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篇2」「幹」「乾」「幹」三字的區別

2020-12-17 花見詩社

」除了表示八卦(天,陽性)之外,「」「」這兩個繁體字都統一簡化為「」字,而「幹」字在古代本來就是存在並且很常用的。這三個字在字形上並不難區分,容易搞混的是字義。漢字簡化經常出現「多對一」的情況,比如頭髮的「」和發財的「」都簡化為「」字。有時候做詩或者寫書法時,要用到繁體字,找不到古今漢字對應關係的話就會鬧笑話了。

讓我們看一下這些字的具體區別吧。

▲主要意思和讀音

幹:

讀音gān,本意是盾牌的意思,幹戈就是指盾牌和戈,代指武器和戰爭;當然還有很多別的意思。只列舉常用詞彙在古代寫作「幹」的例子:1,天幹地支;2,水邊的意思,比如《詩經·斯幹》中的「幹」是「水涯」的意思(一說同澗);3,脫水的乾燥食品,比如豆腐乾;4,做動詞時主要是「冒犯」的意思,《說文》曰「幹,犯也」

▲「幹」字的字形演變

乾:

讀音為「qián」時,表示八卦的乾卦和男性的意思。讀音為「gān」時,主要表示「沒有水分,乾燥」的意思;其他常用的意思有「徒然、白白的」比如乾瞪眼等。

▲乾的小篆

幹:

讀音gàn,這個最好區分,主要表示「主體,主要的」之類的意思,比如「主幹」,「樹幹」等。還有最重要的表示「事情」的意思,比如「有何貴幹?」就是有什麼事的意思,此外我們幾乎每天都在使用的「你在幹什麼?」的「」的繁體字就是這個「」字。

▲幹的小篆

掌握和明白這幾個主要意思,寫書法和創作古詩詞時就有依據了。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本篇的讀者請點讚關注哦。有什麼感想和建議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漢字#

參考資料:

《漢字簡化方案(1964)》,國語辭典,漢典,國學大師。

圖片來源:

字形和小篆漢典截圖,其他作者自製。

相關焦點

  • 「漢字篇5」一個相同的字竟然有三種讀音和兩種寫法「丨」
    (2)造字之時,原非一字,音義原異,只以形體之相近,後人不察,乃合為一體,因而形同而音義殊(3)古代文字少,故多象形假借。(4)形聲之字所從之聲,每多省聲,而所省之聲,其形偶與他字相涉,於是字音亦隨之而異。
  • 「漢字篇5」一個相同的字竟然有三種讀音和兩種寫法「丨」
    (2)造字之時,原非一字,音義原異,只以形體之相近,後人不察,乃合為一體,因而形同而音義殊(3)古代文字少,故多象形假借。(4)形聲之字所從之聲,每多省聲,而所省之聲,其形偶與他字相涉,於是字音亦隨之而異。
  • 「漢字篇4」我姓「Zhang」音十章,還是立早章?
    「璋」是一種玉器,《說文解字》曰「剡上為圭,半圭為璋」,璋形狀就是半個「圭」,但是目前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璋」的形態。葛亮先生認為反正不是「音十章」。但還是欠斟酌,漢字有一詞多義的現象,不能說明在商代或者周代的「章」不可以表示音樂的一章。
  • 【谷阿莫】原創文章:關於什麼是「幹」
    這個字單獨用的話,在臺灣本身是一個「粗話」,類似英文的「FUCK」,也類似北方話的「操」或是「肏」,普通話的意思不外乎就是「奸」的意思,而奸字在閩南語裡面的發音剛好就是「幹」,所以普通話裡倒黴的「幹」字,就變成髒話了。最原本拿「幹」來罵人的方法就是「幹你娘」,意思大概就是「強姦你母親」,是不是非常難聽?
  • 接觸漢字、寓教於樂!在京都「漢字博物館」學習體驗漢字文化
    位於京都祉園的「漢檢 漢字博物館圖書館(以下簡稱 漢字博物館)」,是一處藉由透過接觸影像、圖像設計及資料等各項體驗設備來從各種角度學習「漢字」的設施。由於漢字博物館廣受到大人及小朋友們的好評,所以金時這次前往了此處,體驗學習了漢字文化!就讓我趕快來介紹此設施吧!共有5萬個字!
  • 說文解字1:漢字從哪裡來?
    右請注意兩個字第一筆和第二筆的區別,再看一下隸書和草書「右」的寫法:接著說一下「馬」字的流變過程:馬字的演變過程 來自象形字典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規律,那就是漢字在創製的初期往往是具象的、生動的、蘊含著遠初先民熾熱情感的,漢字的符號性、工具性就愈加明顯。
  • 「漢字篇1」深入辨析「祇,祗,衹,袛」四字
    現代漢語不管在書面語還是在口語中,這四個漢字都幾乎不使用,但是作為衹(繁體字)簡化後表示「只是」的「只」字,使用頻率很高。當然簡體字「只」對應的繁體字有兩個,別一個字是「隻」表示量詞和獨特的意思,比如一隻鳥,隻身。
  • 看不懂「鰹、鰺、鰯、鱚」不會點菜?立刻學日本常見魚類漢字
    大家到日本自由行時,會去日式料理店、壽司店品嘗日本傳統的食文化「壽司」嗎?壽司種類相當多,菜單上各種「魚」部首的漢字意思常常讓人搞不懂。想知道那些「魚」漢字是什麼意思嗎?這篇文章就幫大家整理常見魚字邊漢字,看完就能無痛點菜羅!
  • 幹!炒牛河
    訂閱號的第一篇文章,蘿柚先和大家聊聊吃的。人們都說,「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沒有一個物種能逃出廣東人的嘴巴」。這當然只是一句玩笑話。廣東人的確什麼都敢吃,但是諸如野生動物、瀕危物種等法律不允許吃的,我們不會吃也不敢吃。(部分作死的人除外)而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討的,是粵菜的一道經典菜式——幹炒牛河。
  • 日劇常說的「一期一會」是什麼意思?日本常見四字熟語《數字篇》
    日本也使用漢字,因此由漢字組成的「四字熟語」也讓人倍感親切。「四字熟語」很像中文的「成語」,雖然每個字都會念,但你確定真的了解它們的意思嗎?小心別鬧笑話羅!像是「八方美人」的美人真的是美人嗎?「兩枚看板」的「看板」是不是看板?只要看了這篇,就能學會那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四字熟語」羅!
  • 《凪的新生活》的「凪」到底怎麼念?日劇漫畫常見念不出來的漢字
    常看日本漫畫、 日劇的人一定都見過「凪」、「雫」、「込」、「峠」、「畑」等漢字。不僅不知道意思,也不知道發音怎麼念。其實這些字都是日本的和製漢字,是日本發明的漢字喔!小編今天就要來告訴大家,這些漢字到底是什麼意思,下次日本旅遊時看到就知道怎麼讀啦!▋「和製漢字」是什麼?
  • 《說文解字》第368課:「幹戈」中,戈是兵器,「幹」是啥?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只講一個漢字:「幹」,「幹」是《說文》540個部首漢字之一,「幹」部共有三個漢字,但今天只講「幹」字。 現代漢語201部部首方案仍有「幹」部,部屬漢字多作音符構成形聲字。比如「肝、杆、稈、岸」等。
  • 漢字設計中的度量標準(三)
    回顧漢字設計,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釐清、歸納出一系列漢字字體設計中的度量標準呢?《漢字設計中的度量標準》為三篇系列文章。在第一篇中,我們比較式地回顧了中西文字體設計的發展過程,不論對於什麼文種的字體設計而言,metrics 的底層邏輯是否清晰與豐富,對應著設計作品的多樣化與可能性。
  • 接觸漢字、寓教於樂!在京都「漢字博物館」學習體驗漢字文化
    位於京都祉園的「漢檢 漢字博物館圖書館(以下簡稱 漢字博物館)」,是一處藉由透過接觸影像、圖像設計及資料等各項體驗設備來從各種角度學習「漢字」的設施。由於漢字博物館廣受到大人及小朋友們的好評,所以金時這次前往了此處,體驗學習了漢字文化!就讓我趕快來介紹此設施吧!共有5萬個字!
  • 2020年日本「今年的漢字」公布!看看哪一字獲選年度代表字
    這是因為「12月12日」的日文讀音與「いい字1字(1個好字)」諧音,因此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便將這天定為漢字日,並從1995年起實施「今年の漢字」票選活動!2020年,全球都籠罩在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陰霾中,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不太好過的一年。每年都會選出該年度代表字的「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在12月14日午後的j的時候公布了2020「今年の漢字」,大家猜得到是什麼字嗎?
  • 漢字發展須尊重字理與規律
    每一個字的構形,都是造字者看待事象的一種樣式,或者說是造字者對事象內在邏輯的一種理解。」漢字奧妙,一字表一意何謂漢字獨特的表意?據相關專家介紹,在解釋這個問題前,先要說明,漢字不僅表意,還有象形與表音等特質。簡體字中,「眾」是典型的表意字,「媽」則兼具表意和表音,而追根溯源,繁體字的「人」和「馬」都為象形。那為何要特意強調漢字的表意性?
  • 老子寫《道德經》的時候,「妙」字不是女字旁,而是「玄」字旁!
    老子《道德經》中的「妙」字,有著很深的內涵,我們從現代漢字「妙」字的字形、字義,很難理解老子用「妙」字的本意。最好的辦法,還是到甲骨文中去找,老子當時用的字,不是他自己創造的,也受甲骨文字義的影響。但是,我們在甲骨文中、甚至在之後的金文中,也沒找到「妙」字,我們在漢字叔叔這裡找到了很古老的篆書「妙」字,請見下圖:這兩個篆書「妙」字,字形結構基本上是一樣的,而且,採用的主要造字元素也是甲骨文,而且是那種很源頭的甲骨文,為什麼這麼說呢?
  • 疫情橫行 日本年度漢字「密」字獲選
    日本京都清水寺的貫主森清範,14日下午在清水寺揮毫寫下代表2020年世態的漢字「密」字。由日本漢字能檢定協會從1995年起主辦的年度漢字票選,今年漢字多與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有關,「密」字以28401票拔得頭籌,「密」字來自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喊出的防疫口號「三密」(不密集、不密閉和不與人密切接觸),「三密」也在本月初獲日本年度流行語大獎。
  • 映日荷花醉「乾塘」
    ▲乾塘革命英雄李葵泉文稿TA三面臨海清新脫俗、端雅天然那是「乾塘荷之韻不染淤泥、高風亮節那是「乾塘荷之魂」▲供圖 湛江市坡頭區攝影協會 黃曉宇清香四溢、舌尖美味那是「乾塘荷之味」」乾塘的荷花已經開好了快來湛江坡頭乾塘鎮和荷花來一場約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