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踏板進藏的玉溪小夥接受專訪!道出背後的故事,太燃了

2020-10-18 玉溪高古樓

「騎車去西藏」是每個摩託愛好者心中的夢,然而成年以後,總是太多事情束縛著我們。繁忙的工作、快節奏的生活、人群的紛擾……我們都嚮往著逃離這一切。

騎行西藏

2020年7月,一個玉溪小夥默默的計劃著一場關於西藏的騎行之旅,「儘管會有很多人覺得我做不到,但是這並不妨礙我的騎行計劃」,之後,考駕照、買車、做準備工作……一切都在有序地進行著~

騎行期間,小夥一直在高古樓網站更新自己的遊記,關注這個「玉溪小夥騎行進藏故事」的網友也越來越多。

網站截圖

網站截圖

許多人都佩服他說走就走的勇氣,羨慕他能夠親眼去看這一路的風景。

9月底,歷時21天,小夥結束了騎行進藏的旅程,回到了玉溪

也許旅程已經結束,但是故事還在繼續。關於小夥的騎行之旅,我們想知道的還有很多!近日,高古樓網站就大家感興趣的這些話題,採訪了這個玉溪小夥,一起來了解一下他進藏背後的故事吧...


古樓小編:怎麼想到要去做「騎行進藏」這件非常勇敢的事情的?

騎行小夥:這次騎行是為了完成學生時代的一個念想,只不過進藏的形式從徒步變成了難度更低的騎踏板。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從畢業到現在12年多了,再不出發,我怕我以後只能開車或坐飛機去。


古樓小編:你開始騎行之旅前都做了哪些準備?

騎行小夥:首先,是根據出行方式計劃路線與出發時間時長,了解一路大致的路況。其次,是準備一路上有可能用到的物品和裝備等等。我的小踏板是基本上是沒有進行深度改裝的,換了剎車把手,加了多媒體拓展杆,裝了一個尾箱,胎還是原車胎沒換。其實做準備這個過程是比較好玩的,很多需要的信息與知識都會在這個過程中積累下來。


古樓小編:你是怎麼想到在網站上記錄自己的旅程?

騎行小夥:一開始是想在高古樓上多找幾個伴,認識幾個真正的本地"玩家",一同出行,清一色都是125-150排量的小踏板,把它們騎到各種四五千海拔的埡口打卡,暢快的在318、219等國道上悠然巡航,在拉薩的街頭巷尾穿梭,你們可以腦補那種排面。

另一個層面,7月份的挖坑帖有些人是知道的,坑必須給它填上。在我這,吹過的牛不會隨青春一笑了之,自己說過的話,跪著也要走完。


古樓小編:騎行過程中,哪個地方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騎行小夥:哲古鎮一帶。當天翻埡口爬坡的時候下大雨,隨著海拔不斷攀升,雨變成了冰雹。在雨水、霧氣、冰雹的作用下,心裡想著,今天可能就這樣了。越過埡口一路下坡,大概十幾公裡,雨變得小了,霧氣沒有了,眼前景象撼人心魄。大片的哲古草原圍繞著哲古錯,四周的山與天空烏雲在遠處夕陽的照射下變得十分美麗,景色的主色調變成了古銅色,仿佛這個世界是被剛剛創造出來的,那種美無法形容。運動相機與手機拍不出來。

這個鎮子目前只有一家旅館,沒有自來水,沒有廁所。哲古鎮是一個相對原始的藏族村落,建築形式,生活生產方式都比較傳統,目前正處於基建開發的初期,未來的變化可以預見。


古樓小編:騎行的路上有遇到特別的事嗎?

騎行小夥:拉薩越近,搞直播的越多,到了拉薩,動不動就聽見身邊:榜一榜二……家人們……

大家儘量別給他們刷禮物,有那錢咱自己都能去玩一轉了對吧。


古樓小編:騎行進藏的路上心情是怎樣的?

騎行小夥:一半是平常心,一半是輕鬆加愉快,當然也少不了孤獨。其實出去一個星期左右,想老婆孩子的情緒就隨時會冒出來。那是溫暖的感覺,這可能就是大家常說的,風箏能飛且飛的更高,是因為有一根線拴著。


古樓小編:騎行回來後有什麼感觸?

騎行小夥:感觸就是短時間內不會再出去撒野了,這次玩得透徹,看得清楚。遠離那些把"敬畏心"掛嘴邊的人,這些人大多沒有敬畏心。他們嘴裡的敬畏心我總結了,倆字——"跪著"!我理解的敬畏心就是了解規律,尊重規律,站著,把這事兒辦了。我還不想三十多歲就活成七老八十的樣子。


古樓小編:這次進藏對你有什麼改變嗎?(可以是外表也可以是內在)

騎行小夥:外表應該沒有什麼大的改變吧,畢竟我不屬於那種自虐進藏的群體。何況現在基礎條件那麼好,想要從80後變成60後的面容還是挺困難的一件事。

內在方面也沒啥變化,大家把進藏看成一次普通的旅行就好,它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大家也不要把它過分渲染的神乎其神,跟著自己的心,每個人都能抵達自己的布達拉宮。


古樓小編:今後還打算騎行去其他地方嗎?

騎行小夥:這是必然的,當你有過愉快騎行經歷以後,至少有一段時間,你會對開車旅行不感興趣。

2026年是藏曆馬年,沒有意外情況的話,走阿里,岡仁波齊轉山,瑪旁雍錯洗洗澡,新疆葉城吃個小燒烤……關於生活,一切都值得期待。


對這個玉溪小夥來說,此次騎行並不是想要「獲得別人的崇拜」,也不是為了「給自己多一段傳奇經歷」,更多的是通過這一次的騎行,去領略不同的風景,在疲憊中感知自我,在痛苦中升華涅槃...

通過這一次的騎行,西藏可能已經成為了他生命裡一個不會忘記的符號。或許現在不會提起了,但這一路的美景和難忘的經歷將成為他一生的財富!


本文來源高古樓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騎踏板進藏的玉溪小夥現在到哪了?
    玉溪小夥騎著踏板車進藏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之前我們更新了他六天的遊記,詳情戳:厲害!玉溪小夥騎踏板去西藏,已到察隅縣城終於,在第十一天小夥到達了此次騎行的目的地——羊卓雍措!山葉巡鷹125進藏行程第7天
  • 玉溪小夥騎踏板去西藏,已到察隅縣城
    卻沒有做到的事125踏板進藏最近冒出個想法,雨季過後,擇機出發,騎個山葉125小踏板兒走丙察察路線進藏,從四川殺回雲南。以後不定期更新(儘量視頻加圖片的形式),以個人之力,為改善玉溪目前不算樂觀的社會情緒做些事情。
  • 八千裡踏板車進藏圖集
    在此之前我已經騎行了26天,以小排量踏板車旅行的方式走過八千裡路。路線大致是昆明出發經大理、麗江、香格裡拉進藏,隨後轉戰進藏中線(邊壩、比如、諾隆、那曲等地),最終抵達拉薩。在出發前我對自己的期許是:更多地發現沿途故事。旅途結束時,我的4字真言是:不虛此行。我所騎行的三陽巡弋15踏板車沒有虛,八千裡進藏沿途的故事同樣清晰。未來幾日,我將以「巡弋西藏」為主題,寫作本次進藏旅行的沿途故事與遭遇。
  • 踏板125摩託車,可不可以跑長途?
    踏板車長途摩旅並不是不可以,只是沒那麼方便,要注意幾個方面,一是踏板車的油箱容積一般比較小,4-6升的油續航一般在200-300以內,要時刻注意油量,長途加油或許不太方便,心裡沒底,容易分神。而是踏板在非鋪裝路面託底情況畢竟嚴重,再有就是踏板車的封閉傳動系統,皮帶在斷裂後需要拆箱更換,對於動手能力弱的車主肯能是致命的。最後就是踏板車的動力熱衰比較快,持續性高速行駛不宜過長。踏板125可以跑長途,但是並不合適!從以下幾點分析。 1、動力:125排量動力相對較弱,速度快時發動機轉速也高,震動會大,人騎久了容易累。而且發動機會熱衰退,騎久了動力會下降。
  • 長途踏板旅行的牛人大盤點
    一、踏板也進藏,上陣父子兵時間:2015年排量:150cc2015年,一對四川宜賓的父子摩旅進入西藏。父親53歲,駕齡15年,痴愛摩旅;兒子25年,駕齡2年。父親一直有著進藏的夢想,趁著他身體還硬朗,兒子決定陪著父親進入。
  • 90後小夥因找不到停車點,直接騎共享單車進藏,網友:路費要多少
    90後小夥因找不到停車點,直接騎共享單車進藏,網友:路費要多少隨著這幾年的發展,現在共享單車在城市裡可以說到處都是了,為此,還出現了亂停車佔用公共車道的現場。他不想把車丟在雅安,於是他就繼續騎著共享單車準備去下一個站點還車了,可是到了下一個地方後,還是沒有找到共享單車的停靠點,結果,小蔡就這樣,一直騎,最終騎著共享單車到了西藏。因為共享單車並不是適合遠行的自行車,這也使得小蔡在騎行的過程中吃了不少的苦頭。
  • 摩託之旅行篇——長途踏板旅行的牛人
    以下是分類標準:達人們往往裝備精良,做好路書,然後成群結隊地出去旅行;而牛人們,則大多裝備簡陋,無所顧忌,騎著一輛踏板就敢浪跡天涯。達人常有,而牛人不常有。但搜遍網絡,還是有許多這樣的牛人們。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與踏板去旅行的那些牛人們。
  • 進藏旅行的幾種方式,還有鄙視鏈:徒步的看不起騎自行車的
    很多人喜歡到一些很刺激的地方旅行,比如一些峽谷、棧道之類的,還有到高海拔的西藏旅行,而進藏的方式也是有很多種的,一起來看看吧!自駕自駕是很多人會選擇的一種旅行方式,當然自駕進藏也是很多人會選擇的一種方式,自駕途中可以隨走隨停,但是不適用於所有地方,有些路段更是坑窪不平,還有泥石流塌方的危險。
  • 騎跨車適合長途摩旅,踏板車適合周邊旅遊,踏板車不能走長途嗎?
    對於玩樂摩託車之外的人,摩託車只有兩種,一種女人騎的踏板車,一種是男人騎的騎跨車,這種粗暴的認知,當然是不對的。現在的踏板車除了無極變速不用換擋,與跨騎車不同之外,排量越大的踏板車,由於中置大油箱的原因,前面腳踏的地方,並不是純平的,中間依然凸起,只是落腳的空間還是比較大。
  • 犀牛進藏(六):最有用的裝備
    關於進藏的裝備和注意事項,相關的攻略都很多了,隨便一搜都是的。作為一個說走就走的極簡派摩旅擁護者,我是不太理解大包小包加橫包的搬家式摩旅。談談我的摩旅裝備和準備經驗:1、不搭帳篷、不自己做飯。扎胎這種事情都是很難杜絕的,但是可以降低概率,比如儘量不要往路邊騎,路邊的雜物太多。5、行程安排。儘量不要住在高海拔地區,按照沿途城鎮的海拔,確定每天的行程,每天300左右為佳。住的話,儘量住好點,窮家富路,這個點錢別省,比如川藏線的淡季,200多一間的房間都挺不錯的。旺季的話,300多點。
  • 騎小牛環遊進藏的NIU×騎行團,到底是什麼神秘組織?
    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這麼一群人,雖然在他們的故事中沒有高山速降的驚心動魄,但是他們同樣是一群行走在山間原野的自由騎士,仍可以從他們永不停歇的堅定眼神中清晰地看見道道輪痕,以及我們想過但從未去實踐過的夢。而他們,都有一個一致的名字,那就是——NIU×騎行團成員。
  • 精神踏板小夥走丙察察
    就是在這個河道岸上遇到了一位進藏的摩友中途停車加油的時候遇到兩位踏板騎士....都是人才啊!騎踏板走川藏線,他們說是剛從丙察察走出來的,丙察察那種路線走路都不容易....這兩也是人才啊!
  • 牛人,河南這位退休阿姨把小踏板騎到了西藏!還是一個人獨行!服
    也是在她的故事中,我看到了許多宅在家裡不可能看到的風景,和那些讓人震驚的故事——對我們來說是故事,對她還說是真實發生的事,都是往事。所以,她沒有走常規的進藏路線,而是隨著性子,哪片風景好就在哪片多待一陣,從沒有趕路一說。在進藏路線上,開心smile遇到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摩託車也會高反!高反會讓車子沒法行駛嗎?我不太理解。「不會,」開心雨解釋,「但是摩託車高反就跑不快。」
  • 踏板摩託車摩旅西藏?可以,新手還有這十點你要注意
    比如昨天,就有摩友諮詢我,自己想去西藏摩旅,準備騎一輛踏板車,但是不知道是該改裝油箱還是帶備用油,或者是帶炊具包括菜刀會不會被查等等問題。其實我之前都寫過相關分享,今天就把關於摩旅西藏十個實用心得,再次通過問答的方式,給大家再次說說。
  • 為什麼漢族小夥得不到藏族姑娘的「青睞」?當地人道出了原因
    導讀|為什麼漢族小夥得不到藏族姑娘的「青睞」?當地人道出了原因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推進,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在近幾十年有了很大的提高,隨之而來的便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了。西藏不僅風景優美,藏民對待外來的遊客也是非常熱情的,同時藏族還有很多漂亮的姑娘,很多旅遊到此的漢族小夥都希望可以偶遇自己的另一半,這也可以說是很多人熱衷於遊西藏的一個原因吧。然而漢族小夥卻大多得不到藏族姑娘的青睞,這又是為什麼呢?當地人道出真相。
  • 金城提拉米蘇聖甲蟲200試駕,踏板車中的SUV,新顏色前後博世ABS
    這就是高離地間隙的好處;一般的人行道臺階直接騎上去,注意是騎上去!其中人的重量還會吃掉一些減震行程,但依舊可以輕鬆騎上去。這在其他絕大多數踏板車中是想都不敢想的事。這種大輪歐系踏板騎起來的感受與常見的踏板不太一樣,姿勢有點類似檔車的感覺,車頭輕巧,轉向靈活,腿部橫向空間不是很大,但縱向(膝蓋往上)空間卻很充裕,即使你身高超過180cm,也基本不會有幹擾。
  • 玉溪文藝丨美好玉溪
    一進去,我便看到了一塊巨大的屏幕,上面正在播放的視頻,詳細地向我們介紹了玉溪的基本情況。通過觀看視頻,我知道了玉溪有著「一地四鄉」的美稱,「四鄉」就是聶耳故鄉、花燈之鄉、雲煙之鄉和高原水鄉,而「一地」則是生命起源地。我還了解到撫仙湖是我國最大的高原深水湖、第二深淡水湖泊,據說湖裡面藏著生命起源的秘密。
  • 90後快遞小夥計劃騎摩託車穿越四大無人區
    「吱」的一聲,一輛黑色摩託車穩穩停住,小夥從後座拿出厚厚一疊包裹走進大廈。他是一名普通的快遞員。摩託車是他最喜歡的交通工具,騎車讓他感覺自己像個自由的騎士。他有一段不尋常的經歷。去年六月,小夥從浙江出發,歷經九天到達西藏拉薩。今年,他將以合肥作為起點,開啟一場新的夢想之旅。
  • 小夥騎共享單車,一伸手竟然就被蛇咬了!
    小夥騎共享單車,一伸手竟然就被蛇咬了!出處/作者:驅動之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據廣州廣播電視臺報導,廣州市民阿慧準備騎共享單車上班, 由於座墊高度不太合適,所以準備調整一下高度,沒想到手伸過去就被蛇咬了。
  • 被手推車碰到腳,外賣員提出要500元:外賣超時了|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事情是這樣的,當時小夥推著上圖這樣一個手推車,從斑馬線走了過去,拐彎後走的是非機動車道,在現場也能看出很多人都是這麼走的,前面來了一個騎電動的外賣員,正好被他手推車上的貨給碰到腳後跟了,小夥以為沒事一直往前走,還是外賣員給他拉回來的,外賣員拉他的意思是腳後跟特別疼,要求小夥賠償500元,沒想小夥開口就是沒錢,外賣員只能找來交警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