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已有一百多個國家設立了多達1200處風情各異、規模不等的國家公園。雖然我國目前有280個5A級景區,很多景區名字裡也有「國家公園」幾個字,但是官方認定的國家公園還是空白。國家公園這個概念最早由美國藝術家喬治·卡特林首先提出,他寫到:「通過一些保護政策設立一個國家公園,其中有人也有野獸,所有的一切都處於原生狀態,體現著自然之美」。
1872年美國設立了世界最早的國家公園,即黃石國家公園。之後,「國家公園」的概念被全世界許多國家所使用,儘管各自的確切含義不盡相同,但基本意思都是指自然保護區的一種形式。秉持國家公園這樣的概念與發展背景,我國的第一座國家公園——三江源國家公園,也將於2020年底前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與國外的國家公園略有不同,但尋其根本都是出於保護的目的。
三江源一直是個神秘的寶地,是中國和東南亞10多億人民的生命之源,有 「中華水塔」、「亞洲水塔」之稱,位於地球「第三極」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國家公園涉及區域有:治多、曲麻萊、瑪多、雜多四縣,以及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裡。建成之後,三江源國家公園將是全世界展示面積最大、海拔最高、自然風貌精美、生態功能穩定、民族文化獨特、人與自然和諧的國家公園。
看山看水看日出各有勝地,能匯聚數目如此之多的名山大川,全世界卻只有三江源,這點足以秒殺全世界現存的其他世界公園了。三江源國家公園內,有冰川、雪山、溼地、森林等自然資源;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是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白唇鹿和旗艦物種雪豹等集中棲息活動區域。三江源得名於孕育了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放眼世界也很難再找出三條這樣的大河,它們的源頭如此之近、血脈相連,可謂「母親河的母親」。選擇這裡作為我國首座國家公園,可以說再合適不過。
三江源水草豐美、物種多樣,只是近年來因為缺乏妥善保護和合理開發,生態活力有所下降。近幾年,為了保護好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三江源,國家先後投入了百億資金恢復生態環境,近10萬牧民搬離了草原,70萬戶農牧民減少了牲畜養殖數量。17211名生態管護員日夜巡守在這片無人區。經過幾年的治理,三江源生態基本恢復,生態環境質量得以提升,溼地面積進一步擴大,野生動物種群明顯增多。
三江源建成為國家公園後,開放一部分用於旅遊,給社會大眾參觀和體驗,剩下的部分用於生態保護封存起來,這樣管制保護+商業運作相結合,實在是一個很值得肯定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巍巍乎崑崙之巔,浩浩哉三江之源。「不少人將這裡看作中國的未來的天空之城,來到此處,猶如站在雲層上,置身於天空之城,俯瞰皆是美景。
三江源不僅擁有壯美的自然景觀,它的歷史人文也毫不遜色。根據考古發現,在這裡發現了3萬年前古人類活動的遺蹟。歷史上,來自中原的漢文化,來自西域和蒙古高原的遊牧文化與來自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這裡交匯碰撞,共同繁榮;全國56個民族,在這裡就有54個。境內有4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擁有玉樹土風歌舞、玉樹賽馬會、玉樹藏族服飾等10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雖然還沒有正式建成,但是相信許多朋友已經對我國第一家國家公園報以無比的期待了。我們終於不用羨慕美國黃石,因為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景色與背後的保護意義足夠我們驕傲了。你對這個公園有什麼看法或期許?歡迎在留言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