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聖歸來》的負面消息很多,主要是新出的那款遊戲鬧的,連之前接了廣告的幾位大佬都出來道歉了,說自己沒有客官公正評價這款遊戲。這款遊戲質量如何,相信關注的朋友都已經看過了。這個質量水平還賣這個價格,說真的,糟蹋一個優秀的動畫作品,甚至會影響到之後的口碑。
有網友去扒拉了這款遊戲的開發公司,名叫Hexa Drive,是家日本公司,成立時間也很早了,參與製作過不少優秀遊戲,比如《FF15》、《MHP2G》一類的,但是為啥這次弄出來個《大聖歸來》這樣個口碑爆炸的東西呢?遊戲領域的事情我不太了解,但是動漫圈子我熟悉一些,我就知道一件事:我們所謂的「中日合拍」動畫,基本上沒出現過什麼好玩意兒,一堆中國公司抱著錢去找日本人幫忙做動畫,結果呢?弄出來各種粗製濫造的動畫作品,動畫坑完坑遊戲,只求國產從業者們長點心吧。
先從最近說起吧,最近宣傳過「中日合拍」,結果被坑得半死的動畫是哪部呢?是《拾又之國》。這部作品原作是第年秒創作的少年漫畫,作漫畫人氣不低,故事發生的世界裡突然出現了一塊新的大陸,吸引著無數探險家前去冒險,照理說這樣一個帶有奇幻和想像的作品應該再怎麼改也不至於翻車吧?
然而事實卻是,最終的成片卻是被大家罵慘了,其B站播放數據總共800萬,豆瓣評分5.0,B站評分4.3(國語版評分,日語版4.7分),在B站這樣一個對國產動漫相對寬容的視頻社區裡,它連及格分都沒有達到,大家可以想想質量如何了。批評聲主要集中在動畫製作上,雖然畫風看起來足夠精緻,但是處處透露著貧窮,畫面看起來像PPT、背景粗製濫造,不少人第一集就被勸退。劇情據說也被魔改,原作者還在自己的社交網絡上吐槽說從頭到尾都是動畫原創內容了。
是中公司錢給少了,導致日本人不好好幹事麼?似乎也並不是。據原作者透露這部動畫一集的製作費用達到了2500萬日元,而根據這些年日本業界的慣例,普通一集動畫,預算1400萬上下浮動算是比較標準的製作費用了,《拾又之國》的花費算是「高規格」。然而實際做出來的結果大家已經看到了。
似乎在日本人眼裡,我們已經成為了「人傻錢多速來」的典型,多少中國的製作公司抱著大筆錢去請日本人做動畫啊,給的錢是行業標準的一倍兩倍三倍,但是日本人怎麼做的呢?給我們認真做了麼?看看那些所謂「中日合拍」的動畫,真的有多少不是笑話的?
有的是日本公司雖然拿了錢,但是卻偷工減料,不好好幹事。比如之前的《一人之下》第一季動畫。雖然這一季動畫的評論口碑都還可以,不過我認為這完全是建立在原作故事基礎上的,對於劇情沒有魔改,而且中文版配音十分給力,但是不得不說,第一季動畫的畫面很多PPT的地方,人物背景走形不是一處兩處了,打鬥畫面也並不算特別出彩,和之後我們中國人自己做的第二季動畫已經番外篇相比效果差得太遠。可以貼幾張第一季動畫的截圖,明顯看出來臉都歪了,這種情況第二季動畫有了很大改善。我喜歡這部作品,但是對第一季動畫的質量真的不滿意。
類似的評價還發生在《從前有座靈劍山》的動畫版身上,雖然我個人對於第一二季畫風十分喜歡,但是動畫中照樣時不時存在崩壞,借動畫評論區的話來說,「雖然動畫看起來還可以,但是和日本每個季度的新番相比,確實還有差距」。
還有的日本公司雖然拿了錢,卻不僅僅偷工減料,還拿著我們的錢瞎搞。之前國內有部動畫叫《侍靈演武》,請的是《名偵探柯南》劇場版的導演靜野孔文,結果動畫做出來表現十分糟糕,其中最讓人詬病的地方是,不知道為什麼動畫中登場角色都帶著黑線,導演美其名曰是為了畫面表現效果,但是觀眾們看了只感覺無比的奇怪。
我覺得可以類比下馮小剛導演的《我不是潘金蓮》,非要把電影拍成是圓的,大家都說這樣弄太怪了不好看,他卻堅持說這是作品特色,結果最後票房可想而知了。日本人花的可是咱們中國人的錢,也不知道心疼不心疼。
中國這些動畫公司們為啥請日本公司來幫忙做動畫、做遊戲呢?其實無非覺得咱們國家的製作水平還不高,希望花大價錢,請人家幫忙製作一些高水平的作品。如果作品質量本身對得起這個錢也就罷了,關鍵是現在看來基本上都是被當冤大頭啊。當然我覺得也不排除有些奸商覺得這樣掛個日本人的名頭好忽悠中國人的錢,但是我想這肯定還是極少數人的想法。
更多的中國公司是懷著很美好的想法去的,希望我們通過這樣的中日合作,可以學習到人家先進的動畫技術,然後回來好好建設我們國家的動漫、遊戲產業,然而事實是,日本人也明白「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道理,對於我們,他們防著,對於我們的產業,他們巴不得發展不起來,錢是收了,會好好幹事情麼?從這些年中日合拍的各種動漫作品的撲街我想已經可以說明問題了。
當然,真正為了國產動漫的發展願意傾囊相授的日本動漫從業者也是有的,國內諸如七靈石一類的動畫公司的老闆,其實就是從日本學成歸來的動畫人,而目前,國內也有不少動畫人,在日本公司裡學習。
比如之前大受好評的《博人傳》動畫第87集,這一集的主力創作人員黃成希就是一位中國人,目前在日本動畫公司裡工作學習,據說《一人之下》新動畫就有他的參與。將來如果他學成歸國的話,不是我們國產動畫的中流砥柱麼?這樣的人才培養和輸送,不比花大錢去當冤大頭要靠譜麼?
讓人欣喜的是,國產動畫公司們也開始奮起直追,越來越爭氣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高票房成功證明了國產動漫行業的未來和發展潛力,而我們的人才培養機制,也在慢慢逐步完善,各大高校、美院相關專業也一直在培養人才,不過相對於其他產業已經發達完善的國家,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
我們的動漫產業要發展,始終還是要靠我們自己,光拿著錢去買買買,就算能買來高水平的合拍動畫,也買不回真正先進的動畫技術,買不回動漫專業的人才。國產動漫要崛起,終究是要落在吾輩自己的身上。加油,國產動漫,加油,國產動漫人們!以及,共勉,諸位國產動漫的愛好者及支持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