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遊後全身發冷、發熱、多汗?小心這種疾病!

2021-03-05 南海丹灶

2019年4月26日是第12個「全國瘧疾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消除瘧疾,謹防境外輸入再傳播」。

雖然瘧疾在我國比較少見,但卻是許多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常見的威脅生命的疾病。目前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存在瘧疾傳播風險,每年有1.25億國際旅行者訪問這些國家和地區。每年,許多國際旅行者在訪問瘧疾流行的國家/地區時患上瘧疾,據報導,超過10000人在回國後患上瘧疾;然而,報告不足意味著實際數字可能要高得多。沒有瘧疾流行國家的旅遊者抵達瘧疾流行的國家/地區時,由於缺乏免疫力,因此面臨瘧疾感染及其後果的高風險。

瘧疾是經按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寄生於人體的瘧原蟲共有四種,即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在我國主要是間日瘧原蟲和惡性瘧原蟲;其他二種少見,近年偶見國外輸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瘧原蟲分別引起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及卵圓瘧。本病主要表現為周期性規律發作,全身發冷、發熱、多汗,長期多次發作後,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

1、前驅期:疲乏、頭痛、不適、厭食、畏寒和低熱。此期相當於肝細胞內的瘧原蟲(裂殖體)發育成熟裂殖子釋入血流。但因周圍血內的原蟲密度太低,鏡檢多為陰性。

2、發冷期或寒戰期:持續數分鐘至1h,常伴頭痛、噁心和嘔吐。此時體溫多已超過38℃。鏡檢瘧原蟲時,大部分為裂殖體和環狀體。

3、發熱期:一般持續3~4h,頭痛加劇,體溫高者可超過40℃。多次復發的病人,可只定時出現微寒和低熱,或頭暈、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和三叉神經痛而無明顯的高熱。發熱期所見的原蟲以小滋養體為主。

4、出汗期: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內體溫迅速恢復正常,上述各種症狀逐漸消失。

5、間歇期:係指前後兩次發作的間隔時間。時間長短取決於蟲種和免疫力。就典型者的間歇期而言,惡性瘧病例很不規則,短僅數小時,長達24~48h,間日瘧和卵形瘧約為48h,三日瘧為72h。鏡檢所見原蟲除惡性瘧外,以大滋養體為主。

1、傳染源:瘧疾患者和帶瘧原蟲者。

2、傳播途徑:瘧疾的傳播媒介為按蚊,經蚊蟲叮咬皮膚為主要傳播途徑。極少數病例可因數帶瘧原蟲的血液後而發病。傳播瘧疾最重要的是中華按蚊,為平原區間日瘧傳播的主要媒介。在山區傳播瘧疾以微小按蚊為主。在丘陵地區則以雷氏按蚊嗜人血亞種為重要媒介。在海南島山林地區發現其傳瘧媒介為大劣按蚊。

3、人群易感性:人群對瘧疾普遍易感。感染後雖有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各型瘧疾之間亦無交叉免疫性,經反覆多次感染後,再感染時症狀可較輕,甚至無症狀。而一般非流行區來的外來人員常較易感染,且症狀較重。

4、流行特徵:瘧疾主要流行在熱帶和亞熱帶,其次為溫帶。這主要因為本病流行於生態環境與媒介因素關係密切。流行區以間日瘧最廣,惡性瘧主要流行於熱帶,亦最嚴重。

1、預防瘧疾最好的方式就是殺滅蚊蟲、剷除蚊蟲滋生地,防止蚊蟲叮咬。

2、進入東南亞、非洲等瘧疾流行國家工作旅遊時,定時服用抗瘧藥物,預防感染。

3、出現疑似瘧疾症狀時,及時到醫院就診,並做好防蚊滅蚊措施,防止傳染給他人。

相關焦點

  • 印尼雅加達洪災後,小心預防這些疾病、傳染病!
    洪災對環境和衛生的破壞性影響極大,可引發多種疾病的爆發。通常洪災後的一周內是疾病爆發的高峰期。 本文會介紹洪災常見病、幾種印尼全境便利店、中藥店能方便買到的常見藥品、以及預防洪災後疾病的要點。
  • 春季手腳發冷怎麼回事呢?
    而手腳冰冷是很多女孩都有的症狀,雖然不是什麼大的疾病,但是也表示身體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從中醫的角度說,氣虛、陽虛、血虛或者氣鬱都會有手腳冰冷的症狀出現。那麼手腳冰冷怎麼辦,試試這幾個調理偏方吧。手腳冰涼怎麼辦?
  • 67歲老人持續發熱一周入院,醫生檢查後發現原來跟家中養羊有關
    近日,一名67歲的老人因發熱乏力加重近一周時間而住進了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入院後,老人仍持續發熱,呈不規則高熱。醫生高度懷疑是細菌感染,便送檢血培養。80多小時後,兩瓶樣本分別報陽,經塗片革蘭染色後發現鏡下革蘭陰性短小桿菌,呈聚集性分布。
  • 20歲少女反覆發熱,以為是普通發燒,沒想到竟這種隱匿致命的疾病
    然而不僅僅是常見的扁桃體炎、急性腸胃炎會引發發熱症狀一種隱匿卻又致命的疾病——感染性心內膜炎早期同樣是以發熱為主要症狀此時儘早就醫排查是拯救生命的關鍵醫院心外科主任張曉慎指出,今年以來,醫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內膜炎與去年同期相比數量翻番,免疫力低下
  • 艾灸之後全身發冷,是不是不適合艾灸
    大家好,關於艾灸之後的表現,有的人艾灸之後發現的他的湧泉穴足底有冒涼氣的情況,並且感覺全身都發冷。但是體溫是正常的,就覺得說是不是不適合艾灸的,其實不是的。這種反應的屬於是排風寒的一種反應,屬於是艾灸之中排病反應的一種。是比較常見的。
  • 皮肌炎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
    對於皮肌炎這個疾病,我們很多人還不是特別的了解,此病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少見的一種皮膚科疾病,它的發生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了一定的傷害,所以我們面對這個疾病一定要及時的去治療的,那麼皮肌炎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呢。
  • 寧波一女員工感染瘧疾在杜拜不幸去世 出國旅遊注意防蚊
    得知消息後,各方動員,杭州市疾控中心積極參與到緊急援助中去,第一時間提供青蒿素針劑。  雖然緊急調配的足量的青蒿素針劑,但由於病情危重仍,2月27日下午6點左右,小平最終還是沒能搶救回來,不幸去世。
  • 出國旅行注意點啥?不吃未煮熟的食物
    出國旅行注意點啥  暑假馬上到了,一些家庭有帶著孩子出國旅遊的計劃。友誼醫院熱帶病防治所的專家提醒,由於不同地域及國家風俗習慣、氣候條件等方面的差異,在旅行過程中可能會感染上一些疾病,因此出國旅遊之前了解一些相關知識,做一些防病的準備工作,以杜絕或減少疾病的發生。
  • 發熱對孩子一定都是壞處嗎?不一定!醫生說出這個好處!有效幹預
    無論選擇哪種體溫計進行測量,都需要在合適的時機下進行測量:   環境溫度不能太高或太低;還在要在安靜狀態下測量,哭鬧、餐後或奶後、運動後立刻測體溫容易偏高;穿衣過多測得的體溫也容易偏高,測量腋下溫度要保持腋窩乾燥
  • 男性睡覺出汗怎麼回事 這些原因引起夜間多汗
    男性睡覺出汗怎麼回事男性生理性出汗原因晚上睡覺多汗又叫盜汗,盜汗分為兩種,一種是屬生理性的,一種屬病理性的。盜汗指入睡後出汗,醒後即止。多屬虛勞之症,尤以陰虛者多見。其中最常見的生理性因素就是睡眠環境導致的男性晚上睡覺出汗。
  • 腋下多汗怎麼辦?簡單幾招幫你化解夏季多汗尷尬
    腋下多汗是狐臭嗎?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經常大汗淋漓,尤其是夏天。那麼有人就會問,腋下多汗是狐臭嗎?其實,狐臭與腋下多汗症有關,狐臭患者大都有多汗症,但多汗症的人並不見得有狐臭,兩者比例大約為7:3。腋下多汗症是由腋下小汗腺分泌過多所致,表現為全身(泛發性多汗症)或局部(局限性多汗症)異常地出汗過多。
  • 一到晚上,腳底就發熱,感覺很燙是怎麼回事?該如何緩解?
    很多人都有腳底發涼的問題,無論四季溫度如何變化,偏偏就是四肢冰涼,這種情況往往和血液循環差有關係,通常出現在不愛運動、久坐人群身上。除此外,還有部分朋友,存在腳底發熱的情況,特別是在運動過後、天氣炎熱時較為明顯。
  • 李湘攜女兒出國旅遊 王詩齡全身奢侈品帽子包包價值過萬
    新浪娛樂訊 近日,李湘攜女兒出國旅遊曬視頻。網友發現王詩齡帽子價值2000多人民幣,雙肩包價值8000多人民幣,全身都是奢侈品。新浪娛樂訊 近日,李湘攜女兒出國旅遊曬視頻。網友發現王詩齡帽子價值2000多人民幣,雙肩包價值8000多人民幣,全身都是奢侈品。
  • 兒童發熱常見的原因,你知道嗎?
    有研究發現,接種肺炎13價疫苗後有高達24.3%-36.5%的孩子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其中絕大多數(23.6%-34.9%)為輕度發熱(38-39℃),疫苗引起的發熱一般會在接種疫苗後48小時內好轉的哦!
  • 專家:腋下多汗有味不能全靠止汗劑
    此外,解決腋下多汗和腋臭也不是只有止汗劑,還可以試試其他辦法。多汗症為什麼會出現腋窩處的多汗症呢?胡葵葵解釋,我們知道人體皮膚上是有汗腺的,腋窩處也有,腋窩處的汗腺可分為外泌汗腺(因體積較小,亦稱小汗腺)和頂泌汗腺(因體積較大,亦稱大汗腺),近年來還發現存在有第三種汗腺,形態介於兩者之間,但功能卻仍不明確。
  • 發熱半月餘的骨髓肉芽腫,病原會是什麼呢 ?
    ,仍持續發熱,為進一步診治來我院就診,門診擬「發熱待查」收住入院。患者老年女性,亞急性病程,發熱伴盜汗,脾臟腫大,血三系下降,腺苷脫氨酶明顯升高,抗核抗體陽性,嗜酸性粒細胞減少,需考慮結核感染、沙門菌感染、慢病毒感染、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11-17 行骨髓穿刺,骨髓常規:1. 塗片淋巴細胞比例偏高,部分胞漿偏多,形態不規則,淋巴瘤骨髓侵犯不能除外。2. 粒系成熟障礙伴中毒性變,個別部位單核細胞易見,可見噬血細胞。
  • 氣虛多汗吃黃芪雞汁粥
    同濟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黃召誼介紹,氣虛多汗的人,經常吃吃黃芪雞汁粥,可補氣昇陽,強體止汗。黃芪雞汁粥其原料為:母雞1隻(重約1000克-1500克)、黃芪15克、粳米100克。做法是先將母雞去毛及內臟,剖洗乾淨,濃煎為雞汁;用黃芪15克煎水2次留汁;加適量雞湯及粳米100克,共煮成粥。早晚溫熱食用即可。此粥可益氣血,填精髓,補氣昇陽,固表止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