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這幾天,杏花嶺區後小河小學五年級學生郭雨涵正在讀《閃閃的紅星》一書。她告訴爸爸,這個故事在學校聽過,每周的主題班會上都會講一個紅色革命故事,在講述長徵精神時,中隊長曾講過這個例子。「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郭雨涵還唱起了歌,純淨的童聲直入爸爸心田。
今年秋季學期,後小河小學依託國旗下的演講、主題班會等活動,開設了愛國主義紅色革命精神思政教育課,傳承弘揚紅色革命精神,引導孩子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勤奮學習。
紅色思政課學什麼
「大別山,革命的山,每一抔土都用鮮血染就。」12月14日,後小河小學的國旗下,五年級五班的同學在老師白月玲的領讀下,深情地朗誦著詩歌《映山紅》。激情洋溢的詩歌仿佛讓這寒冷的冬天變得火熱了。
「將紅色教育融入我校以立德樹人為己任的課程體系,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讓跨越時空的紅色革命精神,放射新的時代光芒。」秋季學期開始,後小河小學就提出本學期的思政課重點要以紅色革命精神為主,學校德育部、大隊部帶領各班班主任共同研發「紅色革命精神」思政課程,探索「符合時代特徵、彰顯小河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式。
經大家認真學習、討論,決定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紅船精神,根據地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長徵精神、遵義會議精神、抗戰精神等12種紅色革命精神為主線,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的理想信念。
什麼形式受歡迎
枯燥重複、脫離現實、耽於說教……這是思政課在許多人心目中的印象。後小河小學不斷探索,如何讓紅色革命精神不僅走入課堂,更深入到學生的日常活動中去。
「竹板一打響連天、紅軍事跡說不完……」11月2日,六年級六班宣講的思政課主題是「傳承偉大長徵精神,走好新時代長徵路」。升旗儀式後,學校操場的主席臺前,1000多名學生精神抖擻。15位同學集體朗誦《七律·長徵》,臺下不少同學應和著,楊張子悅的快板書《長徵精神永放光芒》贏得了大家陣陣掌聲。臺上,同學們講述著長徵精神的由來、內涵、時代價值,臺下學生聽得全神貫注,生怕遺漏每一句話。這一周,各班級還利用晨讀或午讀時間再次學習「長徵精神」,通過表演、誦讀、歌唱等形式不斷薰陶和深化。
大隊輔導員聶峻梅是紅色思政課工作具體計劃的制定者,她手裡有一份升國旗演講安排表。她說:「主要是五六年級,由班主任和學生共同商量用什麼形式宣講。」表現形式的開放性和多樣化,大大激發了老師和孩子們的積極性,大家利用課餘時間查資料、學知識,都希望能用最喜歡、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為大家講述紅色革命精神。
孩子們收穫了什麼
「聶老師,你看我們準備的方案怎樣?」距離自己班宣講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五年級三班已把方案做好,傳給了聶峻梅。聶峻梅又和班主任梁麗華仔細研究方案的內容。「孩子們特別積極,大家利用課餘時間和託管時間抓緊排練。」梁麗華說。「蘇區精神就是堅定信念、爭創一流、無私奉獻,我們不僅要學習這種精神,更要傳承這種精神。」少先隊員馮敬揚為了準備宣講,查閱了不少資料。利用一周時間,梁老師還帶領學生給全校師生普及蘇區的歷史和精神內涵。學生高譽恆說,本學期學習紅色革命精神後,很多同學不僅在學習上端正了態度,生活中也養成了勤儉節約、勇於克服困難的好習慣。
後小河小學還充分用好家鄉紅色資源,各班組織開展「尋訪紅色遺址」活動,少先隊員先後來到高君宇故居、劉胡蘭紀念館、陽曲縣店子底村、牛駝寨等紅色革命基地,開啟了一次次追尋革命先烈足跡的紅色之旅,在活動中受到紅色革命精神薰陶,感受革命前輩不怕犧牲、艱苦奮鬥的崇高精神。
「讀好有字之書,更要讀好無字之書,希望孩子們從小心靈就能埋下真善美的種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後小河小學校長孟麗表示,在紅色思政教育的引領下,學生在成長,老師同樣也在成長,每周一所有師生都早早站在操場上,認真聆聽。
「本學期的試點很成功,下一步,我們計劃將愛國主義紅色革命精神思政教育課定為校本課,並製作校本教材,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孟麗說。
近期熱點
太原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建設現代交通網,山西這樣幹!記者:李傑華
通訊員:楊懿
原標題:《閃閃紅星照我心!後小河小學紅色思政課「燃起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