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書:中國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新華網北京9月6日電(記者梁淋淋、田野)國務院新聞辦6日發表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國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尋求實現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

白皮書說,中國注重綜合安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安全內涵擴展到更多領域。國際社會需要強化綜合安全觀念,堅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多樣化安全挑戰。

白皮書說,中國追求共同安全。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命運休戚與共,國際社會應增強共同安全意識,既要維護本國安全,又要尊重別國安全關切。要摒棄冷戰思維和同盟對抗,通過多邊合作維護共同安全,協力防止衝突和戰爭。充分發揮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的作用,建立公平有效的共同安全機制。

白皮書說,中國促進合作安全。戰爭和對抗只會導致以暴易暴的惡性循環,對話和談判是解決爭端的唯一有效和可靠途徑。要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保安全、以合作化幹戈、以合作促和諧,反對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白皮書還指出,中國秉持積極有為的國際責任觀。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本身就是對世界負責任最重要的體現。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國家,中國遵循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認真履行應盡的國際責任。中國以積極姿態參與國際體系變革和國際規則制定,參與全球性問題治理,支持發展中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各國國情和發展階段不同,應按照責任、權利、實力相一致的原則,著眼本國和人類共同利益,從自身國力出發,履行相應國際義務,發揮建設性作用。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將力所能及地承擔更多國際責任。

白皮書還說,中國奉行睦鄰友好的地區合作觀。中國同周邊各國積極開展睦鄰友好合作,共同推動建設和諧亞洲。主張地區各國相互尊重、增進互信、求同存異,通過談判對話和友好協商解決包括領土和海洋權益爭端在內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密切經貿往來和互利合作,推進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完善現有區域次區域合作機制,對其他區域合作構想持開放態度,歡迎地區外國家在促進地區和平與發展中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不謀求地區霸權和勢力範圍,不排擠任何國家,中國的繁榮發展和長治久安對周邊鄰國是機遇而不是威脅。中國將始終秉承自強不息、開拓進取、開放包容、同舟共濟的「亞洲精神」,永做亞洲其他國家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

相關焦點

  • 亞信峰會倡導「新亞洲安全觀」
    5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上海舉行的亞信峰會上闡述了中國的新亞洲安全觀。  他說:「我們認為,應該積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創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區安全和合作新架構,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
  • 中國倡導和實踐新安全觀 加強推進地區安全合作
    29日發表的《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說,中國倡導和實踐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睦鄰友好、互利共贏,推進國際安全合作,加強對外軍事關係。   白皮書說
  • 習近平:中國是亞洲安全觀的積極倡導者和堅定實踐者
    新華網上海5月21日電(記者趙宇耿學鵬)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指出,中國是亞洲安全觀的積極倡導者,也是堅定實踐者。中方將一步一個腳印加強同各方的安全對話和合作,共同探討制定地區安全行為準則和亞洲安全夥伴計劃,使亞洲國家成為相互信任、平等合作的好夥伴。
  • 中國首辦亞信峰會 倡導亞洲新安全觀
    新華網上海5月21日電(記者 李志暉 王建華 許曉青 任瑞恩)亞洲安全領域最大的多邊論壇——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21日在上海舉行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第四次峰會,首次提出亞洲新安全觀和共建和平、穩定與合作「新亞洲」的戰略藍圖。
  • 楊明傑:中國具有倡導亞洲安全觀的最大話語權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 (鄭青亭 楊牧)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24日在京舉行「新安全觀:和平、穩定與合作的亞洲」學術研討會。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楊明傑發表題為「新的安全理念和倡議」的演講。他在演講中指出,中國提出新亞洲安全觀,鑑於中國當前的影響力,我們具有倡導這一價值觀的最大話語權。
  • 聚焦03中外聯合軍事演習 倡導「新安全觀」篇章
    聚焦03中外聯合軍事演習 倡導「新安全觀」篇章 過去一年中,中國軍事外交服從服務於國家總體外交和軍隊建設大局,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成績不凡。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室歐陽維評論說,這一系列聯合軍事演習是中國軍隊進一步實踐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的新舉措。  2002年,中國軍隊開始有選擇地逐步參與雙邊和多邊聯合軍事演習,以拓寬中國與有關國家安全合作的領域。
  • 王毅:反對煽動製造所謂「新冷戰」,倡導踐行可持續新安全觀
    但我們都秉持多元平等的文明觀,都肩負發展振興的歷史使命,都主張和平解決爭端,都堅守多邊主義價值。我們之間這些廣泛的共同理念和共同利益,使我們得以超越分歧差異,不斷加強團結,不斷升華信任,不斷拓展合作。王毅指出,作為亞洲覆蓋範圍最廣、成員國最多、代表性最強的安全合作論壇,面對百年變局和全球疫情,亞信應承擔起自己的歷史使命,為推動建設一個互尊互信、安全穩定、發展繁榮、開放包容和合作創新的亞洲作出新的努力。對於亞信下一階段工作,中方願提出4點建議:一是堅持同舟共濟,攜手戰勝疫情。要高舉團結抗疫旗幟,堅定支持世界衛生組織發揮領導協調作用。
  • 新安全觀:為邁向普遍安全貢獻中國智慧
    在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上,習主席強調踐行新安全觀,為上合組織的安全合作指明了方向,為推動世界實現普遍安全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智慧。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發表的評論文章——為邁向普遍安全貢獻中國智慧■王新俊「我們要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摒棄冷戰思維、集團對抗,反對以犧牲別國安全換取自身絕對安全的做法,實現普遍安全
  • 倡導新安全觀 中國社科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成立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八日電 中國社會科學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成立暨學術研討會今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毅、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中國國際戰略學會會長熊光楷到會祝賀講話。  在京中央研究機構、大學的專家學者近一百人參加會議並就地區安全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 《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解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10日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白皮書圍繞國際社會對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的關注,闡述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開展國際發展合作的理念和政策主張,反映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所取得的實踐成果和進展,闡明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作的積極貢獻。
  • 中國外交的新理念新實踐新特點
    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和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是對傳統國際關係的超越和創新,是中國對當代國際關係理論的重大貢獻,也是中國外交踐行多邊主義、參與全球治理、推動國際體系變革和國際秩序建設的重要指針。  倡導新型國際安全觀。
  • 「中國+中亞五國」舉行首次外長會晤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記者成欣)「中國+中亞五國」16日通過視頻方式舉行首次外長會晤。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出席並主持會晤,哈薩克斯坦外長特列烏別爾季、吉爾吉斯斯坦外長艾達爾別科夫、塔吉克斯坦外長穆赫裡丁、土庫曼斯坦副總理兼外長梅列多夫、烏茲別克斯坦外長卡米洛夫出席。
  • 中國駐東帝汶大使:中國與東帝汶各領域互利務實合作全面發展
    東帝汶是一個年輕的國家,於2002年恢復獨立,中國是首批與東帝汶建交的國家。在接受採訪時,肖建國大使表示,自2002年東帝汶恢復獨立與和平後,國家發展進入新階段,兩國建交17年來,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各領域務實互利合作全面推進。他說,「中方長期支持東帝汶民族解放鬥爭,是最早支持東帝汶恢復獨立和與東帝汶建交的國家之一。
  • 國新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10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白皮書。白皮書由前言、正文和結束語組成。正文包括八個部分,分別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新時代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取得新進展、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攜手應對全球人道主義挑戰、支持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發展能力、加強國際交流與三方合作、中國國際發展合作展望。白皮書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
  • 中國2014年人權白皮書發布,寫入念斌案呼格案糾正
    > 6月8日,中國人權事業白皮書發布。東方IC 資料       新華網6月8日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發表了《201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全文約2.1萬字。       共有9部分的白皮書指出,中國人權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說明中國成功地走出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
  • 山海協作 互利共贏
    此後,浙江省提出「山海協作」戰略決策,加快扶持欠發達地區發展,促進區域協調。2018年,浙江打造「山海協作」升級版,突出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推進山區綠色發展、生態富民。在這一背景下,磐安發展注入了更強動力,磐安和金華實現互利共贏。如今,這塊3.8平方公裡的「飛地」,可為磐安貢獻50%的工業產值,「十三五」以來累計上繳稅收30億元,佔全縣財政資金1/3以上。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為介紹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成就,全面闡述中國推進能源革命的主要政策和重大舉措,特發布本白皮書。 一、走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積極適應國內國際形勢的新發展新要求,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新道路,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更好服務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建設,更好推動建設清潔美麗世界。
  • 互信合作是雙贏,各國都能永遠互信,就實現了超贏的世界大同社會
    《世界大同即將實現》連載六十一互信合作是雙贏如果全世界人民都能永遠互信,那就是進入了超贏的世界大同時代此圖由世界大同即將實現原創前面講了信任是相互的,互信就是相互之間信任,有了信任才會加強合作,而互信的合作又會增加信任。互信合作就是或明或暗的交易,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