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什麼冰淇淋多是香草味|真問真答
因為在食品工業歷史上,香草味來得早,它是第一個人工合成的香精味道;更因為香草味的合成特別成功,不但成本便宜,還做到了高度還原。
作為香料的香草實際上是指香莢蘭,它的香味來自其種莢。
香莢蘭原產墨西哥,作為香料使用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但它長期只能在墨西哥生產,因為香莢蘭依賴於當地一個特殊品種的蜜蜂授粉。直到 1842 年,馬達加斯加一個 12 歲的奴隸發明了人工授粉,香莢蘭才能夠開始在世界其他地方種植。
時至今日,香莢蘭仍然是用同樣的方法人工授粉。
另外由於新鮮香莢蘭並不能把味道散發出來,必須經過長達 6 個月的發酵和乾燥加工,才能夠作為香料使用。
經過乾燥加工後的香莢蘭,圖中刀上的就是香莢蘭的種莢
這每一道工序,都意味著香莢蘭的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時間,再加上單產不高,香莢蘭實際上是僅次於藏紅花的世界第二貴香料。今年的幹香莢蘭價格大約在 500 美元 1 千克左右。
因價格昂貴,馬達加斯加的香莢蘭農民會如上圖在香莢蘭上做標記以防偷竊
雖然天然種植成本高昂,香莢蘭所含香氣的人工合成卻來得異常順利。
1858 年,法國科學家高布利成功提取出香莢蘭中的香氣來源香蘭素。1874 年,德國科學家蒂曼和哈曼發現了香蘭素的化學結構,並同時以松樹皮為原料合成了它,化學式為 C8H8O3。這是人類第一次人工合成香精。
香蘭素
後來,人們發現了香蘭素更加廉價的原料——煤焦油,使得香蘭素開始迅速普及。
由於發現用煤焦油生產香蘭素時會產生致癌物質,美國後來放棄從煤焦油中合成香蘭素,轉而從造紙廠的紙漿廢液中提取木質素作為原料。今天的人工合成香蘭素每千克不到 15 美元。不過在相對落後的國家,比如墨西哥,仍然使用煤焦油生產香蘭素。
煤焦油
就在香蘭素開始被人工合成時,冰淇淋也開始了商業化生產。1851 年,美國一個牛奶商雅各布·福塞爾在巴爾的摩開啟了第一家商業冰淇淋廠。大規模的商業化生產極大地降低了冰淇淋的生產成本,而隨後到來的人造香精香蘭素則與之一拍即合。
當然,如果僅僅是來得早,還不足以保證香蘭素在今日冰淇淋產業中的地位。香蘭素之後的人造香味成百上千,卻幾乎沒有誰能取代它,其中原因在於:香蘭素在還原香味方面太成功了。
人們用合成香精還原食物、香料的天然香味,主要是依靠尋找香味中的主要成分。比如乙酸異戊酯,能讓人感覺「這是香蕉」;鄰氨基苯甲酸甲酯,是葡萄香氣的主要成分;「桃味」則主要依賴醋酸乙酯和沉香醇酸內酯。
然而一般來說,這些香精還原的香味都差強人意,因為真正構成天然香味的成分要複雜太多了。例如蘋果香氣的主要成分同樣是乙酸異戊酯,我們之所以不會把它和香蕉味搞混,是由於除此之外還有 20 多種香氣成分在做出貢獻。
存在於香蕉、梨、蘋果等多種水果香氣中的乙酸異戊酯
當食品工業試圖用一種或少數幾種香精去做出某種口味時,剩餘成分的微妙影響就被忽略了。
但香草味少見的沒有這一問題(至少不太有人能覺察出來),只用一種工藝成熟的香精即可生產,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優勢。
由於香草口味的普及,香草味冰淇淋甚至會被默認為「原味」。
在英語中,「香草」已經衍生出了無聊、平淡的意思,「香草」一詞在計算機軟體領域裡指原作者發布時未經改動的版本。
網遊《魔獸世界》的初始 1.0 版本即被稱為香草時代
▼ 點擊閱讀原文,向大象公會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