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哪來的?為何明仁天皇公開承認自己有韓國血統?

2020-12-13 國史拾遺

日本民族和朝鮮民族屬於一對老冤家,因為歷史原因所以衝突不斷,至今兩國國民之間仍然有著很尖銳的對立情緒;但是,同時,這兩個民族的地緣和人文方面的聯繫又很緊密,有一個事實可能很多日本人都無法接受,韓國人甚至中國人都感到意外,就是——日本皇室實際是有朝鮮半島血統的!

這可不是什麼野史雜聞,這是貨真價實的歷史,就連日本皇室都是承認的,前任日本天皇明仁在2001年12月23日,即他68歲生日那天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日本皇室和古朝鮮王室有親緣關係,還表示自己與朝鮮半島有某種親切感。

當然,明仁本人這麼說可能帶有親近日韓兩國關係的意圖,明仁天皇行事、表態一向得體,所以儘管是日本皇室,中韓兩國對其也一向尊重,但明仁也不是無緣故的空穴來風,他這麼說的緣由是因為他本人是桓武天皇的後代,而恆武天皇的母親呢?從血統上來說就是朝鮮人。

這是啥情況?說到這裡要先簡單介紹一下日本人的基因了,日本人(大和民族)實際上有兩個主要基因來源,一個可以認為是日本原住民,即繩文人,當時他們其實也是來自大陸,因為一開始日本列島和大陸是連在一起的,但根據考古分析,他們大概3.8萬~1.8萬年前從大陸集團中分離出來,這是因為日本和大陸分離了。之後原始人航海技術不發達,所以繩文人基本就在日本列島上成了一個獨立的集團了。

而另一派,則是大和文明的主要締造者,就是彌生人,彌生人是指彌生時代(公元前10世紀到公元3世紀)來到日本列島的移民團體,這個時候,大陸地區已經有了相對發達的文明,而日本列島的繩文人則基本還相當於原始人,這麼一批移民主要來自於江南吳越地方的水稻農民、齊國以及朝鮮半島。

彌生人剛剛移民到日本的時候,那文明程度可比繩文人高多了,所以他們很快就徵服了繩文人並和繩文人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大和民族。日本上古文明傳說竟然有什麼原始的天皇神文聖武,帶著部族東徵開疆拓土,文明先進,徵服了很多野蠻人,實際反映出的就是彌生人徵服日本的歷史。現在日本人從長相上,也有彌生人和繩文人兩種的,看下圖就明白了。

但是,日本社會的上層,尤其是上層政治家,那當然都是更厲害的彌生人了,數千年都是如此,所以日本政治家在長相人明顯就和大陸人更接近。

那說到日本皇室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日本和大陸的移民聯繫到了後來基本就斷了,因為中國自秦朝開始就是大一統政權了,不可能讓你隨便出海移民,但是在朝鮮半島這裡有一個口子,朝鮮半島和日本西南部實在是太近了,這兩處的交流一直以來就非常頻繁,有朝鮮人移民日本,同時也有日本人移民朝鮮。

日本比朝鮮半島大,所以當學到了大陸和朝鮮半島傳播過來的文明後,大和朝廷(中國古代稱為「倭國」)實際上實力就強於朝鮮半島了,而朝鮮半島後來也形成了多個政權,其中朝鮮半島西南地區的百濟和日本的關係就非常緊密。

在百濟和倭國的交流中,倭國的地位更尊貴,因為倭國國力更強,所以實際上倭國就相當於百濟的靠山,有大量的日本皇族和學者來到百濟進行教育和文化交流,當然,也有百濟王族和貴族過去和倭國通婚。歷史記載有:百濟阿莘王的太子於397-405年曾與應神天皇一起住在大和宮廷。他後來成為百濟腆支王。應神39年,百濟國王派其妹與7位侍女去日本。仁德天皇時代,百濟國王之孫去日本養隼,與天皇出獵,蓋滷王時代,派其弟到倭侍奉雄略天皇。479年,百濟的三斤王死後,昆支的次子回百濟成為東城王,雄略天皇甚不捨得。百濟王扶餘豐的兄弟被封為王,在日本生存至10世紀。

根據日本史書《續日本紀》記載,桓武天皇的母親高野新笠是武寧王的嫡系子孫,所以,桓武天皇可以認為是日韓混血兒。

恆武天皇,日本第五十代天皇(在位時間:781年4月3日-806年4月9日),其母親百濟武寧王的十世孫

恆武天皇的時候,百濟王室移民到日本的情況更多了,因為百濟當時被唐朝給滅了,所以許多百濟遺民逃往日本,並接受大和朝廷的保護,百濟王族子孫在日本傳百濟王統。

日本畫家畫的百濟流亡者流亡到日本

日本皇族有朝鮮血統(別說恆武天皇了,說實話日本最開始的天皇應該都是從大陸或朝鮮半島移民過來的「彌生人」,傳統日本史學甚至認為日本天皇是中國吳王的後代),這在史學界其實基本已經是共識了,只不過明治維新後,推行軍國主義的日本政府長期鼓吹所謂的「純血」,忌諱提起此事,所以大部分日本人都不知道這個事情。

相關焦點

  • 明仁天皇、德仁太子,日本天皇名字都有一個仁?悠仁是繼承人?
    如果你比較關注日本的皇室,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近些年來,日本的天皇名字中都帶有一個仁字。現任天皇是明仁天皇,皇太子是德仁皇太子。如今的日本天皇是明仁天皇,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德仁,一個叫文仁。而如今日本皇室唯一的皇子是文仁的兒子——悠仁。其實,日本的皇子名字中,均帶一個「仁」字。
  • 平成三十年:日本天皇從「神」到「人」的孤獨戰爭
    201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70周年的紀念活動上,作為天皇的明仁第一次選用了「深深悔恨」這樣的字眼,來描述自己對日本戰爭行徑的感受:「為了反思我們的過去,並銘記對上次戰爭的深深悔恨,我真誠地希望戰爭的殘酷永遠不會重演。」
  • 螃蟹味道鮮美,為何日本天皇在國宴上要求撤掉這道菜?
    導語:螃蟹味道鮮美,為何日本天皇在國宴上要求撤掉這道菜?現如今,戰爭已經遠離了人們的生活,各國之間的關係也在逐漸好轉。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忘懷的就是日本人曾經在中國的領土上犯下的罪行。而造成這場災難的始作俑者,則是日本的昭和天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本迫於美國原子彈的壓力,才表示投降。但是,在此之前,日本還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美國最終同意了這個要求,日本才得以繼續實行天皇制度。昭和天皇去世後,順理成章將天皇的位置傳給了自己的長子明仁,他也就成為了日本的第二十五任天皇,擔任起管理國家的重任。
  •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 皇太子今日繼位新年號為令和
    明仁天皇退位儀式30日下午在皇居的宮殿正殿舉行。皇室成員、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地方自治體政府等代表約300人參加儀式。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作為國民代表發表講話說,感謝明仁天皇30年來盡心履行作為象徵天皇的職責,任何時候都與國民共苦樂,並表示將銘記明仁天皇走過的道路,努力創造和平、充滿希望的未來。隨後,明仁發表作為天皇的最後講話。
  • 日本明仁天皇何許人也
    日本明仁天皇何許人也明仁天皇想退位?!天了嚕~啥情況?!日本近現代史上,天皇直接向國民「發聲」迄今只出現過三次。第一次是裕仁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發表所謂「玉音放送」,承認戰敗投降。第二次是明仁天皇在2011年3月16日就「3·11」大地震發表電視講話激勵民眾。這是第三次,且同步發布英文版本,足見其分量之重,決心之大。
  • 日本天皇訪問中國,在國宴上哀求中國換一道菜,中國卻說不行
    要說起日本的天皇,那對日本老百姓來說,天皇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但你要說天皇有什麼具體的權利嘛,其實在二戰之前,天皇的權利還是蠻大的,但是之後的天皇,完全就是個擺設,除了在任命某個國家大臣的時候,在文件上蓋個章以外,也沒啥用處了,甚至有時候連蓋個章都沒有啥機會,話雖如此,但想要成為日本天皇
  • 日本天皇墓被挖後,有一個秘密一直不敢公開,其實跟日本祖先有關
    中國的強盛,讓周圍鄰國無一不是心悅誠服的承認中國的強悍,拜服在中國的昌盛之下,這其中,就包括韓國和日本。野史有錄,韓國與日本的先祖都是中國人,但是如今,所謂的大韓民族和大和民族,都不約而同的選擇忽視這件事情。眾所周知,天皇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從神話傳說的神武天皇到現在明仁天皇共125代。
  • 早期日本天皇可能是中國人? 血統問題一直是公案
    最近關於日本天皇的祖先是朝鮮人還是中國人的爭論再度出現。爭議出現的背景是,日本皇室一直不願意對外公開對於皇室古墳的考古挖掘,而在日本學術界卻強烈要求儘快對外公布古墳真相。並由此推斷皇室古墳的確隱藏著秘密。
  • 日本明仁天皇:主動放棄皇位,娶平民女子為妻,喜歡中國料理
    2019年4月30日,明仁天皇正式退位,德仁天皇正式繼位,結束了日本的平成時代,開啟了令和時代。明明是日本最尊貴的天皇,地位最高,權力最大,但明仁天皇為何主動放棄皇位,提前退位?今天,野史君就帶大家走進日本上一任天皇——明仁天皇,去了解那些過往和曾經。1933年12月23日,昭和天皇第5個孩子,也是第1個兒子的明仁出生了。明仁的名字出自明治天皇1870年即位時發布的詔書,「立極垂統、列皇相承、繼之述之……宜明治以宜揚為神大道也」。
  • 日本明仁天皇夫婦首次訪問日本最西端與那國島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朝日新聞》3月28日報導,正在日本衝繩縣訪問的日本明仁天皇夫婦,於28日當天從那霸機場乘坐專機,前往日本最西端的與那國島進行訪問。報導稱,日本明仁天皇極為重視作為日本的象徵前往各地遙遠的島嶼進行訪問。
  • 從不參拜靖國神社的明仁天皇退位,曾對侵華戰爭表示「痛心」
    【編輯/王梅梅 統籌/劉姝蓉】當地時間4月30日下午5時,日本明仁天皇出席在皇宮「松之廳」舉行的「退位禮正殿之儀」,並發表講話。明仁天皇是日本皇室近200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大白新聞了解到,明仁天皇從不參拜靖國神社。
  • 新井一二三專欄:再見平成時代(二)│被稱為吉米的明仁天皇
    據說,明仁天皇自己按照老規矩三歲三個月就被迫離開父母兄弟姐妹,一個人長大的孩提時代常感到非常寂寞。於是,在日本皇族史上第一次,明仁、美智子夫婦,親手帶大了三個孩子。不僅如此,孩子們上了幼兒園以後,每年的運動會,兩位就跟老百姓同學們的父母親一起,積極參加家長賽跑等項目。
  • 日本天皇與前泰國國王半世紀友誼,明仁曾送魚幫助蒲美蓬
    近日日本天皇訪問泰國,在泰國弔唁其長達半個世紀的好友泰國國王拉瑪九世。泰國人以大禮迎接。泰國人以大禮迎接日本天皇前泰國國王拉瑪九世蒲美蓬與明仁天皇年齡相近,兩人有超過半世紀的友誼,一九六○年代明仁贈送泰國羅非魚解決當地糧食問題,泰國也以仁魚稱呼此魚,以表達謝意。
  • 日本明仁天皇今日退位,將發表「平成時代」最後的演說
    原標題:日本明仁天皇今日退位,將發表「平成時代」最後的演說  @中國之聲4月30日報導:4月30日,明仁天皇將成為日本皇室近200年來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當地時間30日,日本明仁天皇將發表退位前的最後講話,明仁天皇的長子、現年59歲的德仁皇子將於5月1日正式即位為新天皇。
  • 日本天皇選皇后,除了要長得漂亮,還有一必要條件,眾人難以接受
    日本天皇很神秘,而天皇的皇后更是神秘,很多人對天皇如何挑選皇后比較感興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認識下這其中的奧妙,日本天皇選皇后,除了要長得漂亮以外,還有一必要條件,很多人都無法接受
  • 日本為什麼不願意考古發掘天皇墓地?外國網友:天皇是中國人的後裔!
    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學人類學教授鳥越憲三郎發表自己一個新的研究發現,「日本人的發源地在中國雲南省。」 1984年2月23日,鳥越憲三郎再次對外宣布,「從雲南南下的泰國山嶽地帶的少數民族進行了實地考察,結果發現了所有新生胎兒的臀部都有胎斑。另外,日本人身體上所具有的胎斑源自雲南,這證實了這個地區可能是日本人的發源地。」
  • 日本天皇沒有姓氏只有名字,原因是他們害怕孟子學說
    除此之外,日本的天皇與其他國家是不一樣的,它從來沒有發生過王朝的更替,所以天皇也是神話一樣的存在,不能有凡人的姓氏。在現代之前的日本歷史上是從來沒有發生過擁有姓氏的人來擔任天皇的,而到了現代的時候,天皇沒有姓氏自然就不奇怪了,而且到明治維新的時候,所有的日本人都沒有姓氏。那麼天皇本人的名字又是什麼呢?
  •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時間、傳位給誰 家族成員關係圖
    據日本NHK英文網站報導,消息人士表示,82歲高齡的現任明仁天皇最快可能會在8月宣布退位。  報導稱,明仁天皇據信已經告知日本宮內廳的親信,他會將皇位傳給德仁親王。消息人士指出,已經在位28年的明仁天皇萌生退位的念頭,是因為他想要在身體虛弱到無法負荷所有天皇事務前退位,明仁天皇據說已經告知家人他的決定。
  • 天皇不從政,更沒有實權,為何會被稱為日本第一公務員?
    就拿接見使節來說,要知道日本有近兩百個邦交國,而這些邦交國每逢新大使上任,或者日本公使改派,那都得來見天皇。這個數目可不小,據統計,2017年明仁天皇一共接見了139次外事人員。62個建交國家的大使,此外還接見了日本派駐73個國家、4個國際組織的公使。2018年的數據同樣是超過130次。
  • 日本明仁天皇夫婦將視察北海道地震災區,慰問災民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黃婷】據日本NHK電視臺11月13日消息,日本明仁天皇夫婦將於15日視察今年9月發生芮氏6.4級地震的北海道厚真町地區,並慰問當地受災民眾。2018年9月,日本北海道發生地震,厚真町地區引發山石滑坡導致36人遇難,至今部分當地居民的生活仍處於避難狀態。日本宮內廳稱,明仁天皇夫婦預計將於15日上午乘專機從羽田機場出發前往北海道新千歲機場,如果天氣條件允許,二人還會在空中視察厚真町的山體滑坡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