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古之路》徒步河西走廊1000公裡,使至塞上,永遠的黑水城

2020-09-03 姜野環球之旅

大家好,河西走廊「復古之路「在七月末順利結束了,從春天時開始籌劃,到真正實踐,前前後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前期查閱相關史料到後期的實地探訪,我將所有的收穫整理成公眾號文章與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分享,在有些人看來這些都是一無是處的土疙瘩,還有些人將其視為珍寶,例如我,無論怎麼樣,請君欣賞我的「復古之路」見聞,相信還是會有些收穫的,也會讓你對甘肅省,對河西走廊有更全面更細緻的認識,下次再去河西走廊,可別只是到嘉峪關,七彩丹霞,莫高窟匆匆打卡後便離開了。

相關數據

壽昌城

總裡程:3500公裡

徒步歷程:1050公裡

耗時:66天

蘭州到瓜州全程徒步無搭車,借宿2次,露營17次,中途被好心人給水喝4次(2次拒絕了,因為當時不缺水。)被陌生司機主動搭車6次(全部拒絕了。)遇到好心人指路幫助無數,腳踝受傷腫脹1次,胯骨勞損1次,腳趾甲淤血3個,腳底水泡若干,走爛的徒步鞋1雙,造訪古遺蹟不計其數......

黑水城

本次旅行的主要目的是探訪河西走廊上散落的古遺蹟,而徒步只是一種完成旅行的方式,至於為什麼選擇徒步,是因為本次旅行的名字叫「復古之路」,既然是復古,那我就想用最原始的方式去完成,這應該非常的「復古」了。但有很多遺蹟分布範圍很廣,為了節省時間,我計劃主線用來徒步,支線則自駕或者搭乘班車,這樣安排合理很多。一起來看看下面我的路線圖吧,你就會一目了然了!


路線圖

(紅線為徒步路線,綠線為班車綠線,橙線為自駕路線。)

好了!接下來,我就以連載的方式為各位呈現河西走廊的美麗與厚重吧!

PS:文章為每天路上的朋友圈整理,非正式遊記。


張掖出來九天了,終於到酒泉了,中途繞了遠路。

遠眺祁連山

十三

酒泉的名字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西漢文獻記載「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故稱其為酒泉,民間還有一種說法,傳說霍去病大敗匈奴,漢武帝大喜,慶功宴上漢武帝賜美酒於霍去病,但美酒有限,於是霍去病將僅有的美酒倒入一汪泉水中,與眾多將士一同享用,所以人們就叫這裡酒泉。

酒泉

酒泉

酒泉也屬於河西四郡之一,所以在河西也是繁華的城市,因為歷史悠久,河西很多城市的中心都有鼓樓或是鐘樓。酒泉鼓樓四面的牌匾很有意思,分別是「東迎華嶽」、「西達伊吾」、「南望祁連」、「北通沙漠」。另外還有兩個大的,分別是「氣壯雄關」「聲震華夷」,將酒泉在絲綢之路河西走廊段的重要地理位置直截了當的展示了出來,且聲勢浩大。

酒泉鼓樓

酒泉鼓樓

酒泉鼓樓

到達酒泉後,按原計劃我和十三要暫且離開河西走廊,前往300公裡外的額濟納旗,於是第二天我和十三在酒泉租了一輛車,駛向內蒙古額濟納旗。

沙漠公路

我倆首先來到額濟納旗南部戈壁灘中的漢甲渠候官遺址。黑河經張掖一路向北,伸向蒙古沙漠,著名的漢甲渠候官遺址就坐落在古河道岸邊,這是最著名的漢代邊塞之一,很多邊塞詩都是描寫這裡,其中有王維的《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詩中的景象就是這裡曾經的寫照,兩千多年了過去了,這裡已經沒有了金戈鐵馬,只留下黃土風沙,這裡曾因出土大量漢簡而聞名於世,讓兩千年後的我們了解了真實的邊關歲月。

漢甲渠遺址

漢甲渠遺址

漢甲渠遺址

牆體

麻繩

漢甲渠遺址

牆體

漢甲渠侯官置所

漢甲渠侯官置所

趁著天氣的好轉,太陽還未落山。我們驅車抵達這次河西走廊之旅的有一座古城遺址-黑水城。

黑水城

我第一次知道黑水城已經記不清是從何處了,我只記得當時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親眼看看這座傳奇之城。

黑水城落日

諾大的黑水城隱秘在茫茫大漠之中,蒙古語稱為「哈拉浩特」,意為黑城,始建於西夏,後被蒙古所破,元代又在其基礎上翻新使用,直到明代徹底荒廢。

黑水城佛塔

20世紀初,俄國探險隊到達這裡尋找傳說中的寶藏,經過賄賂討好土爾扈特部首領達西王爺,最終得到一個名叫巴塔的當地嚮導,最終找到了傳說中的黑城,克茲洛夫在第一次發掘後並未找到寶藏,而是發現了一批西夏文書和佛經以及其他文物,將其打包運回俄國,俄國史學家驚喜萬分,遂寫信使克茲洛夫次年第二次進入黑城。

黑水城城外殘缺的佛塔

殘缺的佛塔

黑水城

這一次,克茲洛夫打開了城西北的佛塔大門,裡面堆滿了文書,佛經,絹畫和典籍,在佛塔內還有一白骨,克茲洛夫將所有發現運回俄國,經鑑定白骨是一位60歲左右的女性,但身份無法確定,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白骨不知所蹤,至今仍然是一個迷,根據史學家的合理推測,白骨很有可能是西夏王朝的羅太后,仁宗去世後,兒子李純佑繼位,但不久就被自己的母親羅太后聯手侄子李安全將其廢掉,李安全成了皇帝,而羅太后最終卻被侄子放逐,也許就被放逐到了離賀蘭山下的興慶府很遠的黑水城。

黑水城

黑水城

羅太后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距離蒙古很近的黑水城,步入晚年的羅太后似乎隱隱的聽到了正在崛起的蒙古帝國的鐵蹄聲,最終鬱鬱而終。當然這些都是合理的想想,但白骨的主人到底是誰,已是難以破解的難題。

黑水城

黑水城

黑水城內城

更令人嘆息的是,現在的西夏史學家想要查看西夏文獻典籍,必須前往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東方研究所去申請,而這些珍貴的文獻文物,再難重回故土,所以黑水城也被稱為「第二個敦煌」。

黑水城外清真寺

清真寺

我們帶著虔誠之心拜訪黑水城,黃昏下的黑城只有我們兩個孤獨的身影,城池西邊和北邊滿眼的黃沙,城內的木板棧道有的也被黃沙掩埋,城外殘破的佛塔在夕陽的映照下熠熠生輝,逆光看上去又像佝僂的老人,破敗凋零之感,顯而易見。

黑水城馬面

黑水城內城

黑水城

我拿出手機對十三說:「我很久以前就看過日本NHK電視臺在80年代拍攝的《絲綢之路》紀錄片,當時有一集演的就是黑水城,背景音樂是喜多郎的《黑水城的幻想》,我們在這再聽一次吧!」

悠揚傷感的曲調迴蕩在黑水城,似乎更像是一首安魂曲,曾經生活在城中的居民兵役連同黑水城以及遠在聖彼得堡東方研究所的西夏文物一起安息吧!

絲綢之路-黑水城的幻想喜多郎 - 喜多郎至尊精選

黑水城甕城

佛塔

我和十三返程時在距離額濟納旗57公裡的酒航路上,看到一隻金毛獨自在公路上走,公路沒有樹蔭,狗狗顯得非常疲憊和燥熱,我們立即停車,下車查看,狗狗見了我們馬上上前,很乖也很友好,人到哪裡,它就跟到哪裡,看得出它特別喜歡粘人,然後我們商量將其帶上車,送到酒泉。不然它在這裡會被曬死渴死,但它怎麼也不上車,因為不熟悉我們和車,我們沒辦法,假裝上車離開,它就跟在車後面小跑,我實在不忍心丟下它,最終經過近一個小時的努力,我們把它抬上車了。

返程的路上

撿到的金毛

給金毛餵水

一路開了300公裡左右到金塔縣,找到一個寵物店,把狗狗的事說給店員聽,店員人很好,最終願意收下狗狗,我們又給了他1000元作為狗狗的狗糧費,現在狗狗有了新主人,我們也比較放心,一直折騰到夜裡9點多我們才去吃晚飯休息,下午本想去找肩水金關遺址,也只好作罷,這也給下次來酒泉留了一個藉口。(我給它起名為「飛天」,因為在酒泉發射中心一帶遇到它。)

緊跟在後的金毛

把它拉到金塔縣

十三,飛天,我

7月10日我們從酒泉走到嘉峪關,嘉峪關是一座非常年輕的城市,在市博物館能夠看到這座城市的歷史和概況。雖然在明代馮勝將軍在此修建嘉峪關,但嘉峪關建市才只有50多年,因關得名,因鋼鐵工業崛起,酒鋼是這裡的支柱產業。

祁連山

嘉峪關,遠眺酒鋼

博物館裡展示了酒鋼和整個城市的艱辛發展歷程,當年從全國各地抽調了鋼鐵工人和技術人員參與建設,其中就有很多來自我的家鄉遼寧鞍鋼的工人,所以在這裡能看到很多老一輩東北的移民和聽到他們的東北口音,這是讓我感到很親切的。

嘉峪關

嘉峪關博物館

嘉峪關博物館展示的嘉峪關老門票

情景再現當年從東北到嘉峪關艱苦創業的老一輩工人

酒鋼的過去

酒鋼的移民在嘉峪關的工作生活

酒鋼建設者的家庭

酒鋼建設者的工裝

來自東北的年輕建設者

酒鋼建設者的結婚證

7月11日清晨,我送走了十三,我們一起旅行了半個月,十三是我的又一個河南朋友,他比我大兩歲,但卻總喜歡叫我「野哥」,我們一起在千年古城露營,一起住破舊的小旅館,一起穿越沙漠,一起探訪阿拉善,一起吃拉條子…每天形影不離,十三是一個內心善良的夥伴,離開妻女半個月,跑來西北只為一條從未走過的路,希望以後還有機會一起旅行。

嘉峪關清晨

我和十三

而接下來的旅途,老王會重新回到河西走廊與我匯合,接下來的旅途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戈壁灘,我們都已經準備好了。


(謝謝閱讀,下期繼續。)

相關焦點

  • 《復古之路》徒步河西走廊1000公裡,逝去的都城-涼州
    大家好,河西走廊「復古之路「在七月末順利結束了,從春天時開始籌劃,到真正實踐,前前後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前期查閱相關史料到後期的實地探訪,我將所有的收穫整理成公眾號文章與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分享,在有些人看來這些都是一無是處的土疙瘩,還有些人將其視為珍寶,例如我,無論怎麼樣,清君欣賞我的「復古之路」見聞,
  • 《復古之路》徒步河西走廊1000公裡,穿越沙漠,邂逅裕固族
    大家好,河西走廊「復古之路「在七月末順利結束了,從春天時開始籌劃,到真正實踐,前前後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前期查閱相關史料到後期的實地探訪,我將所有的收穫整理成公眾號文章與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分享,在有些人看來這些都是一無是處的土疙瘩,還有些人將其視為珍寶,例如我,無論怎麼樣,請君欣賞我的「復古之路」見聞,相信還是會有些收穫的,也會讓你對甘肅省,對河西走廊有更全面更細緻的認識
  • 《復古之路》徒步河西走廊1000公裡,力盡千辛萬苦,終達終點
    大家好,河西走廊「復古之路「在七月末順利結束了,從春天時開始籌劃,到真正實踐,前前後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前期查閱相關史料到後期的實地探訪,我將所有的收穫整理成公眾號文章與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分享,在有些人看來這些都是一無是處的土疙瘩,還有些人將其視為珍寶,例如我,無論怎麼樣,請君欣賞我的「復古之路」見聞,相信還是會有些收穫的,也會讓你對甘肅省,對河西走廊有更全面更細緻的認識
  • 《復古之路》徒步河西走廊1000公裡,跨越黃河,翻越烏稍嶺
    大家好,河西走廊「復古之路「在七月末順利結束了,從春天時開始籌劃,到真正實踐,前前後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前期查閱相關史料到後期的實地探訪,我將所有的收穫整理成公眾號文章與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分享,在有些人看來這些都是一無是處的土疙瘩,還有些人將其視為珍寶,例如我,無論怎麼樣,清君欣賞我的「復古之路」見聞,
  • 《復古之路》徒步河西走廊1000公裡,從扁都口到阿拉善右旗
    大家好,河西走廊「復古之路「在七月末順利結束了,從春天時開始籌劃,到真正實踐,前前後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前期查閱相關史料到後期的實地探訪,我將所有的收穫整理成公眾號文章與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分享,在有些人看來這些都是一無是處的土疙瘩,還有些人將其視為珍寶,例如我,無論怎麼樣,清君欣賞我的「復古之路」見聞,
  • 《復古之路》徒步河西走廊1000公裡,長城和軍馬,邊塞和遠方
    大家好,河西走廊「復古之路「在七月末順利結束了,從春天時開始籌劃,到真正實踐,前前後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前期查閱相關史料到後期的實地探訪,我將所有的收穫整理成公眾號文章與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分享,在有些人看來這些都是一無是處的土疙瘩,還有些人將其視為珍寶,例如我,無論怎麼樣,請君欣賞我的「復古之路」見聞,相信還是會有些收穫的,也會讓你對甘肅省,對河西走廊有更全面更細緻的認識
  • 《復古之路》徒步河西走廊1000公裡,敦煌者,吾國之傷心史也
    大家好,河西走廊「復古之路「在七月末順利結束了,從春天時開始籌劃,到真正實踐,前前後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前期查閱相關史料到後期的實地探訪,我將所有的收穫整理成公眾號文章與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分享,在有些人看來這些都是一無是處的土疙瘩,還有些人將其視為珍寶,例如我,無論怎麼樣,請君欣賞我的「復古之路」見聞,相信還是會有些收穫的,也會讓你對甘肅省,對河西走廊有更全面更細緻的認識
  • 《復古之路》徒步河西走廊1000公裡,追尋玄奘,深入無人區
    大家好,河西走廊「復古之路「在七月末順利結束了,從春天時開始籌劃,到真正實踐,前前後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通過前期查閱相關史料到後期的實地探訪,我將所有的收穫整理成公眾號文章與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分享,在有些人看來這些都是一無是處的土疙瘩,還有些人將其視為珍寶,例如我,無論怎麼樣,請君欣賞我的「復古之路」見聞,相信還是會有些收穫的,也會讓你對甘肅省,對河西走廊有更全面更細緻的認識
  • 河西走廊「復古之路」:進入隔壁探險前的準備和路線規劃
    復古之路路線圖(河西走廊「復古之路」路線圖)通過前些年的磨練,長途旅行對我而言已非難事,但這次在路線規劃上著實讓我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但用衛星圖像看,在陽關烽燧西側幾十公裡的戈壁灘中,卻有一處非常像古城形狀的痕跡,所以我也打算去一探究竟。
  • 河西走廊遊之五,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出處,額濟納秋色黑水城
    筆者也是偶遇,在這次的河西走廊行中,恰巧遇上了詩人描寫的浩瀚大漠中的長河落日圓場景,那就是額濟納的黑水城。當日,在額濟納「黑城弱水胡楊風景區」內的弱水胡楊林景點。按照景區內的導遊指示牌,就到了「黑水城」觀賞景點區域。
  • 在大漠深處,聽黑水城簡述自己跨越千年的故事
    在河西走廊的正北方,是巴丹吉林沙漠,再往北便是1萬平方公裡的無人區。這裡不僅有流沙、鳴沙和湖泊,還有黑水城遺址。黑水城及河西走廊區位圖元昊的祖先因在的唐朝時平定「黃巢起義」有功受到封賞,被賜國姓。建立西夏的李元昊內蒙古文物部門調查發現,黑水城方圓數公裡均可看到大小縱橫交錯的水渠農田和聚落房舍、佛塔和寺廟等遺蹟
  • 河西走廊:前期準備和路線規劃
    (河西走廊「復古之路」路線圖) 通過前些年的磨練,長途旅行對我而言已非難事,但這次在路線規劃上著實讓我花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但用衛星圖像看,在陽關烽燧西側幾十公裡的戈壁灘中,卻有一處非常像古城形狀的痕跡,所以我也打算去一探究竟。
  • 始於西夏、止於大明,懸於河西走廊北地的黑水城還藏著多少秘密?
    在河西走廊的正北方,是巴丹吉林沙漠,再往北便是1萬平方公裡的無人區。這裡不僅有流沙、鳴沙和湖泊,還有黑水城遺址。如今的黑水城靜靜地臥在大漠裡,只有春天祁連山融化的雪水匯聚成額濟納河流過時,才給這裡帶來一些生機。但黑水城曾經的繁華和喧囂已經不在,只有殘垣斷壁依舊矗立。
  • 消失在沙漠中的古城——黑水城
    關於這個綠洲的最初記載見於公元前五至三世紀的漢文地理文獻。公元前二至一世紀中國就擁有了這塊曾是匈奴人的土地。在七至八世紀,由於唐王朝的擴張,這片綠洲成了商業和戰略的重要據點,在那裡建起了城堡。黑水城遺址位於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政府所在地達來庫布鎮東南25公裡處,在兩條乾涸河床匯合的荒漠臺地上。
  • 《鬼吹燈》中的黑水城真的存在嗎?不僅存在還被俄國洗劫一空!
    這些影視作品都給黑水城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那麼現實世界中的黑水城,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呢?黑水城的歷史聽著黑水城很神秘,但是咱們和它早就打過照面了。西夏統治者對此城如此重視,是因為除了防範宋朝之外,還要抵禦來自於北方的遼金蒙元等勢力的入侵,黑水城位於河西走廊通往漠北的必經之路上,是名副其實的交通樞紐,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除了軍事功能,黑水城還有優越的自然條件。
  • 祁連山脈,西北咽喉河西走廊的締造者!
    這裡有最重要的東西大通道,包括:隴海-蘭新鐵路、連霍高速公裡、蘭新高鐵、西氣東輸管道等國家級重要通道,而本文介紹的是河西走廊的締造者-祁連山脈!我們先來看一下祁連山脈和河西走廊的地理特徵:祁連山東起烏鞘嶺與秦嶺、六盤山相連,西至當金山口與阿爾金山脈相接,東西長1000公裡,南北寬200~400公裡,面積約2062平方公裡。祁連山海拔4000~6000米,高山積雪形成的碩長而寬闊的冰川地貌,共有冰川3306條。
  • 「河西走廊」到底在哪裡?
    河西走廊(Hexi Corridor),因位於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河西走廊。簡稱河西、雍涼。是甘肅西北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長約1000公裡,寬數公裡至近200公裡不等,西北東南走向的長條堆積平原。
  • 甘肅河西走廊之金張掖,最美的風景永遠在去自駕的路上
    蘭州--張掖自駕,全程約511公裡,預計耗時5小時左右。來到張掖,會發現粗狂的大西北也有柔美的一面。張掖,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於河西走廊中段,南枕祁連山,北依合黎山、龍首山,黑河貫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綠洲景象。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國風韻,又具有塞上風情,所以有"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甘州當江南"這樣的佳句。
  • 張建銘 | 黑水河•黑水國•黑水城
    黑河  河床聖光黑水河•黑水國•黑水城 文 | 張建銘多年前一個陽光慘白的午後,我沿著312國道前往甘州城西15公裡處一個名叫下崖村的地方據考古發掘研究和有關史料記載,張掖黑水國可能經歷過三次興廢起落,最早大約在新石器時代距今4000年左右,第一批先民在這裡開發生活,約500年之後棄城離去;春秋戰國至秦漢,月氏、匈奴等遊牧民族先後佔據此地,西漢霍去病出隴西徵小月氏 「攻祁連山,揚武於觻得」,漢王朝設郡張掖,可能就在黑水國,且當時稱名為「觻得」。
  • 除了敦煌莫高窟、丹霞和嘉峪關,甘肅的河西走廊還有什麼景點?
    關於河西走廊的起源並沒有答案,遊牧民族對河西走廊的放牧起源於春秋戰國末期,這裡豐美的草原讓遊牧民族喜愛。漢帝國更是派遣了霍去病出隴右擊匈奴,使得整個河西走廊被納入了西漢的版圖,自此河西走廊第一次納入和中原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