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日本藝術」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開展

2020-12-24 藝術中國

為紀念亞洲部(Department of Asian Art)成立100周年,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於2015年2月14日推出「發現日本藝術」特展(Discovering Japanese Art: American Collectors and the Met),以探尋大都會博物館深厚的日本藝術收藏歷史。本次展覽由大都會亞洲部助理策展人Monika Bincsik策劃完成,共計展出200餘件不同材質的日本藝術精品,用以向觀眾全面展示大都會的日本收藏如何從19世紀80年代僅有的一些裝飾藝術品逐漸壯大起來。此次亮相的展品中不乏世界級的名畫:如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Great Wave);一批江戶時期畫家的彩色屏風畫,如尾形光琳的《八橋圖》(Irises at Yatsuhashi);鈴木其一的《朝顏圖》(Morning Glories)等,以及十幾年來第一次展出的曾屬京都龍安寺的「門畫」(Sliding-door paintings)。橫跨古今的展覽視角剖析出日本藝術在美國的收藏趨勢與接納歷史。更加重要的是,展覽將重點闡釋一批關鍵的美國收藏家和策展人對大都會日本藝術品收藏的突出貢獻,他們對日本藝術情有獨鍾並且嗅覺敏銳。同時,另外70件作品也將於2015年6月加入到這次的展覽中,從而在內容上呈現更為系統的日本藝術。

展覽分四部分呈現,第一部分是美國早期的日本藝術收藏家們。大都會的日本藝術收藏歷史開啟於1854年美日《神奈川條約》(Treaty of Peace and Amity)的籤訂,從那時起,懷揣尋寶之夢的藝術愛好者可以自由來往日本,並有直接途徑來接觸這個孤島的傳統文化和裝飾藝術。本次展覽的第一個展廳聚焦一批最早的收藏家,他們是先鋒探險家以及最早訪問日本的藝術家。1870年代是美國對日本裝飾藝術興趣濃厚的時期,並突出反映在1876年費城的萬國博覽會上。路易斯•蒂凡尼(Louis Comfort Tiffany ,1848–1933)私人收藏的一批亞洲藝術為當時紐約的貴族生活用品提供了技藝和設計上的範本。更加有趣的是,當時蒂芙尼公司的銀飾設計總監愛德華•穆爾(Edward C. Moore ,1827-1891)和蒂芙尼本人的助手塞繆爾•科爾曼(Samuel Colman ,1832-1920)都成為日本裝飾藝術品收藏家,也是大都會的贊助人。穆爾的收藏精華,包括金屬製品、竹編藝術品等都將在這部分中展示。

大都會第一筆官方日本藝術品捐贈來自史蒂芬•惠特尼•菲尼克斯(Stephen Whitney Phoenix ,1839–1881),他出自紐約的一個政治家庭,父親是一名成功的商人。這批藏品早在1873-74年就已經出借給大都會並在相關展覽中展出。另一位對博物館的日本收藏立下了汗馬功勞的美國人是查爾斯•斯圖爾特•史密斯(Charles Stewart Smith ,1832–1909)。作為大都會的董事,史密斯在與第三任妻子於日本度蜜月時成為了徹徹底底的日本迷,尤其是對日本繪畫和瓷器興趣頗濃。本次展覽將展出史密斯收藏中著名的鍋島窯瓷器、谷文晁(Tani Bunchō,1763–1840)的立軸以及河鍋曉齋(Kawanabe Kyōsai ,1831–1889)的水墨畫等,兩者分別是江戶時代、明治時代最偉大的日本畫家之一。第一板塊還將展出一部分耳墜、腰帶扣等裝飾小物,主要來自紐約慈善家拉舍爾•塞奇(Margaret Olivia Slocum Sage, 1828–1918)的藏品,它們於1910年被捐贈,共計2500件。

第二部分為日本山中商會(Yamanaka & Co)的推動。從1895年開始山中商會逐漸成為紐約日本藝術的主要承辦商。這一機構與當時紐約最為重要的藏家和贊助人關係密切,在塑造大都會日本收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1925年,在山中商會的協助下,大都會得到了13世紀的舉世傑作《北野神社傳奇》(Illustrated Legends of the Kitano Shrine)。這一部分展覽還將包括山中商會另外一些佛教藝術精品。

展覽的第三部分是海梅維爾收藏。1876年,海梅維爾(Henry O. Havemeyer,1847–1907)和科爾曼參觀了費城世界博覽會,在那裡他購買了一些日本漆器、印籠和紡織品,這也成為他大規模收藏日本藝術的開始,之後他與第二任妻子一同經營著他們的收藏,並最終捐獻給了大都會。在他上東區的豪華住宅裡,倫勃朗的自畫像、印象派繪畫、德加的雕塑等與日本藝術品、中國藝術品並置在一起。被廣泛認為是最精良的日本版畫作品《神奈川沖浪裏》就出自這批收藏,並於本次展覽與公眾見面。

大都會曾經的遠東部首任策展人雷茨(Sigisbert Chretien Bosch Reitz)對日本藝術極其著迷,並於1900-1901年遊歷日本學習傳統繪畫。同時,也正是雷茨說服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在1918-1922年間將自己一批卓越的日本木刻版畫賣給了大都會。在他1926年再次去到日本時,雷茨在京都得到了尾形光琳的《狂暴》(Rough Waves),這是整個大都會日本收藏的精華之一。二戰後,藝術市場興起,大都會又於1953年得到了尾形光琳著名的屏風《八橋圖》(Eight Bridges),緊隨其後山中商會又購得了鈴木其一的《朝顏圖》(Morning Glories),除了這批名作外,18世紀末勝川派畫家的人物畫也將在這部分展出。

展覽的第四部分主要呈現哈裡•帕卡德(Harry G. C. Packard ,1914-1991)的收藏。這批東西在1975年被大都會收購,超過400件的巨型收藏使大都會一躍成為全美甚至全世界日本藝術收藏最重要的機構之一。此次展覽在橫縱篩選的基礎上,為觀眾呈現了包括考古材料、中世紀佛像與繪畫、江戶時代的屏風與捲軸、精選的瓷器等一批藝術珍品。

最後三個展廳將展示大都會在近30餘年的日本收藏,包括大都會在10多年裡首次展出曾屬京都龍安寺的「門畫」。這批收藏來自外交官麥可•曼斯菲爾德(Michael Mansfield)於1989年向大都會的捐獻。倒數第二個展廳來自兩年裡大都會的兩個重要收藏,這是250多件版畫和屏風的精選。最後一個展廳將展出日本前現代的繪畫和書法作品,最後,展覽以日本的當代書法作結尾,展品皆來自各方的捐贈或是博物館的收購。整個展覽勾勒出一條清晰的博物館專項收藏史,不僅為觀眾帶來了舉世的藝術珍品,更為博物館的收藏提供了一個標準美國式範例。

據悉,本次展覽將從即日起展至2015年9月27日。為配合展覽,大都會博物館將舉行一系列的公共教育活動以幫助觀眾的參觀欣賞。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智慧財產權。

相關焦點

  • 發現日本藝術: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裡的收藏史
    原標題:發現日本藝術: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裡的收藏史   東洲齋寫樂作品   本報訊 為紀念亞洲部成立100周年,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於2月14日推出的「發現日本藝術」特展引人關注,展覽呈現了大都會博物館深厚的日本藝術收藏歷史。
  •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人類文明史錄像機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美國紐約州紐約市中央的公園旁邊,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丹鐸神廟丹鐸神廟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博物館還設有版畫素描研究室、青少年博物館、書店、觀眾中心、餐廳等。該館定期出版《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刊》等。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重塑美國文化氣質
    在19世紀的美國人看來,這看法並不過分,華爾特·惠特曼1871年就痛心疾首地感慨道,美國社會流行玩世不恭、胸無大志,在「普及某些徒有虛名的常識方面」大行其道,「我們留下的精神則少之又少,或已蕩然無存」。1870年,美國最重要的三家藝術博物館分別在波士頓、華盛頓和紐約開建。這些博物館非常強調提高美國民眾,特別是中上階層人士的美學、藝術和道德水平。1
  • 如何逛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4年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成立。同年11月,博物館收到了第一件捐贈品——一口重達2.72噸的古羅馬石棺。點擊圖片,一鍵下單《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繪畫》10年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搬遷至現址——第五大道82街,當時的紐約中央公園還是一片蠻荒之地,而博物館則像是一座紅磚砌成的穀倉。
  •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的569本免費藝術書籍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在線免費藝術書籍、在線出版物和期刊收藏,這些書籍可以免費瀏覽和下載。美國大都會繼續增加其虛擬圖書館,現在擁有近1700本可用的書目,包括569本免費全文藝術目錄。令人驚嘆的大都會出版物館收藏的書籍幾乎涉及所有與藝術相關的東西,從美國印象派繪畫到古代亞洲藝術,而且只需點擊幾下滑鼠。要找到博物館所選的免費全文圖書,只需點擊MetPublications網站上的「Books with Full-Text Online」部分。在這裡,您可以通過標題、作者、集合、類型和主題進行搜索。
  •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南京「曬寶」
    原標題: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南京「曬寶」  歷時兩年多的精心籌備,來自全球頂級藝術殿堂——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館藏文物將於9月29日在南京博物院舉辦「銅塑美國西部1850—1925」特展。
  • A·P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1870年,一批商人、銀行家、藝術家、思想家為主要代表的紐約市民發起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籌建,希望藉此對美國人有一些文化藝術的教育和薰陶。200多年來,幾經變遷,今天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比初建時已經擴大了20倍以上。在「世界100個年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館」中,居美國第一,全球第三,僅次於巴黎羅浮宮和倫敦大英博物館。
  • 英語紀錄片: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BBC聽力>正文英語紀錄片: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2013-07-08 14:40 來源:網絡 作者:
  • (原創)參觀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續上集)我們遊曼哈頓街,然後去參觀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據有關資料記載,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5號大道上的82號大街,與著名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遙遙相對。
  • 14世紀佛畫——釋迦牟尼佛涅槃圖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14世紀佛畫--釋迦牟尼佛涅槃圖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日本鎌倉時代佛畫 規格:196.9 x 188.6 cm《釋迦牟尼佛涅槃圖》日本鎌倉時代佛畫,絹本設色,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宣傳推廣新攻略
    李慧君 編譯您想知道在棒球明星亞歷克斯·羅德裡奎茲的心目中,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嗎?是莫奈的大作、託馬斯·伊金斯的名畫、古埃及面具、勞申伯格的設計,還是另有其他?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oMA等美國多家博物館宣布閉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當地時間3月13日,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等宣布閉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表示,正在對其三個地點進行「徹底清潔」,即第五大道的主場館、麥迪遜大道的布勞耶分館和華盛頓高地的修道院分館,並將在下周初宣布「下一步」計劃。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主席兼執行長Daniel H.
  • 紐約旅遊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藝術品的殿堂
    紐約旅遊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藝術品的殿堂每一個熱愛藝術的人,都會在冥冥之中發現藝術,因為生活本身就是藝術,但是如果你真的想一睹藝術的風採,那就來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吧。一個藝術品雲集的聖殿,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收藏了眾多名家巨作,一定會讓你大飽眼福。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裡的中國風
    1866年,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在歐洲藝術之都巴黎,有一群因慶祝獨立日而聚會的美國人,提出在美國建立一座國家藝術博物館的倡議。其實早在南北戰爭之前,紐約的諸多富豪已經有了系統的收藏行為與成規模的藏品,但真正意義上的博物館卻在美國起步較晚,一度造成私人收藏想展示卻找不到可託付機構的現實情況。於是,當美國首任首席大法官的孫子約翰·傑伊律師在這次巴黎聚會上關於籌辦藝術博物館的建議一經提出,頓時引發了廣泛的共鳴。1870年4月13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正式成立,並從此踏上一個新興博物館的崛起之路,這其中也與中國結下不少情緣。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譯學館精選 「2020年第8期」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世界著名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第五大道的82號大街,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收藏有300多萬件展品,是美國最大的藝術博物館。
  •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經典中國藏品!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建館於1872年,位於紐約中央公園旁,亞洲館裡展出的中國文物有不少是稀世珍寶。  佛像展廳    日本古董商人山中定次郎,上個世紀初在北京建立山中商會支店,正式開展在北京收購中國古董的業務。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舊金山藝術學院|藝博會|吉卜力美術館
    剛剛過去的3月,對於全球藝術買家、愛好者、藝術從業者和展商來說,2020全年的藝術日程表已經被新冠疫情攪成了一紙亂碼。雖然在開幕前一周,美國已經發現了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但紐約軍械庫藝博會仍在3月初如期舉辦。
  •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館藏,精美佛造像,寶相莊嚴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建館於1872年,位於紐約中央公園旁,亞洲館裡展出的中國文物有不少是稀世珍寶。佛像展廳日本古董商人山中定次郎,上個世紀初在北京建立山中商會支店,正式開展在北京收購中國古董的業務。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戴家灣的村民們發現了這套青銅器,後來被當時最著名的收藏家端方買下來。端方去世後,家道逐漸中落。1924年,其家族決定將這套青銅器賣掉。當時大都會博物館正好聘請有名的「中國通」—— 加拿大傳教士福開森做中國的收購代理。在與日本人的競爭中,福開森最終將這套青銅器以約20萬兩白銀的價格成功拿下。
  • 走進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也是美國最大的私營博物館。Jonah M. Kessel / The New York Times雕塑廳的展品。現當代藝術展品。現代與當代藝術 | 915號展廳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有時會被批評為對當下的藝術沒有給予足夠關注,但這些畫廊是相當豐富的。
  • 從15件藝術品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走過的150年
    Clary今年是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成立150周年,由於全球疫情大爆發,原本盛大的慶典已不復存在,但我們還是可以換種方式來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畢竟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是美國藝術史上的標杆,它的歷史也見證了藝術的發展。所以,我們梳理了博物館自1870年成立以來舉辦的各類展覽,每隔十年挑選出一件有意義的作品,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走過的1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