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鄙視鏈頂端到月活不足千萬,蝦米音樂錯過了無數機會

2020-12-12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數娛夢工廠」(ID:D-entertainment),作者:喬小凡,36氪經授權發布。

「很遺憾,但並不驚訝。」

蝦米音樂即將關停的消息過去一周刷遍全網。在知乎「蝦米音樂即將關停」話題討論區,知乎大V丁勾的解釋代表了不少人的心聲,「蝦米是我用的第一個音樂流媒,也一度是我的音樂流媒首選……當我發現Taylor Swift、Lorde甚至Arcade Fire曲目變灰——請注意,是變灰,意味著你拿錢都買不了,今年初我刪了蝦米APP。」

11月29日傍晚,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在微博稱:傳聞蝦米音樂或將於明年1月關閉,科技產業微博號@果殼放大燈也稱「蝦米音樂或將執行人員變動」。消息發酵後,#蝦米音樂#的話題討論度暴漲,連續在熱搜榜超過15小時,更有用戶po出蝦米音樂人的群發推送「坐實」關停傳聞。蝦米音樂官方對此不予置評。

「其實我們最惋惜的不只是蝦米音樂陣亡,而是它本可以活下去卻錯過了無數機會。」丁勾對數娛夢工廠表示。

蝦米音樂成立至今十餘年,早在2013年時已是擁有2000萬註冊會員的音樂社區巨頭,不僅是小眾音樂愛好者的基地,當時在內地音樂應用中更是高坐鄙視鏈頂端。

然而易觀千帆上個月發布的TOP1000移動APP數據顯示,蝦米音樂10月的月活用戶僅有988.3萬人,而排在前列的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網易雲音樂月活分別2.61億、2.5億、1.5億和1.13億,完全不在一個量級,甚至月活還不如酷狗鈴聲App。

事實上,去年阿里投資網易雲音樂7億美元之前幾個月,蝦米音樂就已經從阿里大文娛版塊劃出。

有不少業內人士和音樂愛好者認為,蝦米音樂如今的境遇,其實在五六年前版權大戰時就已埋下伏筆,如果它最終只能退出舞臺,也不過收到幾聲唏噓,用戶轉身就會流向其他平臺。

但隨著短視頻興起,音樂傳播途徑再度生變,下沉市場或許還有其他在線音樂品牌突圍的新機會。

最早嘗試音樂付費

錯失版權的蝦米成「時代的眼淚」

「蝦米音樂走向沒落,除了業務戰略和產品調性問題,最大的失策在於對精良的頭部音樂內容不夠重視,尤其是獨家版權。」在接受數娛夢工廠採訪時,明白音樂娛樂集團CEO王毅表示。

王毅認為,蝦米音樂錯過了最重要的2015-2017年,而這正是國內網絡音樂版權走向正規化的幾年,也是騰訊音樂集團(下稱TME)大力構築版權優勢的時期。那一年國家版權局要求各平臺清理無版權作品,網絡音樂平臺格局大變,依靠版權優勢TME的三家平臺地位迅速上升。

從市場表現來看,除了此前沉澱的用戶基礎,版權優勢進一步讓TME旗下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穩坐音樂應用第一梯隊,並以絕對的流量斷層領先於腰部競爭者。

根據艾媒諮詢《2019-2020中國手機音樂客戶端市場研究報告》,去年,TME旗下的三款音樂APP的MAU均破億,優勢顯著,而彼時蝦米音樂MAU僅為網易雲音樂1/4左右。

事實上,蝦米音樂並非對版權的重要性無動於衷,甚至早幾年曾經有所察覺。

「蝦米作為獨立音樂平臺會比較危險,跟一些大的平臺在一起,會安全一些。」2013年1月,帶著這樣的想法,加上曾在阿里工作過幾年,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同意了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對蝦米音樂的收購。

次年,阿里斥資3000萬元,買下《中國好聲音》第三季的音樂版權,隨後與滾石、華研和寰亞等多家知名唱片公司籤訂獨家合作協議。

然而在2016-2017年的版權大戰中,阿里並未採取類似騰訊那樣的「all in」戰略。據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當年TME旗下三款音樂APP的版權覆蓋率高達90%,阿里音樂只有20%。

彼時,蝦米音樂仍然是廣大用戶心目中「小而美」的音樂平臺,囊括了詳盡的曲風流派分類列表、極高完整度的樂手信息、專輯和歌曲信息。

例如,僅「流行」這一類別下,除了普遍的國語流行、粵語流行外,還有噪響流行、前衛流行、童稚流行等冷門分類,一度是無數小眾音樂愛好者的聚集地,也無愧於「業餘愛好者最好的音樂風格百科全書」的稱號。

同時,蝦米音樂也鼓勵用戶發布UGC內容,日積月累成為了當時音樂社區氛圍最佳的流媒體。

不少用戶認為,網易雲早期的樂評內容和社區建設,都參考了蝦米音樂的不少做法,甚至有媒體為此曾向網易官方求證,相關人員不置可否。

作為蝦米音樂較早的一批用戶,在版權大戰初期,丁勾也曾覺得版權並不是根本矛盾,「只要我喜歡的音樂版權還在就好,我不在乎其他歌曲的版權」。

但時間一長,問題就會愈發凸顯:沒有主流明星、流量歌手,音樂流媒體如何吸引大眾?

王毅向數娛夢工廠分析,從初期創始團隊王皓等人離開後,蝦米音樂的產品調性就發生了變化,而且這種調性變化對「小而美」的音樂平臺打擊非常之大,一方面持續流失存量用戶,另一方面也難以納新,蝦米音樂逐漸從當時的音樂應用鄙視鏈頂端跌落,後來被版權拖累也在意料之中。

「以網易云為例,為什麼它能在版權大戰中活下來?首先網易雲也在積極地購買版權,同時它和騰訊系音樂瞄準的用戶群體不同。中國8億網民,一個音樂APP無法做到覆蓋這些群體,何況反壟斷法也不允許這種情形發生。」王毅分析,「其次,2016年阿里星球關停時已有超過2億用戶,結果並未流向蝦米,而是流向了網易雲音樂,促進網易雲音樂從排名第五的音樂播放器一躍成為頭部應用之一。」

(丁磊關於網易雲購買版權的論述)

同樣是從「小而美」起家,結局卻迥然不同。

丁勾無不惋惜地對數娛夢工廠說:「其實我特別想知道,為什麼當年阿里在版權大戰中沒有發揮全力。我相信版權只是『果』,內部管理和運營才是『因』。」

回顧這幾年阿里的投資方向可以發現,令人惋惜的阿里系音樂流媒體不僅有蝦米音樂,還有天天動聽(後改版為「阿里星球」)。

提及阿里星球的案例,王毅認為其中最大的問題是產品模塊太多,同時弱化了聽歌功能,打亂了用戶的使用目的,「專業做內容與網際網路運營其實是兩種思維。」

在這些項目或失敗或面臨危機的背後,有一定的人為決策偏差,更多的是阿里對音樂、文娛等版塊的戰略考量。

「去年阿里投資網易雲音樂7億美元之前幾個月,蝦米音樂就已經從阿里大文娛版塊劃出,併入移動創新業務。」有知情人士告訴數娛夢工廠,「早前88VIP套餐將蝦米和阿里系的新消費、新文娛和AI產品等做融合,可見阿里不僅打算從娛樂常態化的角度打通蝦米音樂、阿里影業與文學等業務,而且更希望推動蝦米跳出文化領域、完善阿里生態。」

值得肯定的是,蝦米音樂做出了很多創新,「例如音樂付費、音樂流媒體的產品模式,包括培養用戶的聽歌習慣、年底聽歌報告等,都是蝦米首創。如果這種元老級、珍藏品式的音樂流媒體關停,是很可惜的。」王毅說。

對蝦米音樂的用戶們而言,自己喜愛多年的APP很可能被資本決策所放棄,的確很難接受,不少用戶除了每天打卡@蝦米音樂官博評論區,還自發寫小作文進行聲援。

蝦米音樂七年老用戶@隨你去放羊認為,儘管蝦米音樂失去了版權的保駕護航,但「縱觀蝦米愛好者,動輒七八年的喜愛,日均播放量幾十首,如此高的客戶粘度」,十年如一日的使用者依然一抓一大把。

「資本不會為情懷買單,但一個忠誠度極高的細分市場不應該成為最後的自留地嗎?沒有感情支撐的運營不會走遠,缺少文化輸出的資本總是一種格局缺陷。」

「其實我們最惋惜的不只是蝦米音樂陣亡,而是它本可以活下去卻錯過了無數機會。」丁勾告訴數娛夢工廠,「朋友圈裡一位蝦米前員工說,當年蝦米轉型成Bandcamp也許還有救。」

數娛夢工廠了解到,Bandcamp是一個類似音樂集市的平臺,當用戶在Bandcamp上購買東西時,無論是數位音樂,黑膠唱片、T恤周邊、門票或錄音帶,費用中有80-85%歸藝術家所有,平臺以天為周期進行結算並付款給音樂人,剩下的部分用於支付運營費用以及作為平臺收入。該平臺成立於2007年,自2012年以來已持續盈利。

但這樣的模式在國內似乎很難行得通。

「在2015年版權正版化之前,全行業幾乎只有一個商業化方向,那就是落地演出。」王毅回憶道,「再看現在,音樂商業化在國內空間依然很窄,大部分的音樂商業變現還未與生產者的收益鏈打通,比如KTV等娛樂消費,除了少量的音樂版稅之外,其他大部分收益都不會給到音樂內容生產者。」

儘管音樂行業商業化走向並不明朗,但王毅仍相信,基於音樂產業產值遠超過中國電影產業的客觀事實,音樂作為內容主體的變現潛力很大。

在這次的蝦米事件中,一個值得留意的信號是:蝦米音樂或將關停的消息最初並未通過官方渠道釋放,僅僅是作為「傳聞」在業內流傳,還有的說法是蝦米音樂可能和網易雲音樂或者太合音樂等合併。

而在半個月前,蝦米音樂剛通過微博發布了12周年的粉絲福利,此時的關停消息不免更加令人唏噓,加上官方一直未對此正式進行表態,也讓蝦米音樂的命運顯得撲朔迷離。

對此,王毅透露,既然關停的傳聞目前尚未被官方證實,也許人們可以樂觀一點認為這是蝦米音樂的自救,「市場的反應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命運,阿里內部可能也在觀望。我個人認為,目前蝦米音樂在平臺調性和體量上與摩登天空較相近,雙方合作倒也不無可能。」

短視頻用流量對撼版權壁壘

下沉市場仍有新機會

縱觀目前音樂市場TME和網易雲音樂「一超一強」的格局,無疑印證了那句話:得版權者得天下。

「就國內的音樂市場來看,現階段除了版權之外,不太可能構築其他有效的行業壁壘,但彎道超車的機會也不是沒有。」王毅判斷,「流量和內容總會有突破口。」

從流量端來看,「QQ音樂」詞條的用戶搜索指數與騰訊系的社交應用「QQ」詞條熱度成正向相關,尤其在2011-2014年,後者對前者的導流作用不言而喻,QQ音樂從此奠定了早期用戶基礎。

近兩年,短視頻異軍突起,迅速成為文娛行業的流量大戶。官方最新數據顯示,快手直播日活1.7億,電商直播超過1億,抖音(含抖音火山版)平臺日活用戶則已超6億。音樂流媒體紛紛入駐短視頻平臺,直接從流量池中納新。

今年8月,網易雲音樂宣布與抖音達成合作,計劃通過「音樂+短視頻」的組合方式,加強對音樂人和音樂作品的扶持、宣推,而雙方的合作也進一步豐富了音樂娛樂生態。

之後根據Tech星球報導,抖音音樂正在內測「聽全曲」功能,並提供顯示歌詞的和歌曲進度條的簡易版播放器。而自從去年年底以來,抖音先後同TME達成了音樂轉授權合作、與華納音樂等多家唱片公司達成合作、與數位音樂公司Believe達成版權續約合作,加上連續舉辦三屆的「看見音樂計劃」,在版權廝殺的下半場,抖音音樂已悄然入局。

「先有內容才有流量,內容是流量留存的介質。」談及內容和流量的關係,王毅如是說。但現階段,優質內容可以通過斥資購入版權獲取,流量增長卻很難有固定的路徑。

「以前酷狗常作為手機預裝軟體,至今仍有許多二三線城市的存量用戶來源於此,納新和留存都非常便利。國內華為、小米、oppo、vivo四個品牌的用戶約5億,如果有人為這些手機做成統一的內置音樂播放器,音樂流媒體的競爭格局又會改變了。」

王毅還透露,業內不乏網易雲合作拼多多、進軍攻克下沉市場的聲音,至於消息的真實性,還有待觀察。

那麼,縱橫市場12年的蝦米音樂日薄西山,是否意味著一段屬於音樂的時代消亡呢?

對此,王毅比較樂觀:「對內容尤其是音樂行業而言,在低谷反而會出現新的機會。」

相關焦點

  • 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還是被「後爹」拋棄了
    有人久違地點開蝦米瘋狂下歌;有人曬出剛續費到明年八月的會員截圖,跪求它別關停。還有人到蝦米音樂最新的微博底下想求個確定的說法,表示「願意眾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兩年前蝦米音樂慶祝十歲生日的微博評論數,不及這條微博的零頭。
  • 蝦米音樂:生於理想,死於商業
    於是,2006年的第一場雪,在杭州的一家小咖啡屋裡,一群熱愛音樂的年輕人便開始了他們的追夢之旅。王皓曾談創辦蝦米的初衷:「蝦米一直是希望幫助音樂人的,我真的希望音樂人可以過得好。」因此,蝦米音樂便帶著它「幫助音樂人」的使命殺入音樂江湖。2.高居鄙視鏈最頂端,蝦米憑什麼?
  • 蝦米音樂關停 網際網路告別「小而美」
    陳白/文 當「網抑雲音樂」已經成為了B站年輕人高頻使用的調侃名梗時,離開聚光燈很久的蝦米,以一種真正讓人壓抑的方式重新獲得關注:1月5日上午, 蝦米音樂宣布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從傳聞變成了現實,又一款關乎一代人青春記憶的軟體黯然離場。
  • 杭州馬的蝦米忙著關門 馬化騰卻成立新的音樂公司
    補充閱讀:11月29日,有微博用戶爆料稱,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後據媒體報導,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對此,蝦米音樂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官網顯示,蝦米音樂對自身的定義為"專業的音樂內容發現及消費平臺,長期致力於扶持原創音樂"。據天眼查,蝦米音樂由王皓創立於2007年,在2013年被阿里併購前曾經歷三輪融資,目前隸屬於阿里巴巴(杭州)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 蝦米音樂日薄西山,輸了版權卻贏了「情懷」?
    蝦米音樂最終還是沒經受住時間的考驗。11月29日,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帖稱蝦米將於明年 1 月關閉。消息傳出後,11月30日,「蝦米音樂關閉」一度衝上微博熱搜前五,不少網友大呼「爺青結」。
  • 蝦米音樂,要涼了?
    今天是2020年12月1日,如果真如知名音樂大V@相徵(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所言,那麼距離蝦米音樂關閉,或許只剩下45天了。01蝦米的前世今生就像每個行業都或多或少會存在鄙視鏈那樣,在眾多音樂播放平臺中,蝦米音樂也曾是站在頂端的那個男人。
  • 被後爹耽誤的蝦米音樂真就成了在線音樂中的「蝦米」
    「蝦米音樂月底關閉!」前幾天,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布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音樂大V@果殼放大燈也爆料,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晚些時候,阿里巴巴回應不予置評。
  • 天天動聽、蝦米音樂相繼倒下 阿里不懂音樂?
    蝦米音樂或將關停的消息被曝出,截圖自微博對於這一系列傳聞,阿里巴巴表示不予置評。有這樣的傳聞並不意外,蝦米音樂自2013年被阿里收入麾下之後,曾憑藉音樂分類和用戶推薦等特點,一度擁有超2000萬用戶,而在五年後,據Quest mobile數據顯示,蝦米音樂的月活僅為2.27萬。
  • 蝦米音樂為何被傳關停?
    雷達財經出品 文|張凱旌 編|深海曾站在音樂App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要關閉解散了?11月29日,有微博用戶爆料稱,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後據媒體報導,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對此,蝦米音樂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
  • 蝦米音樂 或許真要跟聽眾說再見了
    用戶「相徵」爆料稱,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   下架大量無版權歌曲   Fastdate極數發布的《2020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10月,中國在線音樂月活用戶超6.2百度的瞧不起用酷狗的;然後,這些用戶一起瞧不起用QQ音樂的。   玩笑歸玩笑,有阿里支持的蝦米音樂確實曾有機會站上行業頂端。
  • 蝦米音樂宣布2月5日關停 網友:青春散場的一天
    彼時,國內網際網路音樂版權監管還比較鬆散,這個選擇讓蝦米成為「最全的音樂分類」「最多元的音樂庫」,聚集了最有精英氣質的樂迷。也正因為如此,在2020年末流傳的音樂APP鄙視鏈裡,蝦米音樂依然佔據頂端。 大魚吃小魚,蝦米沒落2013年,蝦米音樂加入阿里事業群。
  • 蝦米,卒於2020
    文/陳琳據網絡傳言,蝦米音樂可能只剩下2個月的壽命了。11月29日消息,據微博認證用戶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發文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將於2021年1月關閉。小眾音樂用戶的烏託邦曾經,網上盛傳這麼一張圖:蝦米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互相鄙視,同時絕對鄙視QQ音樂,QQ音樂只能去鄙視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而百度音樂卑微地屈居鄙視鏈底層。而蝦米音樂憑什麼可以如此高居鄙視鏈頂端呢?
  • 蝦米音樂即將關閉!下一個倒下的在線音樂,會是誰?
    那說到音樂,目前主流的APP有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酷狗音樂以及酷我音樂這5個,其中機哥用QQ音樂、網易雲音樂是最多的,其次是蝦米音樂。但就在近日,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表示,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
  • 誰搞垮了蝦米音樂?
    04年,以酷狗音樂為代表的P2P音樂軟體面世,可以將所有用戶下載的音樂文件全部整合到主伺服器上。從此用電腦聽歌再也不需要全網去找文件,然後下載到本地。「在線音樂」的時代就此到來。05年,QQ音樂誕生,依託QQ「社交之王」的背景,迅速佔領了市場。同年,酷我音樂盒面世,首先引入了主播電臺、音樂視頻等更加多元化的音樂功能,深受用戶喜愛。
  • 英倫搖滾樂隊是如何站在鄙視鏈頂端的?
    當我們談論音樂時,儘管我們都不提倡所謂的「鄙視鏈」,但總有幾支英國樂隊,毫無疑問地站在「頂端」。英國音樂, 深深地影響著世界。隨著《樂隊的夏天》的熱播,許多國內樂隊進入了主流視野。作為聽眾的我們,也常常能從一些國內樂隊的音樂中聽出英倫樂隊的影子。
  • 蝦米音樂真要跟聽眾說再見了?
    11月29日晚,認證信息為「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微博用戶「相徵」爆料稱,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消息一出,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相徵」的微博發布後,更多蝦米音樂將關閉的消息陸續傳出。但蝦米音樂方面人士回應稱「不予置評」,金融投資報記者聯繫阿里官方求證,截至發稿對方也未給予回復。
  • 上海購房鄙視鏈地圖來了,你家在鄙視鏈頂端嗎?
    本期我們就把各個區的地段鄙視鏈總結了一下,方便大家查找、閱讀。通過地段鄙視鏈,我們能快速了解各個板塊在各區的佔位。 本文中的地段鄙視鏈可能與之前發布的文章中略微不同,因為我們做了優化升級,考慮了更多的因素。 本次地段鄙視鏈是根據板塊標杆二手房價格、板塊在售/待售新房價格製作而成。
  • 蝦米音樂大限已至 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未「塵埃落定」
    2019年9月,已經收購了蝦米音樂的阿里巴巴宣布在網易雲音樂B2輪融資中領投7億美元,希望以此來撼動騰訊系在線音樂平臺的市場地位,同時提升自己在在線音樂領域的競爭力。自此以後,阿里音樂開始頻繁地與網易雲音樂進行聯動,淘寶88VIP會員的聯名權益中也將蝦米音樂的VIP權益從首頁上移除,換上了網易雲音樂的黑膠VIP。看上去蝦米音樂果真「大限已至」。
  • 音樂市場熱度不減,蝦米音樂前狼後虎如何突圍?
    之前在音樂圈中曾流傳著這樣一條「鄙視感」十足的鄙視鏈:用蝦米音樂的看不上用網易雲音樂的,用網易雲音樂的看不上用百度音樂的,用百度音樂的看不上用酷狗的,而大家一起看不上QQ音樂。從這條鄙視鏈來看,蝦米音樂貌似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但線上音樂發展至今,蝦米音樂還是如此高高在上嗎?
  • 穿上過萬的羽絨服,也不等於站在鄙視鏈頂端
    穿著貴价羽絨服 就能站在「鄙視鏈」頂端? 01 穿普通不如穿聯名 穿網紅不如穿小眾 今年,羽絨服只有貴上天才能榮登鄙視鏈頂端嗎?還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