了北京軍區「北劍0308」裝甲旅縱深突擊作戰演習,為中國軍隊面向世界,加強防務合作,增信釋疑開闢了新領域。

  除了聯合軍演以外,2003年中國軍事外交在其他領域也精彩紛呈,中國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呈現出發展態勢,成績可圈可點: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曹剛川應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邀請訪問美國,取得積極的、建設性的成果;以曹剛川出訪俄羅斯為標誌,中俄軍事關係進一步鞏固,促進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向深入發展;中國與周邊國家軍事關係繼續加強,朝鮮、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泰國等國軍隊高級將領相繼來訪,中國軍方領導人也分別前往上述幾國訪問,進一步密切了相互關係,特別是印度國防部長、日本防衛廳長官訪華,使中國同周邊國家軍隊關係出現新的局面;中國軍隊同法國、英國等歐盟國家軍隊之間交往也非常頻繁,尤其是有關戰略磋商機制的建立和開展,為相互關係注入了活力;中國與非洲、拉美等地區軍隊也保持了十分緊密的交往,傳統友好關係進一步發展。中國軍事外交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局面已經形成。

  張邦棟強調指出,中國自古崇尚以和為貴、協和萬邦、親仁善鄰的和平思想,正在致力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業的中國人民更懂得和平的珍貴。中國軍事外交工作將繼續致力於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事業。





相關焦點

  • 亞信峰會倡導「新亞洲安全觀」
    5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舉行的亞信峰會上闡述了中國的新亞洲安全觀。  他說:「我們認為,應該積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創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區安全和合作新架構,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
  • 埃及、希臘、賽普勒斯在地中海展開聯合軍事演習
    當地時間12月1日,埃及軍事發言人發表聲明稱,埃及,希臘和賽普勒斯武裝部隊於11月30日開始在地中海展開海上和空中聯合演習(美杜莎10號)。此次聯合演習將持續到12月6日,埃及、希臘、賽普勒斯、法國和阿聯海軍和空軍都將參與此次聯合演習,同時沙烏地阿拉伯、美國、巴林、蘇丹、約旦、義大利和德國將作為觀察員參加演習。該演習包括開展多個海軍和空軍的聯合作戰行動,以提高軍事指揮官對聯合行動的管理技能,促進各國部隊間專業知識的交流,以便在變化莫測的地區和國際局勢影響下,達到高效執行任何聯合行動的能力。
  • 韓國與美國28日結束為期四天的聯合軍事演習
    新華網首爾7月28日電 (記者姬新龍)韓國與美國28日結束在韓國東部海域(日本海)舉行的為期四天的聯合軍事演習。但「作為對朝鮮軍事應對的措施之一」,韓美計劃每月都舉行一次聯合軍演直至今年年底。韓國軍隊聯合參謀本部高級官員當天早些時候表示:「聯合軍演將於下午5時結束。
  • 中國首辦亞信峰會 倡導亞洲新安全觀
    新華網上海5月21日電(記者 李志暉 王建華 許曉青 任瑞恩)亞洲安全領域最大的多邊論壇——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21日在上海舉行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第四次峰會,首次提出亞洲新安全觀和共建和平、穩定與合作「新亞洲」的戰略藍圖。
  • 波羅的海3國在愛沙尼亞港口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波羅的海3國在愛沙尼亞港口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2002年10月3日10:08  新華網   新華網裡加10月2日電(記者張國旺)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 楊明傑:中國具有倡導亞洲安全觀的最大話語權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 (鄭青亭 楊牧)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24日在京舉行「新安全觀:和平、穩定與合作的亞洲」學術研討會。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楊明傑發表題為「新的安全理念和倡議」的演講。他在演講中指出,中國提出新亞洲安全觀,鑑於中國當前的影響力,我們具有倡導這一價值觀的最大話語權。
  • 新安全觀:為邁向普遍安全貢獻中國智慧
    在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上,習主席強調踐行新安全觀,為上合組織的安全合作指明了方向,為推動世界實現普遍安全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發表的評論文章——歷史證明,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得人心,以軍事同盟謀求安全只會給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帶來更多複雜因素。新安全觀契合當今時代潮流。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與國相互依存更加緊密,各國對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國際秩序的呼聲越來越高,國際關係民主化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 一國地理位置令多國垂涎,印度急拉攏他大搞聯合軍事演習
    聯合軍事演習是增加兩國關係的一種手段,而馬爾地夫在印度洋上所處的位置十分重要,令多國垂涎;這就使得該國成為印度重要關注和拉攏的國家;因此兩國軍隊之間的聯合軍事演習也是不斷。馬爾地夫與印度兩國陸軍的聯合軍事演習,雙方混合編組進行城市作戰演練。
  • 莫迪擔心的事發生了,中美俄聯合軍事演習,巴鐵大批軍艦嚴陣以待
    為了更好地維護海洋安全,並且方便各國聯合處理海洋安全危機,所以多個國家此前聯合舉行了"阿曼"海上軍演。近日有消息稱,有一大批軍艦來到巴基斯坦周邊海域嚴陣以待。這些戰艦來到巴基斯坦,就是為了參加下一年的"阿曼軍事演習"。
  • 王毅:反對煽動製造所謂「新冷戰」,倡導踐行可持續新安全觀
    要反對煽動和製造所謂「新冷戰」,繼續倡導和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三是倡導互利共贏,實現共同發展。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助力各國經濟社會秩序重啟。四是秉持多邊主義,捍衛公平正義。要維護聯合國的權威和作用,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 白皮書:中國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
    新華網北京9月6日電(記者梁淋淋、田野)國務院新聞辦6日發表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國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尋求實現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白皮書說,中國注重綜合安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安全內涵擴展到更多領域。
  • 2020年中國軍隊國際軍事合作回顧
    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堅強領導下,中國軍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大力推進新時代國際軍事合作,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積極貢獻力量。
  • 解放軍聯合渡海演習打通遼東山東半島
    解說:據大陸官方新華社的消息,解放軍的聯合渡海演習聯合2008本周正在渤海灣展開,從山東轉戰到遼東,是首次大陸解放軍覆蓋兩個半島的跨海、跨戰區的聯合演習。解放軍的這次聯合演習以資訊化條件下的聯合進攻戰機作為背景,圍繞聯合情報截取、聯合指揮控制、聯合火力打擊、聯合電子對抗、聯合兵力行動、聯合支援保證等六種聯合的能力,重點演練聯合作戰籌劃、聯合渡海輸送、聯合山地進攻的等戰鬥的內容,突出聯合跨海對抗的戰鬥特色。
  • 軍事演習,多國來圍觀,把中國當作「假想敵」?
    據多家媒體共同報導,包括美國、英國、法國以及日本在內的多個國家,已經決定要在我國周邊海域進行多場聯合軍事演習,並且將他們成為合作關係的消息,通過這樣的方式發送給中國。但在這樣的消息傳出後,國內媒體卻沒什麼大動靜,只是感嘆,看來當今的中國確實已經很強了。
  • 瑞典舉行「極光17」軍事演習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9月11日電(記者 付一鳴)瑞典11日開始舉行為期近三周的「極光17」軍事演習。超過1.9萬名瑞典軍人與來自丹麥、挪威、芬蘭、法國、立陶宛、愛沙尼亞和美國等國的1500名軍人共同參演。  瑞典武裝部隊官網公布的信息顯示,演習將在29日結束,主要在東部的斯德哥爾摩地區、西海岸的哥德堡以及波羅的海上的哥得蘭島展開。
  • 韓國舉行地鐵聯合反恐演習
    韓國舉行地鐵聯合反恐演習1/5)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當地時間2012年4月26日,韓國首爾,韓國地鐵工作人員參加在地鐵六號線Bonghwasan站舉行的演習
  • 美日大搞聯合演習
    最近一段時間,美日兩國通過舉行聯合軍演、推進前沿兵力部署和加強一體化訓練等方式,不斷強化軍事合作,為維持牢固的同盟關係可謂費盡心思。  根據美太平洋艦隊和日本自衛隊發布的消息,美軍印太司令部和日本自衛隊10月26日開始在日本本土、衝繩及其周邊海域舉行代號為「利劍21」的聯合軍事演習。「利劍」演習是由美太平洋艦隊發起、每兩年舉辦一次的雙邊野戰演習。此次「利劍21」演習旨在增強美日戰備能力和互操作性,加強雙邊關係,並表明「美國決心支持該地區盟友和夥伴國的安全利益」。
  • 聚焦出口管制法: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題:聚焦出口管制法: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新華社記者 於佳欣自2019年12月以來,歷經三次審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10月17日表決通過了出口管制法。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在這部法律中多處有所體現。法律第三條明確,出口管制工作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維護國際和平,統籌安全和發展,完善出口管制管理和服務。而且,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在草案三審稿的具體制度和規則調整中,得到進一步體現。關於出口管制範圍,法律確保管制物項,以及管制主體和行為全覆蓋。
  • 中國形成全方位軍事外交格局(圖)
    特別是解放軍現代化與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相比有著較大差距,要迎接世界軍事發展的挑戰,更需要通過軍事交流與合作,及時跟蹤世界軍事發展的新動向,了解和掌握各國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研究和借鑑各國的最新軍事科學成果。
  • 2020年臺灣「漢光演習」三大新動向
    2018年美國國會炮製的「國防授權法案」中,就開始鼓吹「美國國防部應該派員參加臺灣漢光演習」。今年美國之所以會派現役軍官以聯絡官角色進駐臺軍的營級單位,主要也是對美國國會連續數年「國防授權法」中要求美國國防部協助臺灣加強防衛能力、甚至建議美臺進行聯合演習的一種回應。從臺灣的角度來講,美軍拉高赴臺觀摩層級而且直接走進臺灣訓練營,顯然是與美國軍事關係的「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