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話題」查看更多往期專訪
導語
近年來,成都第三方檢測機構規模快速增長、檢測實力在西南地區遙遙領先。2019年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順利通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專家組評估,成都全市檢驗檢測領域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預計在未來「成都檢測」將成為成都產業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為了一窺成都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發展現狀,本期「檢測家」走進四川卡夫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卡夫」),採訪到副總經理祝瑞雪。嚴把質控關會給公司帶來何種生命力呢?第三方檢測業務有天花板?
公司簡介
卡夫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位於成都,為獨立法人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於2015年11月首次取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MA)證書。公司主營環境監測、公共衛生監測及環保諮詢,卡夫立足四川,服務全國,傾力為政府、企業、社會機構以及消費者提供全面的檢驗檢測以及相關技術培訓、諮詢等服務。
公司離不開技術底蘊
卡夫成立之初,公司面積約300平方米,除去實驗室,辦公室僅剩八十平,「11個人圍著辦公室的牆坐了兩面,中間是大會議室,開會的時候大家把凳子轉過來就朝著中間。」公司的幾名老員工回憶起最初的辦公室布局有些忍俊不禁。
公司一開始由於各方面還不穩定,人少業務窄,決定從生活飲用水起家。後因「參數越多,業務量越大」,公司逐年擴項,發展到2017年,受場地局限,卡夫由高新區搬到現址(成華區鋼鐵領域)。
問及卡夫的競爭優勢,祝瑞雪認為那得從技術底蘊談起。卡夫的創始團隊都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以下簡稱華西公衛),而卡夫的技術負責人張克榮是四川大學的教授,他是1996版、2006版生活飲用水國家標準制定的編委之一。技術底蘊高,意味著在實際檢測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另外卡夫有單獨研發團隊,聘請高校老師,為其搭建實驗平臺。
實驗進行時
檢測離不開質量體系
祝瑞雪進入卡夫檢測前,曾在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分析測試中心(以下簡稱華西公衛分測中心)工作五年,擔任質量保證部負責人。「華西公衛分測中心的常務副主任兼質量負責人許欣教授是實驗室認可和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專家,許老師非常重視單位的體系建設和運行,許老師一直跟我們強調質量管理體系的良好運行是檢驗檢測機構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這種理念一直影響著我。」
川內大多檢驗檢測機構,尤其是中小檢驗檢測機構,由於要生存,要業務,質量體系建設和質量管理相對業務發展滯後,因為質量管理體系的投入所帶來的回報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不能體現在業務量上,它只能從側面去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而且質量管理體系的投入回報周期也比較長。尤其是在公司發展初期,似乎質量管理體系運行良好與否,對公司業務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影響,但在公司發展壯大以後就會明顯感覺體系運行不暢給檢驗檢測工作帶來的阻力。
祝瑞雪認為,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不只是質量管理部門的職責,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都應該參與到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質控意識應該全方位地滲透到整個檢驗檢測過程,從業務接洽、採樣到檢測、再到報告出具,每一個環節都應該有對應的質控手段。未來的檢驗檢測機構應該發展的方向,是讓實驗員不僅懂檢驗檢測技術,也懂質量管理,只有整體質控意識提升了,整個行業才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