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豐縣金劉寨,不僅有漢皇祖陵,還有如此美景

2020-09-10 邵家大院子

圖文 :蔣思峰

兩漢文化傳古韻,漢高故裡賦新歌

趙莊鎮金劉寨村位於豐縣趙莊鎮東南部

豐單公路從村前穿過

村落歷史厚重,人文深邃

一起跟隨蔣老師的鏡頭

遊覽一下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地方吧。


立秋過後的一個細雨迷濛的下午,我走進了趙莊鎮金劉寨村,在村頭就看到了「水美鄉村」的地名牌。


金劉古寨,一個讓人引起鄉愁,喚醒記憶的地方。


路西的村子南頭是一排粉牆黛瓦的新農村住宅小院,門口是一條寬闊的水泥路。


路東是前幾年建成的金劉寨新農村小區,一條向東延伸的水泥路直達小區南門。


我繼續向北走去,和金劉古寨大門相對的是金劉寨新農村小區的西門,看樣子小區內還有一些掃尾工程。


這是金劉古寨的大門,是不是有點古色古香的的感覺?雖說下著迷濛的細雨,但氣溫依然很高,門口坐著幾個休憩的工人,看到我在拍攝,他們說村子的建設有他們辛勤的汗水,當我舉起相機要為他們留下一張紀念照時,他們又婉拒了。


站在古寨大門口,向西望去,悠長的街道延伸著似乎看不到頭。天空中飄灑著細碎的雨點,隱約能聽到不知從誰家飄出的《今天是個好日子》悠揚的樂曲,古街上不時有三三兩兩的村民在散步。


這個牆畫是金劉古寨的地圖,漢文化的發源地就在這裡。


「大漢第一源,天下金劉寨」,金劉寨村是漢高祖劉邦的祖居之地,其曾祖父劉清之墓至今猶在。古寨歷史悠久,民風古樸,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有故事,這裡是盛產故事的地方。古寨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風俗:大雜院、蒸年饃、接財神、捏面燈、炒料豆、祭祖、吹嗩吶、哭嫁……這延續千年又傳承不息的習俗,烙印了世代村民的生命足跡,也是祖祖輩輩精神皈依的一片家園。


路南的一棵棗樹上結滿了一嘟嚕一嘟嚕的脆棗,惹得人垂涎欲滴。



這種花在我們這裡俗稱「賽江南」,仔細看,盛開的花朵上還有細小的雨珠呢。


這是我們本地最常見的秋天開放的花兒,名字我卻記不起來了。


一家村民的門口栽了好大一片的月季花,此時正在盛開,雖說已是初秋,但怒放的花朵依然不亞於春天盛開的模樣。


一棵絲瓜秧順著立在牆邊的竹竿爬到了房頂。




走進初具規模的金劉古寨,一股濃濃的鄉愁湧上心頭……青磚黛瓦、浮雕、壁畫、塑像撲面而來,推鐵環、踢毽子、鬥拐等童年遊戲,石磙、草垛、石槽、土車等古董,挖土井、打土牆、紡棉花、磨豆油等民俗,一個集吃、喝、遊、玩、購、住於一體的漢化農耕文化村、蘇北民俗文化村呈現在眼前。


一戶農家院裡飼養的家禽,幾隻大紅公雞的耳朵真是靈敏,聽到我按動快門的聲音,立即警覺起來,兩隻看家的大鵝也嘎嘎嘎地搖晃著肥胖的身軀走進院中,仿佛報告給它們的主人「來人了!來人了!」



一段古樹樁,一個鞦韆架,喚起多少人美好的童年回憶。


一條條幽靜的小巷,聆聽者古寨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見證著古寨的興衰歷史。


靜靜的浮雕牆,用無聲的語言訴說著金劉古寨的歷史。


古寨中的一個小廣場,成了村民們納涼休憩的絕好場所。


弘揚漢風餘韻,傳中華文脈;搞好旅遊開發,造福漢皇故裡。



一組農耕畫面,一個農耕塑像,說明了劉邦老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好了。


風調雨順的好年景,老百姓趕上了如今的好日子。轆轤,對於孩子們來說,依然是個神秘的東西,只有上了歲數的人才知道那時村裡只有一口老土井,全村人的吃水都靠這個東西才能把水從井裡搖上來。


依託劉邦故裡文化景區,古寨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村中的平安橋,保佑村民一生平安。



平安橋北面的池塘裡,荷花已謝,蓮蓬已然長成。


一隻大鵝領著它的隊伍仿佛在歡迎我的到來。


路南是新建的房舍,工程還未完工,所以不知道作何用。


每一個來古寨的人都會聽到劉邦的一個個傳說和故事:當年秦滅魏,遷大梁都於豐。劉清遷居金劉寨後,居宅門前不知何時自生一棵梧桐。這棵梧桐長得極快,不幾年就長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某日這裡忽然狂風大作,天地變色,原來是從天外飛來一隻金鳳凰。這金鳳凰圍著梧桐樹盤旋三周之後,竟然落在樹上,築起巢來。金鳳凰在樹上棲息了一段日子,後又飛走,但卻將巢留在此樹上。鳳凰飛走後不久,劉清這位古豐劉氏的開基始祖也突然仙逝。劉家砍下屋前的大梧桐樹做成棺材,用來安葬劉清。


劉清出葬那天,本來天氣晴朗,不料臨出喪時,忽然間天昏地暗,電閃雷鳴,下起了傾盆大雨,使送葬隊伍無法成行。人們萬般無奈,只好將劉清的靈柩暫時放在挖梧桐樹後留下的大樹坑中。雨過天晴之後,人們再來抬棺時,吃驚地發現棺材已不見,而梧桐樹坑此時已變成一座巍然宏大的大圓墳。更令人吃驚不已的是,當時竟有億萬隻螞蟻,正在忙碌著向墳上築土。劉氏族人於是就把這個大圓土墳當作劉清的墓冢。當地的人們則紛紛奔走相告,說這是「鳳凰點穴」,「螞蟻圓墳必出貴人」。
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古寨的最西頭就是這樣一座迎門牆,牆上題寫著劉邦的《大風歌》。


離開古寨,我往漢皇祖陵趕去,小雨越來越緊了,路東是一片高粱地,高粱正在抽穗。


路兩邊是盛開的木槿樹,雨中的木槿花是不是很漂亮?


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蔚天池為漢皇祖陵題寫的「天下金劉寨」五個大字,大氣而又磅礴,不少來景區的遊人要在這裡拍張紀念照。


小雨驟停,夕陽從雲層裡露出臉來。

石頭的後面是一棵迎客松,往上斜伸出來的枝條仿佛是它伸出的一條手臂,歡迎遊人的到來。


雖說是初秋,但蘆花早早地綻放出了它的美,一陣涼風吹過,蘆花搖曳。

來一張漢皇祖陵的特寫鏡頭,在我們的論壇上留下它的身影。


相機的快門聲驚起了西邊銀杏樹上棲息的一群不知名的鳥兒,景區綠化搞好了,鳥兒也來這裡安家了。


下了一天的小雨終於停歇下來,漢皇祖陵的四靈漢闕的輪廓更加清晰了。


劉邦大帝的雕像栩栩如生,總長620米的漢源大道上不時有遊人走過。


漢源大道兩側鋪滿的鵝卵石不知被什麼人丟撒的到處都是,景區建設不易,更需要遊人自覺保護好景區內的一草一木。


這是一棵什麼樹?鵝黃色的葉子,顯得特別茂盛。


這是漢源大道西邊的林蔭道,和心愛的人牽著手走在這樣的小道上,是不是很甜蜜很有浪漫的情調呢?


劉邦是豐縣的驕傲和自豪。他是漢族、漢字、漢語、漢文化的肇始者,他和他創立的大漢王朝,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峨豐碑,鑄就了萬古不滅的民族記憶。作為劉邦的出生地,豐縣一直被稱之為「漢之故裡」,漢皇祖陵和劉清墓更被文史學界譽為「天下金劉寨、大漢第一源」。這裡吸引著無數海內外劉氏後裔和各界人士前來尋根祭祖、參觀考察,成為豐縣的文化新地標。


劉邦是豐縣的自豪,人們撫古追昔,不斷尋覓保護著漢文明的珍貴遺存,發掘著兩漢造就的文化寶藏,積極宣傳弘揚兩漢文化。據史載,劉邦出生於沛豐邑中陽裡,經考證豐縣金劉寨即為中陽裡屬地。劉邦曾云:「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因此在西漢時期,豐縣曾經極盡繁華。漢王朝對中華漢文化的影響,使劉邦被史學家稱為「漢之始祖」,豐縣也被稱為「漢皇故裡」。


四靈漢闕到劉邦雕像之間是620米長的漢源大道,據說劉邦活了62歲,620米的含義不言而喻啊!幾組浮雕分別講述著豐城古老的歷史以及劉邦出生到稱帝期間各種富有傳奇色彩的傳說以及當政之後的豐功偉績。


景區指示牌,這個指示牌詳細標註了整個景區的各個景點。


再來一張雨後景區圖,是不是有種非常清新的感覺?



這是漢源大道東側的林蔭道,綠樹如茵,人走在上面,仿佛走進了時光隧道。


暮色漸漸上來了,雪松上的一根枯枝上停留著一隻飛倦了的小鳥,它仰頭望著,好像在尋覓它的家安在哪裡了,相機的快門聲竟然沒打擾到它。




不知不覺之間,夕陽落山了,西天上出現了美麗的晚霞,我按動快門,留下了幾張晚霞映照下的漢皇祖陵的美圖。


漢皇祖陵景區,歡迎您的再來!

相關焦點

  • 大年初一10萬遊客前往漢皇祖陵!豐縣景區遊火了……
    位於趙莊鎮的漢皇祖陵景區迎來了節日遊客高峰,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景區遊人如織,人頭攢動,許多群眾選擇通過遊玩這一方式來歡度春節。   遊客 王永峰:「感覺豐縣變化非常大,漢皇祖陵的規模已經很好了,金劉古寨也很具特色。」
  • 江蘇省徐州市的豐縣和江蘇省徐州市的沛縣
    江蘇省徐州市的豐縣。豐縣在哪裡?豐縣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豐縣縣政府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豐縣。豐縣有哪些景點?旅遊推薦:漢皇祖陵AAA級景區。漢皇祖陵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豐縣趙莊鎮劉寨村。住宿選擇:可以入住尚客優快捷酒店。尚客優快捷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支農路。
  • 徐州豐縣三個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喜歡的不要錯過了
    豐縣:又名鳳城,隸屬於江蘇省徐州市,位於江蘇省徐州市西北部,處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之地。豐縣歷史悠久,有「先有徐州後有軒,唯有豐縣不記年」一說。境內著名的景點有漢皇祖陵、天師故裡漢文化景區、淵子湖等,喜歡的不要錯過了。
  • 豐縣2016旅遊攻略
    【旅遊】豐縣的旅遊景點有:百年梨花園、豐縣百年梨樹王、豐縣城、娥墓堌、虺城、偃王城、苗城、荊軻墓、中陽裡、金劉寨、馬公書院、枌榆社、三十裡廟(三十五裡廟)、食城、邀帝城、蕭何宅、絳侯墓、永寧寺、藥盒子、司馬溫公廟、朱陳村、杏花村、賀知章墓、明教寺、漢高祖廟、停靈臺、程子院、三絕碑、曲全宮、天津晚釣、聖井春遊、泡水波光、城隍廟、三姓林、套樓、文廟、大觀樓、關嶽祠廟
  • 豐縣漢文化彩燈節、潘安湖光雕展、督公湖燈彩藝術節,你要看的燈展都在這了,趕緊收藏起來吧~
    夜幕下的漢皇祖陵景區,燈光紛燦,彩光絢麗;各種燈飾阿娜多姿,惟妙惟肖,把漢皇祖陵景區點綴的金碧輝煌。       1月18日,以「美好豐縣」為主題,旨在展示豐縣人民美好生活景象的首屆中國.豐縣漢文化彩燈節在趙莊鎮漢皇祖陵文化景區粉飾登場,隆重開幕。
  • 探訪投資2600萬元,正在建設中的豐縣趙莊鎮金劉古寨!獨家照片...
    金劉寨古村改造工程是漢皇祖陵文化景區配套工程,遊人在體驗了漢皇祖陵文化景區的大漢雄風以後,可以到位於北側的金劉古寨,體驗一下鄉俗民情、古漢風韻,對兩漢文化的發源地和兩漢文化的傳承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乘車信息:從豐縣城區出發乘坐201路(客運東站——大劉集)公交車,大約在2-3元左右,小編是從漢城站出發到金劉寨1站下車花費是2元大概二十幾分鐘車程,豐縣的城鄉一體化公交車現在全部是採用的電動力車,安全環保還有空調。攝影:豐縣論壇部分信息來源:快報豐縣
  • 同為江蘇的人口大縣, 豐縣和沛縣哪個好
    豐縣和沛縣都是江蘇徐州下屬縣,處於江蘇、魯山東、豫河南、皖安徽四省交界處。都是江蘇的人口大縣,豐縣人口95萬,沛縣人口130萬。沛縣,是濱湖之城,沛城東距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不足5公裡,擁有62公裡湖岸線、400平方公裡湖面。
  • 江蘇省資訊|請問江蘇的淮揚菜有哪些值得推薦?
    3、漢高祖劉邦的出生地,在江蘇這個小村,依託一座陵墓建成景區漢朝的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是非常知名的歷史人物,其老家在江蘇豐縣的金劉寨村。如今依託劉邦曾祖父劉清的陵墓,建起漢皇祖陵景區,佔地面積超過3000畝,成了一處知名的漢文化景區。
  • 錫山—豐縣工業園:蘇北振興「推進器」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支持南北掛鈎共建蘇北開發區政策措施的通知》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加快蘇北振興、促進區域共同發展的有關會議精神,進一步推進蘇北工業化進程,自2005年8月起兩年多來,錫山區與豐縣雙方黨政主要領導先後16次進行考察互訪,積極磋商,交換意見,有效對接,把南北共建工作推進了實質性軌道,使各項工作按時序進度有效推進。     冬去春來,鬥轉星移。
  • 正是沙河蘋果豐收時——省作協在豐縣舉辦的蘇北片江蘇作家研討班...
    江蘇作家網訊 時值深秋,正是豐縣大沙河蘋果豐收採摘的季節。2019年11月21日-24日,省作協在徐州豐縣舉辦江蘇文學院第二期江蘇作家研討班(蘇北片)。來自徐州、連雲港、淮安、鹽城、宿遷蘇北五市的30多位作家參加了研討。
  • 蘇北豐縣農村年後露天吃大席,真是解饞啊
    圖片來自網絡 配文/張克龍隨著外出打工人員的增多,蘇北豐縣農村的青年人辦喜事的也多選在春節前後,這時候人多圖個熱鬧,新年辦喜事也圖個吉祥,所以年前年後吃大席是常有的事,有的時候一天吃兩家的都有,可謂新年喜事多,大席吃連窩,家鄉菜味美,
  • 在異國他鄉,我在文字裡回味故鄉豐縣
    文:白雲飛圖:紅豔在江蘇西北的徐州,有個漢皇故裡豐縣,豐縣在徐州的西北,在豐縣的西北,是現在的歡口鎮,也包括老的沙莊鄉,沙莊鄉的西北,邊河的河畔,就是我的老家——王海白莊。小時候,最煩跟著爸爸回老家。常常有我們把車子放在路邊人家,然後走個幾裡地回家的事情。後來有了砂石路,又有了柏油路,現在變成了水泥路入村了。現在的孩子們,再也想不到還有這種爛泥路。他們覺得,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每次回家,我最喜歡跟著爺爺。爺爺從心底疼著我們,看著我們,眼角皺紋裡都是高興。爺爺在邊河上擺渡,趕集上店的人都經過。
  • 江蘇省的豐縣和沛縣,究竟哪一個是劉邦故裡?
    其中,作為5個副中心之一,豐縣的城市定位為蘇魯豫皖邊界新興工業城市和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以及「漢皇故裡文化及生態旅遊城市」。沛縣的城市定位則為江蘇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徐州市二級經濟中心,區域性商貿旅遊園林城市。規劃一出,兩縣譁然,豐縣自然沾喜,而沛縣則有更多的不服。
  • 發生在蘇北豐縣:有一個愛情故事非常溫暖,看完感動的讓人淚目!
    文:肖運懷古有梁鴻孟光「舉案齊眉」,宋弘夫婦「不棄糟糠」;近代有林徽因梁思成愛情「情投意合,堅如磐石」;錢鍾書與楊絳「高度默契,相愛終身」,現代有司開山老哥「伉儷諧篤,相濡以沫」。司開山老哥是蘇北豐縣歡口鎮原教辦主任,請讓我還以此尊稱!司主任和愛人盧碧雲老師夫妻的結合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是經媒人介紹,然後相親相愛的,然而兩個人卻在生命相依中譜寫了一曲不同尋常的愛情詩篇。司主任上初中時由於家境貧寒幾乎失學,是他的品學兼優深得姚慕華老師的青睞和垂愛,也是在姚慕華老師影響下愛好語文和寫作的。
  • 江蘇41縣市,一半在蘇北,徐州邳州市蘇北領先,位居江蘇第16名
    我們試著統計了一下, 蘇北5市除市管區(包括各種經濟開發區、高新區)外,共轄20個縣(或縣級市), 其中徐州(5)、連雲港(3)、鹽城(6)、淮安(3)、宿遷(3), 2018年全年GDP數據排名蘇北20個縣,徐州邳州市居蘇北首位,江蘇41個縣市居第16位, 邳州市(徐州,蘇北第一
  • 豐縣常店鎮李路口村:美麗鄉村入畫來,看了數遍仍餘興未盡!
    圖文:蔣思鋒漢皇祖陵東面就是豐縣常店鎮振興村李路口自然村,豐單公路(321省道)從村子南面通過,這裡原來隸屬於馬樓鄉,2000年4月全縣撤鄉並鎮,併入常店鎮振興村至今。沿著321省道過了馬樓往西不遠,就看到了豐縣公交站臺李路口站,站臺北邊的小村莊,就是今天要拍的村莊-----豐縣常店鎮振興村李路口自然村。
  • 梁寨鎮:「蘇北羊王」唱響豐縣「大風歌」
    10月26日下午,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主辦的「江蘇省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現場,10位來自豐縣的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深情講述感人事跡,唱響了一曲有情有義的「大風歌」。其中一位就是來自梁寨鎮的「江蘇省勞動模範」陳家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