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突圍|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智能製造|生產線|智慧機器人

2020-12-16 騰訊網

張掖,被譽為「塞上江南」,農業,是其傳統底色。

如今,這裡更像一座南方城市,那些曾一度貼著深圳等南方城市「標籤」的智能製造業,悄然在地處西北的張掖大地生根發芽……

去年年初,第一批「甘肅製造」手機在張掖下線並出口海外,曾轟動一時;9月,首臺「張掖製造」商用智慧機器人成功下線,填補了張掖乃至全省在智慧機器人製造領域的空白;12月,甘肅陽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公司在深圳研發的第一批純國產電腦將在張掖進行量產……

今年2月,正當新冠肺炎疫情吃緊的關頭,甘肅省首條電子測溫槍生產線在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投產,緊接著,首批「張掖製造」智能消毒機器人「入職」甘州區部分醫院,開始進行病毒消殺工作;10月,在蘭州舉辦的甘肅智能製造產供銷對接活動上,創澤智慧機器人閃亮登場,成為全省推動智能製造轉型升級、促進經濟內循環優質代表企業……

手機、智慧機器人、純國產電腦、電子測溫槍,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出生地」——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而這個產業園,從無到有,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

異軍突起

12月初,從張掖市區中心出發,沿著寬闊的城市道路一路向西,進入張掖濱河新區,一座座嶄新的現代化廠房映入眼帘,這裡正是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兩年前,這裡還只是張掖市城郊的一片荒地。

記者首先來到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展示大廳,這座展示廳從去年建成的那一刻起,就成了一處忙碌的接待場所,供來自全國各地的產業界人士參觀考察、投資洽談。

進入大廳,一個可愛的「小傢伙」迎面而來,她叫「丹丹」,是一款由園區企業創澤智慧機器人(甘肅)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智慧機器人,「丹丹」對於園區的基本情況瞭然於胸,通過和她的對話,記者首先了解了園區的整體狀況——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佔地面積1500畝,總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建設有標準化廠房、科技研發中心、行政辦公樓、院士專家樓、職工公寓及其他配套設施,主要引進手機、計算機、機器人、監控設備、智能穿戴等智能裝備和消費電子產品的研發及生產製造類企業。

項目由甘肅建投甘州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運營管理,總投資100億元。2018年開始建設,截至目前,一期、二期23棟、29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已全部建成並交付企業入駐;公寓樓、職工餐廳已完工並投入使用,研發中心、專家樓、商業樓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室內外裝飾裝修;三期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已交付企業,即將投產。

在這座大廳裡,產自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的眾多高科技產品被集中「濃縮」於此,令人耳目一新。展臺上,兩部標識為「張掖康」的紅外電子測溫槍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是由張掖市海晟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紅外電子測溫槍告急,這家公司僅用了10餘天時間,就建成全省首條測溫槍生產線,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甘肅陽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展區,一臺從晶片到顯示器均為「中國造」的桌上型電腦尤為引人注目。公司總經理馬鑫元介紹,這家公司主要生產基於龍芯等國產處理器的計算機、高端伺服器、大容量存儲、新型路由交換、新型智能終端、新一代基站、網絡安全等設備,推動核心信息通信設備體系化發展與規模化應用。公司成立以來,先後與國內多家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掌握核心科技的軟硬體生產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現已取得數十項自主專利。就在不久前,他們成為龍芯生態適配服務產業聯盟的一員,將致力於打造西北地區最大的適配基地……

此外,展廳內的智能安全帽、智能檯燈、智能投影廣告機、簡易式水基型滅火器等產品,也讓人眼前一亮。

張掖「智」造

從展示大廳出來,身後是已經投產的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一期項目,一棟棟現代化廠房整齊排列,橙黃色的建築外觀靚麗而大氣。走進張掖沃思特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在一間密閉的無塵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對剛剛下線的背光源器件進行檢測。

背光源是位於液晶顯示器背後的一種光源,雖然是個小小的電器部件,但生產工藝卻不簡單。「這是背光源生產工藝的最後一道工序。」公司生產組組長張紅麗告訴記者,背光源的發光效果直接影響到液晶顯示模塊的視覺效果,因此,檢測之前的清洗、裝架、壓焊、封裝等每一道生產工藝都必須精益求精。

張掖沃思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5月,是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顯示屏生產企業,產品主要用於手機、工業控制類、平板電腦等顯示屏。公司負責人姚方告訴記者,公司自今年8月初投產運行以來,已有3條背光源全自動生產線投入運營,累計向深圳等地發送數萬套背光源產品。

張紅麗說,她是張掖本地人,今年沒有外出工作,而是在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找到了一份相對輕鬆的管理崗位工作,「在家門口工作,也能拿3000多元的工資,我挺滿意的。」

組裝一臺冷風機需要多長時間?在產業園內,甘肅和顯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是:1分20秒。

一條長80多米的組裝生產線上,14個工人一字排開,每人負責一道組裝工序。隨著生產線履帶緩緩向前傳送,第一位工人將出風口部件安裝在冷風機外殼後,通過傳輸履帶將其交給負責水箱安裝的第二位工人。之後,依次通過電機組裝、扇葉安裝、理線、控制面板安裝、性能檢測、外觀檢測等一系列程序,最後打包下線。整個過程,用時1分20秒。

「最快的時候,像這樣的冷風機組裝,我們只需45秒就能完成。」甘肅和顯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小鋒說,從今年8月開始公司正式投產,最多一天能組裝冷風機400多臺。張掖姑娘楊茹紅是這條生產線上的外觀檢測員。公司試生產期間,她就購買了一臺「自己檢測過」的冷風機,送給父母使用,「爸媽都說很好用。」

甘肅和顯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已經入駐的28家企業之一。公司主要從事家用和商用液晶電視機、商用廣告機、會議機、教育機、小家電產品及相關軟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據田小鋒介紹,企業計劃投資2億元,建設各類小家電生產線14條,滿負荷投產運營後可實現年產值3億元左右,能解決200多人就業。 在這座嶄新的智能製造產業園內,多家企業生產的手機、耳機、SMT貼片等智能設備、元部件遠銷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張掖海峽元程消防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環保型水系滅火劑生產線實現達標生產;總投資30億元的中雲科技集團張掖智能製造產業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一期項目年內即可投產;在第三屆進博會期間張掖市與維斯塔斯風力技術(中國)有限公司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項目成功籤約,與河南公爵新能源汽車、上海電氣集團、國科華路航天科技、龍芯中科等知名企業進行深入對接溝通……兩年多時間裡,張掖正以一步步的踏實行動,加快建設產值百億級的智能製造產業園。

人才賦能

對於張掖這樣一個傳統農業強市而言,要從無到有培育一個新興智能製造產業,難度可想而知,產業培育過程中最缺的是什麼?答案是人才。

12月的第一周,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專場招聘周活動正在火熱進行,橙子智能科技、創澤智慧機器人、西北大知科技、和顯電氣、陽創電子、中雲科技等園區企業都紛紛亮出豐厚的工資待遇,誠意滿滿,招攬人才。

記者注意到,企業招聘崗位月工資集中在3000元至1.5萬元不等,薪資待遇水平明顯高於當地平均水平。招聘對象主要集中為兩類,一是河西學院、張掖市職教中心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應屆高校畢業生,二是有就業願望的社會人員。河西學院、張掖市職教中心的畢業生被單列出來,顯示了張掖市對本地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這背後是培育新興智能製造產業的現實考量。

「張掖市擁有良好的人才基礎和科研實力,河西學院是甘肅省河西地區唯一的一所本科高等院校。依託具有光榮歷史和國際主義精神的山丹培黎學校建設的培黎職業學院,今年秋季已完成首批招生,未來將面向甘肅、新疆、東南沿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培養具有現代工匠精神和國際視野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也將為張掖市發展智能製造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供給。同時,我們在智能製造產業園南側,新建了張掖市職教中心,成立了培黎職業學院甘州分院,引進華為公司教育與技術資源,建設華為大學信息與通信學院張掖生態人才培養基地,設立華遠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構建多元辦學新機制,形成人才培養新格局。未來,人才資源將是張掖新興智能製造和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張掖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在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西南側,記者看到,一座規模宏大的學校已經拔地而起,這正是張掖市職教中心新校區,這座學校從立項到建設完成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今年秋天,第一批新招錄學生已經入學。

「把學校建在開發區,把專業建在產業鏈,是張掖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創新舉措。我們採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投資6.4億元將張掖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整體搬遷至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為智能製造產業發展提供專業人才支撐。」甘州區有關負責同志說。

據了解,張掖市職教中心成立於1996年,現有在校學生2950人,教職工240名。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被確定為全國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全國職工教育示範點、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是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建校以來,培養各類畢業生2萬多人,培訓社會服務技能型人才5萬多人次。

張掖市職教中心新校區佔地面積400畝,建築面積12.8萬平方米,由教學培訓、體育運動、生活服務、水景文化、休閒讀書五個功能區組成,建有圖文綜合樓、教學樓、實訓樓、培訓樓、學生公寓、體育館、餐廳等20幢主要建築和標準運動場,設計教學班120個,可容納6000名學生就讀,年培訓規模2萬人次。

今年秋季學期,張掖市職教中心優化專業設置,擴大招生規模,開設機電技術應用、機械加工技術、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檢修、建築工程施工、設施農業生產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平面設計、物聯網技術應用、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旅遊服務與管理、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音樂、學前教育、幼兒保育、護理、老年人服務與管理等17個專業,設置27個教學班,招生1215名。

「在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建設張掖市職教中心新校區,既擴大了職業教育辦學規模,有利於優化教育結構,又充分發揮職業學校辦學優勢,促進學校與園區企業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實現產教深度融合,方便學生就近實習實訓,提升就業能力,實現優質就業,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新建成的張掖市職教中心將充分發揮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與產業發展高度融合,為智能製造產業園、物流產業園、大數據產業園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鵬說。

「雲端」突圍

今年7月,在第26屆蘭洽會張掖市招商引資項目籤約儀式上,張掖市與國內多家知名大型企業籤約項目64項,總投資197.55億元,中雲科技張掖智能電子產品生產項目、人工智慧機器人項目、橙子智能電子產品生產項目等多個智能製造項目成功籤約,為張掖智能製造產業注入了新動能,開啟了甘肅張掖加快打造智能製造產業高地的新局面。

近年來,張掖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搶抓政策機遇,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動綠色發展崛起的部署和十大生態產業專項行動計劃,堅持把發展智能製造產業作為推動全市生態工業經濟縱深發展的重大產業項目,堅持謀劃先行,強化要素保障,優化營商環境,狠抓招商引資,集中力量打造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帶動全市新型生態工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助推全市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

張掖市將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戰略性產業和經濟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統籌謀劃推進。2019年7月,張掖市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張掖建設華為雲計算大數據中心,同步規劃建設張掖大數據產業園,著力打造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數據中心、面向西北地區的大數據備份中心和區域信息匯集中心,推動智能製造產業提質增效,促進特色優勢產業與數位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

目前,華為雲計算大數據中心一期項目已建成投用,在張掖移動公司IDC數據機房建成華為大數據中心過渡機房,張掖電信、聯通公司完成光纜鋪設和網絡接入工作,已有40多家單位實現數據業務遷移上雲。規劃建設佔地1381畝的張掖大數據產業園,啟動建設佔地64.9畝、投資7.3億元的華為雲計算大數據中心二期項目,數據中心基礎工程和綜合樓主體工程已完工,計劃明年完成過渡機房搬遷並投入使用。

同時,張掖市統籌推進本地院校與華為公司、東軟集團等企業的深度合作,積極探索聯合辦學模式,河西學院人工智慧、數據科學與大數據2個本科專業已獲批。張掖市與京東集團、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數據等企業達成協議,擬在張掖大數據產業園建設本企業的區域大數據中心,與華為公司合作的一些大數據相關企業也將在大數據產業園落戶。

下一步,張掖市將進一步加大與華為公司合作力度,不斷拓展雙方合作領域,在智慧政務、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文化旅遊數位化開發、信息便民惠民、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力爭取得更多合作成果。繼續加快推進張掖大數據產業園建設,統籌推動張掖華為大學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華為生態圈合作企業、上下遊關聯項目入園,積極招引全國知名高科技企業落地張掖,著力打造大數據產業集群,持續放大產業集聚效應。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張掖市順應市場規律,全力整合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等產業鏈資源,在快速變化且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奮力作為,謀求智能製造業「雲端」突圍,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相關焦點

  • 張掖「智」造 「雲端」突圍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內的電子產品生產線。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趙琳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概貌。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王將張掖,被譽為「塞上江南」,農業,是其傳統底色。如今,這裡更像一座南方城市,那些曾一度貼著深圳等南方城市「標籤」的智能製造業,悄然在地處西北的張掖大地生根發芽……去年年初,第一批「甘肅製造」手機在張掖下線並出口海外,曾轟動一時;9月,首臺「張掖製造」商用智慧機器人成功下線,填補了張掖乃至全省在智慧機器人製造領域的空白;12月,甘肅陽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公司在深圳研發的第一批純國產電腦將在張掖進行量產
  • 科技引領發展 智能創造未來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新產品下線暨推介...
    中國張掖網訊 據張掖日報報導 (記者 喬偉 楊靜文) 12月18日,科技·生態·智造·未來——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新產品下線暨推介活動舉行,由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入駐企業生產的國產電腦、通訊產品、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數十種新產品成功下線。
  • 智能製造產業、機器人產業園
    本項目即位於湘陰縣洋沙湖產業園鍵銘大道與將軍路交匯處,進入二十世紀以來,智能製造產業、機器人產業徹底顛覆了人類的生活,並且在當代,智能製造產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已經是代表一個國家的發達水平。因此,建設湘陰工業園區智能製造產業、機器人產業園,是整合現有智能製造產業、機器人行業資源、發揮集群效應的有效途徑,是實現湘陰縣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點之一。2.2.2智能製造產業、機器人行業基礎優勢智能製造產業、機器人行業已經成為湘陰縣的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尤其是智能製造產業、機器人產品生產及零部件企業發展勢頭強勁。
  •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新產品下線引起眾多主流媒體關注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新產品下線引起眾多主流媒體關注每日甘肅網12月22日訊據張掖日報報導(記者喬偉 楊靜文)近日,科技·生態·智造·未來——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新產品下線暨推介活動舉行。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入駐企業生產的國產IT類產品,以及智慧校園、智慧穿戴、智慧醫療、智慧家居、通訊產品、智能服務類機器人等數十種科技智能新產品成功下線引起眾多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
  • 黑河邊正崛起現代智能「芯」城——張掖發展智能製造業紀實
    這家公司目前有兩家生產基地,一家位於深圳市光明新區,另一家位於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公司擬在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生產第二批、也是甘肅製造的首批「純國產電腦」。正是這條消息,讓深居內陸的張掖再度「沸騰」。「你好!丹丹,跳支舞吧!」「祁祁,去巡邏!」
  • 西北戈壁城市展現吸引力 智能製造企業張掖覓商機
    12月18日,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產品下線暨推介活動舉行,圖為現場實況。 艾慶龍 攝  中新網甘肅張掖12月19日電 (艾慶龍)在甘肅張掖1500畝的智能製造產業園內,聚集著生產研發手機、計算機、機器人、智能穿戴等為方向的20多家企業,產品更是遠銷海內外市場。  「地處西北的戈壁城市有什麼魅力?竟能吸引智能製造企業『組團』來此尋覓商機。」18日,記者實地探訪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尋找答案。
  • 智能製造系統架構_智能製造系統的特徵_智能製造系統基礎要素
    (2) 系統集成是指通過二維碼、射頻識別、軟體等信息技術集成原材料、零部件、能源、設備等各種製造資源。由小到大實現從智能裝備到智能生產單元、智能生產線、數位化車間、智能工廠,乃至智能製造系統的集成。   (3) 互聯互通是指通過有線、無線等通信技術,實現機器之間、機器與控制系統之間、企業之間的互聯互通。
  • 提升智能製造水平 完善智能產業鏈條 天津開發區智能產業蓬勃發展
    未來該院將服務更多的企業轉型升級,在培育和打造天津開發區智能產業集群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天津開發區已建成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園、智能裝備綜合服務平臺、科理公共對標創新中心、智能裝備企業孵化平臺。其中,泰達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園,成功吸引一批面向具體行業應用的集成解決方案公司、平臺型公司、整機製造公司以及面向關鍵技術、零部件的研發公司入駐;智能裝備綜合服務平臺,致力於為企業解決產品中試階段單件,小批量產品的生產加工問題,擁有3D列印中心、5軸加工中心、水下檢測設備等眾多公共設施;科理公共對標創新中心,提供對汽車、小型飛機和高速列車關鍵部件等高端產品的逆向分析,以及「工業4.0」的展示功能;高端智能裝備企業孵化平臺
  • 掃地機器人、智能魚缸,你的智能家電來自「寧鄉製造」
    智能無線耳機、掃地機器人、寵物空調。11月30日,「築夢三載 與寧同行」2020年寧鄉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暨藍月谷智能家電產業小鎮招商推介會上,一批智能家電企業現場籤約,落戶寧鄉市藍月谷智能家電產業小鎮。
  • 智能高效 疫情催化下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忙壞了」
    與其他地方的人工服務不同,這裡採用的是機器人測溫。等這波早高峰「打卡」潮過去後,機器人的工作也並未結束,它要自動前往園區的重點區域完成消殺工作。疫情期間,像這樣的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應用場景遍地生花。「機器人與智能製造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了,但疫情顯然成為『機器人與智能行業』發展的一劑催化劑,讓更多人的目光投向了這裡。」
  • 河南藍奧智能製造循環經濟產業園首家入駐企業,投產口罩!
    3月初,在桐柏縣招商副縣長王坡、城關鎮書記魯成豪、市場監督局等領導的鼓勵和支持下,經過多方招商通力合作,河南藍奧智能製造循環經濟產業園與河南勝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晟泰康)順利籤訂入駐協議。作為桐柏縣醫療防疫產業重點項目之一,集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關鍵項目,桐柏縣、鎮各級領導,以及河南藍奧智能製造循環經濟產業園高度重視項目建設。領導多次親臨項目現場檢查指導,加快推進工程進度和生產進度。
  • 智能高效 疫情催化下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忙壞了」
    與其他地方的人工服務不同,這裡採用的是機器人測溫。等這波早高峰「打卡」潮過去後,機器人的工作也並未結束,它要自動前往園區的重點區域完成消殺工作。疫情期間,像這樣的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應用場景遍地生花。「機器人與智能製造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了,但疫情顯然成為『機器人與智能行業』發展的一劑催化劑,讓更多人的目光投向了這裡。」
  • 萬盛興智能技術與機器人製造項目動工
    日前,市重點項目萬盛興智能技術與機器人製造項目動工儀式在仲愷高新區舉行。該項目計劃投資約6.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鈑金生產自動化示範工廠、機器人與核心零部件製造工廠、辦公樓、研發樓、工廠配套、生活配套。
  • 中山市智能製造起飛,科勒、格蘭仕等成為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
    7月1日,中山市公布《2020年中山市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創建)項目》,廣東皮阿諾科學藝術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中山科勒衛浴有限公司、廣東格蘭仕微波生活電器製造有限公司等企業16個項目入選。據悉,在規定時間內建設完成、滿足智能製造示範項目要素條件且順利通過完工驗收的示範項目,將獲得按照項目設備購置額給予最高20%的補貼。近兩年,全國各地都在圍繞特色產業發展支柱型、創新型產業集群。
  • 甘肅張掖:承接智能終端產業「西遊」
    上圖為在張掖偉博智能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工人正在調試產品。經濟日報記者 陳發明攝  在甘肅張掖市郊的戈壁灘上,一座佔地1500畝的智能終端產業科技城已現雛形。  「3月份,我們接到一個來自阿富汗的訂單,共10萬部手機,正在加緊生產,完成後將發到深圳出口。」張掖偉博智能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世慧告訴記者,經過1個多月的磨合,公司的生產流程日漸成熟,目前已經接到多個來自非洲、中東地區的訂單。
  • 萬盛興智能技術與機器人製造項目動工
    日前,市重點項目萬盛興智能技術與機器人製造項目動工儀式在仲愷高新區舉行。該項目計劃投資約6.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鈑金生產自動化示範工廠、機器人與核心零部件製造工廠、辦公樓、研發樓、工廠配套、生活配套。
  • 楊維俊在張掖市智能製造產業園調研時強調 加快打造新興產業集群...
    楊維俊在張掖市智能製造產業園調研時強調加快打造新興產業集群 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每日甘肅網12月4日訊據張掖日報報導(記者楊靜文)12月2日,市委書記楊維俊在張掖市智能製造產業園調研時強調,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紮實開展重點工作落實、重大項目實施「百日攻堅」行動,全力以赴推進智能製造、大數據、新能源產業風光電基地、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等項目建設,加快打造新興產業集群,培育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 金瑞麒智能科技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舉行開工暨奠基儀式 李明生宣布...
    12月27日上午,金瑞麒智能科技智能製造產業園項目開工暨奠基儀式在新能源汽車科技城舉行贛州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水連,蘇州金瑞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新,首鋼建設集團華東分公司總經理林群分别致辭。
  • 探訪地臨汾:山西華翔智能製造產業園(一期)建設項目 - 山西晚報...
    近日,作為2020年省級重點工程的山西華翔智能製造產業園(一期)建設項目順利復工。3月3日,山西晚報記者來到該項目建設工地進行了實地探訪。  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  華翔智能製造產業園(一期)建設項目位於山西華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廠區內。每位職工或者訪客在進入之前,都必須進行嚴格的身體情況報備、體溫測量,車輛也必須進行消殺。
  • 長沙藍月谷智能製造產業園竣工
    華聲在線8月2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新 通訊員 謝彤)8月25日,經過9個多月的緊張有序施工,由中建五局三公司承建的長沙藍月谷智能製造產業園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將成為寧鄉經開區打造全國智能製造中心、推進「製造業立市」戰略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