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涇縣黃村鎮"中國宣筆之鄉"通過專家組複評

2021-01-16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執行秘書長、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會長陳建國率專家組,對安徽省涇縣黃村鎮"中國宣筆之鄉"特色區域進行複評。專家組由陳建國會長、中國文房四寶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米軍、北京興方元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嘉興、浙江湖州善璉湖筆廠廠長馬志良、江西文港鄒氏農耕筆莊鄒農耕5人組成。專家組一行先後對佘徵軍毛筆工作室、安徽省涇縣宣筆廠、涇縣宣筆市場等進行了實地考察。


  12月14日上午,"中國宣筆之鄉"複評工作匯報反饋會召開。會上,黃村鎮鎮長王錫松匯報了宣筆產業發展情況。目前,黃村鎮宣筆生產企業及手工作坊共50餘家,宣筆從業人員3000餘人,年產宣筆約1000萬支,年銷售額約5000萬元,整個宣筆產業呈現出產品品種不斷完善、產品檔次不斷提高,企業質量標準不斷規範良好態勢。


  陳建國在反饋會上表示,宣筆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多年來,涇縣政府、鎮政府高度重視宣筆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但目前宣筆產業仍存在基礎相對薄弱、人才隊伍匱乏、原材料供應短缺的問題。


  陳建國對未來加快宣筆產業發展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加大對宣筆產業的扶持力度。健全完善市、縣宣筆產業領導小組,明確業務主管部門,細化落實部門職責。設立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對宣筆企業參加全國文房藝術博覽會給予補助。成立涇縣宣筆協會,為行業企業做好服務。二是進一步加強文旅融合。政府部門及相關行業組織應加強引導,注重利用宣筆獨特的文化資源,延長上下遊產業鏈,組織開展好旅遊研學實踐教育活動,促進宣筆產業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發揮好中國文房四寶制筆藝術大師示範帶動作用,引導大師弘揚匠心精神,


  做好"傳幫帶"。制定宣筆技術人才激勵政策,有重點地引進高層次的技術人才和懂經營、善策劃的文化經紀人才,為宣筆產業提供人才支撐。四是不斷推出創新創意產品。堅持新發展理念,組織開展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在守住傳統文化和傳統技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融入時代元素,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有機結合,適應當代消費者審美變化和多樣化消費需求。五是培育龍頭企業。通過政府扶持、資源整合,企業升級的辦法,重點培育和扶持"三兔"等品牌企業,在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稅收減免、原材料保供等方面予以重點傾斜,做強做優,推動宣筆產業高質量發展。


  經過認真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黃村鎮自2011年12月份獲得"中國宣筆之鄉"特色區域稱號以來,在涇縣政府、鎮政府高度重視下,該鎮宣筆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在產業結構調整,產業鏈配套、產業跨界融合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好成績。符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共建管理辦法》(修訂版)和中國文房四寶協會《共建和授予中國文房四寶特色區域稱號的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同意黃村鎮通過複評並上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批准。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探訪「中國宣筆之鄉」安徽涇縣黃村鎮制筆工藝
    宣筆製作工序複雜,從選毫、切割、修削到成品,要經過12道大工序、120多道小工序。「中國宣筆之鄉」安徽省涇縣黃村鎮宣筆製作歷史悠久。2008年,宣筆製作技藝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新社記者 韓蘇原 攝  12月15日,工人在進行宣筆製作工藝中的「上羊毛」環節。宣筆製作工序複雜,從選毫、切割、修削到成品,要經過12道大工序、120多道小工序。
  • 涇縣:「非遺 旅遊」開創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2020年10月18日,「中國丹寨非遺周」活動期間,發布了「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徵集宣傳活動」入選線路名單,其中由縣文旅局策劃、指導和推薦,安徽青檀研學旅行社實施並申報的「徽文化非遺研學之旅」旅遊線路,從全國163條線路脫穎而出,入選全國12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
  • 涇縣榔橋鎮獲「中國油畫筆之鄉」稱號 已成皖最大出口基地
    涇縣獲「中國油畫筆之鄉」稱號近日,榔橋鎮正式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制筆協會授予「中國油畫筆之鄉」稱號,這是涇縣繼「中國宣紙之鄉」、「中國宣筆之鄉」、「中國木梳之鄉」後榮獲的又一個國字號榮譽。據了解,涇縣榔橋鎮油畫筆產業初創於上世紀80年代初,從家庭作坊式加工逐步發展為公司規模化生產,現已成為縣域支柱產業之一,目前全縣油畫筆成品、半成品加工企業共有100多戶,其中,擁有自主進出口權企業6戶,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戶,市級林業產業龍頭企業22戶,解決農村勞動力3000餘人,年收入達到每人每年 2.4萬元,這些企業主要集中於榔橋鎮和縣經濟開發區,目前涇縣已成為國內重要的油畫筆加工出口基地和安徽省最大的油畫筆加工出口基地
  • 涇縣:「非遺+旅遊」開創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近日,「中國丹寨非遺周」活動期間,發布了「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徵集宣傳活動」入選線路名單,其中由涇縣文旅局策劃、指導和推薦,安徽青檀研學旅行社實施並申報的「徽文化非遺研學之旅」旅遊線路,從全國163條線路脫穎而出,入選全國12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
  • 涇縣鄉村旅遊現在更便捷了!
    涇縣境內有新四軍軍部舊址、桃花潭、江南第一漂、查濟古民居、黃田古民居等旅遊景點。新四軍軍部舊址,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建於民國四年(1915年),是北洋軍閥張勳的公館,內有兩棟磚木結構樓房和一棟平房,屬中西合璧的古建築。
  • 合福高鐵安徽段停靠站:涇縣站介紹及周邊景點推薦
    涇縣高鐵站屬合福高鐵站點上中等規模車站,設計為4股道,2個站臺,總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站房高峰每小時客流量按1380人標準設計,主體工程於4月11日封頂。截止到11月底,各站前工程的橋、隧、路基、鋼軌鋪設等全部完工,站後工程的通信、信號、電力和電氣化「四電」施工也基本結束,目前已經進入靜態驗收階段,合福高鐵涇縣段建設已經完成任務總量的95%,預計2015年7月正式通車。
  • 中國宣紙之鄉:安徽涇縣
    皖南涇縣是中國文房四寶宣紙之鄉,隸屬於安徽省宣城市管轄,地處長江中下遊平原與皖南山區交接地帶,總人口約35萬。涇縣境內有新四軍軍部舊址,桃花潭、江南第一漂、查濟古民居、黃田古民居等著名旅遊景點。近幾年又興起了皖南川藏線(318國道)旅遊熱潮,東起寧國市的青龍鄉,西至涇縣的蔡村鎮,全長120公裡。
  • 9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安徽省宣城各市轄區縣市
    宣城市,地處安徽省東南部,皖蘇浙三省交界處,是安徽省面積第四大地級市,轄區地貌以山地、丘陵和平原為主,其中丘陵約佔宣城市總面積的60%。郎溪縣特產鴉山瑞草魁,已通過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績溪縣,別名華陽鎮、徽菜之鄉、徽廚之鄉,是古徽州六縣之一。
  • 2019長三角運動休閒體驗季走進安徽涇縣
    2019長三角運動休閒體驗季安徽·涇縣站將於2019年9月6日至7日在宣城市涇縣舉辦。徽州文化與皖江文化交界之處——涇縣,將為您呈現文化、體育、休閒、旅遊的融合新模式。
  • 安徽宣城,中國文房四寶之鄉!
    宣城,地處安徽省東南部,東臨浙江省杭州、湖州兩市,南倚黃山,西和西北與池州市、蕪湖市毗鄰,北和東北與本省馬鞍山及江蘇省南京、常州、無錫接壤,處在滬寧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線上,是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一翼,是中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資本轉移的前沿陣地,皖蘇浙交匯區域中心城市
  • 宣城涇縣獲授「中國魅力文化旅遊名縣」
    日前,宣城市涇縣被中國旅遊報社、美麗中國行2019文旅融合創新發展論壇組委會授予「中國魅力文化旅遊名縣」殊榮。 全域旅遊提速。近年來,始終把發展文化旅遊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全面啟動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工作。縣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專項資金,加大投入,促進旅遊發展。
  • 涇縣榮獲「中國魅力文化旅遊名縣」殊榮
    日前,由涇縣文化和旅遊局組織申報,涇縣被中國旅遊報社、美麗中國行2019文旅融合創新發展論壇組委會授予 「中國魅力文化旅遊名縣」殊榮。如今,涇縣先後榮獲國家生態縣、中國文化百強縣、中國宣紙之鄉、中國宣筆之鄉、中國木梳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最美生態休閒旅遊目的地
  • 涇縣行記|漢家舊縣,江左名邦 山川清淑,秀甲江南
    涇縣宣筆涇縣,有太多地方,都值得親自走過。桃花潭是涇縣的,查濟是涇縣的,宣紙是涇縣的,宣筆是涇縣的,而涇縣是宣城的;王稼祥是涇縣的,吳作人是涇縣的,《贈汪倫》是涇縣的,而涇縣是你我的。涇縣屬於每一個曾愛過這裡的人,屬於每一個願將他鄉作故鄉的人。
  • 太白山國際旅遊度假區通過「中國溫泉之鄉」專家組評審
    8月31日至9月2日,中國礦業聯合會代秘書長王平,中國溫泉之鄉評審領導小組賓德智、李繼江等11位專家及陝西省溫泉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黨山朝、陝西工程勘察院領導專家對太白山國際旅遊度假區「中國溫泉之鄉」創建工作進行了評審。
  • 甘肅宕昌婦幼保健院通過「一甲」複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劉國慶、記者王斌報導 歷時兩天的宕昌縣婦幼保健院創建一級甲等婦幼保健機構市級複評於7月22日落下了帷幕。近年來, 宕昌縣婦幼保健院在創建一級甲等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一甲」)的過程中,以創建「一甲」為契機,在鞏固和發展愛嬰醫院成果的基礎上,按照保健院等級管理的要求,不斷完善保健院管理體制,硬體和軟體並重,經過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真抓實幹、拼搏進取,使全院各項工作都邁上一個新臺階,經專家組複評,各項指標全部達到「一甲」標準。
  • 【江淮風暴】涇縣法院失信曝光臺持續更新中
    身份證號碼:342529198402092013戶籍地址:安徽省涇縣昌橋鄉袁店村五畝組002號執行標的:20100元執行案號身份證號碼:342529197710192417戶籍地址:安徽省涇縣昌橋鄉周衝村石龍頭自然村執行標的:4600元執行案號
  • 安徽涇縣:「宣紙之鄉」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
    新華網合肥11月10日電(楊曉波 李東標)地處皖南山區的安徽省涇縣,是全國聞名的「宣紙之鄉」。近年來,這個素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譽的千年古縣,依託獨特的資源優勢,堅持把開放創新作為發展的最大變量和最強動能,助力經濟發展不斷邁向高質量。
  • 橫欄鎮「中國照明燈飾製造基地」接受複評
    12月16-17日,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專家組到橫欄鎮開展「中國照明燈飾製造基地」複評工作,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執行理事長劉昇平、浙江陽光照明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官勇、鄒區鎮人大主席徐向前、時代之光照明電器檢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虞再道、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秘書長王卓參與複評「聽」產業之聲12月16日上午
  • 皖南涇縣之四大畫卷
    涇縣之山水畫卷——位居皖南山區的涇縣,曾榮獲「全國生態縣」、「中國最美生態休閒旅遊目的地」等諸多殊榮,是大家公認的生態淨土、養生福地。涇縣之人文畫卷——人文山水,是「徽」文化的精髓所在。現在,就讓我揭開這幅人文畫卷,讓大家品味漢家舊縣的「徽風皖韻」。涇縣自漢初置縣,迄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坐落在縣城西郊的「水西雙塔」,高聳入雲、巧奪天工,如戀人一般從宋代相依至今,見證了涇縣近千年的滄桑巨變。
  • 大理三中晉升雲南省二級一等高級中學順利通過複評驗收
    (匯報會)12月2日,大理州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督導評估專家組對大理三中申報雲南省二級一等高級中學開展州級複評工作,經過兩天認真細緻的綜合評估,在12月3日下午召開的複評反饋會上,評估專家組認為大理三中達到雲南省二級一等高級中學條件,正式通過州級複評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