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6日電(記者梁淋淋、田野)國務院新聞辦6日發表的《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國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尋求實現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
白皮書說,中國注重綜合安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安全內涵擴展到更多領域。國際社會需要強化綜合安全觀念,堅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多樣化安全挑戰。
白皮書說,中國追求共同安全。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命運休戚與共,國際社會應增強共同安全意識,既要維護本國安全,又要尊重別國安全關切。要摒棄冷戰思維和同盟對抗,通過多邊合作維護共同安全,協力防止衝突和戰爭。充分發揮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的作用,建立公平有效的共同安全機制。
白皮書說,中國促進合作安全。戰爭和對抗只會導致以暴易暴的惡性循環,對話和談判是解決爭端的唯一有效和可靠途徑。要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保安全、以合作化幹戈、以合作促和諧,反對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白皮書還指出,中國秉持積極有為的國際責任觀。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本身就是對世界負責任最重要的體現。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國家,中國遵循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認真履行應盡的國際責任。中國以積極姿態參與國際體系變革和國際規則制定,參與全球性問題治理,支持發展中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各國國情和發展階段不同,應按照責任、權利、實力相一致的原則,著眼本國和人類共同利益,從自身國力出發,履行相應國際義務,發揮建設性作用。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將力所能及地承擔更多國際責任。
白皮書還說,中國奉行睦鄰友好的地區合作觀。中國同周邊各國積極開展睦鄰友好合作,共同推動建設和諧亞洲。主張地區各國相互尊重、增進互信、求同存異,通過談判對話和友好協商解決包括領土和海洋權益爭端在內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共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密切經貿往來和互利合作,推進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完善現有區域次區域合作機制,對其他區域合作構想持開放態度,歡迎地區外國家在促進地區和平與發展中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不謀求地區霸權和勢力範圍,不排擠任何國家,中國的繁榮發展和長治久安對周邊鄰國是機遇而不是威脅。中國將始終秉承自強不息、開拓進取、開放包容、同舟共濟的「亞洲精神」,永做亞洲其他國家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