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多地同日「拉閘」,短時間內關閉燈光、電腦、空調等
新快報訊 記者唐星 馮豔丹通訊員沈甸報導 昨天是「地球熄燈一小時」活動日,昨晚8時30分,在10秒倒數聲中,廣州塔及周邊建築開始拉閘熄燈一小時,以此方式表現人們對環境的關注。此外,珠江琶醍、樂峰廣場、廣州漁人碼頭多彩小鎮等4個分會場也舉行了形式各異的環保活動。
此次活動的主題是「綠色生活,藍色WE來」,活動用熄燈一小時的方式,向公眾傳遞「我們的藍色未來需要共同努力。從生活習慣入手,踐行可持續生活方式,就是藍色未來的保障」的理念。本次活動由廣東省環境保護基金會、廣東省環境保護宣教中心、廣東省環保公益促進會聯合主辦。
此外,廣東電網也在全省多地同時開展主題活動,倡導綠色、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
在中山,電動公共汽車上搭設「藍色WE來」移動舞臺,一場「不插電演唱會」讓市民在「熄燈」夜感受音樂的美妙;在佛山,市民將50公裡徒步所節約的能源折算為電量,無償捐贈給孤寡老人、五保戶等困難群體;在湛江,德國青少年和湛江高校大學生一起參觀廣東電網首個客用碼頭岸電改造項目,討論更多關於節能生活方式的創想……而在昨晚8:30至9:30,廣東電網在各行政辦公大樓關閉景觀、辦公照明燈光,以及電腦、空調,以實際行動響應「地球一小時」的號召。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去年全省清潔能源發電減排二氧化碳8200多萬噸,相當於植樹超過6000萬畝。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廣東一直是能源消耗大省,如何以較低能耗、較小環境代價取得較大經濟發展成果,已成為當務之急。2016年,廣東非化石能源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比例約40%,全年共計消納清潔能源電量約2515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約8224萬噸;以平均每畝樹林年減排約1.336噸二氧化碳折算,相當於植樹6156萬畝。
此外,在過去一年,廣東電網共推動電能替代落地實施項目261個,年累計替代電量9.1億千瓦時,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72.6萬噸、減排氮氧化物0.43萬噸。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