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寧波頻道3月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波 通訊員 陶毓敏) 這兩天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官方微博上的一條消息引起大家的關注。
消息稱,一名中國女孩患腦型瘧在杜拜病情危重亟需搶救。
原來,女孩小平是湖南人,就職於寧波某食品公司,被派駐非洲工作,在前往杜拜參加食品展前,因在非洲當地被蚊蟲叮咬感染瘧疾。2月17日抵達杜拜參展時,小平已感覺身體不適,頭痛發燒,以為身患感冒便沒有在意。6天後病情加重,昏迷不醒,被送往杜拜當地醫院搶救。經診斷,小平病情已發展為嚴重的腦型瘧,儘管當地醫療條件一流,但缺乏青蒿素等特效抗瘧藥物。
得知消息後,各方動員,杭州市疾控中心積極參與到緊急援助中去,第一時間提供青蒿素針劑。
雖然緊急調配的足量的青蒿素針劑,但由於病情危重仍,2月27日下午6點左右,小平最終還是沒能搶救回來,不幸去世。
瘧疾俗稱「打擺子」、「冷熱病」,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感染人體的瘧原蟲有惡性瘧、間日瘧、卵形瘧和三日瘧4種。惡性瘧原蟲感染可迅速發展成威脅生命的腦型瘧,如不及時治療病死率非常高。
據WHO估計,全球約有2.07億瘧疾病例,瘧疾死亡62.7萬,多數人在非洲、東南亞和中南美洲,大約80%的瘧疾病例發生在非洲。
2010年衛生部提出了到2020年在我國消除瘧疾的目標,浙江省則把目標實現年限提前到2016年。寧波市於2016年達到了瘧疾消除標準,發現最後一例本地瘧疾病例為2009年,之後發現的均為輸入性病例,因外出到非洲、東南亞等高瘧區感染或是外籍人士進入寧波發病,每年全市檢出的瘧疾病例數約在十餘例。
瘧疾有什麼症狀呢?
典型的瘧疾多呈周期性發作,表現為間歇性寒熱發作,一般在發作時先有明顯的寒戰,全身發抖,面色蒼白,口唇發紺,寒戰持續約10分鐘至2小時,接著體溫迅速上升,常達40℃或更高,面色潮紅,皮膚乾熱,煩躁不安,高熱持續約2~6小時後,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後體溫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經過一段間歇期後,又開始重複上述間歇性定時寒戰,高熱發作。近年來,寧波出國旅遊、經商或務工的人員越來越多。
為此,寧波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走出國門,要了解所去國家或地區的瘧疾流行情況,特別是到非洲、東南亞等高瘧區,要注意防止被蚊子叮咬,在居住地使用蚊帳、紗窗紗門,外出時塗抹驅蚊劑,謹防瘧疾感染。如果感覺有發冷、發熱、出汗等症狀,請及時到就近醫院就診,並告知醫生出國出境史,一旦確診瘧疾儘快進行抗瘧藥的全程規範治療,減少瘧疾死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