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公子小白
01
「躁動不安的座上客,自以為是地表演著」,說的正是成都與深圳樓市。
今年上半年,深圳、成都樓市的表現,一點也不比已經遭遇新一輪調控的杭州、東莞和寧波遜色,可謂各有千秋。
因此,本號預測,繼杭州、東莞、寧波揮劍之後,成都與深圳,也要出殺招了。
先說一下杭州、東莞和寧波,雖然本號之前已經專門撰文分析過。
今年樓市最火熱的城市,當屬杭州和深圳。
杭州從一級土地市場到二級房產成交市場再到房價,均回暖明顯。
根據中原地產披露的數據,50大城市年內第一次出現了4個千億賣地城市,分別為北京、杭州、上海、廣州。50大城市賣地合計2.29萬億,同比上漲17.3%。
其中,杭州上半年賣地收入突破了1800億,是去年全年賣地的約70%,堪稱賣地狂魔。
成交量方面,不看其他數據,就看萬人搶房場面,杭州就不得了。
2020年以來,杭州已經上演了4輪萬人搶房,2018年以來,上演了28輪。特別是上個月遠洋西溪公館,引來了約6萬人圍獵。
火熱的土地市場和成交市場,最終推動杭州房價上漲了3%(相比年初)。
東莞、寧波雖然看起來沒有杭州火熱,但在房價方面表現得更為激進。
根據數據寶披露的年中數據顯示,東莞房價領漲新一線。相比年初,東莞房價上漲了12.78%。
而寧波,5月份數據顯示,寧波新房同比上漲了6.1%,二手房同比上漲了8.2%,漲幅超過了杭州。
6月份的新房,寧波環比漲幅更是領漲全國。
02
有此表現,最終三個城市惹來了新一輪調控。
但整體來看,杭州、東莞的調控政策是隔靴搔癢,寧波才是真調控。
杭州主要是重申了限售和限購,並將新房傾斜給買有房的家庭。
比如杭州規定:
1、高層次人才優先搖號房網籤之日起,5年內不得上市交易;2、戶籍所在地屬於本市非限購範圍內的購房家庭,除需符合原有要求外,還需滿足「自購房之日前一年起已在本市限購範圍內連續繳納城鎮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滿12個月」的要求;3、3.5萬均價以下的新房,必須給到無房家庭購買的比例不能低於50%。
這種力度,想要控制住杭州的房價,夠嗆。
東莞出臺的殺招,本號以為不但達不到控制房價的作用,反而有助推之嫌。
7月2日,東莞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品住房預(銷)售管理的通知》,明確規定:
1、同地區新房房價3個月漲幅不得超過10%;2、精裝修造價每平米不超過2000元;3、同一幢(棟)每套住宅均價相差幅度不宜超過20%。
同地區新房三個月漲幅不得超過10%。本來開發商還沒打算,或者說不敢上漲10%這麼大的幅度,現在限價線一划,他們可以公然將申報價上調接近10%,只要不超過10%就行。
相比之下,寧波告訴杭州、東莞,什麼才叫真調控。
7月6日,寧波市四大部門(寧波市資規、住建、人民銀行、銀保監)聯合發布新調控政策,對樓市揮劍。
調控內容包括擴大限購範圍,強化房貸審核,加大土地供應。寧波從供需端和需求端雙管齊下,給寧波樓市降降溫。
杭州、東莞與寧波都已出招,樓市火熱程度與之不相上下的深圳、成都,沒有理由不出臺。
尤其是深圳,市場都在翹首盼望著大招來到。
深圳今年樓市有多火熱,不用多說,看下面一張圖就夠了。
上圖來自深圳本地自媒體的統計,可以看到,深圳9個行政區外加1個功能區共計10個區,2020上半年二手房成交價(不是掛牌價,而是更具意義的成交價)漲幅均在5%以上。
西部熱火朝天的光明區,二手房漲幅更是超過了9%。
上周,住建部已經光顧了深圳,被市場解讀為調控前的預兆,但深圳遲遲沒有出招,市場反倒引起了恐慌性交易。
不過,這兩天深圳再次傳來比較明確的調控信號,那就是深圳去中國調控第一城長沙去取經了。
權威媒體報導,深圳市住建局一行到長沙市住建局考察交流房地產市場管理工作,對長沙房地產調控和房地產市場監管工作成效、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給予高度評價。
長沙在中國眾多中心城市中,給眾人的印象是一個活脫脫的硬漢。
從樓市調控來看,環顧全國,沒有比長沙做得更爺們的城市,雷厲風行,勇猛果斷,從限購、限售,到限制開發商的利潤,可以說,為了控制長沙的房價,長沙市掌舵人做到該做的事。
效果也是非常顯著。長沙雖然是萬億GDP俱樂部成員,經濟實力位列內地城市第16位,但它的房價只位列第61位,在中部乃至二線城市中,都處在墊底的位置。
深圳去長沙取經,地方是去對了,就看深圳有沒有長沙一般,「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的灑脫了。
03
成都雖然沒有傳出明確的調控信號,但火熱的樓市,可能不由成都了。
在大家的目光都注視著杭州、深圳樓市的時候,成都上半年的樓市的表現一點也不遜色,是中西部地區的領頭羊。
根據CRIC機構調研數據顯示,上半年,成都認籌率超過100%的新開盤項目有32個,在27個城市中排名第三,僅次於寧波、南京。
而上半年成都上演的萬人搖號項目,甚至超過了杭州,達到了6個。
土地市場方面,隨著7月2日高新區地塊以20700元/㎡的成交價格,刷新了成都樓面價,成都地價邁進了「2萬時代」;房價方面,有機構顯示,大成都新房均價13116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5.8%。
這樣的表現,一點也不比杭州、東莞、寧波差,既然它們揮劍了,成都也沒有理由不出招。
因為,這樣的躁動不安,已經觸碰到了管理層強調的樓市紅線。
儘管上半年,管理層默許了很多城市有意放鬆調控,適當回暖樓市以對衝經濟下行壓力,但是,管理層調控樓市的決心沒有變,四年來的調控成果不可動搖。
房住不炒,房價不能有大的波動,這是樓市的底線。誰要是觸碰到了這條底線,誰就是自己找虐。
當然,新一輪調控到來,並不意味著樓市的全面收緊,而是定向敲打過熱的城市,對於一些需要適當放鬆的城市,管理層還是會給予默許。
2020年樓市下半場,各城市的調控將進一步分化:
一些城市仍會以各種名目放鬆調控,託底經濟,只要不觸碰紅線,都會沒事。
另一方面,一些過熱的城市,會遭遇新一輪調控。成都、深圳應該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