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我國的浙江省,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
不僅擁有怡人的景色,還保留下了各種傳統工藝
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浙江的傳統美食 —— 紅糖酥餅。
浙江義烏的紅糖文化歷史悠久,是義烏的特產之一
而紅糖小酥餅則是浙江人兒時的甜蜜回憶
每次放長假回家,紅糖小酥餅都作為我回家途中的乾糧,它也是我饋贈親朋好友的回頭貨。形式蟹殼的脆皮裡包裹著梅乾菜混合著肥膘肉丁,輕咬一口,外酥內脆,油而不膩,吃完總是滿口梅菜香。說起來就讓人直咽口水。
百年匠心老手藝
原料
PAGE1
想要吃到口口酥脆的香甜,取決於百年匠心老手藝。
採用純天然的糖蔗作為原料,沿襲了近400年的製糖工藝。
來到糖鄉,一眼望去,無邊的糖蔗田仿佛是一片綠色的海洋。義烏人用糖蔗榨制紅糖已有上百年歷史。
每年立冬前到冬至,是義烏糖蔗農人最忙碌的時候。此時農人們手持鋒利的小鋤頭斬斷甘蔗,挑起一根根倒地的糖蔗,將甘蔗利索地捆綁起來,用汽車把糖蔗運到田地附近的工廠裡。
義烏紅糖的熬製過程,用熱火朝天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一堆柴火半壁磚牆,幾把鐵瓢大鍋,木質糖槽,沿襲了近400年的技藝,就這樣薪火相傳,一輩又一輩。絞出的蔗汁被送到熬糖車間,九口大鍋相連,每一口鍋就是熬糖的一道工序。
一鍋蔗糖水,從開泡、趕水、過濾、搖瓢、打沙……在不同的鍋中連環工作,至少要5個小時。而且時間的掌控也極為重要,時間過長糖水就會焦掉,短了就結不成糖塊。因此紅糖的好壞,全靠熬糖師傅的一雙手、一雙眼而這裡的熬糖師傅大都年過半百,有著四五十年的製糖經驗。
手藝
PAGE2
傳承老師傅的傳統工藝
純手工製作的地道紅糖小酥餅,還原大自然的味道。
好吃的酥餅需用上好的原料
選用小麥粉,將麵粉加入油和溫水揉和
老師傅們手工和面、醒面,把握柔韌
麵團搓成長條,揪成面劑,捏出一個個麵皮
酥餅的填餡,十分考究,精選農家土豬肉,切成肉丁,肥瘦6:4,加入調料進行調和,更重要的是要加入自家釀製的玉米酒;
梅乾菜用的是江浙地區特產雪裡蕻梅乾菜,梅乾菜最吃油,有了豬油油脂才顯出它的香。反之,而肥肉沫經過梅乾菜吸了油脂,變得沒那麼膩,兩者相得益彰,替換了哪樣都不是酥餅的味道。
填餡就可以入烤爐了。在特製的爐中生炭火,將餅坯貼於爐內壁,經烘烤、燜烘、及將爐火退淨後焙烤,前後需在5小時以上方可製成麵皮分層薄如紙,酥鬆油潤而不膩的上等酥餅。再澆上古法熬製的紅糖,最後,在餅殼上撒上一層白芝麻,美味的紅糖酥餅就誕生了
拿起一顆輕輕一咬
薄脆酥香的餅殼立刻散落手心
落於口中的紅糖外殼則入口即化
夾雜著芝麻的濃鬱香氣在口中嚼散
已然滿口香甜
味蕾的曼妙體驗才這才剛剛開始
隨之而來的是豬肉噴香的油脂滲透到梅乾菜中
肥美的鮮鹹在口中蔓延
紅糖酥餅做為傳統點心,他的迷人口感與香酥味道喚醒著每一代江浙人的味蕾和記憶,讓人慾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