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量攀升 中馬企業合資2億種榴槤

2020-12-15 騰訊網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中國人好吃、會吃也能吃,不但能享受常見食物,也勇於嘗鮮。作為近年來中國水果市場上的新貴,榴槤深受不少民眾喜愛,年進口量持續攀升。有消息稱,中國榴槤的年消費能力達到35萬噸,超過馬來西亞年產量。面對如此龐大的購買力,最近兩國企業決定合資種榴槤。

  據《聯合早報》報導,1月13日,在杭州舉行的「一帶一路投資峰會暨國際貿易論壇」上,北京典石投資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婆聯木業有限公司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兩家企業成立的聯營企業合資1.2億令吉(約2億元人民幣)在馬來西亞東馬沙巴開發1500公頃土地,種植10萬顆榴槤樹,擬大規模進軍中國的榴槤市場。這是迄今為止兩國企業在榴槤種植業數額最大的投資。

  《聯合早報》援引典石投資創辦人郭孝坤的話說,官方數據顯示,馬來西亞榴槤年產量為33萬噸,中國民眾一整年的榴槤消費能力是35萬噸,而且目前中國14億人中,嘗過榴槤者不到1%。這些都讓榴槤在中國市場擁有巨大潛力。

  「中國人為買榴槤排長隊」

  對於中國榴槤進口數量,《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大陸地區2016年進口超過59萬噸榴槤,其中30萬噸通過香港轉運。聯合國數據顯示,中國過去十年進口新鮮榴槤的貿易額平均每年增長26%,在2016年達到11億美元(約合73億元人民幣)。

  泰國《曼谷郵報》網站此前報導,馬來西亞農業部長阿末沙伯裡2017年在當地一場榴槤節上稱:「聽說中國人有兩件事情要排長隊:買iPhoneX和買榴槤。」

  2017年11月馬來西亞農業部在中國南寧舉辦了一場榴槤節,從馬來西亞運去的5000公斤榴槤被一搶而空,有超過16萬人參加了這場盛大的榴槤盛會。事後馬來西亞農業部接到了北京、廣州、廈門等多個城市的邀請,希望也能舉辦同樣的榴槤活動。

  馬來西亞對中國的榴槤出口量不斷增大,鄰國新加坡「慌了」:新加坡90%的榴槤從馬來西亞進口,擔心如果馬來西亞的榴槤大部分都出口中國了,會導致新加坡榴槤價格不斷上漲。

  圖片來源見水印

  同時配合旅遊業,很多馬來西亞的榴槤產區也紛紛打出了「榴槤特色」旅遊招牌。有些地方,遊客只用花20林吉特(約合40人民幣),可以在內品嘗榴槤自助餐。

  一家榴槤自助果園

  中國巨大的榴槤需求量也帶動榴槤價格攀升。數據顯示,2010年榴槤進口單價為每噸866美元,2013年為每噸1687美元,2016年達到每噸2371美元。

  目前,中國國內市場榴槤絕大部分來自進口,進口國主要有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其中泰國進口量最大,並且是唯一獲得鮮榴槤進口準入的國家;馬來西亞輸華榴槤主要是通過冷凍榴槤果肉的方式;越南榴槤通過邊貿小額貿易進入中國。

相關焦點

  • 新媒:馬中合資1.2億馬幣種榴槤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月14日報導,馬中聯營企業合資1.2億馬幣,在東馬沙巴開發1500公頃土地種植10萬顆榴槤樹,準備大規模進軍中國的榴槤市場。這也是兩國企業歷來在榴槤種植業數額最大的投資。這項投資是由北京典石投資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婆聯木業有限公司成立的聯營企業負責執行。
  • 榴槤何味?--關於《榴槤飄飄》
    《榴槤飄飄》是透過這兩位女生的眼睛在觀看榴槤。在香港的時光,燕子曾看過、聞過榴槤,不過卻沒吃過。阿芬吃過一次榴槤,那是她的生日,父親用鋸子剖開一顆榴槤為她慶生。榴槤剖開的時候,香味四溢,阿芬的爸爸如疑如醉,直稱人間美味;媽媽、阿芬和弟弟則嘔欲難當。雖然他們從爸爸的口中得知,榴槤是美味與崇高的象徵,他們還是禁不住大喊:「好臭啊!這是屎啊!」。不得不讓觀眾心中百味雜陳。   阿芬和燕子住同一條巷,阿芬總是用榴槤式的疑惑神情,望著妖豔忙碌的燕子飛進飛出。她們第一次的交集來自於一件兇殺案:監管燕子的三七仔在巷子裡被人偷襲,兇器正是榴槤。
  • 新媒:更多馬來西亞榴槤出口到中國 恐影響新加坡本地商家榴槤價格...
    (陳福洲攝)受訪榴槤商表示,近期榴槤供應量已減少三成至八成,恐將導致未來價格進一步攀升,但漲幅多少還有待觀察。不過也有一些榴槤商認為,價格近期內不會受影響。受到中國需求影響,本地榴槤供應量逐漸下降,導致價格節節攀升。
  • 在新加坡吃榴槤的感覺
    又是榴槤的季節,每逢這個時節,我都很有口福,因為我身邊的許多朋友都是榴槤高手,都會到相熟的榴槤檔口買到榴槤中的極品——貓山王,甜中帶苦,非常濃鬱的滋味是我的最愛,有時離遠都能聞到那股味道,吃到會把手指剩餘的一丁點也舔個乾淨,齒指留香。
  • 新加坡新山榴槤大巴剎 榴槤的王國
    雖然聽說只要嘗試幾口,度過最初的「適應期」,便很容易為榴槤著迷,之前十八九年,味覺經歷慢慢本地化的過程,與南洋人引為驕傲的熱帶果王卻是無緣。聞其味必躲得遠遠,走過榴槤攤碰到小販兜售,總一句「對不起,我不會吃榴槤」後疾步走開。友人盛情下勉強嘗過,捏著鼻子囫圇而吞。直到一年前HL招待中國學者,陪吃了螃蟹後移步實龍崗體育場後一榴槤攤,兩隻「金鳳」上桌,果殼打開,第一次好奇怎麼這黃黃果肉並無臭味?
  • 夜守榴槤的故事-中新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馬君豪   小時候,在我家的橡膠園中,有兩棵榴槤樹,一年開花結果兩次。每當榴槤花開的候,二哥會在一棵果樹下搭建一間簡陋的小木板屋守榴槤。  夜幕低垂,二哥常常會帶著我們兄弟、侄兒一起去守榴槤。如果沒有月光,農村的夜是漆黑的,只能看到一簇簇樹幹的黑影。除了不知名的蟲兒吱吱鳴叫之外,偶爾還有幾聲汪汪的狗吠聲,再就是繞著我們耳邊飛舞嚶嚶叫的蚊子了。  無風無雨的夜晚氣溫並不低,一件單衣就夠了。
  • 腦袋裡塞進顆榴槤
    那天之前,《榴槤飄飄》已在家中放了很久,一直不肯拆看。面對陳果,我是態度反覆的。不看他的時候,我會批評一個導演為什麼總抓住妓女題材三番四次不肯罷休,不但搞得全中國能提起名字的電影總和這題目有關,而且全部都被禁映。陳果,客觀上誘發了很多中國地下電影的產生和被斃,更讓人感覺奇妙的是,無論官方或非官方,至少這個問題上他們會聯合起來反駁我的觀點。
  • 中國特色美食榴槤香|榴槤|甜點|糕餅|香港|何維城
    九年前他開始研發榴槤產品,他用「萬果之王」製作中西鹹甜糕餅與菜餚,贏得「榴槤王子」的美稱。與國際大品牌合作,開發更多新產品,幾乎是帶著榴槤走世界。甜點總是讓人又愛又恨,滿足了食慾卻辜負了身材。香港唯港薈酒店(Hotel Icon)糕餅行政總廚何維城(Danny Ho)不但掌握了這個微妙心理,還巧妙地把也兼具「又愛又恨」特質的榴槤與甜點結合。
  • 大馬華裔男子栽種榴槤40年 分享果肉美味秘訣
    中新網5月7日電 據馬來西亞《光華日報》報導,雖然說種植榴槤70%靠天公作美,30%是後天的努力,但是對於耕種經驗逾40年的張偉嶸而言,栽種榴槤已是他覺得最驕傲的事,所以無論每天工作超時,儘管在吃飯時也想著如何「栽培」榴槤樹,讓它健康成長,才有好味道的果實。
  • 貓山王 麥比客上"黑榜" 兩批次榴槤糕點不合格
    廣州日報訊 (記者塗端玉)本報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了解得知,其日前組織抽檢水果製品、糕點、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糖果製品6類食品468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64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而其中就有2批次榴槤糕點不合格,分別為貓山王榴槤餅和麥比客榴槤酥。
  • 聞榴槤臭味喊「煤氣洩漏」
    二樓有戶人家大門緊閉,民警懷疑該戶居民可能煤氣中毒,所以又打電話叫來2輛警車和1輛救護車增援。但隨後了解到,該戶居民已經外出。民警們繼續往「煤氣味」濃重的地方找尋,並敲開了住戶劉先生的家門,但劉先生說,他們家並沒有使用煤氣,民警不太相信,因為屋子裡的「煤氣味道」明顯比外面濃重得多,最後,民警們終於在屋子的角落裡找到了罪魁禍首,然而令他們大跌眼鏡的是,這是一箱已經開始變質的熱帶水果———榴槤。
  • 新加坡僑團舉辦榴槤之旅 新移民感受異域風情(圖)
    新移民在馬來西亞柔佛州麻坡附近的果園享用美味的「果中之王」。   中新網8月7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榴槤飄香的日子又到了。日前,新加坡三江會館聯合上海大學校友會、隨筆南洋網一同主辦榴槤之旅,前往馬來西亞柔佛州麻坡附近的果園享用美味的「果中之王」。
  • 林志穎吃枇杷照遭移花接木 被小販用賣榴槤酥(圖)
    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7月10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消息,林志穎8日在微博曝光一張攤販賣榴槤酥的照片,廣告掛布卻把他吃枇杷的照片移花接木成在吃榴槤,他說:「我怎麼沒印象有代言榴槤酥?」粉絲卻記起這是他6年前拍《放羊的星星》的照片,還封他為「榴槤王子」。由於牽涉到肖像權,經紀人說,將請公司的法務人員處理。  其實,林志穎的肖像在內地常被盜用,其中,點痣攤販用他的大頭照最好笑。照片中,他的臉全是黑點。經紀人說,公司原本要追究,後來對方堅稱是他粉絲,他心軟作罷,還搞笑說:「我是小志不是小痣,不過沒關係,為了助人保平安轉運,我是可以犧牲一下。」
  • 樂凱撒榴槤比薩買①送①,榴槤控的520來了!
    榴槤比薩的創造者樂凱撒特意推出榴槤比薩買①送①讓比薩也能成雙成對啦!...而且是買爆果肉蘇丹王榴槤比薩送爆果肉金枕榴槤比薩不想要對象了,我一個人就能幹完01選蘇丹王還是金枕,對榴槤控來說,是跟「我和你媽落水你救誰」一樣的世界難題,現在終於能擁有雙份快樂啦
  • 貪吃逃犯被榴槤異味「出賣」 沒順利逃脫法網坐上動車
    目前,此案件在進一步偵查中。  【連結】  麻袋裡飄異味 逃犯身份露餡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記者白斌斌 通訊員張麗芳 彭思中)王某怎麼也不會想到,「害」他被抓的竟然是隨身攜帶的一袋子榴槤。昨日上午8時許,在泉州火車站安檢口,萬警官發現了一名乘客攜帶的麻袋,散發著濃烈的榴槤味。
  • 【新加坡】獅城大叔撿榴槤,不料因虎頭蜂而喪命,你見過這些兇手嗎?
    最近是榴槤季節大家一般都是去榴槤攤位買榴槤什麼貓山王呀,金鳳呀,葫蘆呀,XO呀一邊大快朵頤品滋味一邊聊天乘涼好休閒然而,新加坡本地某些樹林中也是有不少的榴槤樹瞎玩君曾經只是想過:哎喲,會不會被砸到頭哦但是,潛伏著的更大的危險卻是虎 頭 蜂據媒體報導最近有位新加坡66歲大叔郭來成(66歲,退休人士)他住在武吉巴督一帶的組屋上星期五(7月5日)下午2時45分獨自一人騎腳踏車從武吉巴督的住家到山景地鐵站
  • 新加坡春到河畔巨型燈飾創新高 榴槤宮燈首秀(圖)
    奔馳的駿馬宮燈和富有本土特色的榴槤宮燈將為今年的春到河畔活動帶來喜慶氣息。(新加坡《聯合早報》/陳福洲 攝)(新加坡《聯合早報》)中新網1月4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長達11天的春到河畔今年將展出28組巨型宮燈,是這項活動舉辦28年來最多的一次。除了大家熟悉的財神爺、十二生肖,還有以唐朝宮廷和明清小說《三國演義》人物為主題的燈組。可是最具本土特色的應該是以黃梨和榴槤為主的「流連忘返」燈組。
  • 中國人一年能吃掉馬來西亞產所有榴槤 兩國企業合資2億種榴槤
    作為近年來中國水果市場上的新貴,榴槤深受不少民眾喜愛,年進口量持續攀升。有消息稱,中國榴槤的年消費能力達到35萬噸,超過馬來西亞年產量。面對如此龐大的購買力,最近兩國企業決定合資種榴槤。 兩家企業成立的聯營企業合資1.2億令吉(約2億元人民幣)在馬來西亞東馬沙巴開發1500公頃土地,種植10萬顆榴槤樹,擬大規模進軍中國的榴槤市場。這是迄今為止兩國企業在榴槤種植業數額最大的投資。 《聯合早報》援引典石投資創辦人郭孝坤的話說,官方數據顯示,馬來西亞榴槤年產量為33萬噸,中國民眾一整年的榴槤消費能力是35萬噸,而且目前中國14億人中,嘗過榴槤者不到1%。
  • 「用柏金包裝榴槤,古馳包裝大閘蟹」出手海派!周揚青家世再被挖
    不過周揚青仍靠自己力量,步步開創網美事業,出手手筆頗大的她也有名言:「我用柏金包裝榴槤,古馳包裝大閘蟹!」 周揚青如此的海派作風,曬出的照片皆是名牌服裝與首飾,還有要價不菲的高級化妝品,加上她過往不畏苦痛的整形次數,以及喝過洋墨水的經歷,在在都顯示她夠有本錢,能在各種光鮮亮麗的事業上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