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深圳經濟特區建設新篇章

2020-12-15 央廣網

  10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期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大力支持下,各經濟特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勇擔使命、砥礪奮進,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回顧了40年來深圳經濟特區實現的五大歷史性跨越,總結了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積累的十條寶貴經驗,對新時代深圳經濟特區建設提出六項明確要求,作出重要部署。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發學術界強烈反響,受訪學者紛紛表示將總結深圳特區發展經驗,勇擔使命,不斷創新,努力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40年春風化雨 40年春華秋實

  40年來,深圳奮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實現了由一座落後的邊陲小鎮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性跨越;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實現了由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性跨越;堅持實行「引進來」和「走出去」,實現了由進出口貿易為主到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跨越;堅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現了由經濟開發到統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高質量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汪同三表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績。從當初一個荒涼的小漁村成長為傲居世界的國際化大都市,速度之快,水平之高,古今中外,絕無僅有。

  深圳是一座創造奇蹟、引領創新的城市。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介紹,40年間,深圳地區生產總值翻了一萬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位,其出口規模連續27年在全國大中城市處於首位。按常住人口計算,40年來深圳人均GDP翻了319倍。聯合國知識產權署《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深圳—香港地區自2017起蟬聯全球創新城市榜第二位。民營企業在深圳經濟發展中貢獻突出,其稅收貢獻率超過60%,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70%,專利申請貢獻率達70%以上,對全市外貿增長貢獻度達94%。

  40年間,深圳從一座「無高等院校、無科研院所、無創新載體」的城市,發展成了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談到,通過持續推動創新發展,深圳逐漸探索並闖出了一條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之路」,形成了「90%的研發人員、研發機構、科研投入、專利生產集中在企業」的「4個90%」鮮明特徵。

  看似尋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卻艱辛

  深圳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實踐,創造了偉大奇蹟,積累了寶貴經驗,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特區建設規律的認識。對此,習近平總書記總結了十條寶貴經驗,受訪學者紛紛表示贊同。

  深圳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效處理了發展與制度創新之間的關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認為,發展需要制度創新,但發展的成果需要制度作為保障。在過去的40年裡,因為中央政府的充分授權,深圳的制度創新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正是這些制度創新促成了深圳方方面面的快速發展。值得欣慰的是,深圳沒有辜負中央政府所賦予的使命,不僅獲得了自身的成功,而且充分展示了區域經濟輻射和擴散效應,使得更多地方受惠於深圳的發展。

  深圳在市場經濟的汪洋大海中如魚得水,得益于堅持實行「引進來」和「走出去」。在汪同三看來,率先進行市場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既是深圳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保證,又使深圳成為全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奠基石和出發地。深圳積極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吸引全球投資,「引進來」和「走出去」是制勝的關鍵。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林晨認為,開放和融入全球經濟體系對於深圳至關重要,即「引進來」的吸引力和「走出去」的競爭力是深圳成功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深圳以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引進了大量外國直接投資,同時給國內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國外市場的銷售渠道,相當於在一張白紙上建立了深度融入全球分工的產業體系。深圳還發展外向型經濟、外向型產業,積極深度參與國際競爭,並在這種競爭環境下塑造了深圳效率。

  中國的改革開放具有「漸進式改革」的基本特徵,而經濟特區則是「漸進式改革」的實踐路徑與模式。陶一桃闡述到,「漸進式改革」以中央授權改革為主導,以地方誘致性制度變遷為潛能;以經濟改革為切入口,以全方位改革為方向;以發展經濟為著眼點,以全面發展為目標;以非均衡發展為路徑,以協調共享發展為宗旨。從根本上說,中國道路的探索過程是對人類文明的認同過程,又是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的過程。這一過程承載著一個民族獨立自主謀求富強的美麗故事,更體現了改革開放倡導者、領導者的政治智慧與民族擔當。

  深圳經濟特區不僅是中國發展最好的經濟特區,在世界經濟特區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在毛豔華看來,深圳經濟特區之所以能夠取得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深圳始終牢記黨中央創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意圖,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不偏離,通過持續的體制機制創新釋放了社會生產力,激發了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的活力。經濟特區創辦與建設幾乎和我國改革開放同步進行。因此,深圳經濟特區經驗為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作出了重大實踐探索。

  一花獨放不是春 百花齊放春滿園

  黨中央對深圳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寄予厚望。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銳意開拓全面擴大開放、創新思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真抓實幹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作為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六項明確要求。

  在汪同三看來,在目前的國內外特殊形勢下,要認清新格局新特點,實現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衝破重重障礙,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新發展。

  深度參與國際競爭是深圳這座城市的基因,在全球化中獲取增長紅利是深圳這座城市增長的推動力。林晨認為,深度參與國際競爭的產業特徵決定了深圳的產業會隨中國比較優勢的變化而變化。改革開放40餘年來,開放的競爭環境鑄造了深圳製造業的成功,目前深圳已經開始呈現出高科技集中、高技術人才集中、資本集中的特徵,這些變化重塑了深圳的比較優勢。從全球競爭比較優勢的角度來說,高科技研發、生產性服務業、金融業有望成為深圳下一階段發展的驅動力。

  40年來經濟特區始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積極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揮了對外開放橋梁與紐帶的作用。在當今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毛豔華建議,經濟特區要加快推進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率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境內外的人才、技術、資本、數據、專利等高端創新要素集聚發展,以高質量供給滿足日益升級的國內市場需求。同時,以更具競爭力和穩定性的產業鏈引導新一輪全球產業分工合作,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記者 李永傑 段丹潔

相關焦點

  • 「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深大召開
    深圳作為創辦最早、影響力最大、建設最高的經濟特區,我們更要提著精氣神、展現新作為、率先涉入深水區、步入無人區,不斷探索經驗,以局部地區帶動全國層面前進,始終站在全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陳金海指出,「綜合改革試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這一論壇主題恰逢其時,與時俱進,意義重大。
  • 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召開,關注先行示範區建設
    12月19日,由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深圳大學召開,論壇主題為「綜合改革試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
  • 你知道為什麼選擇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嗎
    40年前,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中國迎來了她的首個經濟特區。從那以後,深圳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逐漸發展為今天國際一線大城市,只用了40年的時間,GDP相繼超越香港和廣州,向大家展現了深圳速度。
  • 「建設像深圳那樣的經濟特區」(第一現場)
    泰國交通部長差猜此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泰國在努力把本國建設成進入東協的門戶,增強泰國作為地理上的中心地位,連接中國、印度、日本等亞洲國家,推動本地區南北經濟走廊和東西經濟走廊的發展。   作為泰緬邊境貿易重要口岸,湄索具有較強的經濟發展潛力,其邊境貿易額在泰北邊境各城鎮中居首位。
  • 龍華區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精彩上演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白冬 通訊員 蕭蕾 姬雪玲11月3日晚8點,「龍舞華章」——龍華區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在龍華文化藝術中心影劇院隆重上演。龍華區委書記、區長王衛等區領導、各單位代表,以及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代表、區抗疫一線優秀醫護工作者代表等500餘人一同觀看了文藝晚會。
  • 「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深圳召開
    證券時報記者 陳書玉 吳家明12月19日,「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深圳召開,多位專家領導出席,圍繞「綜合改革試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議題,探討新時代、新格局背景下,高起點改革的演進邏輯、高層次改革的制度約束與制度創新
  • 龍華區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昨晚精彩上演
    龍華區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在龍華文化藝術中心影劇院舉行。  11月3日晚8點,「龍舞華章」——龍華區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文藝晚會在龍華文化藝術中心影劇院隆重上演。龍華區委書記、區長王衛,區政協主席鍾蔭騰等區幾套班子領導,各單位領導幹部代表,以及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代表、區抗疫一線優秀醫護工作者代表等共500餘人一同觀看文藝晚會。
  • 先行示範區如何建設?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章平12月19日,由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深圳大學召開,與會嘉賓圍繞
  • 張鴻義:見證深圳打響經濟特區金融改革開放的「開山炮」
    3、資金籌措方面,經濟特區建設發展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引進外資,同時依靠國家的信貸支持(包括中國人民銀行的人民幣信貸支持和中國銀行的外匯信貸支持),以及使用出讓土地獲得的收入。在此政策背景下,1981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和深圳經濟特區政府經過反覆研究和討論,最終選定南洋商業銀行作為引進外資的第一個試點。
  • 2019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舉行
    原標題:2019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舉行   12月13日,由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主辦的「2019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寶安召開,論壇主題為「從經濟特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副市長吳以環為開幕式致辭。
  • 「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召開
    12月19日,由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經濟特區(深圳)論壇」在深圳大學召開,論壇主題為「綜合改革試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
  • 號稱「西部深圳」中國第六大經濟特區、中國內陸第一個經濟特區
    一提到經濟特區大部分都知道深圳、珠海、廈門、汕頭四個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百廢待興,深圳作為最早提出來的特區,四十年間經濟確定了巨大飛躍,從一個只有幾百人落後的小漁村一躍而成為擁有千萬人口特大城市,深圳經濟僅次於上海、北京位居全國第三,深圳人均GDP排名全國第一。
  • 「2018世界經濟特區(深圳)發展論壇」舉行
    陳文 攝中新網深圳6月16日電 (記者 陳文)6月16日,由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發展(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前海創新研究院、中國建設報主辦的「2018世界經濟特區(深圳)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主題為「改革開放再出發」。
  • 宿遷:努力書寫建設「江蘇生態大公園」的環保新篇章
    中國江蘇網3月19日訊 3月16日下午,宿遷市環保局長會議召開,回顧總結2017年重點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目標任務,主動把握大勢、牢記使命擔當、積極開拓創新,努力書寫建設「江蘇生態大公園」的環保新篇章。
  • 鄧小平對深圳經濟特區的三次關鍵支持
    回顧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年的發展史,鄧小平至少在三個關鍵時間節點上,對深圳經濟特區的創立和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8月26日,全國人大召開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並批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並向全社會公布:「為發展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廣東省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分別劃出一定區域,設置經濟特區。」經濟特區正式通過了國家立法,在一片熱鬧的爆竹聲中,中國第一批經濟特區中的第一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誕生了。
  • 「40歲」的深圳經濟特區,這些年的大事記丨時間線
    202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40歲」啦!從1980年誕生至今,深圳印證了中國翻天覆地巨變歷程。深圳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實施改革開放的地區,它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益、深圳經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試驗田、孵化場與示範窗口。
  •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委員紛紛送上祝福
    原標題:深圳經濟特區「不惑」之年 委員紛紛送上祝福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在這座城市的「40歲生日」到來之際,1月7日,參加深圳市政協六屆六次會議的委員們紛紛送上祝福,希望深圳不忘初心再先行,牢記使命當示範。   第一位送上祝福的是市政協委員黃玲。
  • 深圳經濟特區,今天你40歲了,生日快樂!
    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經過一系列深入調研,1980年8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批准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隨著經濟特區創建工作陸續展開,短短幾年,「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水草寮棚」的漁民村變身「家家萬元戶、戶戶小洋樓」,讓中國人確信這個方向沒錯。
  • 走過40年,經濟特區如何「特」?
    40年裡,經濟特區發揮「特」性,壯大「特」質,用「闖」和「創」字書寫發展奇蹟。  40年來,經濟特區從一到多,由弱到強,成為中國經濟王冠上最璀璨、最耀眼的明珠。  在首個經濟特區40歲生日之際,驀然回首,「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 國務院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關內、關外之分成歷史
    批覆要求廣東省和深圳市要認真做好經濟特區管理線撤銷相關工作,並以此為契機,實施深圳全市域統一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有序提升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水平,實現更高質量的城市化,為新時期超大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積累經驗、當好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