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名字很像的魚雖然很美味但不能吃!因為是保護動物

2020-12-18 邊吃邊聊

我國地大物博,豐富的資源給國人提供了許許多多的美食。說到吃,中國人認第二無人能奪第一。而且國人吃的能力真是驚人,經常有新聞報導某某國家魚泛濫,某某國家小龍蝦泛濫,某某國家生蠔泛濫,網友的評論出奇的一致「出機票我們去吃光他們!」。

說到海鮮就不能忘了一種魚,這種魚號稱「活化石」,起源於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因而具有「水中大熊貓」的美稱,主要產於黑龍江水域,個頭非常的龐大。一般體重能夠達到20-100公斤,更大的能夠達到1000公斤,主要以壽命長、身體大、食量大、力量強而著稱,這種魚就是鰉魚。

根據資料,至19世紀末,黑龍江的鱘和鰉的資源幾乎尚未開發利用,自然存在的種群數量較大。從20世紀始,一經開發捕撈,便存在捕撈過度問題,資源遭受破壞,產量急劇下降。本種個體大,性成熟年齡甚遲,加上幼齡魚期成活率特別低,補充群體數量小,恢復期緩慢。種群資源由於濫捕親幼魚而致使處於易危狀態。

鰉魚的嘴又尖又長,有點像鯊魚。身體兩側各有5行黃褐色菱形骨板,每行13塊,上面長著利刺,當地漁民稱之為「鐵甲鱗」,是鰉魚的自衛武器,鰉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為名貴魚類,鰉魚籽尤為難得。

鰉魚除了體型大之外,肉質也是非常的鮮美,要不然怎麼會遇到中國美食家之後就要瀕臨滅絕了呢。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也非常豐富。鰉魚籽也是非常難得的好東西,一般一條鰉魚能夠產5斤左右的魚籽,大約有15萬粒。三粒鰉魚籽的營養價值就能夠抵得上一個雞蛋。

鰉魚可以說是全身上下都是寶,除了魚肉和魚籽,魚鰾可以製作成魚肚,脊索可以做成魚膠,魚骨都是脆骨,曬乾之後也是珍貴的美味。鰉魚的鼻子也能製作成上好的名菜。

野生鰉魚在現在的市場上已經很難再見到了。由於鰉魚的繁殖能力周期比較長,一般需要16年,才可以開始進行繁殖,加上人們需求量太大,沒過多久鰉魚就開始大量的減少。現在市面的鰉魚多數人工養殖的了。而且,還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買到的。

還有一種魚和鰉魚名字很相似,很多人經常搞混。這個魚叫湟魚,二者的名字僅一個偏旁部首的差別。

湟魚是裸鯉的俗稱,是青海湖中的特產,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在魚類中屬鯉科,學名叫做「青海湖裸鯉」。裸鯉全身裸露,幾乎無一鱗片,體形近似紡錘,頭部鈍而圓,嘴在頭部的前端,無須,背部灰褐色或黃褐色,腹部灰白色或淡黃色,身體兩側有不規則的褐色斑塊,魚鰭帶淡灰色或淡紅色。也有個別全身呈淺黃色或深綠色的。

前段時間有網友網上直播吃湟魚被抓到並且罰款,網友一下子就熱議了起來,並且很多人都把湟魚和鰉魚搞混了一直在是不是保護動物能不能吃之間爭議。

無論是湟魚還是鰉魚它們目前已經被我們吃到瀕危了,我們要少去捕捉它們,儘可能保護好它們的生活環境,避免它們滅絕的情況出現,這都是我國的珍寶啊

相關焦點

  • 我國最美味的4種魚,聽說過的就很了不起,吃過兩種以上都是土豪
    秋天是個豐收的好季節,自然也是吃海鮮的最佳時期。一提到海鮮,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愛吃的吧,像蟹啊、蝦啊之類的,尤其是海魚,這段時間可不能少吃,我們都了解,魚的種類比較繁多,價錢方面也會比蝦蟹類要便宜,所以,吃魚可不能吝嗇,不然就真的沒得吃了。
  • 這種動物,像鵝又像鴨,名字現在都打不出來,卻是舌尖上的美味
    這種動物,像鵝又像鴨,名字現在都打不出來,卻是舌尖上的美味!大家見過下圖這種動物嗎?看著是不是覺得挺怪異的,好像是一種新品種的動物,說它像鵝好像也不全像,說它像鴨也不全像。當地人一直叫它(屯+鳥,讀tun音),這個名字到現在都打不出來,字典裡也沒有這個字。
  • 這種長得像小鹿一樣的動物千萬不能傷害,它們是一級保護動物
    這句話說得很明白了,獐屬動物是沒有香的(其實就是臭腺,但對於人類來說是香腺),而麝屬動物的身上就有香腺了,並且可以通過腺體分泌麝香。而我們本文的主角俗稱香獐子的原麝,就是麝屬動物家族的一員。從長相方面來說,原麝與河麂確實比較相像,特別是雄性都長著突出的犬齒,看起來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
  • 這4種動物因太美味被吃到瀕臨滅絕,第三種現在是中國的保護動物
    這4種動物因太美味被吃到瀕臨滅絕,第三種現在是中國的保護動物以前世界上有很多的生物,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好像都沒有了蹤影。人類是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所以很多的生物的生還是死就掌握在了我們的手裡。我們可以是可以做到和這些生物和平相處的,你看我們平時吃的豬肉、牛肉什麼的,所以經常吃但是還是有的。但是對於那些本來就很稀少的動物來說,還沒來得及孕育新的生命,就早已經被人類滅殺了。在金錢面前,真的是太殘忍了。看了小編今天的文章,還是喜歡你們可以好好愛護身邊的動物。動物滅絕的新聞我們也是很經常的聽到,但是報導的再多也不及人們的適可而止。
  • 黑水雞和黑水鴨的區別-帶你辨別兩種非常像的保護動物
    黑水鴨並不是黑水雞,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物種,雖然它們都是黑色的,但是它們的棲息地,生活習性,外形特徵等各方面都不一樣。下面我們來看下他們各自的特性。黑水鴨。是一種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的野生動物,黑水鴨是留鳥或夏候鳥,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也許是環境原因,我很少看到。屬於鳥綱鶴形目秧雞科。
  • 注意這幾種兔子不能再吃了,它們是國家保護動物
    兔子這種動物可沒少被人類剝削,無論是當做餐桌食材還是當做皮草來源,人類在兔子身上都拿走了太多太多。而隨著現代兔子養殖業的逐步發展,許多種野兔也都被列入了國家保護動物的行列,所以今天野兔是不能隨意獵殺食用的。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三種相貌平平但屬於保護動物的物種。
  • 螺螄成保護動物不能吃了?這4種可以放心吃,你認識幾種?
    導讀:螺螄成保護動物不能吃了?這4種可以放心吃,你認識幾種?最近,網友們突然發現,螺螄成了保護動物,而且即將被列入二級保護名錄之中,那以後不能吃螺螄了嗎?用現在流行的一句網絡用語來回答,大可不必擔心。為啥呢?
  • 天津名菜四大扒,雖然名字很隨意,但是真的很美味
    在天津,四大扒都是可以送貨上門的,只要在家等待,就可以吃到熱乎乎、美味可口的豐富菜餚。或者,你也可以讓提供四大扒的飯店,在宴席開始前,送來加工好的半成品,不管你請了十幾個人還是幾百個人,都可以應付自如。
  • 中國火龍與中國水龍,這兩種動物的名字可以說很有意思了
    中國有許多動物的名字都是非常有趣的,比如你想都想不到有兩種小動物分別被命名為了中國火龍和中國水龍。而且最神奇的是中國水龍是生活在陸地上的,而中國火龍卻是生活在水裡的。並且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火龍是一種對人類大有裨益的兩棲綱動物。因為它們會捕食蚊子以及蚊子的幼蟲,從而大大降低潮溼地帶的蚊蟲數量,減少疾病的傳播。而水田中的中國火龍也會捕食各種害蟲,避免農作物受到侵害。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中國火龍被列入了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的行列。
  • 自然界6種叫魚卻不是魚的動物,你能說出來幾個?
    【鯨魚】魚的定義是:用鰭遊泳,用腮呼吸的水生脊椎動物。符合這些條件的生物才能稱為魚,如果不符合,就不屬於魚,哪怕是它們的名字上帶有「魚」字。鯨魚是海洋中的哺乳動物,用肺呼吸,屬於胎生,所以鯨魚不是魚。【鱷魚】鱷魚是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卵生,在兩億年前就已經出現,性情十分兇猛。
  • 海南的這道美食既是魚,又是「茶」,看著很噁心,但是吃著美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海南一直都是以水果而出名,因為具有獨特的氣候條件,所以當地大都盛產一些糖分較高的水果,可能也是因為水果具有的名氣非常高,所以使得人們通常對於海南的特色美食並不是非常的了解。所以今天就要向大家介紹這樣一道海南的特有美食,它既是魚又是「茶」,看著很噁心,但是吃著美味,它就是魚茶。
  • 它叫魚卻不像魚,無骨無刺,常吃補鈣補腦,再貴也要給孩子吃
    我們每天接觸到的食材有很多,不過大多都是常見的食材,雖然南北方的食材很多時候有差別,但是至少看到了我們都能認出來。小編今天要說到的這種食材,雖然名字裡面有一個魚字,但是並不像魚。其實這種食材就是魚泡,很多人吃魚都喜歡先去把裡面的魚泡挑來吃了。在很多地方,每一條魚的魚泡都是要留給小孩子吃的,因為魚泡非常有營養,不但可以補鈣,還可以補腦。但是一條魚頂多也就一兩個魚泡,想要多吃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有很多人喜歡去菜市場搜羅,尤其是在魚市,挨家挨戶的問,購買魚泡,等湊齊一斤了就可以帶回家大快朵頤了。
  • 山狸:像豹又像貓的兇獸,常進村偷雞盜鴨,被人們捉成保護動物
    山狸:像豹又像貓的兇獸,常進村盜雞偷鴨,被人們捉成保護動物生活在農村裡面的朋友,小時候一定聽大人們講過各種各樣關於野生動物的故事,但是大人們講起那些動物們通常都是用自己當地的俗語稱呼,導致長大之後我們想知道這種動物學名究竟是什麼的時候,就無從查起
  • 這些魚大膽吃,沒有魚刺,而且味道美味,小孩都能放心吃
    這是因為有的魚吃起來美味,但是魚刺也很多,有時候經常吃著吃著就被魚刺卡住了,相信很多人都有過被魚刺卡住的經驗。魚刺可以說是很多人害怕的一件事了,那種感覺大家體驗過一次就有些害怕了,特別是小孩老人在吃魚的時候,更是讓人覺得心驚膽戰的。魚刺雖小,但卻能激起不小的浪花。
  • 鼴鼠雖然長得像老鼠,名字裡也有鼠字,但它們卻並不屬於齧齒動物
    這部動畫片雖然不像《貓和老鼠》那樣家喻戶曉,但也算是非常普及了,至少我身邊的同學和朋友都還對此有著或深或淺的印象。《鼴鼠的故事》是捷克斯洛伐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動畫片,講述了一隻小鼴鼠和它的小夥伴們在森林中發生的各種小故事。動畫片裡基本沒什麼臺詞,小鼴鼠似乎也只會發出「噢」、「啊呀」之類的短促語氣詞,但它的動作和行為卻相當有趣,劇情不算複雜,動物們的形象也很簡單樸素,成為很多人的美好回憶。
  • 國家保護動物吃光十幾萬斤魚 養殖戶卻「惹不起」
    去年,這片魚塘給他和股東們帶來了100萬元左右的收益。他原本合計著,今年雖然遇上疫情,銷售渠道和價格受了影響,但不至於虧太多。然而現在,他撈魚不及時,魚塘幾乎被橫掃一空。「今年來的候鳥也太多了,成群成群地飛到魚塘吃魚。帶頭的是鸕鷀,後來是東方白鸛,滿塘的魚說沒就沒了。」
  • 從偷捕到走私,炒作成保護動物的魚,悄悄賣出天價
    圖片來源丨Unsplash 攝影丨mili_vige雖然幾十年前,清澈的河裡總能看到那些熟悉的身影,但在我們這一代人之後,它們快要消失了,或者在不久的將來,只得靠人工繁育。結果有人認識這種國家級保護動物,舉報了曬圖的人,後者被刑事拘留。這件事發生在信息傳播迅速的網絡,如果飯店老闆沒有發朋友圈,胭脂魚會神不知鬼不覺的被做成菜。在人際社會中,商人會有複雜的人脈,他們收魚的渠道可能不止一兩條。
  • 這5種海鮮就是不能「以貌取人」,雖然醜但是很鮮美,就是有點貴
    如果你不是一位海鮮過敏者,或是對海腥味尤其厭惡,那麼新鮮的海鮮絕對是家常必備的美味。靠海吃海,沿海地區的人大多練就了靈敏的舌頭,海鮮的好與壞入口便能分辨。 但沿海人知道,海鮮不能「以貌取人」,長得越醜的海鮮,味道越鮮美。不信的話,接下去看看,下面這5種海鮮外表醜陋,價格昂貴,但滋味無敵鮮美。
  • 這種動物名字聽起來像魚,但是有不少人養殖,一隻能賣幾百元
    所以有的農民很可能會想養殖一些動物來賺取收益。那麼有的動物生存和繁殖能力比較強,養起來就比較容易賺錢,如果經常遇到的疾病,以及其他問題,那麼很可能會賠本,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種既容易養殖,而且全身都是寶的動物,一起來看看吧。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雕鴞被「拘留」,這是怎麼回事?
    它們通常遠離人群,這隻雄性雕鴞之所以出現在城區,主要是因為飢餓。 雕鴞的飯量很大,差不多兩天吃一隻雞。這隻雕鴞飛進田先生家的鴿籠找吃的,偏偏吃飽了之後自己又飛不出來了,搞得市民田先生是既生氣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