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高效 疫情催化下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忙壞了」

2020-12-16 杭州網

每日商報訊 工作日的早上八九點是杭州釣魚實業科技園門口最熱鬧的時候,為嚴抓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這裡上班的人每天都要測量體溫,展示綠碼後方可入園辦公。與其他地方的人工服務不同,這裡採用的是機器人測溫。等這波早高峰「打卡」潮過去後,機器人的工作也並未結束,它要自動前往園區的重點區域完成消殺工作。

疫情期間,像這樣的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應用場景遍地生花。「機器人與智能製造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了,但疫情顯然成為『機器人與智能行業』發展的一劑催化劑,讓更多人的目光投向了這裡。」有二十多年歷史的杭州高博智能機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季紅衛說。

高智能高效率 機器人做好防控的最後一道防線

這臺設備是杭州藍芯科技推出的醫療機器人,它克服了傳統機器人功能單一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機器人的效率和智能性。「我們自主研發了3D視覺傳感器和智能算法,讓移動機器人在行進過程中能夠實時獲取周圍障礙物信息,包括尺寸、形狀和位置等,就好像給機器人裝上了『智慧之眼』。」 杭州藍芯科技產品經理江博奇說。

據他介紹,杭州藍芯科技是從研製工業機器人起家,現在業務範圍擴展到醫療機器人的。「工業上對機器人性能的穩定性要求很高,要求24小時不間斷,這與醫療機器人有相似性,所以我們之前在工業機器人上積累的經驗都可以複製到醫療機器人上。」以前是小範圍使用機器人,現在計算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特別是視覺導航和3D傳感器的加入讓現有醫療機器人的使用場景進一步擴大以及方便進行部署實施。

杭州高博智慧機器人專注做自動化項目。疫情期間,高博的員工也十分忙碌,他們要為復工復產的企業儘快設計出可以智能化24小時工作的自動化鏈條,儘量減少「人」對項目完成的影響度。「以數控工具機加工零件為例,以往需要人在旁邊做零件的放上和取下工作,經我們的研發設計,可以通過機器人自動將生產線上的完成的工件取下來,以往需要三名員工,現在可以減少到一個人就行。」季紅衛解釋說。

「無人」概念迅速「成長」

智能製造亮點不斷

「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已經廣泛地融入我們的生產生活中了。」江博奇說。他指的機器人主要包含兩類,一是幫助人們進行大規模重複性機械勞動的商業機器人,一種是家庭服務機器人,如日常使用最多的掃地機器人。

與機器人與智能製造一同走紅的還有「無人」概念。智能櫃的人均復購次數由原先的4次每周提升為6次每周,而各類「無人」產品在過去一個月的高度運用也帶動「無人」行業的極速發展,還使得「無人駕駛」概念股一度漲停。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8000多家企業從事與「無人」業務相關的工作,包括無人機、無人零售、無人農藥噴灑,和無人貨櫃等,而從事機器人相關業務的企業在我國目前已有超13萬家,並且超過93%都是有限責任公司。從成立時間上看,「無人」行業比「機器人」行業還要「年輕」,有超過80%的企業都成立於5年之內。地域分布而言我國機器人行業主要集中於東部沿海省份。其中,廣東省的機器人行業最發達,其次是江蘇省、山東省、浙江省和上海市。這幾個地區的機器人企業加起來,佔了全國的63%。值得一提的是,僅近五年,這13萬家企業就新增了30多萬條專利。

相關焦點

  • ...雲端」突圍|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智能製造|生產線|智慧機器人
    如今,這裡更像一座南方城市,那些曾一度貼著深圳等南方城市「標籤」的智能製造業,悄然在地處西北的張掖大地生根發芽……去年年初,第一批「甘肅製造」手機在張掖下線並出口海外,曾轟動一時;9月,首臺「張掖製造」商用智慧機器人成功下線,填補了張掖乃至全省在智慧機器人製造領域的空白;12月,甘肅陽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公司在深圳研發的第一批純國產電腦將在張掖進行量產……
  • 萬盛興智能技術與機器人製造項目動工
    日前,市重點項目萬盛興智能技術與機器人製造項目動工儀式在仲愷高新區舉行。該項目計劃投資約6.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鈑金生產自動化示範工廠、機器人與核心零部件製造工廠、辦公樓、研發樓、工廠配套、生活配套。
  • 重慶市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在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的牽頭下,該聯盟集聚了重慶大學、重慶華數機器人、川崎(重慶)機器人、長安工業等300多家國內外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涵蓋科研、人才、產品及產業化等方面的優勢資源,正全力以赴推動重慶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在全國形成影響力。
  • MIR睿工業2019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智能製造研討會
    4月23日,「MIR睿工業2019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智能製造研討會」在上海中星鉑爾曼大酒店隆重舉行,近300家業內相關企業和20餘家券商金融投資機構的600多人參加了這次年度盛會。MIR DATABANK 2.0發布—睿工業總經理 馮晉中產業鏈信息平臺MIR DATABANK 2.0在MIR DATABANK 1.0工業機器人資料庫板塊基礎上增加了工業自動化及智能製造資料庫板塊,對工業自動化/機器人/智能製造產業鏈全面覆蓋,為產業鏈上中下遊及相關企業提供全面、深度、實時的高質量數據,幫助企業洞察市場,高效開拓新業務
  • 「智能製造」超出你的想像 機器人代替廚師下米線
    在江蘇省委網信辦的帶領下,媒體團來到位於江北新區的江蘇集萃智能製造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看到了一款協作機器人,它在餐館能替代大廚做米線,在醫院能協助醫生做穿刺。    記者在現場看到,機器人手臂工作時不停地做環繞運動,靈活流暢。
  • 掃地機器人、智能魚缸,你的智能家電來自「寧鄉製造」
    智能無線耳機、掃地機器人、寵物空調。11月30日,「築夢三載 與寧同行」2020年寧鄉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暨藍月谷智能家電產業小鎮招商推介會上,一批智能家電企業現場籤約,落戶寧鄉市藍月谷智能家電產業小鎮。
  • 助推智能產業發展 長江流域(重慶)智能製造機器人產業聯盟今成立
    記者 劉嵩 攝華龍網11月20日13時30分訊(首席記者 徐焱) 在今(20)日召開的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八屆市長聯席會上,舉行了沿江智能製造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峰會,會上,長江流域(重慶)智能製造機器人產業聯盟揭牌成立。
  • 從MEET2021智能未來大會看智能咖啡機器人如何走向全球
    12月16日,在MEET2021 智能未來大會上,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對2020年的AI科技圈技術發展進行了思考總結和展望。李開復表示「新冠疫情對全球來說,雖然是個災難,但是它會帶來數位化、IT化,帶來AI化。AI的核心是海量數據,而疫情帶來線上會議等工作形式產生了大量數據。數據產生之後,各行各業可以知道哪些重複性的工作能夠被AI取代。
  • 快倉智能創始人楊威:各行業內部物流將加速「機器換人」
    對於快倉智能而言,他們對上海人工智慧高地建設有怎樣的期待? 紮根於上海的快倉智能,是國內首批從事智能倉儲機器人研發製造應用的企業,也是單倉部署智能倉儲機器人規模全球第二大的企業。楊威直言,在上海的這幾年深切感受到人工智慧的「上海速速」。人才集聚、政策聚焦、產業鏈健全、應用場景多樣、智能製造轉型需求爆發、營商環境優渥,都是吸引快倉再投資的因素。
  • 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智能製造論壇圓滿舉辦
    同時,她也指出推動智能製造還存在智能製造的規律、認識和理解還需進一步加強,供給服務能力明顯存在短板,跨界人才比較缺乏,難以滿足市場廣泛大量的個性化需求等方面的問題,下一步要補短板、打基礎、重應用,推動智能製造的國際合作再上新臺階。
  • 瀋陽市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協會成立 - 推薦 - 中國高新網 - 中國高新...
    5月22日,瀋陽市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在東北科技大市場舉行。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當選為協會會長。  協會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中國工程院院士楊鳳田,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副校長唐立新,遼商總會會長、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於海斌等五位專家為戰略諮詢顧問。
  • 圖客機器人上崗同濟大學圖書館 中國製造開啟智能盤點時代
    它每天嫻熟的穿梭在一排排書架中間,幾小時就能精確地掃描數萬本圖書,它就是盤點能力遠超人工數十倍的智能圖書盤點機器人——圖客機器人。一直以來,圖書館主要依靠傳統人工盤點圖書,耗費圖書館員大量時間和精力。圖客機器人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
  • hachi delight亮相中歐智慧機器人大會 技術創新與實用性獲高度認可
    11月14日,2020年第二屆中歐智慧機器人大會暨第七屆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和關鍵技術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此次會議大咖雲集,共襄盛舉,作為機器人行業最高水準的前沿性峰會,備受矚目。哈奇智能現場分享了基於智慧社區無人配送場景的智慧機器人關鍵技術創新與突破。
  • 牧星智能攜手輝煌三聯共譜智能物流新篇章
    柔性高效、再創輝煌——輝煌三聯智能轉型金華輝煌三聯工具實業有限公司是中美合資生產林業工具及相關配件的企業。公司研發的系列鋸鏈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國家專利,填補了國內空白,現已形成年產1500萬英尺鋸鏈和150萬片導板的生產能力,產品銷往亞洲、美洲、歐洲的各個國家和地區。
  • 智能製造 風口之上的企業先機
    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章逸豐博士為我們做《智能物流在柔性製造中的重要協同作用》主題演講。章博士將與大家一一分享,介紹背後的功臣——智能移動機器人iAGV、智能倉儲機器人iCarrier 和南江智能調度系統。
  • 提升智能製造水平 完善智能產業鏈條 天津開發區智能產業蓬勃發展
    、智能健康醫療、智能物流等高端智能產業集群,致力於建設成為面向21世紀、引領下一代工業園區發展方向的「中國製造2025」智能製造示範區以及國際一流的現代化高科技產業園區,努力成為未來天津市智能產業的重要承接地。
  • 智能製造的市場前景及技術發展
    和IoT)及5G 等各個領域,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提高,相關政策支持的不斷完善,以及基礎技術的持續發展,智能製造的各項技術也將得到進一步的突破和發展。人工智慧與網際網路技術融合下的「機器人2.0」  機器人在汽車、電子製造等行業中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但目前的機器人多指一些自動化設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器人。
  • 智能製造產業的主要領域和發展特徵
    《中國製造2025》作為製造強國戰略的行動綱領,明確以智能製造為主要方向,包括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增材製造設備、非標自動化設備、智能工廠等,加快應用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位造技術的新型生產方式。基於東灘產業內參《智能製造產業投資趨勢及發展模式》,本文對智能製造產業的主要領域和發展特徵做一個梳理。
  • 疫情後,變壓器鐵芯智能製造產業鏈服務將迎來春天
    近年來,我國智能製造技術的發展,加快了變壓器鐵芯智能製造技術的進步,新冠肺炎疫情更加促進了這種進步。據悉,世界上最大的變壓器鐵芯製造企業LTC集團(年產變壓器鐵芯約10萬噸),通過智慧工廠的鐵芯製造技術,實現了鐵芯專家設計、全自動數位化縱橫剪、物流派送、一站式服務的目標,大大減少了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同時也可保障變壓器廠的正常生產。
  • 科技智能風口之上 碧桂園的機器人「藍海」
    美味出圈  百家機器人餐廳即將開門迎客  本就面臨成本高企、流動率高、經營模式落後等種種問題,疫情之下的傳統餐飲業更是備受衝擊,整個行業加速洗牌。  智造未來  世界一流機器人研發基地騰飛在即  前不久,2020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峰會(佛山)發布《2020中國機器人產業報告》,其中透露,202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11.9億元人民幣,位居全球前列,機器人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機器人是智能製造的核心關鍵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