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陝西關中地區有哪些講究?

2020-12-12 陝西小吃培訓唯典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在陝西,賞月、吃月餅是必不可少的。

關於中秋節的來歷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開樽拜明月,把酒話團圓。中秋佳節是人們寄託思念、表達美好感情的節日。八月十五的月亮更圓、更明,人們仰望天空,如玉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每逢中秋節,人們就會通過各種形式,寄託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美好嚮往。下面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就來盤點三種陝西關中地區中秋節的習俗講究。

一、烙糖坨坨,寓意甜甜蜜蜜

在西安地區,每年八月十五中秋節晚上,烙糖坨坨是必不可少的項目。中秋節前幾天,家家戶戶都會把做糖坨坨用的芝麻、花生仁、紅糖、白糖等物品陸續準備好。首先,要把芝麻、花生仁炒熟,待香氣溢滿房間,再將芝麻、花生仁搗成末狀,拌上糖,做成餡。準備好餡以後,就要反覆的揉面,面要揉的光滑有韌性,這樣做出的餅問道才香脆好吃。再把面剁成一兩左右的面劑子,用小杆杖擀成圓形,中心厚,四周薄的面片,這樣做出來的餅,餡兒不容易流出。最後把餡兒包進去,底朝上壓平成圓形,之後下鍋用小火慢慢烙。不一會,糖坨坨的香甜味會撲鼻而來、沁人心脾。咬一口,外皮脆,中間軟,滿口飄香甜潤。

二、送柿子,寓意事事如意

關中地區盛產柿子。中秋節前,正是柿子成熟的季節,房前屋後,到處掛滿了火紅的柿子。此時的柿子口感最好、營養價值最高。因此,在周至縣等一些地區的村莊形成了中秋節送柿子的習俗。中秋節這天一大早,母親要將柿子、月餅等食品送到新出嫁的女兒家裡,寓意女兒組建的新家「闔家團圓」、「紅紅火火」、「事事如意」。

三、祭月賞月,寓意團團圓圓

中秋節當晚,人們會在家裡、庭院擺好一張供桌,將洗好的時令水果擺好,再擺上烙好的糖坨坨,然後點燃三炷香,對著月亮開始祭拜。祭拜結束後,大家圍在一起一邊賞月,沐浴著月光,一邊分吃糖坨坨,一家人共享著團圓的美好時光。在這樣的環境中,小孩子往往會忘乎所以,指著月亮歡呼雀躍,這時,大人們就會叮囑小孩不能用手去指月亮,那樣是褻瀆月亮。

如今,這些複雜的中秋習俗被快節奏的城市生活湮滅了,人們不再親手製作糖坨坨,送柿子的人也在減少,祭月賞月的儀式也在簡化,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親朋好友的思念依然濃烈。

想了解和學習正宗陝西小吃麵食的朋友可以關注"唯典餐飲美食文化"喲,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的小編會不定期的發表一些陝西傳統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簡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聯繫西安唯典學小吃喲,小編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紹過各種小吃技術、配方、設備、文化、歷史的!

相關焦點

  • 中秋節,陝西關中地區有哪些講究?
    中秋節,陝西關中地區有哪些講究?八月十五的月亮更圓、更明,人們仰望天空,如玉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每逢中秋節,人們就會通過各種形式,寄託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美好嚮往。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三種陝西關中地區中秋節的習俗講究。
  • 陝西關中的年俗有哪些
    因為生長在陝西關中,我說幾件關中的年俗。正月初一「串門子」。「串門子」實際上是本家族中晚輩到長輩家拜年。關中西府人全家吃完新年的第一頓飯後,晚輩要主動帶著孩子到本家族中的長輩家裡去串門子拜年。從前拜年的形式是給長輩下跪磕頭,問候安康。長輩要給晚輩的孩子掏發「追命錢」(壓歲錢),祝福孩子平平安安。這一天,關中西府人還講究不掃塵、不倒垃圾、水火不出門等等。
  • 陝西中秋節要烙「團圓饃」,味道香,口感脆,象徵著家庭大團圓
    在陝西關中,一到八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會烙「團圓饃」。記得小時候,月餅還沒有這麼多花樣,人們也不講究一定要吃月餅。中秋夜,全家聚在一起,桌上放的是一篩子白白胖胖的團圓饃。每一地域都有自己的中秋符號,如河北地區的兔兒爺,陝西地區老百姓說中秋一定要吃「團圓饃」,也就是最古老的月餅。
  • 你屬於關中隴右地區的客家人嗎?有哪些客家姓氏屬於關中隴右地區
    中提到客家人除了中原地區的一支外,在幽燕、代北、河朔、關中、隴右、江淮、荊楚也各有一支客家人,而上兩篇文章中已經說了中原地區和河朔燕雲這幾支客家人,那麼今天要說的便是關中和隴右這兩個區域的客家人。其中又有多少客家姓氏以這兩個區域作為祖源地的呢?請接著往下看。首先說下關中地區,關中地區是指陝西秦嶺北麓渭河衝積平原,也稱關中盆地。
  • 麻食是起源於陝西關中地區的麵食
    麻食(麻什)是起源於陝西關中地區的麵食,形狀如大拇指指甲蓋大小的麵疙瘩,中間略薄,邊緣翹起,又名貓耳朵,是西北地區特有小吃。流行於陝西,山西南部, 甘肅平天慶。賈平凹先生在《陝西小吃小識錄》稱作「圪咜」(陝北語),陝西關中人稱作麻食、貓耳朵。
  • 你屬於關中隴右地區的客家人嗎?有哪些客家姓氏屬於關中隴右地區
    中提到客家人除了中原地區的一支外,在幽燕、代北、河朔、關中、隴右、江淮、荊楚也各有一支客家人,而上兩篇文章中已經說了中原地區和河朔燕雲這幾支客家人,那麼今天要說的便是關中和隴右這兩個區域的客家人。其中又有多少客家姓氏以這兩個區域作為祖源地的呢?請接著往下看。首先說下關中地區,關中地區是指陝西秦嶺北麓渭河衝積平原,也稱關中盆地。
  • 「陝西關中十大怪」是怎樣形成,包含了哪些文化寓意?
    這十句話直觀地概括了陝西關中人在千百年來形成的十種民俗習慣,它們的形成,跟自然環境、經濟狀況、生活方式、文化水平等方面有直接關係。現在,隨著各地之間不斷交流,陝西民俗跟外來文化相互交融後,十大怪裡邊的許多習俗逐漸消失,慢慢成為歷史的記憶。
  • 八百裡秦川—陝西關中地區旅遊景點介紹
    景點:陝西地理位置:關中地區交通:各種交通到達西安推薦理由:陝西省位於中國西北部,內陸腹地,黃河中遊。跨黃河中遊和長江支流的漢江,位於嘉陵江上遊。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是中國西北地區旅遊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長安,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黃帝的誕生地,相傳也是更為久遠的華胥古國或華胥氏的所在。擁有五嶽之一的華山,城垣依舊,雁塔高聳,食肆遍布。陝西省下轄10個地級市,西安、寶雞市、鹹陽市、銅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
  • 八百裡秦川——陝西關中地區旅遊景點介紹
    景點:陝西地理位置:關中地區交通:各種交通到達西安推薦理由:陝西省位於中國西北部,內陸腹地,黃河中遊。跨黃河中遊和長江支流的漢江,位於嘉陵江上遊。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是中國西北地區旅遊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 十一國慶自駕遊——陝西篇(下)關中地區
    哈嘍大家好,我是石頭哥在路上關中地區景區分布其實大部分人對於陝西的印象也就是關中地區的印象,這一片關中平原自東向西,號稱八百裡秦川。白鹿原,在陝西有很多的塬,塬代表稍微高點的山坡,或者比較平坦的山頂。陝西有非常多的塬。南塬,西塬,北塬,東塬,看字面意思就能理解大概。長安城四個方向平地走完的山坡或山頂。白鹿原位於南塬稍東。到了陝西無論哪個城市,只要是帶有塬字的村落,基本上就肯定地勢不低。
  • 陝西關中十大怪是怎樣形成?又有哪些文化寓意?漸漸消失的習俗!
    「陝西關中十大怪」具體為:麵條像褲帶;鍋盔像鍋蓋;油潑辣子一道菜;碗盆難分開;手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椅子蹲起來;睡覺枕石塊;秦腔不唱吼起來。這十句話直觀地概括了陝西關中人在千百年來形成的十種民俗習慣,它們的形成,跟自然環境、經濟狀況、生活方式、文化水平等方面有直接關係。
  • 「陝西關中十大怪」是怎樣形成,包含了哪些文化寓意?
    這十句話直觀地概括了陝西關中人在千百年來形成的十種民俗習慣,它們的形成,跟自然環境、經濟狀況、生活方式、文化水平等方面有直接關係。現在,隨著各地之間不斷交流,陝西民俗跟外來文化相互交融後,十大怪裡邊的許多習俗逐漸消失,慢慢成為歷史的記憶。
  • 陝西關中社火起源
    陝西關中社火的傑出代表隴縣的隴州社火保留了原生態社火文化,隴州社火臉譜不僅與我國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有很深的關係,亦與我國古代民間的祭祀活動密不可分。它是從隋唐的儺舞、巫舞等百戲社火表演的「假面」、「塗臉」發展而來,堪稱我國最為古老的臉譜之一。
  • 陝西歷史傳承6000年,為何陝南、陝北、關中地區的文化特色不同?
    眾所周知,陝西是一個維度跨越很大的省份,文明差異很大,其悠久的歷史可以懷疑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半坡氏族文明、炎黃二帝遠古文明、夏商文明,亦可以追溯漢唐盛世的絲綢文明。按照地理區分和歷史延承來看,大致可以分為陝南地區、陝北地區和關中地區,其人口來源及文化有一定差異。
  • 陝西加快形成關中地區就醫圈
    「到2017年年底,要加快形成關中地區15分鐘就醫圈、陝南陝北地區30分鐘就醫圈,重點培育7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這是記者從陝西省政府新聞辦近日舉行的「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落實『五新』戰略任務譜寫陝西追趕超越發展新篇章」主題系列發布會上獲悉的。
  • 關中地區美食。關中南倚秦嶺,渭河從中穿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亦稱羊肉泡,古稱「羊羹」,關中漢族風味美饌,源自陝西省渭南市固市鎮。它烹製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 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因它暖胃耐飢,素為陝西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陝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吃的「總代表」。
  • 關中地區的歷史由來
    陝西按地理環境、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的差異,從北到南分為三塊:陝北、關中、陝南。其中夾在中間的小盆地就是關中平原。關中平原號稱八百裡平川,從最東邊的潼關到最西邊的寶雞。因為是盆地,所以自古農業發達,最早被譽為「天府之國」。
  • 陝西關中地區有機獼猴桃基地建園技術
    陝西關中地區有機獼猴桃基地建園技術景 姍獼猴桃是水果類中維生素 C 含量較高的一種水果,營養價值豐富,醫療保健價值突出,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獼猴桃產業逐漸從無公害向綠色有機方向發展。
  • 關中屬於中原地區嗎?
    在關中地區,有大量的與「原」有關的地理稱謂,大家熟知的譬如「白鹿原」「鹹陽原」「周原」「五丈原」等,遍布關中有幾十個之多,其他地區是沒有這種表述的,關中平原特殊的地理環境是「中原」最先在關中誕生的土壤。關於「中原」的地理表述,有一個特殊的地理特質,就是指周圍山巒環繞的中間一塊平原,類似關中平原、汾河平原和伊洛平原。
  • 陝西關中地區特有的傳統名吃,勁道彈牙,百吃不厭
    陝西擀麵皮陝西美食:擀麵皮!擀麵皮是陝西關中地區特有的傳統名吃,西府寶雞地區尤為最佳!寶雞岐山擀麵面2011年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擀麵皮從唐朝冷淘面演變而來,酸辣可口,勁道彈牙,百吃不厭,也是西北最具民族特色的食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