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走過了20多個城市,在交通、環衛和安保等各個方面,沒有一個像安慶這樣做得這麼到位,讓我們感受到一個文明安全的環境。」
● 逢甲夜市期間,匯峰廣場商業圈累計接待市民近200萬人次,營業總額1000萬元左右。
「兩岸情———2015臺灣逢甲夜市美食展」於5月10日圓滿落幕。
這是一次互利共贏的美食盛會,是一次文化的碰觸,是一次情感的交流。回眸這十天,場面火爆、安全有序、成果豐碩……無不是美食展最直接的反映,而在每個人、每一個互動背後,美食飄香,兩岸情更濃。
1美食飄香引來80萬市民總營業額突破200萬 4月30日至5月10日,安慶最熱鬧的地方當屬匯峰廣場。恰逢五一小長假,臺灣逢甲夜市第一次走進安慶,瞬間引爆了安慶市民的消費熱情。十天時間裡,80萬市民在這裡共襄美食盛宴。5月10日,美食展的最後一天,匯峰廣場上依然人流如織,各個攤位前都還有不少市民在排隊。「已經來了三次了,每次都是嘗不同的小吃,花了200塊錢,很值。」市民李蕾說。
市民足不出戶品嘗臺灣美食,遠道而來的200多名臺商也不虛此行。「我帶了五箱原材料,一天賣掉100斤香腸,現在全都賣完了。」
臺商黃理勇談起這幾天的收穫,樂得合不攏嘴。
「這次的美食展效果很好,『五一』三天假期,我們的銷售額就達140多萬元,十天總營業額超過200多萬元。」美食節現場總指揮陳柏而說。
附近商圈也借力美食展,徹底火爆了一把。逢甲夜市舉辦期間,匯峰廣場商業圈累計接待市民近200萬人次,營業總額1000萬元左右;同時銷售收入實現高速增長,特別「五一」期間,銷售額達500多萬元,日銷售額增長近3倍,創歷史新高。
「美食展對拉動消費,對匯峰廣場發展所起到的促進作用,都超出我們預想,這也為以後我們在城市綜合體舉辦大型展銷活動提供了借鑑。」市商務局局長黃先滿介紹說。
210天「零事故」文明安全辦節獲臺商點讚 「我們走過了20多個城市,在交通、環衛和安保等各個方面,沒有一個像安慶這樣做得這麼到位,讓我們感受到一個文明安全的環境。」在採訪中,安慶在美食展的各項保障工作,陳柏而豎起大拇指。這一「點讚」,源於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主辦方有力的組織協調和各部門全力以赴的通力配合。
為保障美食展順利進行。大觀區人民政府制定了應急預案,公安、消防、藥監、環衛、供電、供水等部門給予全方位保障,每天到現場值班人員多達80餘人,及時會商並處理現場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每天有20名民警在活動現場執勤,4名消防隊員、一輛消防車全天候在活動現場待命;交警一大隊、二大隊抽調民警疏導市府路、湖心路交通。環衛工人每天不間斷清掃,做到人走地淨。為保障食品安全,區市場監管局安排專人在現場督察,檢查現場儲存食物,同時對食品原材料和成品及食用油每日進行抽查。
志願者也是這次美食展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天,都有至少12名青年志願者在現場開展文明勸導活動,共計300人次。「志願者的勸導有效地引導市民文明消費,給臺商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大觀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了解,此次美食展,平均每天的人流量有近10萬人次,但現場秩序井然,無論是交通還是食品,都無一例事故發生,營造出一個和諧、清潔、有序的展銷環境。
3以食為媒 兩岸合作發展情更濃 五月,安慶,「兩岸情———2015臺灣逢甲夜市美食展」註定是一個意義非凡的盛會。這是臺灣有名的夜市第一次走進安慶,也是安慶市民第一次足不出戶領略臺灣美食文化,同時更是臺灣、安慶兩地情感上一次零距離的碰觸。
「我們跟參加美食展的客商聊,他們對安慶的發展環境給出很高的評價,對我們的市場潛力很看好,很多人表示要來安慶投資發展。通過他們回去以後的口耳相傳,對我們下一步開展合作很有意義。」市臺辦主任戴德珠說。
「活動的意義不止是弘揚了臺灣美食文化,更多的是讓臺灣客商了解了安慶的效能和經濟發展環境,促進了雙方情感上的交流,為下一步在多個方面的深層次合作打下堅實基礎。」市商務局局長黃先滿說。
據了解,我市將在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新技術、電子信息等多方面與臺灣加強對接和交流合作;在商貿方面,利用大潤發落戶安慶的有利條件,通過中華兩岸連鎖協會平臺,加大服務業的招商引資,更多引進像太平洋百貨、永和豆漿等知名百貨和餐飲品牌。在文化旅遊方面,通過開展「黃梅戲走進臺灣」等文化交流活動,促進文化旅遊深層次合作。在農業方面,將學習臺灣休閒觀光農業的成功經驗,探索安慶與臺灣休閒觀光農業合作共生模式。在社會民生方面,把握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的機遇,加強與臺灣長庚養生文化村和恆安養生中心的聯繫,推進項目合作,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