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2020-12-23 華龍網

重慶日報記者 張亦築

建立機器人/人工智慧創客實驗室和人工智慧+VR/AR探究實驗室,一方面推進機器人、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另一方面讓人工智慧、VR/AR技術融合到中小學學科教育中……這是重慶魯班機器人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在國科大重慶學院附屬科技中學推進的示範項目,其目標是打造國科大中西部基礎科技教育創新中心。

對於魯班機器人技術研究院這樣的企業,重慶市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機器人聯盟」)將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給予更多技術支撐。

幫助聯盟成員單位乃至整個產業爭取和整合國家級資源,是機器人聯盟的重點工作之一。

在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的牽頭下,該聯盟集聚了重慶大學、重慶華數機器人、川崎(重慶)機器人、長安工業等300多家國內外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涵蓋科研、人才、產品及產業化等方面的優勢資源,正全力以赴推動重慶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在全國形成影響力。

推動國評中心落地,助力重慶工業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2019年6月,位於兩江新區水土高新生態城的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重慶)(以下簡稱「國評中心(重慶)」)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簡稱「CNAS」)實驗室認可證書,正式投用。

作為西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第三方機器人檢測與評定機構,如今,國評中心(重慶)檢測範圍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無人機、智能產品等整機,以及伺服電機、減速機、動力電池、控制器、通信等零部件,檢測能力涵蓋標準100餘項,檢測項目(參數)300餘項,為重慶乃至西部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最初申請國評中心落地重慶時,重慶的機器人產業並不被看好,可以算是無技術、無人才、無產業,僅有市場。」機器人聯盟秘書長何國田坦言。所謂的市場是指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主要集中在汽摩等行業,這也是重慶的支柱產業。因此,結合自身優勢錯位發展,重慶工業機器人市場巨大。

憑藉這樣的「未來可期」,在市發改委、市科委(現市科技局)的支持下,中科院重慶研究院聯合相關單位成功申請到國評中心落地。

伴隨著國評中心(重慶)的建設,重慶德新機器人檢測中心有限公司也牽頭拿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工業機器人整機性能測試與評估平臺研發及應用」項目,通過工業機器人整機性能綜合評估模型等研究,推動國產工業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三年來聯盟成員拿下13個國家級項目,帶動產業實現飛躍

一個國家級的3C智能製造項目,全國300多家單位競爭申報,最終被機器人聯盟的成員單位拿下。不止如此。自2017年以來,機器人聯盟成員單位累計拿下科技部13個機器人及相關項目,支持經費達到2億元,其中6個項目由重慶牽頭完成。

「『十二五』期間,科技部的機器人項目我們一個都沒有,但最近三年我們連續拿到項目,進步很明顯。」何國田說,在市科技局的推動下,機器人聯盟積極組織成員單位申報項目,並協調重慶華數機器人、天津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機集團、新松機器人公司等單位的機器人專家來渝,圍繞項目申報展開研討,指導成員單位加班加點修改項目申報書。

正是依靠「政府+聯盟」協作的模式,聯盟成員單位實現了高質量申報、高質量獲批立項。

在項目的支持下,聯盟成員單位整合資源展開攻關,在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領域的很多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了突破。

「比如圍繞觸覺傳感器的『卡脖子』技術進行攻關,我們的聯盟成員單位研發出觸覺傳感器的新原理、新結構和新產品,讓重慶在這一領域具有很強的技術優勢。」何國田介紹,此外,在機器人情感識別技術、機器人智能發育、機器人減速器測試技術等領域,重慶也有了一定技術儲備,未來將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技術實力的增強帶動了產業實現質的飛躍。如今,重慶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重慶造」協作機器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累計參與制修訂標準56項,團體標準26項。

參與產業規劃制定,為政企提供決策諮詢服務

機器人聯盟的成員單位覆蓋了機器人產業鏈上中下遊各個環節,實現了行業資源的整合,為此也積極參與了重慶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規劃的制定,通過提供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市場分析報告,配合政府部門開展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布局、重點項目策劃和產業生態環境建設。同時,承接政府部分職能,協助政府部門開展科技創新和相關產業工作。

「從2018年開始,我們就在著手準備,就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十四五』規劃為政府部門和企業提供決策諮詢服務。」何國田介紹,目前,機器人聯盟已完成「十四五」時期重慶市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技術創新規劃研究、2019年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協同推進機制研究等10餘項行業諮詢服務工作,去年一年服務企業達150餘家。

實際上,通過對自身資源的進一步梳理,機器人聯盟也有了更加清晰的發展規劃。

何國田表示,目前機器人聯盟已在智慧物流、綠色製造領域成立了分聯盟,下一步還將成立教育機器人分聯盟,更好地支撐產業發展。

相關焦點

  • 助推智能產業發展 長江流域(重慶)智能製造機器人產業聯盟今成立
    記者 劉嵩 攝華龍網11月20日13時30分訊(首席記者 徐焱) 在今(20)日召開的長江沿岸中心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八屆市長聯席會上,舉行了沿江智能製造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峰會,會上,長江流域(重慶)智能製造機器人產業聯盟揭牌成立。
  • 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重慶分盟成立
    中新網重慶新聞8月28日電  8月27日,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第二屆智能製造高峰論壇在重慶召開。會上,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重慶分盟(以下簡稱「重慶分盟」)宣布正式成立。  據了解,由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牽頭評審的10家智能製造標杆企業亮相該論壇並舉行授牌儀式,重慶市委常委、萬州區委書記莫恭明,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上臺為10家企業進行了授牌。
  • 2020常州智能製造合作創新對接洽談會召開—新聞—科學網
    9月16日,2020常州智能製造合作創新對接洽談會暨AI閃耀工業智聯時代論壇在江蘇省常州科教城舉行。
  • hachi delight亮相中歐智慧機器人大會 技術創新與實用性獲高度認可
    11月14日,2020年第二屆中歐智慧機器人大會暨第七屆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和關鍵技術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此次會議大咖雲集,共襄盛舉,作為機器人行業最高水準的前沿性峰會,備受矚目。哈奇智能現場分享了基於智慧社區無人配送場景的智慧機器人關鍵技術創新與突破。
  • 2016「長風論壇」武漢舉行 聚焦智能製造技術發展
    ,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位專家學者與會,聚焦工業機器人、智能製造創新發展等熱點問題,共同推進「中國製造2025」。製造業的核心是智能製造,而工業機器人是智能製造騰飛的重要基礎。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將智能製造作為重振製造業戰略的重要抓手。  其中,美國啟動了包括工業機器人在內的「先進位造夥伴計劃」;日本提出通過加快發展協同式機器人、無人化工廠提升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德國實施工業4.0戰略,鞏固其製造業領先地位;「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也正式發布實施。
  • 萬盛興智能技術與機器人製造項目動工
    日前,市重點項目萬盛興智能技術與機器人製造項目動工儀式在仲愷高新區舉行。該項目計劃投資約6.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鈑金生產自動化示範工廠、機器人與核心零部件製造工廠、辦公樓、研發樓、工廠配套、生活配套。
  • ...雲端」突圍|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智能製造|生產線|智慧機器人
    如今,這裡更像一座南方城市,那些曾一度貼著深圳等南方城市「標籤」的智能製造業,悄然在地處西北的張掖大地生根發芽……去年年初,第一批「甘肅製造」手機在張掖下線並出口海外,曾轟動一時;9月,首臺「張掖製造」商用智慧機器人成功下線,填補了張掖乃至全省在智慧機器人製造領域的空白;12月,甘肅陽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公司在深圳研發的第一批純國產電腦將在張掖進行量產……
  • 2020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之智慧機器人全棧...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在線記者 溫維娜)12月5日,由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中方理事會、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國際聯盟主辦的2020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之智慧機器人全棧應用開發技能大賽在中山火炬職院落下帷幕。
  • 陳金虎:加快打造常州智能製造裝備產業集群
    人民網常州9月16日電(馬燾燾)9月16日,2020常州智能製造合作創新對接洽談會暨AI閃耀工業智聯時代論壇在常州科教城舉行。三百多位嘉賓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創新與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圍繞人工智慧技術與工業數位化、智能化相融合發展趨勢展開研討。
  • 【聚焦智博會】建行重慶市分行舉辦「智能創新 科技賦能」 戰略...
    【聚焦智博會】建行重慶市分行舉辦「智能創新 科技賦能」 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2018年08月24日 21:37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 中國機器人創客教育創新聯盟成立
    《中國機器人創客教育創新聯盟成立》以「發展 協同 創新」為主題的2019中國(徐州)機器人創客教育協同創新暨中國機器人創客教育創新聯盟成立大會19日在徐州市藝術館召開。中國機器人創客教育創新聯盟由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智能聯盟等業內產學研界知名機構和企業共同構建,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的指導下,為培養幼兒和青少年思維創新和動手能力提供全新的平臺。全國高校、研究院所、國內機器人創客教育企業代表300餘人參加會議。
  • 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鄂州市智能製造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5...
    其核心是加快推進位造業創新發展、提質增效,實現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智能製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融合發展,對我市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科學、跨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 搶抓技術變革發展機遇 科大智慧機器人業務按下「快進鍵」
    近日,由上海市松江區人民政府支持,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主辦,上海市松江區洞涇鎮人民政府協辦,科大智能、新戰略移動機器人產業研究所、上海洞涇人工智慧發展有限公司等聯合承辦的「2020中國移動機器人(AGV/AMR)產業發展年會」在上海圓滿落幕。
  • 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智能製造論壇圓滿舉辦
    智能製造論壇由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承辦,中國信息化周報社、賽迪智能製造產業技術研究院(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計算機與微電子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軟體評測中心)、國家機器人質量監督檢驗北京中心(籌)協辦。
  • 成都智能製造翻開新篇章:成都智造中心正式成立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丁寧)10月16日,作為2016年全國雙創周四川分會場主活動之一,「中國(成都)智能製造研討會暨成都智造中心啟動儀式」在成都菁蓉鎮創新展覽中心成功舉辦。本次活動邀請了包括中德智能製造聯盟、中國智能製造百人會、中國虛擬實境與可視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廣東智慧機器人研究所、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愛立信中國、嘉蘭圖、南京壹千零壹號、四川普什寧江工具機、中船重工702研究所、中國移動物聯網公司、達索中國等國內外數十家機構、科研單位以及與智能製造相關的企業,成都市政府以及菁蓉鎮政府相關領導也出席了本次活動。
  • 助力軟體與智能製造融合創新 「軟體與智能製造主題論壇」在長沙舉行
    湖南省將持續推動軟體和智能製造雙驅動、雙循環發展,強化政策支持,大力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工業軟體,優化發展環境。北京蘭光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鐸先進行了「智能製造:抓本質,促落地」的分享。朱鐸先表示,目前全球數位化轉型,無論是工業4.0、智能製造還是數位化轉型,企業上下必須充分地認識到,這是在新技術背景下突出重圍的一種轉型,既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
  • TUV南德出席中德智能製造科技創新合作技術論壇
    江蘇太倉2020年11月3日 /美通社/ -- 10月29日,中德智能製造科技創新合作聯盟及太倉市人民政府,在沿江臨滬的新興港口城市 -- 太倉,聯合主辦了「中德智能製造科技創新合作聯盟成立大會暨系列技術研討會」。
  • 瀋陽市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協會成立 - 推薦 - 中國高新網 - 中國高新...
    5月22日,瀋陽市機器人與智能製造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在東北科技大市場舉行。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當選為協會會長。  協會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中國工程院院士楊鳳田,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副校長唐立新,遼商總會會長、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於海斌等五位專家為戰略諮詢顧問。
  • 國家智慧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
    今日,由39家產、學、研單位構建的國家智慧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鄭州市正式成立。該聯盟將以促進產業規範健康發展為戰略目標,建設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機制。
  • 智能製造的市場前景及技術發展
    和IoT)及5G 等各個領域,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提高,相關政策支持的不斷完善,以及基礎技術的持續發展,智能製造的各項技術也將得到進一步的突破和發展。人工智慧與網際網路技術融合下的「機器人2.0」  機器人在汽車、電子製造等行業中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但目前的機器人多指一些自動化設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