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裡出行利器,卸載共享單車、告別上班堵車!RND電動滑板車評測

2020-12-15 科技詩刻

以前公司離家比較近,騎騎電動車半個來小時就到了,很方便。

去年公司搬了新地方,30來公裡遠還隔著杭州的錢塘江,電動車來回的續航就不夠了。只好每天坐公交倒地鐵折騰2小時才行。

但是每次家裡到公交站、地鐵站到公司走走加起來也要20來分鐘。

所以去年9月份買了車,但是公司樓下停車不方便、收費又貴,只好把車停在公司附近的公園停車場,但是公園停車場到公司走走也要10來分鐘。各種不方便。

每次從公司去停車場,總是在想,如果有個摺疊自行車或者摺疊電動車可以短距離代步,那該多好。

直到我遇到了RND-M1智能摺疊電動滑板車。

RND-M1電動滑板車,由專注於小型化的短途智能交通工具的深圳瑞能德電子有限公司,為低碳時尚出行而打造的智能短途代步工具。

一、開箱、配件設計

好大的包裝。

當快遞送達的時候,這是我的第一感覺。

為方便電動滑板車快遞送貨,外包裝除了常規的包裝帶固定外,外面還用了塑料膜包裹防止雨水淋溼包裝盒後發生破損掉零件的問題。

RND-M1智能摺疊電動滑板車的配件比較豐富。

標準配件為配件清單、說明書、感謝信、充電器及充電線、合格證、固定車把螺絲及六角把手。

為了提升首次RND-M1的首次試用體驗,RND官方人員還額外的贈送了打氣筒、鈴鐺、護具、爆閃燈以方便我騎行時使用。

當然這些額外的碰見是可以選購的。

我比較喜歡這個爆閃燈,在夜間騎行的時候,其紅色燈光可以提醒別人注意我們。

白色燈光則可以作為照亮燈。

如果充電頭能改為更為大眾的MicroUSB接口就更好了(目前是MiniUSB接口)。

二、安裝很簡單

為方便快遞運輸,默認左右兩車把手是沒安裝狀態。

拆開外包裝就可以進行安裝,把手和車架有卡槽卡位固定,安裝好後不會發生車把手會轉動的問題。

安裝還是比較簡單的。

通過標配的六角扳手和螺絲進行安裝、固定即可,其他的在出廠的時候就已經安裝好了,不需要多強的動手能力。

固定車把手最好是電動滑板車處於摺疊狀態時進行,這樣比較簡單。

稍微說一句,官方有安裝過程教程。

三、外觀設計

同事剛好也有一輛RND電動滑板車,不過是第一代的,我也試乘過。

作為升級版的RND-M1最直觀的就是外形大了,長寬高尺寸為1179mm×342mm×1144mm,做工也更加紮實。

相比於前代電動滑板車,RND-M1主體結構也進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進。

比如充電接口、電量顯示及電源位置移到了身前,更加直觀、一目了然。

比如輪胎規格、比如剎車裝置等。

具體後面詳述。

RND-M1的站立區域長度大概為48cm、車底盤離地間隙為12cm。

站立一人、過小路坎是沒問題的。

最後再來兩張美圖

四、細節設計

下面從上到下,從體驗出發來探究RND-M1的細節設計。

1、防滑把手

為便於騎行的時候更好的握緊電動滑板車,RND-M1的左右車把手採用了防滑耐磨設計。

握持感不錯,即使用力的旋轉防滑塑膠,也沒有發現打滑現象。

另外把手上的防滑塑膠橫豎凹槽設計,也有利於手掌排汗。

2、紮實做工

之前說M1的做工更紮實。

除了車架採用強度高、質量輕的鋁合金材質外,各金屬相接部位的焊接工藝平滑、紮實。

3、直觀的前置顯示屏

和前代顯示器後置不同,M1的顯示屏採用了前置設計,4顆LED電量顯示、藍牙連接狀態以及電源鍵和充電插孔,更加直觀,稍微低一下頭就能看到滑板車的電量、藍牙狀態。

而在我們主要的站立區域,RND採用了發泡TPE防震腳墊,並加入了防滑紋路,這樣在騎行過程中,減輕了身體的高頻震感。

4、舒適大輪胎

騎過車的都知道,輪胎越大越寬,騎行就約舒服。

M1在輪胎上有較大的升級,前輪胎採用了10英寸充氣輪胎,後輪胎採用了10.5英寸真空輪胎。

無論是避震效果還是耐磨防滑效果,都有較大的提升。

對於一款摺疊電動滑板車來說,這樣規格的輪胎是比較有誠意的。

5、隱藏式線纜設計

RND-M1剎車線纜採用了紅色軟矽膠線材包裹,耐用的同時,還採用了從車把手剎車開始到後輪碟剎位置的隱藏設計。

美觀度不錯。

6、其他人性化設計

另外諸如,彈簧腳撐、後擋泥板等人性化設計,也讓我們看到經過前代產品的技術迭代和經驗積累,RND-M1已經較為成熟。

唯一有詬病的是,找尋了許多遍,無論是車上還是APP等地方,都找不見這款電動滑板車的具體型號。

畢竟這款電動滑板車是有標準版和PLUS版兩個版本的,如果買了PLUS版的消費者去如何在外觀上體現他的plus之處呢?

五、雙重製動效果和最長可達30km的續航能力

RND-M1智能摺疊電動滑板車採用了雙重製動機制,左手手剎控制後輪的碟剎和腳掌控制的E-ABS電子剎車機制。

在一款電動滑板車上用上搞定電動車才有的碟剎,實屬厚道。

剎車過程中,E-ABS電子剎車配合手剎不會抱死輪胎,我雨天高速剎車還沒有出現過打滑的現象。

啟動、減速都很簡單,腳掌前部分踩下加速滑板車就騎行了,當速度太快或者想減速,鬆開腳掌即可。

RND-M1智能摺疊電動滑板車標準版內置了36V.2A鋰電池、PLUS版內置了36V.3A鋰電池,最大續航能力分別為22km、30km,最大騎行速度為20km/h(解鎖後可達25km/h)。

鋰電池為三星、LG電池包,具有短路、過放、溫度、過衝四種電池保護設計,具體動力和續航能力後面詳述。

同時,RND為便於我們自己自行更換電池,滑板車底板支持拆卸。

六、一鍵摺疊

作為短途代步工具,一鍵摺疊是標配功能。

比如我就需要將RND-M1智能摺疊電動滑板車放入汽車後備箱的。

一鍵摺疊主要是通過前車架的旋轉、按壓解鎖、再摺疊固定來實現的。

完全展開也很簡單,只要車把從後輪鎖扣解開後,再把前車架豎直、稍微旋轉下就可固定了。

RND在後輪擋泥板上設計了一個半封閉卡扣、在前車架上設計了一個鎖扣,兩者相互扣緊來進行鎖住固定的。

美觀的同時,還能對摺疊狀態進行固定。

在實際使用過程發現,如果擋泥板半封閉卡扣能設計成旋轉左右兩側都封閉的卡扣就更好了,這樣就可以防止摺疊電動車放進後備箱,汽車顛簸時摺疊電動車會散開的問題。

摺疊後,RND-M1智能摺疊電動滑板車整體的高度在30cm左右,11.9kg的重量男生單手即可提起。

過臺階、搬進後備箱也不在話下了。

M1長約1.14m的長度、高約0.3m的摺疊狀態,基本上我們汽車後備箱都能放下,還有一定的空間空餘。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在搬運摺疊電動車時,需要小心搬運,避免摺疊車鎖口不牢散開後磕傷我們的愛車。

七、騎行體驗

RND-M1智能摺疊電動滑板車上手騎行比較簡單。

不管是會不會騎自行車的,只要有獨立的行動能力、身高在1.3m到2m中間、行動方便的人都可以。

我同事就不會騎自行車,我只是簡單的告訴她,用腳前半部分輕輕踩下加速,當速度太快或需要停下來時,鬆開腳掌,再左手剎車即可。

不要嘗試中途跳車。

她簡單的練習了幾下後,就能自如的騎行。

我們是新時代的潮人。

騎上RND-M1,就是別人眼中的風景。

我們也能享受春天的暖風在耳邊穿梭。

短途出行,因為有了RND-M1變得簡單,當然騎行的時候我們應該要遵循交通規則,方能成為路上潮人。

收到後天天上班、下班使用RND-M1智能摺疊電動滑板車,讓原本要花上10多分鐘的路程,縮短到只有3-4分鐘。

過減速帶的時候,只要不高速行駛的話,能穩定的穿過減速帶的。

震感的話,因為有了TPE減震墊和兩個10英寸的大輪胎,所以震感不明顯。

速度方面,通過小程序上的程序速度解鎖,最大時速可達25km/h,比共享單車速度快多了。

爬坡方面,我公司門口有那種無障礙通行通道、坡度10°左右,稍微用力踩踏板即可進行爬坡。

制動方面,有了手控碟剎和E-ABS電子剎車,我在高速行駛時,鬆開腳掌後,剎車的穩定性還是很不錯的,制動距離3.6m左右。

夜間行駛,贈送的爆閃燈就拍上用場了。

紅光可以讓前方注意到我們,白光可以照明我們的前方、亮度雖然比不上手電筒,但是在城市非機動車道有路燈照明下,足夠了。

八、有待提升的APP

RND-M1智能摺疊電動滑板車國內版,考慮到這不是一個高頻使用的、更多的是輔助性的APP,RNDA不想增加用戶的負擔,沒有採用獨立的APP設計,而是利用了微信的小程序功能,隨走隨用。

另外RND易行小程序可以發送到桌面,和APP相差不大。

RND易行小程序整體的GUI界面比較具有科技感和機車的儀式感。

打開手機藍牙和電動車開機,點擊搜索後,即可點擊連結。

進入程序界面後,電動車電量、實時速度顯示在主要區域,下面則是騎行模式以及第二頁面和上鎖解鎖按鈕。

點開擴展的第二頁面,就可以看到總的騎行時間、平均速度、本次歷程和累計裡程。

不過由於電動車機身沒有內置晶片模塊,不能存儲騎行數據,需時刻和手機藍牙連接才能記錄騎行數據。

九、體驗總結

前後連續使用了一星期的RND-M1智能摺疊電動滑板車,它很好的解決了我短距離代步的需求,提升了我在路上的通行效率。

相比前代,RND-M1提升、改進的設計和體驗比較多的,無論是舒適的大輪胎還是手控碟剎、長續航的鋰電池、一鍵摺疊的便捷性,讓我體驗到了一款成熟的短途智能交通工具。

在人人提倡低碳出行的今天,如果你的通行距離在3km內,RND-M1摺疊電動滑板車還是很值得體驗的。

優點

1、配件豐富,標準配件外,還贈了打氣筒、鈴鐺、護具、爆閃燈以方便我們騎行時使用。

2、安裝簡單,除了車把手外,其餘其他的在出廠的時候就已經安裝好了。

3、3秒左右一鍵摺疊,加上11.9kg重量,單手可提的同時,放進汽車後備箱也簡單。

4、手控碟剎+E-ABS電子剎車雙重製動,即使高速行駛剎車也不打滑。

5、上手操作簡單,簡單練習後,即可自如騎行。

6、10英寸充氣前輪、10.5英寸真空後輪,減震、舒適度不錯,過減震帶也沒問題。

7、小程序GUI界面具有科技感,無需額外安裝APP。

缺點:

1、無論是車上還是APP等地方,都找不見這款電動滑板車的具體型號,如果買了PLUS版的消費者去如何在外觀上體現他的plus之處呢?

2、沒有獨立APP,微信小程序目前功能稍顯簡單,不夠豐富。

3、機身沒有內置晶片模塊,不能存儲騎行數據,需時刻和手機藍牙連接才能記錄騎行數據。

4、鎖扣鎖緊設計可進一步提升,以便在放後備箱更穩固。

相關焦點

  • 電動滑板車解決「出行最後一公裡」
    日前,記者走進位於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的納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九號公司」),了解該公司今年新推出的電動產品,聽取公司負責人在產品推廣上的期待和建議,探索電動滑板車如何成為打通「綠色出行最後一公裡」的有益補充。
  • 環保代步工具,小米M365電動滑板車實際使用評測
    如今滿大街的自行單車、電動車,手機掃描就可騎行,環保且方便。今天我們來看一款小米電動滑板車的實際使用感受,作為一款新型的環保代步工具,比自行車更省時省力、比電動車體積更小,在路況平穩的城市騎行,上班出行代步好工具,時尚拉風!
  • 共享電動滑板車「Bird」將完成紅杉領投C輪預計1.5億美元,電動滑板...
    一位在舊金山街頭使用共享電動滑板車的帥哥。圖片來源:David Paul Morris / Bloomberg據外媒報導,共享電動滑板車初創企業「Bird」正在籌集 1.5 億美元資金,本輪由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領投,而目前紅杉對 Bird 的估值約為 10 億美元。
  • 解決堵車和遲到,電動滑板代步車選這幾款準沒錯
    作為一個朝九晚六的上班族,最怕遇見早晚高峰期,開車堵,坐車擠就很苦不堪言了,稍不注意還會又又又遲到,罰錢扣款都是小事,但經常被當著同事點名就非常尷尬了,這時不妨考慮下通勤新物種-電動滑板車,相比笨重的電動車輕便易攜,同時全電帶動比比共享單車更省力,滿足你上下班的全部需求。
  • 電動滑板車平衡車不能進站
    海都記者走訪福州多家電動車品牌店,發現電動車、電動滑板車、平衡車等均不符合這一規定。記者了解到,摺疊自行車可以帶上地鐵,但對摺疊自行車的體積有限制。福州地鐵有關工作人員表示,地鐵上線後,相關接駁方案,有關部門都會考慮。 之前開車,現在想坐地鐵 近日,市民陳女士打算買一輛摺疊平衡車,用於往返地鐵站和家之間。「2號線就要開通了,站點就在單位附近。」
  • 中國共享單車ofo傳破產,電動滑板車會是另一個泡沫嗎?
    導語: 中國共享單車ofo傳破產,電動滑板車會是另一個泡沫嗎?曾經紅及一時中國共享單車品牌ofo,傳出員工開始打包行囊,陸續搬離位於中關村廣場的北京總部,甚至還有申請破產傳聞,無樁式單車從興盛到沒落,只有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
  • 在巴西大火的共享單車和滑板車,背後的公司是哪些?
    (圖為聖保羅市內的共享單車Yellow和共享電動滑板車Grin)   從去年開始,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動滑板車逐漸風靡巴西的各大城市,已成為了一種大熱的出行方式
  • 巴西:共享滑板車來啦!輕鬆解決上班「最後一公裡」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如何解決從地鐵公交站到辦公室或者家門口的最後一公裡,不止是我們一直關心的問題,在拉丁美洲,共享滑板車為最後一公裡提供了又一種選擇,受到人們的喜愛。來看記者的報導。點擊播放 GIF 0.7M這種操作模式類似共享單車,用手機掃碼開鎖並根據使用時間支付。學習使用它也不是難事,右手加速左手剎車,很快就能掌握。
  • 對決共享單車?美國"共享滑板車"火了 還要進軍亞洲
    參考消息網7月25日報導 韓媒稱,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市內,公司職員唐納德·利特爾(音,下同)展示了「共享電動滑板車應用軟體(APP)」。從APP地圖上看,周圍有數百輛電動滑板車。利特爾說:「周圍的滑板車如此多,以至於很難不使用。」
  • 共享出行的下一步:3-10公裡,帶電的
    挖掘0-3公裡後,下一步是3-10公裡與單車服務的0到3公裡出行形成互補——這是美團、青桔、哈囉都提到的發展電單車的原因。歐美市場的「帶電」探索 讓我們把目光轉至歐美,這些年短途共享出行市場最終沉澱下來的可行性方案,也是「帶電的」,但不是自行車,而是電動滑板車。
  • 解決通勤的最後1公裡 選共享單車or平衡車?
    前幾年在地鐵或者街上,能看到從電動摺疊車到平衡車的過渡,而去年開始,依託網際網路+LBS地理位置,共享單車開始大範圍的成為最後1公裡的最佳解決方案。然而,我們也看到了共享單車目前存在的一些弊端,為何它能夠迅速獲得人們的青睞,擊敗那些有高科技加成的平衡車?
  • 新加坡興起共享電動滑板車:一小時收費接近10元
    【TechWeb報導】6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國內的共享單車正如火如荼的搶佔市場份額,而新加坡的共享電動滑板車正興起,目前已經在新加坡的街頭投入2萬輛。該電動滑板車共享服務提供者是新加坡Neuron Mobility公司。
  • 小米米家電動滑板車評測:上下班代步神器!
    雙12上午,小米正式發布了米家生態鏈智能出行新品——電動滑板車,今日正式發售,售價1999元。在此之前,小米已經推出了一款米家騎記電助力摺疊自行車,同樣採用18650電池組和可摺疊設計。加上再早的九號平衡車,小米在人們的出行方面不斷帶來新奇體驗。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及全球「最後一公裡」出行現狀分析 共享滑板...
    共享單車出行具有節能減排效益「最後一公裡」出行,國外又稱「最後一英裡(last mile)」出行,是指從廣義的停車場(包括公交站、地鐵站等交通樞紐)到最終目的地的一段短距離移動,主要包含了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滑板車等多種形式。
  • LimeBike推出共享電動滑板車
    PingWest品玩2月12日報導,美國共享單車公司在推出了代號為「Lime-E」的共享電動自行車車後,又將推出代號為「Lime-S」的共享電動滑板車。根據TechCrunch消息,該滑板車解鎖需要1美元,之後每10分鐘收費美元,價格與「Lime-E」電動自行車相同。充一次電,Lime-S速度可以達到14.8英裡每小時,最大航程37英裡。
  • 九號電動滑板車E22評測:9英寸大輪徑就是豪橫!
    例如:日常買菜購物、取快遞,短途通勤……今天,我們要來評測的是來自九號機器人研發的電動滑板車E22,據說,這款新品電動滑板車又在原有電動滑板車ES1和ES2的產品基礎上進行了升級改造,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來看看這款升級版的E22綜合實力究竟如何?
  • 通勤大殺器—小米電動滑板車Pro,45公裡續航28斤重輕鬆穿行城市
    顯然,對於上班族來說,這一假設其實是不存在的,即使是最便捷的地鐵,你也得忍受漫長的排隊等待以及小碎步快跑的換乘,還得考慮出了地鐵後的最後幾百米是用走還是用跑還是用共享單車的種種考量。總之,上班很辛苦。小米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電動滑板車,一種足夠迅捷輕便,駕駛姿勢也夠潮還不需要考慮停車問題的通勤大殺器。今天,新第一代小米電動滑板車Pro就來到了電科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綜合素質,能否稱得上通勤大殺器的名頭。
  • 在舊金山等城市,共享滑板車快要統治街頭了
    編者按:交通擁堵越來越嚴重,現在滑板車通勤者的身影在中國街頭常常可以看到,既潮又快,但仍屬小眾。在美國,共享電動滑板車代步日益流行,在街頭很容易找到。但在多個城市屢出新規限制,如不獲得許可,擺放在行人道上的滑板車就會被沒收。
  • 唐山新型電動共享單車!唐山市共享電動單車
    唐山新型電動共享單車!唐山市共享電動單車!自從2017年3月共享單車進入唐山以來,既方便了市民出行,又倡導和踐行了綠色出行,有利於緩解城市交通擁堵,降低汽車尾氣排放。唐山喵走出行共享電動單車正因為這樣原本方便的共享單車變得不再方便,為此唐山又引進了共享單車的升級版,這就是共享電單車了,如今在大街小巷中經常會看到市民騎著共享電單車出行,如喵走出行共享電單車
  • 聯想新款M2電動滑板車
    每日上班都需要先坐公交在倒地鐵到單位,從我家到地鐵站的距離大概6.5公裡--7公裡之間,公交車6站,在以前不管春夏秋冬我都是坐公交,但春節期間疫情的原因,恢復復工後今年我還沒坐過公交,總是這樣也不行,6公裡也不能騎共享單車,怕是還沒到地鐵就累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