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若想出海關,也只有去澳門可以通行。先下載粵省事,再掃描澳康碼,亮出七日內的核算檢測證明,走起!過零丁洋,燈火通明的葡京、威尼斯人、新濠天地、米高梅、金沙、永利、英皇、星際等澳門巍峨符號已在面前。
果然有《澳門》詩中的氣派:「廣東諸舶口,最是澳門雄」。
每年年終,澳門格蘭披治賽車都會在東望洋賽道鐵騎轟鳴,風馳電掣。但是當疫情肆虐全球體壇的2020年,格蘭披治賽車也超前開到了線上。
上個月去過上海,參加了中國杯青少年科技體育競速光輪大賽,也是把F1賽車的VR/AR模擬器搬到了線上競逐。這還真不是我愛誇上海人,上海人捕捉時代變化的反應意識是最迅捷的。在滿屏滿眼都是直播,帶貨,熱搜,流量的商業洪流洶湧之際,上海體育界率先成立了科技體育運動管理中心,而上海電競協會出手制定的電競行業標準,就有「國標」一般的科學體系。所以隔壁老王常說「每年都要去幾次上海,上海總能帶給你不落後時代發展的新理念」。
當然,還有讓人驚喜的是在中國杯青少年科技體育競速光輪大賽現場,遇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半個上海城市男人的青春偶像」李培紅書記。對,是書記,她現在是上海五星體育的黨委書記,也是大眾馬拉松高手。無論是《上海早晨》《新聞透視》還是大型紀錄片《望長城》,我們裝嫩都要說是看著李書記節目長大的。
李培紅書記都進入體育界了,可見體育強國,體育強上海的影響力。
無論是澳門回歸前,還是回歸後,都去澳門看過東望洋賽道的賽車比賽。但這次去澳門,僅從體育賽事組織來看,就能感受到澳門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疫情防控,澳門已將近300天沒有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這大概也是緣於澳門對各種社會制度先進文化的吸取採納。也難怪如今出國出境,到香港特區都要隔離14天或21天,而去澳門只要掃兩個碼,再拿出一張核酸檢測證明就能入關高唱聞一多詞,李海鷹曲的「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但中國內地澳門以外的香港地區,你現在去就很困難。因為號稱「民主、自由」,手機不實名制,沒有綠碼監控,所以疫情依然猖獗難以管控。由此也想到了明年7月的東京奧運會,金牌大戶美國昨天199080新增、還有巴西55202例、印度19556例、俄羅斯28340例、英國36882例、法國11796例、德國10340例、義大利13316例......即使是東京奧組委、國際奧委會想辦奧運會,但是疫情如果得不到徹底有效控制,世界各國和地區選手來不了,或者來了隔離21天,您這奧運會怎麼辦啊?
這次澳門的格蘭披治賽車比賽,完全採用科技體育的線上模擬器操作,VR/AR展現出的賽道也是東望洋大街實景景觀。中央電視臺《擎動中國》直播看上去也是身臨其境的風馳電掣,畫面裡不只是格蘭披治賽車大樓的出發點,更有數十年傳奇的東望洋城市賽道葡京彎、漁翁彎、海角遊魂彎。那多條的長直路、急彎以及難度極高的角彎,幾乎就是實景展現了澳門的「城不在小,有容乃大」。
看澳門,不僅看到的是疫情下的虛擬體育東望洋賽道,更看到了澳門新一屆政府對疫情防控管理的科學、人性、精準辦法與措施。世界若是都如澳門一樣,奧運會、歐洲杯、世俱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很快就能回到世界人民身邊。
if (!empty($tags)) { ?> } else if (!empty($tag_data))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