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將自食其果?中國科考隊首次在南極發現了這個,網友:真可怕

2021-01-09 騰訊網

人類將自食其果?中國科考隊首次在南極發現了這個,網友:真可怕

雖然我們早就知道人類的生活垃圾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巨大汙染,但像南北極這種原理人類生活區域的海域上此前一直被視為地球上最後一塊沒有人類生活垃圾的淨土了。

然而最近我南極科考團隊卻意外地在南極海域上發現了一小塊塑料,這也就意味著這些淨土已經開始慢慢地變得不那麼乾淨了。相比每年人類都要在海洋上排放數以億噸計的生活垃圾而言,其中的塑料垃圾分解之後形成的小尺寸塑料更加讓人擔憂,因為這些尺寸看上去不過幾毫米甚至幾釐米的塑料垃圾很可能被魚類或者海鳥吃下,而人類捕獲這些海洋動物之後會讓他們成為盤中美食的同時也相當於我們吃下了這些塑料。

人類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最終還得自己來吃下這些惡果,實在也算得上是一個悲劇的往復循環。如此下去世界海洋就再無一塊乾淨的地方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國南極科考隊取得3項重大發現
    本報北京1月19日電記者楊舒從國家海洋局獲悉,近日正在執行考察任務的中國第32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世界上率先取得3項重大科學發現:首次實地探明地球表面最大的峽谷存在於東南極冰蓋伊莉莎白公主地的冰蓋底部,南極冰蓋底部最大的融水流域和「溼地」發育在伊莉莎白公主地,伊莉莎白公主地深部冰層呈現大範圍暖冰現象。
  • 講真 | 穿上這件波司登羽絨服,你就和中國南極科考隊撞衫了
    中國南極科考隊身穿波司登第36次出徵南極 為什麼我會對中國南極科考隊選擇的防寒服如此關注,不妨先來感受一下南極美麗而惡劣的自然環境。南極一向都有「白色荒漠」的別稱,看似美麗的外表下,伴隨著酷寒、烈風、乾燥少雨的極端氣候。作為地球上至今唯一沒有人類定居的大洲,在這裡生活一個月都是嚴峻的考驗。
  • 中國首次東非大裂谷科考隊將出發研究中國人起源
    中新網7月29日電 據新民晚報報導,8月2日上午,由中國科學探險協會組織的我國首次東非大裂谷科考隊將從北京出發。  東非大裂谷從廣義上講,北起西亞,從靠近伊斯肯德侖港的南土耳其開始;南抵非洲東南,一直延伸到貝拉港附近的莫三比克海岸。總長超過6500公裡,人們稱它是「地球上最長的傷疤」。
  • 波司登羽絨服化身中國南極科考隊的「禦寒後盾」 實力徵服南極
    能夠感知四季變遷的我們對突如其來的寒冬都如此手忙腳亂,那麼那些常年身處極地的中國南極科考隊員又該怎樣面對呢?好在波司登近日聯合南極科考隊推出了專業保暖系列,Ta的誕生成為南極科考隊的禦寒法寶,成為開展科考工作的有力後盾。
  • B站直播中國首屆「南極科普日」 首發南極科考新發現
    來源:金融界網站6月21日夏至,嗶哩嗶哩(簡稱B站)攜手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新華社全媒編輯中心聯合主辦首屆「南極科普日」主題活動,B站新華社官方號獨家直播,連線南極中山並發布了我國南極科考的最新發現。
  • 中國人登上南極之巔 標誌著人類首次抵達冰穹A
    ■我科考隊踏上冰穹A「北高點」  ■今日將向南高點進發  據新華社10日電 北京時間9日22時15分,中國南極內陸冰蓋崑崙科考隊李院生隊長一行成功「登」上衛星遙測標識的南極內陸冰蓋冰穹A的「北高點」,所在位置為南緯80度22分51秒,東經77度27
  • 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
    首次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奇特現象隨船領隊、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長李鐵剛介紹,「向陽紅01」船於2017年12月30日開始執行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海上考察歷時46天。但此前人類還未發現熱液與冷泉並存的現象。彌補我國南極考察薄弱區域開創多項「第一」隨船首席科學家、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鄭彥鵬介紹,本航次,科考隊發揮「向陽紅01」船靈活機動且具有動力定位優勢,針對特定科學目標,對我國南極科考的薄弱地區——南極大西洋扇區進行了系統調查。
  • 「科技+專業」雙重保護 波司登聯合中國南極科考隊再出發
    則是對再度踏徵程的中國南極科考隊的最好形容。2020年11月10日中國南極科考隊將踏上第37次科考徵程,而波司登也將再次與之隨行,助力裝備升級,一同探索「純淨之地」。迎接他們的將不止是海雨天風,還有漫天冰雪、能見度低、極度嚴寒等極地極端氣候帶來的嚴酷挑戰。要知道南極年平均氣溫為-25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94.2攝氏度,暴風呼嘯、嚴寒刺骨,給科考工作帶來極大的難度。
  • 嗶哩嗶哩直播中國首屆「南極科普日」 發布南極科考新發現
    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22日電 6月21日,嗶哩嗶哩攜手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相關機構,連線南極中山並發布了我國南極科考的最新發現。作為本次直播的重磅環節,中國南極科考隊通過視頻直播,詳細介紹了我國南極科考的最新進展,首艘國產破冰船雪龍2號首探南極,雪龍號和雪龍2號在南極「雙龍聚首」,多項最新科考發現和珍貴畫面首次公開。
  • 波司登助力科考隊徵戰南極 彰顯民族責任感
    波司登作為專注羽絨服44年的國際品牌,始終陪伴著中國科考隊「上珠峰,下極地」, 波司登用專業的保暖技術為科考隊員們保駕護航。前不久,波司登聯合中國南極科考隊發布專業保暖系列,助力南極科考隊遠徵南極。「當第一次來到這裡,感覺就是被拋出了人類社會之外,看得到自己的渺小。每當踏上這片土地,都深深被它的神秘與美麗所吸引。」中國南極崑崙站首任站長李院生如此描述在南極工作的經歷。
  • 助力中國南極科考隊出徵,波司登如何用44年成為「中國名片」?
    立冬以後,南極將迎來極晝期。11月10日,圍繞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中國南極科考隊從上海出發,踏上了第37次南極科考徵程。在多個國家重要場合中,中國品牌以專注深耕、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精神,在一次次亮相中不斷成就其高光時刻。
  • 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向陽紅01」船首次...
    新華社青島3月21日電  題:我國首次在南極發現海底熱液與冷泉並存——「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綜述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記者近日採訪「向陽紅01」船首次南極科考的科考隊員時了解到,「向陽紅01」船在我國南極科考比較薄弱的南極大西洋扇區
  • 中國南極科考隊內陸隊抵達泰山站
    12月25日,中國南極科考隊內陸隊抵達泰山站。從遠處看,泰山站的鋼結構主體既像一個中國紅燈籠,又像一個降落在冰雪世界的「不明飛行物」。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新華社南極內陸12月25日電(記者劉詩平)經過8天的風雪跋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內陸隊——泰山隊和崑崙隊的共37名隊員25日順利抵達泰山站。  稍做休整後,其中的21名泰山隊隊員將在泰山站展開工程建設工作,崑崙隊隊員將繼續向崑崙站進發。
  • 雪橇上的餐廳 中國南極科考隊的一日三餐
    簡介:  南極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地區之一,這裡冰天雪地、與世隔絕,一日三餐成為第28次中國南極科考隊在日常生活中面臨的一道難題,近日,第28次中國南極科考隊的中新社隨隊記者探訪了位於地球最南端的中國餐廳。
  • 波司登羽絨服成今冬禦寒神器 快來安利南極科考隊同款!
    波司登作為專注羽絨服44年的國際品牌,始終陪伴著中國科考隊「上珠峰,下極地」, 波司登用專業的保暖技術為科考隊員們保駕護航。前不久,波司登聯合中國南極科考隊發布專業保暖系列,助力南極科考隊遠徵南極。
  • 澳科考隊在南極遇突發情況,中國及時施救,派出直升機前往增援
    12-26 20:55:17 來源: 乃綺旅遊講說 舉報   在中澳關係持續緊張的環境下,中國卻在南極地區向澳大利亞科考隊伸出了援手
  • 為國助力 波司登聯合中國南極科考隊打造冬季最強保暖系列
    立冬以後,我國迎來了首波冷空氣,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氣溫驟降的情況,遠在天邊的南極也將迎來極晝期。中國南極科考隊也再次出發,開始了第37次南極科考工作。為了能給中國南極科考隊員提供更加溫暖的保障,波司登在11月25日正式宣布聯合中國南極科考隊推出專業保暖系列,在特殊時期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更具科技創新,適應不同禦寒場景的專業羽絨服系列。
  • 可怕!南極發現新冠病毒!
    智利陸軍機構說,現在基地已經徹底消毒。 智利陸軍發表聲明解釋說:36人檢測結果呈陽性,其中26人是陸軍人員,還有10人是承包商公司的平民,該公司正在南極基地進行定期維護工作。 另據環球網,英國《衛報》稱,這是南極洲首次發現新冠病例。智利官方暫未公布感染源,但據智利媒體報導,本月早些時候,智利一艘海軍軍艦曾駛往該南極洲基地提供後勤補給。
  • 汕頭大學科考隊啟程赴南極 將在阿根廷換乘考察船
    汕頭大學科考隊啟程赴南極 將在阿根廷換乘考察船     14日,汕頭大學南極科考隊從汕頭大學出發,於2月14日至3月6日赴南極進行科考探險活動。
  • B站獨家直播「南極科普日」,連線南極中山站隊員!
    「科學探索,南極有我,請全國人民放心!」當科考隊員在南極中山站五星紅旗下喊出這句話時,滿屏彈幕顯示出「致敬中國南極科考隊!」這是發生在在B站新華社官方號「南極科普日」直播活動中的一幕。科普之餘,他們和主持人、B站網友親切聊天,隊員們還藉助直播的機會,有的對遠在萬裡之外的家人傾訴思念,有的隊員「在線相親」,引得彈幕一片「哈哈哈哈哈」,最後,隊員們還祝福屏幕前的學生黨都能學業有成考試順利!在熱烈彈幕中,萬裡之外,中國在南極最大的科考站中山站的神秘面紗被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