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規劃分類保護岸線 不同海域按功能劃分保護強度

2020-12-15 人民網福建頻道

  ◆同安灣海域下潭尾溼地公園二期效果圖

  東海域、西海域,同安灣、杏林灣……廈門島內外的海域和灣區岸線,規劃在未來幾年通過不同的功能分區,進行分類保護。

  導報記者從規劃部門獲悉,廈門針對海灣型城市發展需求,規劃對海岸劃分保護功能,並實施不同強度的保護規劃。

  新機場沿線規劃為生產岸線

  廈門本島作為目前開發較為成熟的區域,北部以東渡港和廈門機場片區為主的岸線區,規劃為生產岸線,其餘老城區、鼓浪嶼和環島路濱海旅遊區域,則規劃以生活岸線為主,而五緣灣內灣有溼地公園,規劃保留生態岸線功能。

  島外海滄區,南段為港區,其岸線規劃為生產岸線;海滄大橋至海滄港區部分岸線,則藉助已建成的濱海公園等,規劃為生活岸線;馬鑾灣各溪流的入海口結合溪流綜合整治,規劃為生態岸線;鰲冠片區則以其獨特的海蝕地貌,保留該片區岸線的生態功能。

  集美區,包括杏林濱海片區岸線,以及園博苑、集美學村和北部新城等區域,規劃以生活岸線為主。同安區,位於環東海域北部的新城片區岸線,以生活岸線為主,官潯溪等入海口及丙洲島南段,規劃生態岸線。翔安區下潭尾區域岸線規劃為生態岸線,其餘除劉五店港沿線和入海口外,規劃為生活岸線。大嶝島新機場沿線規劃為生產岸線,其餘以生活岸線為主。

  以岸線功能確定海域片區功能

  廈門的岸線保護,規劃以不同的岸線功能區來確定其所在的海域片區功能。比如,包括海滄南側、本島東渡、鼓浪嶼等區域在內的廈門西海域,規劃為港口航運和旅遊休閒港灣。

  再比如,以生活和工業岸線為主的同安灣海域,規劃發展休閒旅遊、娛樂運動和都市休閒漁業為主,未來,該海域將逐步形成旅遊休閒度假漁村、下潭尾溼地公園及濱水公園、環東海域酒店區等岸線景觀。同時,對於濱海旅遊岸線集中的本島東海域,則規劃以旅遊休閒娛樂及碼頭景觀、黃金海岸等為主。

  此外,大嶝海域目前以未開發的城市生活岸線及工程岸線為主,其整體功能規劃為生態旅遊為主的休閒港灣,其岸線主要利用為臨海產業和濱海旅遊。目前,根據不同海域岸線的功能劃分,廈門已經陸續開始建設下潭尾等溼地公園,集美大橋橋頭汙水廠南側則通過紅樹林種植,保護為生態岸線,此外,一些岸線也將根據功能進行生態修復。(記者 陳思親/文 常海軍/圖)

相關焦點

  • 廈門發布海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2020年保護目標
    廈門發布海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2020年保護目標 來源:新浪新聞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08-11   今日/總瀏覽:3/3915
  • 濱州:海岸帶劃分三種區域 分類保護管控
    海岸帶劃分三種區域 分類保護管控——就《濱州市海岸帶生態保護與利用條例》訪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蘇文華為了有效保護海岸帶生態環境,加強海岸帶綜合管理,在經略海洋戰略實施中合理利用海岸帶資源,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規,濱州市人大常委會制定出臺了
  • 印發廣東省海域開發利用與保護總體規劃綱要的通知
    1999年全省已利用海域面積46.87萬公頃(未含禁漁區面積),利用率為9.6%(佔內水面積的百分比,下同);利用岸線1084.93公裡,利用率為18.7%(佔含海島岸線長度的總岸線的百分比,下同)。具體利用情況如下:  1.海域治理和保護用海。
  • 全省首個水域岸線管理保護規劃落地三門
    如今,三門人對水的珍惜與愛護有了更完整的規劃——全省首個水域岸線管理保護規劃《三門縣珠遊溪水域岸線管理保護規劃》在這裡落地。這是一個明晰的信號:水環境保護是系統性工程,不僅關乎河海中流淌奔湧水流的清濁,更關乎岸線的合理規劃和妥善保護。「《規劃》將成為珠遊溪生態空間管控的依據,使這條母親河得到更有效的保護與開發利用。」三門縣水利局主要負責人說。
  •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出臺:分類保護 嚴格紅線管理
    今天,《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正式出臺,將對海岸線實行分類保護,嚴格紅線管理。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明確了對海岸線實行分類保護。根據海岸線自然資源條件和開發程度,將海岸線分為嚴格保護、限制開發和優化利用三類,並提出了分類管控要求。為全面落實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的管控目標,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制定本省自然岸線保護與利用的管控年度計劃,並將任務分解到市、縣。
  • 長江經濟帶岸線資源保護與科學利用對策
    生態敏感岸段遭受佔用和幹擾長江水生動物、水產種質資源、重要溼地、蓄滯洪區等保護地涉及的岸線,正遭受不同程度的佔用和幹擾。長江幹流生態敏感岸段長度達 3 943.2 km,佔長江幹流岸線總長的 49.9%,這反映出長江幹流岸線生態整體較為敏感。
  • 為河流量身定製「保護線」 三門在全省率先編制水域岸線管理保護規劃
    如今,三門人對水的珍惜與愛護有了更完整的規劃。  近日,全省首個水域岸線管理保護規劃《三門縣珠遊溪水域岸線管理保護規劃》(下稱《規劃》)落地。這是一個明晰的信號:水環境保護是系統性工程,不僅關乎河海中奔湧水流的清濁,更關乎岸線的合理規劃和妥善保護。「《規劃》將成為珠遊溪生態空間管控的依據,使這條母親河得到更有效的保護與開發利用。」三門縣水利局主要負責人說。
  • 關於雲安區主要河道水域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的公告
    雲安區人民政府關於雲安區主要河道水域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的公告為加強水域岸線空間管控,劃定岸線功能分區,推動水域岸線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保護河道行洪、堤防安全和河道生態環境,充分發揮河道功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區河流實際,現將我區蓬遠河、大湧河、深步河、白石河、馬塘河等主要河道水域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公告如下:一、河道管護範圍本次公告岸線管護範圍為
  • 《全國海島保護規劃》公布實施
    為了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保護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合理開發利用海島資源,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全國海洋功能區劃,結合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等相關規劃,制定《全國海島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 財政部印發《海島及海域保護資金管理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海島及海域保護資金(以下簡稱保護資金)是指中央財政安排的,用於支持海域海島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促進沿海岸線和海島海域生態功能恢復的資金。第三條 保護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突出支持重點。(二)符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涉海規劃,堅持保護優先、陸海統籌。
  • 國家海洋局公布實施《全國海島保護規劃》(全文)
    為了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保護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合理開發利用海島資源,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全國海洋功能區劃,結合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等相關規劃,制定《全國海島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 韓江局:完成韓江片區主要河道水域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報告編制
    近日,韓江局完成韓江片區主要河道水域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項目規劃報告編制工作。報告規劃範圍包括韓江幹流及其三角洲、粵東跨市界河等諸多河流,規劃河流總長度達365.2公裡,涉及汕頭、梅州、揭陽、汕尾、河源等粵東五市。
  • 海岸線如何分類?海岸線分類體系梳理:海岸底質特徵與空間形態...
    鑑於所處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在海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海岸線受到了很多學者的關注,國內外關於海岸線的研究也出現在不同學科的研究報導中。但一直以來,缺乏對海岸線分類的探討,而海岸線分類又是海岸線保護與開發、海洋資源綜合管理的基礎依據。
  • 全國海島保護規劃:開放開發西沙群島旅遊產業
    為了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保護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合理開發利用海島資源,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全國海洋功能區劃,結合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等相關規劃,制定《全國海島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 宜昌:將岸線劃分為若干江段 採取不同的復綠方式
    周星亮攝(中經視覺)  湖北宜昌是三峽庫壩區所在地,長江岸線長,生態地位十分重要。為構築結構穩定、功能完備的長江岸線森林生態系統,2017年,宜昌啟動實施長江岸線生態復綠工程,將長江岸線劃分為6個江段,採取不同的復綠方式。同時,將宜昌全域劃分為6種類型,實施精準綠化,全市森林資源總量和質量逐年提高,森林覆蓋率大幅增加,森林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 潮州嚴控海洋生態保護紅線 保護岸線資源
    集約節約用海合理利用有限岸線資源據了解,潮州共有海域面積533平方公裡,海島106個。歷史上,該市大量岸線曾被築堤圍海造田。目前,該市大陸岸線總長為75.3公裡,其中自然岸線僅有25.8公裡。因此,該市用海指標特別是自然岸線可用指標少之又少。
  • 海域分類 嚴管「野海灘」
    然而鮮為市民知曉的是,深圳擁有56處自然海灘,但其中只有11處擁有海域使用權,其餘的45處均為「野海灘」。「野海灘」由於管理和安全保護方面存在漏洞,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深圳市急救中心曾對近5年內溺水報警原始數據進行梳理分析,東部濱海地區為深圳溺水事故高發區,而多數溺水事件又發生在「野海灘」。幾乎所有的「野海灘」都在大鵬新區。
  • 東江局:組織召開省主要河道水域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東江幹流及...
    近日,東江局在廣州組織召開省主要河道水域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東江幹流及三角洲)項目報告評審會,邀請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朱士康、廣州市水務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高振海、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潘玉敏、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王世俊、河海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楊利兵等專家對項目報告(送審稿)進行評審
  • 廣西水利廳舉辦江河湖庫管理範圍劃定和水域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
    中國水利網站10月28日訊 10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江河湖庫管理範圍劃定和水域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技術培訓班在南寧舉辦,各市、縣(區)水利局分管領導、工作負責人、設計(諮詢)單位等代表共近350人參加培訓。
  • 青島城市環境總體規劃徵意見 生態紅線範圍首公開
    《規劃》徵求意見稿強調,生態保護紅線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青島市生態保護紅線包括陸域與海域兩個部分,根據生態環境功能重要程度,分別劃分為一級管控區、二級管控區,實施分級管控。  陸域生態保護紅線包括各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地質公園、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法定保護地,總面積2192.7平方公裡,佔陸域面積的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