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空運因其便利性成為諸多企業和個人進口捐贈醫療物資的首選方式。在廣州海關所屬的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全天24小時均有進口捐贈醫療物資通關。據廣州海關統計,1月24日至30日,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共快速驗放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療物資超過111.1萬件。 1月30日,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快速驗放一批捐贈給廣東省慈善總會的醫用口罩。
一晚驗放醫用口罩、護目鏡逾27000個
1月29日22時左右,從峇里島、奧克蘭飛抵廣州的進境航班陸續抵達。多名旅客推著裝滿紙箱的手推車來到海關進境申報臺,紙箱上用藍色記號筆寫著「武漢加油!」的字樣。
「我們帶了醫用口罩,想捐給自貢市紅十字會。」「我們也帶了,是捐給杭州市口腔醫院的。」「這裡還有捐給英德市中醫院的!」申報臺前,海關關員一對一指引旅客規範申報,共同搬運紙箱進行X光機非侵入式查驗,確保快速通關。
「我們都戴著口罩,它可以隔絕病毒,但不會減緩通關速度。」廣州白雲機場海關旅檢二處旅檢二科副科長歐陽健斌介紹,當晚他帶領的科室快速驗放進口醫用口罩、護目鏡超過27000個,其中捐贈給自貢市紅十字會的21000個口罩已經通過順豐快遞發往四川。
1月30日凌晨2時,廣州白雲機場海關查驗二處關員快速驗放一批由境外捐贈人向廣東省慈善總會捐贈的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醫療物資。
70000個進口口罩已送往穗疫情防控一線
1月30日凌晨0時,一批70000個進口捐贈醫用口罩飛抵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海關開通「綠色通道」,採用先登記放行,後補辦相關手續的方式快速放行。目前該批醫用口罩已送往廣州市疫情防控一線。
該批醫用口罩由洋蔥集團向廣東省慈善總會捐贈,最終使用單位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等。
「在知道目前醫療防護用品緊缺後,我們馬上組織海外分公司和供應鏈團隊調集、採購醫用口罩等物資,無償捐贈給疫情防控一線的醫院,為疫情防控出一分力。」洋蔥集團副總裁何偉成介紹,公司此前已向武漢捐贈40000個醫用口罩。進口捐贈醫療物資「貨到即查、即查即放」
1月30日凌晨2時,廣州白雲機場海關查驗二處應急監管科根據企業進口計劃,提前到崗等候查驗。一批由境外捐贈人向廣東省慈善總會捐贈的醫療物資運抵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該批醫療物資包括口罩2780個、護目鏡850個、防護服120件,總價值約8.5萬元。「貨到即查、即查即放」,從貨物運抵到辦結現場通關手續,僅用時27分鐘。
「我們提前溝通醫療物資進口企業,介紹通關保障措施,專人跟蹤通關狀態,實施快審快查快放。」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審核業務處審核業務四科科長林健介紹,近期捐贈醫療物資業務諮詢激增,廣州白雲機場海關密切聯繫醫療物資進口企業,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及時解答通關疑難,並根據企業進口計劃制定監管方案,緊急情況下先登記放行,後補辦相關手續,確保捐贈醫療物資到港「零等候」。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為保障進口捐贈醫療物資快速通關,廣州海關迅速制定捐贈醫療物資通關便利措施,在普貨、郵件、快件、「客帶貨」等多種渠道均建立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和專門窗口,同時主動加強與廣東省民政廳、紅十字會、慈善總會等單位的聯繫溝通,迅速解決企業辦理捐贈醫療物資免稅進口緊急通關問題。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林琳 通訊員 關悅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林琳 通訊員 關悅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