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防秋燥,給家人做這5個湯,潤腸通便,還清淡營養

2020-12-21 戀尚我家

立秋後,天氣仍然炎熱,要防秋燥,多吃一些清熱潤肺的食物,保持腸道通暢,同時吃一些滋陰養胃清補食物。如山藥、大棗、玉米、白蘿蔔、百合、南瓜等。秋季果實成熟,瓜果、豆類蔬菜種類多,魚、肉、禽、蛋也比較豐富,但要注意平衡膳食,多吃溫、軟、淡、素、鮮的食物,可多做清淡的營養湯菜,以養脾胃。

立秋後防秋燥,這5個清淡營養的湯,可以隔三差五做給家人吃!下面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喜歡。

一、玉米冬瓜排骨湯

玉米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硒、鎂等營養成分,可潤腸通便。配合清熱利尿的冬瓜一起和排骨燉湯,清淡也營養。

1、排骨洗淨剁成小塊,玉米洗淨砍成小段,冬瓜去皮切成小塊。

2、把排骨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放薑片、蔥段、料酒,花椒少許大火煮開,再轉小火燉30分鐘。加入鹽調味,放玉米和冬瓜再燉10~15分鐘,起鍋前放雞精,胡椒粉,撒上蔥花。

二、蓮藕筒子骨湯

秋季蓮藕成熟,是秋季應季新鮮根莖蔬菜,蓮藕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蓮藕可清炒,也可清蒸,燉湯軟糯好吃,配上筒子骨營養也好。

1、筒子骨清洗乾淨,蓮藕選老的偏黃的藕才燉得軟爛。去皮清洗乾淨,切成厚片。

2、砂鍋中放入筒子骨,加適量清水,放蔥段、薑片、花椒、料酒,加幾滴醋有利於燉出骨油。放入蓮藕,先大火煮開,再小火慢燉1小時,放鹽調味再燉10分鐘,起鍋前放味精,胡椒粉和蔥花。

防止蓮藕燉得不軟爛,可以用高壓鍋,另外選藕一定要注意選老的蓮藕。

三、白蘿蔔雜骨湯

白蘿蔔清熱潤肺,能促進消化,消脹氣,立秋後防秋燥,防便秘,多吃白蘿蔔有好處。用白蘿蔔燉湯,清淡營養。

1、雜骨頭清洗乾淨,白蘿蔔一根,去皮,切成厚片。

2、砂鍋中放入雜骨,加水適量,放料酒、薑片,蔥段,花椒少許。先大火燒開,再轉小火燉20分鐘。加鹽調味,放入白蘿蔔燉10分鐘左右。起鍋放雞精,蔥花即可。

四、板慄老母雞湯

板慄營養豐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微甜軟糯,燉湯湯清淡好喝。可以燉排骨或者雞都不錯。立秋後可以適當清補,和雞肉搭配一起燉,清淡營養。

1、散養老母雞一隻,去毛後,把白酒點燃,燒掉雞身絨毛,再剁成小塊。

2、板慄去殼,再用開水泡5分鐘,輕鬆搓掉表皮。

3、鍋中加清水,放入雞肉焯水2~3分鐘。瀝水清洗掉血沫。

4、砂鍋中放入雞塊,加清水適量,放薑片和料酒。大火燒開,轉小火燉1.3小時,放鹽調味,放入板慄再燉10~20分鐘即可。

五、山藥老鴨湯

秋季進補要選防燥不膩的食物,一般最好選核桃、糯米、山藥、大棗等。多吃滋陰養胃的食物,那麼鴨肉能滋陰養胃,配上溫而不燥的山藥一起吃,營養就很好。

1、老鴨一隻,把白酒點燃,燒掉鴨肉絨毛,再坎成小塊。

2、鍋中加清水,放料酒,放入鴨肉焯水2~3分鐘。撈出清洗掉血沫。

3、山藥去皮,切成小段,用清水泡上,防止變黑。

4、砂鍋中放入鴨肉塊,加入清水適量,放入啤酒、薑片、蔥段、花椒,先大火煮沸,再轉小火慢燉1小時左右,放鹽調味,放入山藥燉10~15分鐘,起鍋前放胡椒粉,放蔥花即可。

相關焦點

  • 秋季喝湯首選它,滋陰潤燥增強抵抗力,還能潤腸通便,營養豐富!
    秋季喝湯首選它,滋陰潤燥增強抵抗力,還能潤腸通便,營養豐富! 秋天來了之後感覺天氣涼的同時空氣也乾燥了不少,這個時候喝點湯湯水水的最好了,熱乎乎的喝下去身子都暖了,也能袪一袪夏季就在身體中的潮氣,一碗湯下肚渾身都舒服了,秋天特別容易秋燥,這時候我們就應該吃一點能緩解秋燥的食物而且應該適當的滋補,秋季的時候人的身體也會由於換季突然適應不了,免疫力就會降低,所以我們應該想辦法改善這樣的情況,在各種烹飪方式中最能讓食材中營養發揮極致的也就是清蒸或者水煮了
  • 立秋後咽喉痛、口發乾是「秋燥」的表現,該怎麼預防和緩解秋燥?
    立秋後,天氣逐漸涼爽。可是有時我們會感覺渾身燥熱、咽喉幹痛,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秋燥」引起的,都知道秋季天氣乾燥,喉嚨容易幹癢難受,嚴重的還可能會患上咽喉炎,那我們該怎麼預防和緩解「秋燥」引發的症狀呢?
  • 立秋時節,多給家人做這道湯,清熱去火又鮮美,大人孩子都愛喝
    立秋時節,多給家人做這道湯,清熱去火又鮮美,大人孩子都愛喝大家好!又到了給大家更新美食的時間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絲瓜菌菇花蛤湯,不僅能清熱去火,還特別鮮美好喝,大人孩子都愛喝。現在是立秋時節,天氣開始慢慢轉涼,由於秋燥的原因,人會感覺皮膚乾燥,嗓子癢,還特別容易上火,這些都是秋燥引起的,而且秋燥還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舊病復發。預防秋燥的最好辦法就是注意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容易上火的東西。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道湯,最適合這個季節食用。
  • 明日立秋,廣東人愛喝這道老火靚湯,營養滋補還防秋燥!
    明日就是立秋了,感覺夏天都還沒過,秋天都已經到來了,今年的立秋來得有點匆忙啊!立秋一來,最近的雨水也都變得多了起來,突然天氣的變化,會讓我們人體感覺不太舒服,尤其是廣東地區,溼熱之中,又帶著雨水,更是難受!
  • 這道「速食湯」鮮為人知,每天早餐堅持喝,潤腸通便一身輕鬆
    每一個人都在尋求潤腸通便的方法,但是這道速食湯具有很好潤腸通便的作用可能就鮮為人知了。每天早餐如果堅持喝,天長日久,就會起到很好的潤腸通便的作用,一身輕鬆,心情愉悅。其實,這道菜潤腸通便的作用很少為人所知,但是這道湯卻為我們每個人所熟知。那這道速食湯到底是什麼呢?它就是紫菜蛋花湯。紫菜蛋花湯,是以紫菜和雞蛋為主要食材,因此,也算是集營養與通便於一體的一道美食。
  • 用它熬火鍋湯底,湯水奶白很潤滑,味道自然香醇,簡單又營養
    用它熬火鍋湯底,湯水奶白很潤滑,味道自然香醇,簡單又營養。立秋以後,市面上的火鍋店生意是越來越好,就連我家平時極少吃火鍋的也抵不住火鍋的誘惑,借這「貼秋膘」之名出去大快朵頤了兩頓魚肉火鍋。其實「貼秋膘」一說,也是民間大眾的智慧,而從養生角度來說,是有道理的。
  • 立秋後這3種水果必吃,堪稱腸道「清潔工」,經常食用,潤腸通便
    導語:立秋後天氣還是很炎熱,很多人還是很願意多多食用清涼可口又甘甜多汁的水果。但是立秋後最該吃的水果不是它們,而是這3種水果,它們味道鮮甜可口,價格公道平價,還具有潤腸通便的效果。適合大多數家庭食用。一、立秋後遇到這3種水果必買,堪稱腸道」清潔工「,經常食用,潤腸通便(一)火龍果火龍果是一種常見的熱帶水果,甜度適宜,口感軟糯。而且能量較低,特別適合愛美的減肥人士食用。
  • 不知如何潤腸通便、治便秘?中醫推薦3個療法+清好清暢
    進入秋冬季,有些人就會煩惱於如何潤腸通便、防治便秘。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秋冬季所引發的便秘問題,多由於秋涼燥氣、津液耗損所引發,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燥邪」。關於秋冬季潤腸通便、治便秘這個難題,中醫推薦這3個療法。a.
  • 秋天要多給家人喝這道湯,鮮甜順口,清淡不油膩,清熱解毒除秋燥
    雖然已入秋,早晚清涼,但午後卻是高溫暴曬,這就是所謂的秋老虎。所以在中秋到來之前,白天天氣會依然會很炎熱,有些朋友食慾卻提振不起來,這時候,廚娘建議大家不妨在家燉上一鍋冬瓜綠豆排骨湯來喝喝,不僅鮮甜可口,還能清熱解毒去秋燥,可以多做給家人喝,相信家人喝了你做的這道燉湯,感覺內心暖暖的,身體卻清涼無比。
  • 立秋後,祛秋燥,教你3道家常菜做法,好吃又好做
    轉眼間,炎炎夏日已經漸漸離我們遠去,隨著立秋的開始,天氣也將逐漸轉涼。從立秋起,飲食應該開始慢慢過渡,為迎接秋冬的寒冷打好基礎。夏季主「長」,秋季主「收」,現在開始,飲食上應該注意。很多抵抗力較弱的朋友,往往會在換季的時候生病,因此大家也應該根據季節的變換及時為家人調整飲食了。那麼,立秋吃什麼好?
  • 三伏天,常煲這個湯給家人喝,潤腸通便,滋潤皮膚,女生要多吃
    三伏天,常煲這個湯給家人喝,潤腸通便,滋潤皮膚,尤其女性朋友要多吃三伏天到了,天氣越來越悶熱,人們時常會感到食欲不振,心情煩躁,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根據時節,調整我們的飲食習慣。苦瓜【苦瓜排骨湯】功效:滋潤皮膚,潤腸通便。湯品香軟清甜又能清肝明目。在廣東幾乎人人都會煲。
  • 在家DⅠY清湯火鍋,一滴油都不放,清淡營養鮮香,解饞還緩解秋燥
    在家DⅠY清湯火鍋,一滴油都不放,清淡營養鮮香,解饞還緩解秋燥!立秋之後一直爆熱,最近幾場秋雨後,天氣涼爽多了,「貼秋膘」開始行動了。好久沒吃火鍋了,嘴巴特別饞,而且吃火鍋方便呀,各種菜一起涮,有葷有素,食材隨意搭配,任君選擇,而且一鍋煮,特別省事。
  • 天冷,記得給家人做這道湯,清淡美味營養高,一碗下肚,全身暖和
    天冷,記得給家人做這道湯,清淡美味營養高,一碗下肚,全身暖和。天氣越來越冷,寒冷的冬天已經悄然而至,人們都開啟了滋補模式,今天喝骨頭湯,明天喝牛羊湯,滋補又美味。但是常喝這種湯也吃不消的,我就喝不慣那些燉得雪白肥膩的牛羊湯,我喜歡喝湯汁清澈的湯,除了鯽魚湯我會燉得湯汁雪白,其他的湯我都喜歡燉得像泉水一樣清澈見底,這樣才有食慾,一看就是清淡美味,這也許是我們江南這一帶人特有的愛好。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我家常做的湯,湯鮮味美,營養豐富,食材都是很平常的,而且操作也非常簡單。
  • 秋季不要錯過無花果,除了生吃,果乾還可以給家人熬湯,營養美味
    無花果也叫"生命之果",潤腸通便又能防癌抗癌,別捨不得吃啊! 都說秋天的時候容易上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燥"了,雖然立秋之後早上和晚上比之前要涼爽很多,但是中午的時候還是悶熱的,悶悶的天氣就會讓人感覺特別的煩躁,所以這段時間我們應該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來緩解煩悶的心情,還可以補充維生素,增強抵抗力,不然別說"貼秋膘"了,有的時候悶熱的天氣吃飯都沒有胃口。
  • 明日立秋,記得給家人喝這道湯,清潤去秋燥,平穩度過季節交替
    8月7日,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立秋仍處在「三伏天」內,暑氣一時還很難消。由於盛夏餘熱未消,秋陽肆虐,特別是在立秋前後,天氣一般仍處於炎熱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稱,難免會使得我們的身體不舒服,因此這個時候就得喝些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湯水。
  • 夏季我推薦這10個湯,清淡營養,做法簡單,隔三差五做給家人喝
    夏天天氣熱,儘量吃些清淡營養,還能養胃的食物。雖然夏天我們喝粥多,但也有吃米飯的時候,總得配個湯菜。當然夏天不宜用熱量高的牛羊肉來燉湯,儘量做一些清熱利水還養胃的湯,但同時還能滋補身體。夏季我推薦這10個湯,清淡營養,做法簡單,隔三差五做給家人喝,下面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 立秋前後,飲食要注意清淡,教你做鍋營養湯,清甜爽口降暑熱
    立秋前後,飲食要注意清淡,教你做鍋營養湯,清甜爽口降暑熱雖說馬上就要步入秋季了,但是炎熱並沒有改變,這個時候我們的飲食就要注意清淡一點,在家裡有時間的話,可以做鍋營養湯,不僅能補充水分,還能降暑熱。提到湯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熬綠豆湯,畢竟冰鎮的綠豆湯可是南北方人的最愛,有的地方甚至早餐店中,也都給你提前熬好了綠豆湯,因為它降暑效果確實不錯。除了綠豆湯還有什麼湯,可以值得一做的呢?事實上這樣的湯比較的多,比如紅豆湯、赤小豆湯、黑豆湯等等,不過接下來給大家做一道,很少人做的紅米紅豆花生湯。
  • 天氣轉涼,記得常給家人做這湯,滋潤暖胃降秋燥,老少都愛喝,香
    導語:天冷了,多給家人做這湯,我家每周做2次,比大骨湯有營養,特香!入秋後,天氣越來越冷,氣候也變得很乾燥,稍不注意就會引發身體功能紊亂,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秋燥」,這時我們就要注意飲食,多吃一些潤燥滋補又能禦寒的食物,所以,性涼又適合滋補鴨肉、鴨湯就成了天冷後最為理想的滋補美食。《名醫別錄》中稱鴨肉為「妙藥」和滋補上品,民間認為老鴨湯是「補虛勞的聖藥」,可見鴨肉的營養有多高。
  • 夏季這四菜一湯清淡營養,午餐一家人吃得舒心!
    今日午餐給家人做四菜一湯,胡蘿蔔黃瓜雙孢菇炒蝦仁、糯米蒸南瓜、醬汁煎豆腐、清炒茼蒿、冬瓜燉豬尾骨。這四個菜清淡營養,還特別下飯,家有高考孩子可以參考。夏季這四菜一湯清淡營養還下飯,全家人都吃得舒心又滿意!下面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喜歡。
  • 白露至秋意濃,宜吃這7種食物,防秋燥抗秋乏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因夜間溫度低,露水凝結呈現白色的露珠而得名。「立秋不入秋,天涼白露後」,進入白露之後,氣溫下降天氣轉涼,秋風帶走暑氣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很多人都會出現口鼻乾燥、皮膚幹癢等症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