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粒子「汙染」南極:人類作為地球的「主人」,到底在幹什麼?

2020-12-20 宇宙知識聯盟

塑料粒子「汙染」南極:人類作為地球的「主人」,到底在幹什麼?

現在這個世界的發展愈來愈快,人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改善生活的同時,我們的生態環境也遭到了很多的破壞。早在幾年之前,人們就開始呼籲要保護環境,愛護環境。雖然有些科技已經可以做到不汙染環境,甚至是可以造福環境了。但是之前造成的一些傷害,短時間內似乎還沒有辦法解決。

當然人們對於環境的汙染有很多種說法,但是人類所為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原因之一,我們在生活中也會產生很多的生活垃圾,如果對這些垃圾處理不當的話,就可能對於地球和環境造成極大的汙染和影響。幾乎地球上的所有區域都有人居住,包括南極這個地方,只不過生活的人數比較少而已,而人們在研究地球和宇宙的同時,對這個地區也沒有停止腳步。

關於環境汙染這個話題,人們有很多種不同的說法。但是歸根結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的。自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以來,我們人類能製造出來的東西越來越多了,而製造的垃圾也越來越多。無論是工業垃圾還是生活垃圾,都與日俱增。然而我們人類那是只管享受各種便利,卻忽視了處理垃圾的重要性。結果導致這些垃圾還沒來得及處理掉,就進入了大自然,嚴重的汙染了環境。

我們國家對南極的研究是比較重視的,雖然這是一片人煙稀少的冰雪大陸。但是我們國家的科學家發現了這片大陸的資源是非常的豐富的,所以對南極的研究一直沒少過。但是最近我們的科學家在對南極的研究過程中,有了一個很重大發現。他們發現在海洋裡多了一種微型的元素,而這種元素的質量非常小。

經過研究之後發現,這是居然是一種塑料元素。也就是我們人類生產塑料變小後的東西,他們把這個稱為塑料粒子。而這種東西不僅存在於南極的海域當中,在隨後科學家們對其他的海域進行的研究中,也發現了在其他的海域中也存在著這樣的微塑料粒子。也就是說,在現在海洋中,很多的生物的體內,說不定已經有了這些微塑料粒子了。

生物鏈和食物鏈是一個圈,而我們人類站在兩條鏈的頂端。有很多的東西會通過這兩條鏈,回到我們自己身上,就像那些難以分解的微塑料粒子。所以我們要儘量的少用那些塑料產品,然後要好好的愛護環境,這樣才能讓這個地球的生物長久的生存下去。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人類體內,發現了塑料微粒,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
    由此可見,塑料垃圾對海洋的汙染有多麼嚴重了,而且這個垃圾大陸還在不斷向外擴張,除了表面的塑料垃圾之外,海洋的不同深度同樣也發現了塑料垃圾,即使是在海洋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科學家同樣發現了不少的人類塑料垃圾。可見,塑料垃圾對地球生態的汙染是全方位的,並不只限於陸地。可能有人會說了,塑料垃圾汙染再厲害,只要我們不去主動吃塑料那就沒事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 「看不見」的塑料汙染 無處不在的納米塑料汙染正在危害地球環境
    他們當年第一次暗示,塑料汙染並不僅限於散布在海岸線上的塑膠袋、飲料瓶和聚集在臭名昭著的「大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是一種漩渦狀的洋流,會將垃圾聚集在太平洋)的可見垃圾。這些塑料製品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得很脆弱,被風和海浪侵蝕變得粉碎,碎裂成越來越小的碎片,還有從合成纖維中脫落的微小的所謂的微纖維,以及牙膏等產品中的微小粒子,這些碎片被稱為塑料微粒。
  • NASA南極發現可疑現象,粒子從冰層下流向太空
    NASA南極發現可疑現象,粒子從冰層下流向太空宇宙太空中有很多的神秘的現象,這都是現在科學家利用現有技術不能夠將其解答的,並且在這種神秘的未知之中,人類的好奇心就像是毒藥一樣,一點一點的侵蝕科學家們的內心。宇宙的存在,地球的存在,和人類的存在究竟有著怎樣的關聯呢?人類在自己族群發展的過程中,是否能夠將這些所有的疑點都解決掉呢?
  • 塑料汙染不孔不入!科學家在南極的冰芯中發現了塑料微粒
    如果你有一直關注環境保護的動態,你可能就會了解塑料微粒的汙染有多嚴重,它們幾乎無孔不入,不處不在。塑料微粒,通常指那些直徑小於2nm的塑料顆粒(是頭髮絲的直徑的3萬分之一)。它們實在太小,很多的汙水處理廠根本沒法將它們過濾;它們又實在是太多了,曾有研究稱,一支普通的淨化潔面乳,就含有36萬顆塑料微粒!
  • 極光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只出現在南極和北極?
    那麼,極光到底是什麼呢?極光為什麼只出現在南極和北極呢?今天我就跟你聊聊這個事。01太陽風要解釋極光,首先要講講太陽,太陽大概出生在46億年前,從太陽出生的那一刻起,它就一直向外面「颳風」。你可能用過指南針吧,不管你怎樣轉,指南針的一端肯定指向南方,也就是說指向地球的南極,另一端指向北方,也就是指向地球的北極。這是什麼原理?其實,指南針是一個有磁性的針,如果你把一塊磁鐵靠近指南針的話,你會發現,指南針的一端會指向磁鐵的南極,另一端指向磁鐵的北極。
  • 無處不在的塑料:微塑料已進入南極陸地食物鏈
    微塑料已經到達地球上最偏遠的地區,並成為食物鏈的一部分。在南極洲的一種小型無脊椎動物身上,來自義大利錫耶納大學、愛爾蘭國立都柏林大學和義大利的裡亞斯特同步輻射實驗室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發現了最新證據。塑料汙染已成為全球範圍內最值得重視的環境問題之一。
  • 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怎樣減少塑料垃圾帶來的汙染?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一個專門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其主要目的就是在於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 中國成南極遊第二大客源國,南極有什麼這麼吸引人?
    而且赴南極遊客年輕化趨勢明顯,價格不再是主要因素,旅途體驗成為遊客「最在乎的事」。那麼南極的魅力是什麼呢?旅途之中會有怎樣體驗?也正是因為它算得上惡劣的環境,使得它擁有著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冰川地貌,放眼望去就會被白茫茫的冰雪包圍,就像是被按了暫停鍵的"地球變遷博物館"。隨著地球板塊逐漸的移動,南極最終形成了如今我們看到的"冰雪之國"的場景。
  • 人類將自食其果?中國科考隊首次在南極發現了這個,網友:真可怕
    人類將自食其果?中國科考隊首次在南極發現了這個,網友:真可怕雖然我們早就知道人類的生活垃圾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巨大汙染,但像南北極這種原理人類生活區域的海域上此前一直被視為地球上最後一塊沒有人類生活垃圾的淨土了。
  • 北極下起了塑料雪,這代表著什麼?
    近日,被譽為「人類最後一片淨土」的北極,也下起了「塑料雪」。這意味著在這片人類幾乎不曾踏足的神聖領域,漫天飛舞的雪花也不再乾淨潔白。微塑料顆粒汙染無處不在,它們也存在於不同地區的積雪當中——甚至北極這樣遠離人煙的地方也不例外。近日,據外媒報導,一項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塑料正在以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方式悄無聲息地影響著整個世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真的刻不容緩了。
  • 信天翁捕獲的戰利品,原來是微塑料,塑料汙染還要持續多久?
    信天翁捕獲的戰利品,原來是微塑料,塑料汙染還要持續多久?地球上的許多發明造福了人類,例如電燈、飛機、交流電等,它們的出現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是發明家留給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當然這些發明中有好也有壞,有些發明令人又愛又恨,塑料就是其中之一,塑料成本低,可塑性好,被人類大肆利用。
  • 馬裡亞納海溝深處出現了令人不安的東西,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警示
    海洋中最神秘的區域應該是深海,那裡是我們比較難以探索的區域,一般來說深海不會像淺海,會受到人類更多的影響,那裡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平靜環保的區域。可是當科學家深入地球上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深處之後,卻發現了令人不安的東西。馬裡亞納海溝深處出現了令人不安的東西,這是怎麼回事?到底科學家在那裡發現了什麼?難道是什麼史前怪物?
  • 南極冰山突然融化,露出不該出現在地球的東西,到底在傳遞什麼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飛躍,世界經濟也處於成長狀態,但在提高經濟的同時,也對地球環境產生了不少影響,全球變暖、大氣汙染等嚴重問題一直在侵蝕地球,南極一直被稱為地球上的寶庫,一直沒有被開發出來南極擁有1390萬平方公裡的總面積,被廣大的冰覆蓋的南極冰山突然融化,出現了不應該出現在地球上的東西
  • 英國科學家在海底1萬米,到底發現了什麼?人類應該為此買單
    在大海的最深處,是否也會有人類造成的環境汙染存在?過去人們以為大海最身處是遠離人類活動影響的淨土,然而日本科學家的調查發現, 即使是海底1萬米的地方,也沒有躲過人類帶來的破壞。英國科學家在海底1萬米,到底發現了什麼?人類應該為此買單。
  • 人類對南極的幹擾率不足32%,為何科學家對它都表示擔憂?
    人類是何時發現南極的?整個南極大陸,都被厚厚的冰殼所覆蓋,它作為地球上人類發現的最後一個大陸,也是地球上唯一一個沒有永久性居民的大陸。那麼,人類是何時發現南極大陸的呢?與北極早在數千年之前就已經有人類居住不同,南極發現的時間非常晚,這也讓南極成為地球上的一塊「淨土」。
  • 塑料的危害:塑料可給地球帶來的10大可怕的危害
    人類發明塑料之後,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它會對地球生態帶來如此巨大的危害。大量的塑料被遺棄在了大自然當中,為整個生態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只不過,大多數時候,生活在人類社會的人們,根本就不會真正的意識到塑料所造成的危害都有哪些。
  • 環保科普 | 人類該如何應對海洋微塑料汙染?
    不健康飲食以及環境汙染會對人類健康產生重大威脅,且這些威脅往往是溫水煮青蛙式的,容易讓人忽視,但危害嚴重、影響深遠,例如微塑料汙染問題。隨著科學界對微塑料汙染的範圍和影響的日益了解,我們發現,微塑料早已通過汙染水源、農副食品等方式進入人體。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傷害,遲早顯現出來。
  • 世界科學家,都盯上了月球南極,那麼南極到底發現了什麼?
    世界科學家都盯上了月球南極,看似普通的環境,到底隱藏了什麼現在月球的南極已經成為了各個國家的香餑餑。但是對於月球南極來說,這片區域條件實在是極為惡劣。因為月球南極常年接收不到太陽的照射。這片地區也是怪石嶙峋,那麼為何科學家紛紛將眼光盯向月球南極這塊區域呢航天領域作為一個全新的待開發的領域,已經成了當今世界各國的爭奪焦點,誰能率先搶佔它,就相當於搶佔了一個新的制高點,在未來資源分配的時候就更佔有主動權。中國作為當今世界發展勢頭最猛的國家之一。在航天領域也是奮起直追,不甘落後。而月球南極是太空探測器和人類未來探月任務的最新熱點。
  • 北極下塑料雪!每升北極浮冰中含有1.2萬個塑料微粒 大氣遭受嚴重汙染
    北極下塑料雪。一項研究發現,從北極到阿爾卑斯山脈,積雪中都存在大量的微塑料汙染。該研究促使科學家警告稱,大氣受到了嚴重汙染,並要求緊急研究微塑料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影響。研究發現,雪在下落時從空氣中捕捉微粒,格陵蘭島和斯瓦爾巴特群島之間的海洋浮冰樣本,平均每升含有1760個微塑料微粒。在歐洲地區甚至發現了更多——平均每升24600個。這項研究表明,風的輸送是全球微塑料汙染的一個關鍵因素。科學家們呼籲研究空氣中微粒塑料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他們指出,此前的一項研究發現,微粒存在於癌變的人類肺組織中。
  • 全球塑料汙染「愈演愈烈」!美國落基山脈開始下著「塑料雨」
    在90%以上的濾光片中發現了彩色顯微鏡下的塑料纖維,最常見的顏色分別是藍色、紅色、銀色、紫色、綠色和黃色。在城市遺址中發現的塑料比孤立的山區要多,但作者指出,塑料問題是「普遍存在的,而不僅僅是一種城市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