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歐洲開中醫診所!」懂中醫的老外越來越多,不少來自廣東這所學校

2020-12-24 騰訊網

「我還有一年就畢業了,回歐洲打算和朋友在德國開一家中醫診所兼研究所。」來自法國的「90後」吉貝,操著一口略帶京味的普通話,兩年前從北京來到廣州,攻讀中醫研究生學位,並跟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羅廣波老師學習。據統計,近30年來,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接收境外進修學習者達12890人次,除港澳臺地區外,北美、歐洲及東南亞等地的求學者最多。

引進人才培養,送出人才交流,廣東中醫藥依託人才戰略,向國際輸送越來越多懂中醫的老外和懂西醫的中醫,將中國傳統醫學帶向全球各地。

走出去

與諾獎評審機構聯手攻關

和吉貝將學成中醫返回歐洲的路線相反,「85後」醫生蘇國彬即將結束萬裡之外的學習,回到廣州——數月前他已順利通過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博士答辯。

卡羅林斯卡學院是諾貝爾獎評審機構,2014年,廣東省中醫院與該學院就中醫藥預防治療感染性疾病等方面展開合作。雙方聯手,對中醫界來說極具開創意義。

當時,包括中國在內全球都面臨抗生素濫用、耐藥所帶來的嚴峻挑戰,世界衛生組織發布首份《抗菌藥物耐藥:2014全球監測報告》,指出抗生素耐藥延長了患病期並加大了死亡風險;耐藥性還加大了衛生保健的成本。

「卡羅林斯卡學院公共衛生領域專家們在尋找『解藥』時,關注到中醫的一些獨特作用,並向省中醫院伸出了橄欖枝。」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介紹道。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中醫師陳瑞芳據此特別談到,中醫並不是大眾印象裡的「慢郎中」,中醫同樣可以治療急症,對疾病的理解並不是病毒感染或衣原體感染,而是運用中醫的整體觀及三因制宜觀辨證論治。「當年『非典』肆虐,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兩個附屬醫院以中醫『溫病』思路等對抗『非典』,效果顯著。」

雖然外國研究者對中醫感興趣,但中西醫是完全不同的科學體系,雙方要如何合作?

盧傳堅告訴記者,合作之初,廣東省中醫院與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就確立了中醫藥預防治療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研究、高級人才培養、短期進修等方面的合作內容,「我們先通過醫院輸送一批中醫藥基本功紮實、又懂西醫的專業人才,到瑞典學習、交流,搭建起中西醫對話的橋梁。」例如蘇國彬在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方向就是:慢性腎臟病患者感染結局、預防感染措施以及中醫藥的潛在作用。

自2014年至今,廣東省中醫院已向卡羅林斯卡學院選送4名青年學者攻讀博士,1人已通過畢業答辯。今年,廣東省中醫院與卡羅林斯卡學院雙方還將就進一步拓展合作達成共識,採用高級臨床研究骨幹培訓班模式,由卡羅林斯卡學院專家定期來粵授課,從而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加快人才培養進程。

迎進來

非華裔中醫留學生增多

在英國出生的簡雅山,今年在廣州中醫藥大學讀大三。他的母親是巴基斯坦人,「巴基斯坦傳統醫學也利用當地的植物做成藥給病人服用。兩種不同的文化在傳統醫學上有異曲同工之妙。」簡雅山學的是中醫基礎理論,對於一個外國人來說,要背誦中醫古文典籍,搞懂陰陽、節氣……難度可想而知。但迎難而上的簡雅山,越來越被中醫的魅力折服。現在他和師兄一起在廣州一間醫館跟診,專門為來此看病的外國人做翻譯。「對一些外國人來說,傳統醫學好像是迷信,我們用他們能理解的說法去交流和解釋,會更有說服力。」

類似吉貝和簡雅山這樣的中醫留學生,正把中國傳統醫學帶向世界各地。廣州中醫藥大學自1974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以來,已為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2萬多名中醫藥高級人才。目前,在校國際及港澳臺地區學生超過3000人,其中學歷教育學生超過2300人,規模居全國同類院校首位。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楊忠奇長期關注中醫人才培養,他發現近年來一個新現象:非華裔的求學者越來越多。「這些外國留學生學成回國,絕大部分都從事中醫藥行業的工作,帶回去的不僅有中醫技術,中醫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也隨之在海外開枝散葉。」

新挑戰

針灸之外中藥尋求落地

據統計,歐洲中醫藥協會註冊會員中有14000餘名中醫從業者。匈牙利是目前歐洲唯一一個實現中醫藥立法的國家,此外,荷蘭、瑞士、德國對中醫接受程度較高,德國現有2萬多名註冊中醫針灸師,荷蘭中醫診所已達上千家。

然而,中醫要在西醫的大本營裡發展,還面臨多重障礙。記者了解到,中醫在歐洲人眼中屬於「補充和替代醫學」,極少有國家專門針對中醫設置職業資質。當地一些中醫「診所」只能以健康諮詢的名義營業。

楊忠奇告訴記者,不遠萬裡來中國的留學生都希望學有所用,但在歐洲,中醫行醫、開方仍存在較大的阻礙。「行醫沒有法律身份,治療仍以針灸為主」。沒有中藥,中醫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楊忠奇看來,中醫要走向國際,人才培養不僅要有基礎研究方面,也應有藥品方面。「這類人才,一方面要有紮實的中藥基礎知識,另一方面需懂得當地的藥品監管法律法規。」「我們正在做這方面的工作,與企業合作加緊人才培養,從而幫助更多藥品獲得歐美市場認可。」

經過5年合作,廣東省中醫院與卡羅林斯卡學院也將在中藥複方領域試水。廣東省中醫院名譽院長呂玉波說:「卡羅林斯卡學院提出要跟我們合作開展中藥複方研究,第一個目標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類風溼、銀屑病等。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合作研究,能提供充分的臨床和實驗室證據,並按照歐盟藥品註冊的要求,開發出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中藥新藥。」

「中醫離不開中藥,我和合作夥伴考慮,在德國行醫仍以中藥為主,針灸推拿為輔」,吉貝說,自己想開的不光是診所,也是研究所,運用中醫的思想,研究歐洲中藥材的性味與功效。

特寫

嶺南小小銀針

架起交流橋梁

毫釐之細的銀針,在拇食指指腹間快速捻轉8圈,手腕微動,銀光一閃,穩穩紮中穴位(見小圖),速度之快,連患者本人也幾無感覺。

「飛針」之名由此而來。嶺南陳氏針法經過五代人逾百年的傳承發展,已成為嶺南針灸學術流派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第四代傳承人,陳秀華與第五代傳承人及工作團隊協作,用小小銀針醫治無數海內外患者,將嶺南中醫藥這張「名片」遞至五湖四海。陳秀華告訴記者,早在第三代傳承人陳全新年輕時,嶺南陳氏針法即遠赴葉門,為當地民眾診治疾病,被譽為「東方神仙」。

陳秀華的病人中,不少是從海外慕名而來。來自法國的Sanson,患帕金森症10多年,連行走也需要拐杖和家人攙扶。2018年6月,Sanson第一次來到廣州,嘗試了飛針治療不到三個療程,動作遲緩明顯改善。今年3月,Sanson帶著一家五口再次從法國來求醫,經過約20天的規範治療,Sanson扔掉了拐杖,他主動要求開中藥回家。「我相信中國醫生的方案,希望以後在家門口也能看到中醫。」

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如今的嶺南陳氏針法,先後獲邀到20多個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進行推廣應用,還通過傳徒授藝,將這一嶺南特色中醫藥技法傳遍世界各地。來自香港的韓海珊,每周都在穗港兩地奔波,跟著陳秀華學習嶺南飛針。像她這樣的境外博士生,陳秀華帶了8個,分別來自香港以及新加坡、加拿大等地。

「療效是中醫的生命。」陳秀華認為,中醫藥走向國際,針灸先行一步。「針灸要更進一步獲得國際社會認可,需要藉助現代醫學的評價標準,驗證它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重複性,在臨床療效明確、已經有足夠循證醫學證據的優勢病種領域繼續發力。」據悉,目前在失眠、頸椎病等5個病種上,嶺南陳氏針法已經形成相關臨床操作方案和技術操作規範,「未來希望能發布相關國際標準。」

【記者】李劼 嚴慧芳

【攝影/視頻拍攝】張迪

【視頻剪輯】許雋

【實習生】林綺姍

【作者】 李劼;張迪;許雋;嚴慧芳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自營號~日報要聞自營號~岐黃海蹤

相關焦點

  • 中醫診所遍地開花 看中醫的年輕人多了
    隨後,這一年的12月1日,《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開始實施,這意味著中醫診所從審批制邁入備案制。為配合這一變化,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還發布了《中醫診所基本標準》等文件。來自重慶市衛計委的數據顯示,《暫行辦法》實施以來,全市備案中醫診所125家(截至2018年7月底)。
  • 備案就可開中醫診所,45萬中醫人「解放」了
    這一次,中醫診所的春天來了。只需備案就可以開中醫診所,開診所要有醫師資格證,沒有的話,有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也可以。上述信息來自國家衛生計生委6月20日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暫行辦法》)和《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註冊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
  • 中醫診所加盟,「問止中醫大腦」引領中醫智能化
    人工智慧和中醫藥,這看似不相關的兩個產業,卻通過問止中醫這家「人工智慧中醫診所」融合在一起。誕生於美國矽谷的問止中醫,是一家以中醫人工智慧輔助診療系統為特色的連鎖中醫機構,是中醫診所加盟的不二之選。問止中醫由知名斯坦福系科技企業家張南雄中醫博士、經方大師倪海廈弟子林大棟中醫博士創辦,獲得了真格基金、藍馳創投等機構多輪投資。
  • 2020開中醫診所,這些新規要了解
    日前,國務院廢除《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這意味著國家依法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讓中醫藥服務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現階段,各省中醫藥條例在這前後紛紛出臺,據基層醫師公社不完全統計,已有湖北、四川、江西、陝西、安徽等多省份制定了省內中醫藥條例,可以說中醫藥前景非常可觀。
  • 中醫人困境:為了讓診所活下去,我不得已打針、開西藥
    患者少:靠中醫、中藥的收入連房租都交不起河北廊坊人趙明豔今年39歲,打小開始學習中醫,開一家中醫診所一直是她的夢想。看到越來越多身邊人到北京發展,她也想出來闖一闖。沒想到,一直自信有「中醫手藝」的趙明豔,到北京第一年就碰了壁。
  • 歐洲煮大鍋中藥,義大利放爆竹除疫…中醫海外受寵
    早在2月底,就有相關消息報導:第一鍋中藥在歐洲匈牙利開煮。匈牙利僑胞介紹:你是不知道有多火,從昨天第一天開始,今天陸陸續續有歐洲其他國家的華人開車過來喝藥茶,這裡面有不少外國人。以上視頻為鳳凰衛視駐美記者王冰汝在美國的最近報導,採訪了一個學中醫的美國博士。這個老外在遼寧中醫藥大學讀書十年之久,博士畢業後回國幹中醫至今,還當上遼寧中醫藥大學的客座教授。美國每個州都有中醫診所。洛杉磯、舊金山、紐約等大城市,中醫診所數量成百上千。
  • 上海出現首家外國人開辦的中醫診所
    因為她愛上了中國,愛上了中醫。她不僅完成了上海中醫藥大學的本科學業,還開了一家中醫診所,這也是滬上第一家由外國人開辦的中醫診所。     被中醫療效迷住     孫思邈的塑像、濃墨淡彩的中國畫、古色古香的瓷器和陶罐、門窗上的冰紋格……記者來到杜麗絲的中醫門診部,感覺走進了一所精緻的中式老宅。
  • 辦中醫診所,「門」寬了(聚焦·中醫好政策咋落地(上))
    武漢中山大道一家中醫診所內,匯聚了50餘位老中醫,他們大多是來自各大醫院的離退休專家。圖為一位老中醫正在號脈。根據《中醫藥法》規定,開辦中醫診所由許可改為備案,民間中醫經過考核就能拿證,這是中醫界的重大利好。隨著《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註冊管理暫行辦法》等配套法規相繼出臺,中醫藥事業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從今日起,我們推出「中醫好政策咋落地」專題報導,希望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 備案制的中醫診所,與審批制的中醫綜合診所,兩字之差區別有三點
    在中醫診所備案制的政策出臺之後,就在中醫屆引起廣泛熱議,而這也意味著傳統的中醫被群眾越發認可,體現出了中醫在衛生體系中的重要性。而在目前已經有人取得了《中醫診所備案證》,那麼備案制度下的中醫診所,與目前還是需審批才能開辦的中醫(綜合)診所,有什麼差別呢?橘香園學堂表示,雖然只有兩字之差,但在這三個方面卻有著明顯差別。
  • 沒患者、缺醫生、資質低,中醫診所困境叢生
    患者少:「診所靠中醫、中藥的收入,連房租都交不起」39歲的趙明豔夫婦倆都是河北廊坊人,從小學習中醫,能開一家中醫診所一直是他們的夢想。看見身邊人越來越多到北京,也想來闖一闖。如今,趙明豔夫婦的門診為了維持生計,已沒有了中醫牌匾,正如趙明豔所言,每天輸液、開藥,收入明顯比單獨做中醫的時候多得多了,但是兩個人的心中,總覺得生活中少了點什麼。
  • 乘政策東風,問止中醫人工智慧中醫診所加盟,創新中醫服務新模式
    中醫師望聞問切之後,在系統裡錄入顧客的症狀,「中醫大腦」根據症狀計算出處方,這些處方都是被大量數據所驗證過的、療效可靠的處方, 「這就好比是張仲景、孫思邈、傅青主等中醫藥大師名家親自為你看病,為基層醫療、社區醫療的醫療水平提升帶來了強大助益。」崔祥瑞說。據介紹,「中醫大腦」與美國加州多家中醫診所、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以及國內十多家社康中心合作完成了案例隨訪、數據採集和訓練。
  • 臨床醫學畢業,她選擇了開中醫診所
    服務醫患,柔性管理臨床醫學畢業、做了3年全科醫生後,張騰之選擇離開醫院,先後在外資企業擔任高管、創立健康管理公司,最終決定開一家中醫診所。這家位於上海長寧區的中醫診所如今已經運營了十一年。經過一樓的迷你藥房,沿樓梯向上,整面牆的錦旗撲面而來。
  • 「德聖堂」中醫診所被一窩端
    在北中環街與五一路交叉口一棟商用樓2層,"德聖堂"中醫診所時常門庭若市,人頭攢動。蹊蹺的是,對於"慕名"前來就醫的患者,診所工作人員竟婉言拒之門外,理由是"我們這兒藥貴,也沒有診療設備……"看似替病患著想,實則是在規避風險。近日,迎澤派出所民警調查發現,該診所竟是一個由"醫託"和所謂"老中醫"構成的詐騙窩點。昨天,辦案民警向記者介紹了詳細案情。
  • 中醫在瑞士被全民票選進醫保
    使用針灸的醫生越來越多   瑞士以現代醫學發達聞名,在生物製藥、抗衰老等領域排在全球前列,也是醫療旅遊最熱門的國家之一。但同時,瑞士普通民眾也歡迎中醫療法,歡迎中國中醫師。「中醫診所的就診率正逐年穩定增長。」
  • 問止中醫人工智慧聯盟」打造中醫診所加盟新模式
    我們只不過用了人工智慧的手段解決中醫行業的問題。」當被問及為什麼會從中醫人工智慧軟體「中醫大腦」研發到運營7家實體連鎖中醫診所時,崔祥瑞先生說:「說明中醫大腦有效的最強大的證據就是我們自己使用中醫大腦為患者看病。從第一家診所開業便收到大量患者好評和口碑推薦,我們連續開設了多家實體連鎖,這證實中醫大腦在臨床一線已經充分發揮了輔助診療的實效。」
  • 中醫診所新標準發布 開設純中醫診所更容易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田曉航)繼《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本月正式施行之後,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近日發布《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作為中醫診所備案管理的配套文件,新標準明確了設立兩類中醫診所的條件,開辦純中醫診所的條件進一步放寬。
  • 你對中醫可能一無所知 6種病最適合看中醫
    目前仍有很多人在英國從事中醫藥事業,英國的中醫藥診所市場也在逐步規範化、專業化。美國44州發針灸執照中醫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進入美國人的視野,包括針灸、推拿按摩、太極拳等在內的各種中醫在美國流行。1975年,加州成為第一批將針灸合法化頒發執照的州。現在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了解針灸,有的醫院把針灸定為正規醫療項目。
  • 把中醫診所經營的風生水起,除了中醫還有這些原因!
    把中醫診所經營的風生水起,除了中醫還有這些原因! 如何把診所經營得風生水起,恐怕是無數經營者的心病。
  • 開中醫診所 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出臺中醫診所基本標準  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  近日,為促進中醫診所建設和發展,組織實施好中醫診所備案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了《中醫診所基本標準》和《中醫(綜合)診所基本標準》。
  • 臺灣使用經方的中醫診所
    本文中提到的中醫師,其中黃成義是與倪海廈老師,譚傑中(JT叔叔)並稱為臺灣中醫三傑之一的中醫。本文雖然轉載自網絡,但文中所記錄的中醫診所應該是不錯的!田安然中醫診所中醫界的腎臟病權威,且對於皮膚相關疾病的醫治廣受網友好評,處方以經方為主,會視狀況採用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