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背後的真實故事!

2020-12-16 奇聞大地

最新上映的電影《八佰》製作周期長達十年,耗資5億多人民幣,上映歷程一波三折,最終圓滿登場。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用來形容這部電影最好不過了。截止到8月24日20點30分累計票房9.36億人民幣。電影真實還原了當時那段歷史,場面的殘酷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有這麼一段歷史,因而網上出現了很多這段歷史的前後因果。我想很多人應該都從各個方面或多或少有過了解,可是出現的軟文都是有所出入。

我們將時間拉回那段可悲可泣的戰爭年代。

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變,駐守北平的西北第二十九軍奮起抵抗,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從兩國國力來看,日本是一個工業強國,而當時的中國是還只是一個農業國家,軍隊實力來講也很難抵擋得住日軍的進攻。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為確保首都安全,國民政府遵照國防計劃甲案在上海主動出擊,殲滅日軍駐上海的海軍陸戰隊和日軍海軍長江艦隊。

謝晉元

1937年8月13日,蔣介石派遣其最精銳的中央軍全副德系裝備的87師、88師及中央教導總隊率先向駐守上海的日軍海軍陸戰隊發起進攻,8·13淞滬會戰就此爆發,此後國民政府徵集全國各路人馬,動員大約77萬兵力,日軍先後投入共計25萬兵力參戰,由於雙方軍隊實力懸殊過大,中國軍隊全面進攻時間僅僅只存在10天,8月23日,日軍增兵上海,其後國軍全面處於相持和防禦態勢,其中也有存在局部進攻,但在日軍強烈的炮火下傷亡慘重,淞滬會戰歷時達3個月,中國軍隊傷亡達18萬人,因為徹底秩序混亂,在日軍的追擊中又傷亡了近12萬人,總此會戰下來國軍傷亡達30餘萬人,日軍傷亡4萬人。

四行倉庫

在淞滬會戰後期,中國軍隊敗局已定,蔣介石把希望寄託於九國會議,一直遲遲不肯下達撤退命令,同時命令還出現反覆。為了等到九國會議開幕,蔣介石打著掩護主力撤退的旗號命令中央軍88師化整為零繼續在上海分散作戰。當顧祝同將命令傳達到88師師長孫元良這裡時,孫師長知道委員長的用意,他對顧祝同說留下一整個師沒有任何意義只會增加傷亡並讓他轉達委員長,顧祝同也知道這其中的緣由,但軍令難為就對孫師長說那就留下一個團吧,孫元良知道顧祝同的難處,只得遵守命令。當執行命令時孫元良也打了折扣,他知道留下一個就會增加一個團的傷亡,留下一個營就會增加一個營的傷亡,為了減少傷亡,他將524團一營留下,並任命旅參謀主任的謝晉元任副團長,領導425人的部隊堅守上海市區,並告訴謝團長,可以不用把兵力分散,集中於一點,我把師指揮部留給你,這裡有充足的物資儲備。就這樣謝晉元率領的一營官兵堅守在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當記者問及你們有多少人時,謝晉元回答道800人。八百壯士因此得名。

謝晉元率領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四天四夜,自身傷亡幾十人,造成日軍傷亡二百餘人。當九國公約會議拒絕中國代表提案後,委員長命令八百壯士撤出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使命達成,撤退到英租界。

四行倉庫遺址

雖然八百壯士的壯舉已經過去了83年,但是我們這一代人永遠都不能忘記是先輩的流血犧牲才換來今天的和平盛世。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故事,這「八百人」結局如何?
    故事《八佰》就是發生在淞滬會戰的尾聲之中。大量日軍在杭州灣登陸,蔣介石自知不敵,於是下令國軍撤出上海,讓自己的嫡系部隊八十八師斷後。八十八師的師長孫元良非常明白,老蔣讓自己斷後的真實意圖非常明確,那就是讓自己為爭取外交援助做犧牲。孫元良向上級申請表示,要達成戰略目標,只需要死守一個點就行,一個團就能完成任務。
  • 《八佰》是一部好電影,但背後卻不是一個好故事
    我們也迎來了《八佰》的正式上映時間:2020年8月21日。這個消息對於廣大影迷來說,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諸多影評媒體在看過《八佰》的點映之後,紛紛給出了頗高的評價。然而在讚譽之下,卻湧入了一些負面的聲音,是什麼原因導致《八佰》是一部好電影,卻講了一個不盡人意的故事呢?《八佰》是一部什麼電影?
  • 電影《八佰》的真實故事是什麼? 力求真實效果最大力度還原戰場
    電影《八佰》的真實故事是什麼?電影《八佰》根據真實戰爭改編而來的故事,不是虛構出來的,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有更強的歷史厚重感,也更引人深思。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一支僅有400多人的孤軍死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對抗數萬日軍。
  • 《八佰》背後那些真實的故事,戰士們最後的結局
    最近,電影《八佰》在全國上映,好評如潮。許多人被感動的一塌糊塗,影片講述的是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一支中國軍隊留守上海四行倉庫,阻擊日軍,掩護大軍撤離的故事。那麼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 趙彥彬影評《八佰》:還原真實歷史就是影片的成功
    近日,觀看管虎電影《八佰》。該影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趙彥彬影評《八佰》影片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
  • 《八佰》背後的徐州人……
    她不僅是導演管虎的妻子,更是挑起《八佰》大梁的鼎力核心,全程見證《八佰》的誕生和火爆。截至9月7日零時,《八佰》的票房已經突破了24億。《八佰》火爆的背景下,讓原本已經很火的大導演管虎更加炙手可熱,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八佰》製片人梁靜是徐州豐縣人,有家鄉豐縣人到訪時,梁靜總是會說「俺是徐州豐縣的閨女」。
  • 電影《八佰》冒充「八佰」火熱上映,真實的八百藏景區內寂寞無聞
    電影《八佰》上映之後,票房數據喜人,隨著票房高歌猛漲的是人們對歷史的回望,對英雄的緬懷。導演管虎說他走過17座城市,採訪過很多是年輕人。90%都不知道四行倉庫,這個真實的歷史事件來自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國國民革命軍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計420人為壯軍威冒充800人固守四行倉庫,阻擊日軍四天四夜,最後順利撤出377人的故事
  • 八百壯士真實歷史最後結局是什麼 八佰淞滬會戰八百壯士是哪裡人
    電影《八佰》自籌拍開始就備受關注,現在這部電影終於要上映了,大家怎麼能不激動呢?《八佰》是真實事件嗎?八百壯士真實歷史故事是怎樣的?電影中展現出的畫面是真實存在的嗎?電影《八佰》的確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
  • 電影《八佰》真實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
    電影《八佰》真實發生地:上海四行倉庫 2020-10-13 12:56
  • 電影《八佰》熱映,帶紅上海四行倉庫,客流量暴增
    影片《八佰》改編自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近日來,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上海四行倉庫作為故事的真實發生地,迎來了參觀客流高峰。
  • 流淚看完《八佰》,偏見果然是一座大山
    戰爭的背後,是政治。 電影的背後,是什麼? 《八佰》上映不足一周,豆瓣評分從8.3跌到7.8。 在4星以上評分超過70%的情況下,這樣的惡評仍然佔據前列:
  • 電影《八佰》盪氣迴腸,使人潸然淚下,但與真實歷史有多少出入?
    經不住網上鋪天蓋地的好評,一家三口全體出動到影院現場觀看了抗戰劇《八佰》。故事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參加這場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在4天內抵禦了日軍的進攻,順利撤回了上海租界,此戰振奮了因前不久淞滬會戰失利而下降到極點的中國軍民的士氣。
  • 到此一遊|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了解《八佰》背後的故事
    最近熱映電影《八佰》中涉及的真實歷史事件——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就發生在這裡。1985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正式將其命名為「八百壯士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1995年光復路21號底層建立了八百壯士英勇抗日事跡陳列館;2015年8月13日,在淞滬會戰78周年紀念日之際
  • 《八佰》發布片尾曲MV 那英與波切利動情獻唱
    網易娛樂8月7日報導 2020年首部華語戰爭巨製《八佰》將於8月21MV結尾更震撼展示真實「八百壯士」名單(部分),這一個個鮮活的名字都是守家衛國的戰士,催人淚下、令人肅然。
  • 一條關於《八佰》的不正經影評
    《八佰》,由知名導演管虎執導,黃志忠、歐豪、黃千源、姜武等知名演員主演的抗日戰爭電影。雖然故事背景很悲壯,整個電影也很讓人落淚,因此也被調侃為最好哭的戰爭戲,但這部電影也遭到了不少的罵聲。首先我覺得《八佰》好的地方還是有挺多的,交戰場面拍攝的質量不僅高而且緊密,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到真實的戰場,而且戰場上人的血與肉的消逝,雖然會覺得有點血腥但卻不會覺得很暴力;在不影響電影的整體走向的情況下加入一些小角色,比如,租界的外國記者、賭場老闆、黑幫老大、青年等,其中還有個名場面——女孩泅水送旗,這似乎有點類似於寫文章的側面描寫,從側面為構造一個大環境起襯託作用
  • 電影《八佰》裡的蘇州小演員,就是他們!
    8月21日,管虎執導的新電影《八佰》全國公映。這部蓄力5年的主旋律電影上映3天票房破7億。截止昨天下午3:47,票房7.01億。《八佰》的故事原型是十四年抗戰中一段悲壯的英雄史: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領麾下數百壯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死守上海四行倉庫。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稱之為「最像戰爭的戰爭電影」。
  • 《八佰》,文案超燃!
    舉報   在這個普通而又特別的日子裡  選擇看什麼電影成為糾結的難題  最近上映的《八佰
  • 《八佰》爆火!「八佰壯士」的故鄉備受矚目!看《八佰》遊通城...
    來源:通城縣融媒體中心近日,電影《八佰》全國公映「八百壯士晝夜血戰守四行」的故事令數萬觀眾淚目△《八佰》預告片截圖「八佰壯士」聞名天下這便是英雄的通城人民堅守的意義,時至今日也依然懷念並堅守著……壯士後人觀影《八佰》緬懷先烈生死為國殤「八百壯士」的故事一直作為一段佳話在通城流傳,電影《八佰》上映後,八百壯士胡夢生、樊城、戴慶譜、周福其、徐先同、金漢朝、盧鴻信的後人,一起觀看了這部電影,通過電影屏幕重溫了父輩們在四行保衛戰中的英勇事跡。
  • 《金剛川》為什麼比不過《八佰》?
    總體來看,《金剛川》是一部好片,但評分沒《八佰》高也在可接受範圍內,原因如下:一、《金剛川》的故事體量不太能夠撐起一部大電影,從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可看性。《金剛川》濃濃的戰友情再看《八佰》在情節設計上要更豐富,這主要是因為《八佰》的故事發揮空間本身就更廣闊:一方面,由於史料有限,四行倉庫內發生的一切並不為大家所知曉,給了導演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另一方面,兩軍一攻一守,在戰術上不斷變化,再加上,對岸人民的反響以及其他國際勢力的介入,都使情節跌宕起伏,從而增強了電影的可看性。
  • 《八佰》:河對岸
    前段時間的《八佰》自上映後便讓人們爭議不斷,有人說它篡改歷史,美化國民黨的形象,有人認為它是抗日神片,為了讓人「淚目」而設置了一些不合理的劇情。脫開種種政治因素與商業因素,我認為,八百壯士,正是當時先輩們抗日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