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錢!中國發券!提振消費做法你酸了嗎?

2020-12-21 騰訊網

這幾天杭州的居民們都開始偷偷的定鬧鐘了,而且大家的鬧鐘時間出奇的一致,而目標也很簡單,那就是為了能夠搶到消費券!

是的,來自杭州市政府部門的福利,直接可以用來買東西的消費券,除去不可以提現,這些消費券可以讓你買吃的,買喝的,看電影,說白了,這簡直就是和錢一樣的存在!搶到就是賺到,賺到就是驕傲!

而這麼幹的人也不只是杭州這一個城市,武漢市也同樣如此,長春發了一個億,深圳發了3個多億。大家雖然在發消費券的做法方面有所差異,比如有的人用微信發,有的人用支付寶發,還有人用自己的網站發,但是不管如何發消費券,大家的目標還是都很一致的,那就是給廣大市民謀福利,讓大家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麼叫「天上掉餡餅」!

拿到消費券後的居民也都紛紛地走出家門,開始到便利店和超市去消費,畢竟消費券也是有時間期限的,要是你現在不消費,可能就只能等作廢了。

相比較中國這種還算是比較委婉的發消費券,美國人更狠,直接發錢!人均近1000多美金白送給國人!而美國人拿到錢之後的選擇也很簡單,那就是去購物消費!

為什麼中國不發錢呢?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習慣!

國家現在開始發福利,目的是希望提振消費,繼而通過消費帶動經濟發展。可惜中國人的習慣和美國人不一樣,美國人拿到錢第一選擇是消費,但是中國人拿到錢之後,第一選擇很可能是「存銀行」。如果這些錢存銀行的話,那麼對消費提振效果就不佳了,所以中國有關部門選擇的就是發消費券了,消費券可沒辦法存銀行,你只能夠去消費啦。

當然,中國也好,美國也罷,雖然現在的目標很明確,但是很可能他們希望效果卻不一定明顯!一方面政府不可能一直補貼,持續補貼對財政體系的傷害很搭,輕則通貨膨脹,重則經濟崩潰。之所以,現在各國都在玩命發錢,無非是看著對方搞通脹,害怕自己被收割財富,沒辦法採取的自保行為而已。

但是,各國如此瘋狂的搞消費刺激,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全球性的通脹,而屆時很可能各種各樣的固定資產都會因此而暴漲,房價雖然在政策的限制下不會出現2013年那樣的瘋狂,但是其他領域很可能會迎來爆發,沒辦法這麼多錢在市場上總是需要流動的,而流動起來的錢太多就變成「大洪水」。

當然,大洪水來襲個人阻止不了,你能做的就是關注下自己所在地區是不是搞消費券,沒事多搶點吧!

相關焦點

  • 發錢就是懶政到家?美國8495元/月,印度94元/人!中國為何只發券
    除了美國這個發達國家在為促進消費直接發錢之外,日本、韓國、德國等多國都在為百姓直接「送錢」。甚至,印度這個國家也不例外。3月26日的時候,印度宣布了一項226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旨在救濟受到疫情封鎖打擊的人們,直接給他們現金或者是發放糧食。
  • 北京消費券也來了!各國都在發錢 為啥我們發券?
    4月22日,北京市西城區商務局局長袁利表示,北京市西城區將投入1.5億元提振消費。不少網友驚呼:北京消費券,也要來了!其實,最近國家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刺激消費回暖,已有30多個城市向市民發放數十億元消費券。
  • 美國發現金,中國發消費券背後隱藏著什麼經濟學原理?
    來源:kokee講作者:kokee講最近中國各地開始陸續的發放消費券,也有很多朋友曬出了拿到的消費券,真相!但是反觀美國的時候有些人就有些不忿了,為啥美國發錢中國發券呢?把券改成錢它難道不香嗎?其實這跟兩國的具體國情與關係的,而且發放錢和券的目的也不同,其背後都有著特定的經濟學原理的。為什麼美國發錢中國發券來刺激經濟呢?先來看看美國19年的時候美聯儲發布過一個調查報告,近40%的美國成年人拿不出400美元用來應急,不論是現金還是存款,亦或是刷信卡都不足400美元。
  • 30多個城市發了50多億消費券,直接發錢不是更好嗎?|經濟粵評
    看著滾滾錢浪,粵評君此刻不禁在想四個問題,消費券該不會是噱頭吧,想買車買房咋辦,為什麼杭州作業做得這麼狠,直接發錢不是更好嗎?消費券該不會是噱頭吧從必要性看,不是噱頭,而且著急。給汽車、高端家電、5G手機等耐用商品安排消費券,吸引中高消費群體提前或新增消費,才能撬動更多的新增消費,用於當前的短期刺激。因此,不少城市採取多輪形式發消費券。第二輪發券,會聚焦相對高端的消費行為。近日嘉興推出的2億元消費券中,就包括4000萬元的汽車消費券,可在各大4S店通用。
  • 美國都是直接撒錢,中國為什麼要發「消費券」?直接發錢不好嗎?
    因為這個疫情各國方式都不一樣,那麼國外很多國家是直接向民眾下錢,你比如說美國給國民每人發1200美元,韓國向基層的韓國家庭一次性發放緊急災難補助,總額約9.1萬億韓元。那麼肯定有很多人非常好奇,為什麼別的國家都是花錢,我們國家非要發消費券,直接發錢不好嗎?其實用消費券主要是效益更顯著,以及適合中國的國情。先看效益方面,我們說中國疫情已經基本穩定下來了,那需要的呢是帶動經濟。那麼國外很多國家發錢的舉措,實際上是兩個大的目的,一個是促進消費,幫助經濟復甦。那麼另一個是保障國民的基本生活,避免出現社會問題。
  • 為什麼美國發錢?中國發消費券?我們應該多存儲還是多消費?
    中美人民對錢的習慣不同:美國人的習慣是:消費,他們很少存蓄,基本都是提前消費,月光族居多。中國人則恰恰相反,我們更願意儲蓄,據統計2020年一季度末我國居民存款增長 13%居民消費對國家經濟的影響:居民如果都大量的存儲,減少消費,其實是非常不利於國家的經濟發展的。
  • 深圳寶安區發放2億元代金券提振消費信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深圳4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武欣中)日前,深圳市寶安區發布了《寶安區關於促進消費的若干措施》,宣布將向市民發放總金額達2億元的消費代金券。今天上午9:00,該活動正式啟動市民和商戶報名,深圳市民可通過微信預約抽取各類消費券,消費券涵蓋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美食、購物、文化旅遊、健康消費等多個領域。
  • 發券寶:小程序花式發優惠券 靠TA讓客戶進店、留存、消費、裂變
    優惠券是電商的基本營銷功能,但用好「優惠券」並不簡單,針對新用戶、老用戶、沉睡用戶、活躍用戶應該制定不同的發放/領取規則,才能實現更好的消費轉化,最終達到提升銷量和收入的目的。獲客寶小程序新上線的發券寶,就是優惠券為核心功能,商家可以根據不同規則,篩選不同層次的用戶,針對性發放優惠券,從而達到拉新、留存、促活、裂變的目的。
  • 世界各國對發消費券提振經濟做法心情矛盾(圖)
    消費券可用於購買生活消費品、其他零售用品或支付水電工的帳單,但前提是必須自己再拿出200歐元一起消費,並在8周內用完。但同樣在大聯合政府執政的基民盟卻堅決反對,基民盟國會黨團主席考達說,發消費券效果太短,一個月錢就花光了,而且民眾可能拿來買進口貨,無法幫助本國勞工。該黨黑森州州長科赫甚至稱這是一個「發瘋計劃」。據稱,總理默克爾也在私下反對這個計劃。
  • 消費券真的有用嗎?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的第一季度,中國的GDP增速為負的6.8%,這是中國29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就算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季度增長率也超過了6%,全民刺激消費迫在眉睫。為啥發消費券?與發錢相比發消費券簡直是投入少產出高的高性價比方式,一塊錢能帶來5~10倍的槓桿,這就是經濟學中的乘數效應,乘數效應越高,對宏觀經濟的提振作用就越大。
  • 「兩會熱議」代表委員們就如何更好地提振消費信心、激活消費潛力...
    央廣網北京5月28日消息(記者解朝曦 郭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近期,多地採取消費券補貼方式促進消費回暖。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就如何更好地提振消費信心、激活消費潛力積極建言獻策。
  • 一人直接發一萬,為何香港可以直接發錢,真實「作用」是什麼?
    只不過,在我國內地並沒有直接發錢的情況,畢竟人口多,財政壓力會很大。而且直接發出去的錢並不一定會用於消費,針對性較差,所以發放消費券刺激消費的作用更大。 而在我國的香港,在刺激消費的需求下,倒是直接發錢的,而且還是一人發一萬元。
  • 微信LBS附近發劵靠譜嗎 微信LBS附近發劵使用方法功能介紹
    微信LBS附近發劵靠譜嗎?相信最近不少人都看到了這個附近發劵了吧,肯定會懷疑這樣的形式到底靠譜嗎?具體該怎麼使用?今天就來給你解開疑惑啦。  平時使用微信的時候,大家有沒有使用過附近這個功能呢。其實在附近選項界面,有不少驚喜在等著你哦。微信LBS附近發劵靠譜嗎?來詳細了解一下,LBS附近發劵到底是什麼樣的模式呢?
  • 美國、日本之後,韓國也開始發錢!中國呢?
    而現在韓國也準備發錢,宣布對七成家庭發放災害補助,4人戶的補助標準為1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800元)。那麼中國呢?中國為什麼不發錢?經濟學家給出了解釋……最新數據顯示,目前14萬#,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國總統川普也開始「發錢」!
  • 王東京:提振消費的機理與政策選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提振消費的機理與政策選擇王東京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有學者提出「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應同時發力。有實證支持,「消費傾向遞減規律」的確存在。可到了上世紀50年代後,消費信貸在歐美悄然興起,於是「消費傾向遞減規律」受到了挑戰。比如有人本來用自己的錢買不起房,可有了消費信貸後,便可通過銀行貸款購買住房。人類進入21世紀,消費信貸風靡全球,並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制度安排,這就意味著人們的消費已不完全受收入約束,它可以超過自己的收入。果真如此麼?
  • 美國「印錢」刺激消費,上海直接「百億補貼」,哪種方式更有用?
    為了加快經濟復甦,上海推出了全城商家聯動的"五五購物節",旨在刺激消費,擴大內需。各大企業也都傾力相助,比如拼多多此前就宣布投入25億補貼及消費券。眾所周知,消費、投資、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如今全球疫情之下外貿受阻嚴重,投資又不能短期見到效應且存在一定風險,消費是拉動經濟最有效的方式。
  • 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
    原標題:外媒熱議「雙節」合一|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參考消息網10月3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1日發表題為《中國啟動「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報導稱,國慶節期間,中國啟動了「十一」黃金周這個一年一度的購物和旅遊狂歡節。自疫情得到控制以來,這也是中國迎來的第一個重大節假日。報導指出,不管在哪一年,黃金周消費都是備受關注的反映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晴雨表。今年的情況可能尤其如此。隨著人們擠上火車,這是迄今為止表明中國從疫情中恢復過來的最明確信號。報導稱,初步跡象似乎證實了兩個趨勢。
  • 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
    原標題:外媒熱議「雙節」合一|美國《紐約時報》:「十一」黃金周提振中國旅遊業來源:參考消息網參考消息網10月3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1日發表題為《中國啟動「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
  • 美國人每人「發」3000美元現金
    最近美國股市8天3次熔斷,財兔君連連感嘆自己和巴菲特的見識真的是越來越接近了。既美聯儲「一腳油門踩到底」緊急降息至0之後,川普也祭出了救市「大殺器」。急推約1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給每位美國人1000美元。可「直升機撒錢」真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