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丨九龍坡:傳承歷史文脈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

2020-12-15 上遊新聞

▲九龍坡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小強

根據主城都市區的建設方案,中心城區的定位,九龍坡區是重慶做靚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質、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重要區域。

「我們以城市有機更新為路徑,著力構建『人文之城』。」九龍坡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小強介紹,建設重慶人文之城核心區和國際文化交往中心,讓城市更有底蘊、有氣質、有活力。

▲九龍半島

實施100個有機更新項目

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

九龍坡區是工業大區、工業強區,歷史遺留下來很多跟工業建設配套的老城區,而這些老城區風貌獨特、歷史意義很強,鑄就了城市的「根」和「魂」。

「傳承好歷史文脈,做靚『人文之城』,九龍坡區歷史責任重大,我們將採取有力舉措將九龍半島打造成為有世界影響力的美術半島,讓城市更有底蘊。」劉小強說。

剛剛過去的五一節期間,重慶美術公園落戶九龍半島,四川美術學院黃桷坪校區作為重慶美術公園建設的核心區域,已率先啟動校園形象提升工程,九龍坡區高點規劃的重慶美術公園建設悄悄拉開了建設帷幕,未來將成為一個沉浸式藝術空間,市民可以廣泛參與到各項藝術的創作、展覽、體驗中來,感受「美術半島」濃厚的藝術氣息和人文精神。

劉小強介紹,九龍坡區將堅持城市有機更新理念,實施小街區規制,持續開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棚戶區改造,滾動實施100個有機更新項目,將老城區變成老街區,讓城市老而彌新,讓城市的氣質更加出眾。

同時,立足主城都市區的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緊扣做靚「人文之城」名片等規劃布局,以「兩江四岸」為發展主軸,繪製「城市和江河重逢、長江與藝術相遇」重慶人文地標群落,讓城市更有靈魂。

其中,九龍美術半島高點規劃建設重慶美術公園,楊家坪商圈著力集聚大都市中央商務和國際交往功能,加快推動老成渝鐵路公園、主城濱江綠色生態長廊建設,示範構建「一流基礎教育—大學—博物館」體系,建設重慶人文之城核心區和國際文化交往中心。

「未來,九龍坡區的商圈更時尚有活力,每一條背街小巷都有特色和故事,每一個離開重慶的人都能來尋找記憶。」劉小強說,城市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更有底蘊、更有人氣、更有活力。

數位化科技化賦能

構建「現代服務業之城」

作為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在興業興城方面,九龍坡區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

「九龍坡區是全市經濟大區,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中有著重要責任,我們將通過數位化改造傳統產業,超常規地發展先進位造業,高科技賦能現代農業,實現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深度融合。」劉小強說,九龍坡區將以高技術服務和新經濟發展為路徑,著力構建「現代服務業之城」。

具體來講,將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先進位造業發展現狀以及國內外先進位造業發展趨勢,在川渝兩地產業優化布局、協同發展中,加快推動西彭、陶家和銅罐驛「西三鎮」建設西部先進位造業基地。

同時,培育以西鋁為核心的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航空航天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農機裝備產業集群、智慧機器人產業集群,探索發展信息通信設備、高技術船舶、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集群。

據了解,去年重慶市政府與中鋁集團籤訂合作協議,在九龍坡區西彭工業園區打造到2025年產值、市值實現雙千億的「中國鋁加工之都」。「目前,我們正以中鋁高端製造項目集中布局為契機,用好經濟圈產業集聚效應,立足高端化定位,突出輕量化特色,推進智能化製造,加快集群化發展,在打造「中國鋁加工之都」中再造一個九龍工業。」劉小強說。

此外,九龍坡區還將著力構建「創新之城」,協同重慶高新區推動城鄉融合、產城融合、科技人文融合,著重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集聚高端平臺,實施人才強區,優化創新生態,讓創新主體在九龍坡成長壯大。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倩

相關焦點

  • 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各個區建設規劃定位出爐!
    大渡口區開展藝術合作 規劃建設長江文化藝術灣區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發展重慶主城都市區,是新的歷史時期大渡口區轉型發展過程中迎來的重大戰略機遇。沙坪垻區傳承歷史文脈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之城沙坪垻將突出「創新」和「開放」兩大主題,統籌建設東部山水魅力展示區、西部產城融合引領區、「兩山」生態屏障保護區,努力將沙坪垻區打造成引領重慶高質量發展的「科創智核」、承載「一帶一路」倡議的「開放高地」、傳承巴渝歷史文脈的「文化名城」、彰顯重慶山水魅力的「美麗都市」。
  • 重慶:加快聚集高端功能 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謀劃「核聚變」
    5月13日,重慶日報邀請到7位嘉賓,來看他們解析中心城區怎樣加快聚集創新鏈頂端、產業鏈前端、價值鏈高端等「硬核」功能,實現能級躍升。  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基本情況  規劃範圍  包括原主城9區,即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垻、九龍坡、南岸、北碚、渝北、巴南。
  • 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 晉南市域中心城市
    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關於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攻堅克難、真抓實幹,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為奮力蹚出轉型發展新路子、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大動能。市委副書記、市長儲祥好主持第三階段會議。市委副書記劉文華主持第二階段會議。安雅文、張潤喜等市四大班子領導出席會議。
  • 丁小強: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
    丁小強在全市城市工作暨今冬明春植樹造林工作、黃河金三角(運城)創新生態集聚區建設動員會議上強調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關於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攻堅克難、真抓實幹,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為奮力蹚出轉型發展新路子、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大動能。市委副書記、市長儲祥好主持第三階段會議。市委副書記劉文華主持第二階段會議。安雅文、張潤喜等市四大班子領導出席會議。
  • 丁小強: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 晉南市域中心城市
    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關於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攻堅克難、真抓實幹,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晉南市域中心城市,為奮力蹚出轉型發展新路子、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大動能。市委副書記、市長儲祥好主持第三階段會議。市委副書記劉文華主持第二階段會議。安雅文、張潤喜等市四大班子領導出席會議。
  • 歷史的創舉:成渝雙城記之下,永川納入主城都市區
    5月9日,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上,重慶主城區有原有的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沙坪垻區、渝北區、巴南區、大渡口區、北碚區等9區,擴大到包括永川在內的渝西各區縣和長壽、涪陵在內的21區。其中,原有9區為中心城區,永川、榮昌、大足、銅梁、合川、潼南、江津、璧山、綦江、南川、長壽、涪陵為主城新區(主城新區還包括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
  • 解讀: 「四美」繪出主城都市區未來
    生活之美實現30分鐘周末都市遊憩圈主城都市區地跨渝西方山丘陵區、川東平行嶺谷區和渝南盆周山地區三大地貌單元,江河縱橫交織,山水林田湖草渾然一體,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區條件得天獨厚。那麼,如何營造宜居宜業宜樂宜遊良好環境,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區?
  • 重慶主城都市區功能定位出來了
    「兩江四岸」核心區規劃主要目標:16平方公裡長嘉匯大景區聯動周邊形成50平方公裡的整體提升區域,是重慶地標、靈魂和精華,強化風貌管控,形成歷史人文風景眼中心城區渝中、大渡口、江北、南岸、沙坪垻、九龍坡、北碚、渝北、巴南規劃主要目標:突出創新鏈頂端、產業鏈前端、價值鏈高端,加快集聚國際交往、科技創新、先進位造、現代服務等高端功能,提升整體發展能級,形成高質量的極核、硬核。
  • 北京門頭溝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生態新區
    接下來的五年,門頭溝區將攻堅克難、苦幹實幹,為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生態新區而努力。  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就未來五年的發展,報告中頻頻出現調整產業結構、強化生態涵養、發展旅遊文化、保障民生等詞,這都與門頭溝區的區域特色緊密相聯,為京西發展譜寫了新篇章。  過去的五年,是門頭溝區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五年。
  • 主城都市區重要戰略支點城市丨加快綦萬「三化」發展 建好重慶「南...
    如今,綦江作為主城都市區的重要戰略支點,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綦江區委書記袁勤華說,綦江區將搶抓機遇、用好機遇,與萬盛攜起手來,重聯動、重發展、重「1+1>2」,在主城都市區建設中展現擔當、積極作為,打造「一點三區一地」,建好重慶「南大門」。
  • 建未來品質城區 九龍坡將有4個「新模樣」
    在「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的大背景下,九龍坡區作為重慶西進門戶,在主城都市區中的功能尤為重要。其中,主城都市區將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區。劉小強表示,九龍坡是重慶戰略向西橋頭堡,將通過城鄉融合建設花園城區、國際城區,全域一體構建高品質未來城區。高品質未來城區如何構建?2019年,九龍坡區提出打造全域花園城市,全域公園體系規劃建設372個、建成95個,城市建成區綠化率、森林覆蓋率達到45%和38%。
  • 重慶加快渝西基礎設施建設 定位主城新區
    推進長壽、江津、璧山、南川率先實現與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推動涪陵、合川、永川、綦江—萬盛建設主城都市區支點城市提升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大足、銅梁、潼南、榮昌等區發揮連接城鄉、聯動毗鄰的橋頭堡作用。璧山提升主城新區工業發展水平。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加快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強化核心配套服務功能,與中心城區共同打造國家先進位造業重鎮。
  • 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城區 羅湖慢行系統不斷完善
    規劃、建設與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對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城區有著重要意義。近日,羅湖區建築工務署發布了關於綜合慢行系統建設(一期)項目的公示。從公示中看到,羅湖計劃在文錦南路建設主通道長約323米的地下通道,同時,在銀湖水庫環湖路打造全長約1845米的慢行步道系統。
  • 璧山:堅持規劃引領 助力打造主城都市區「迎客廳」
    中國網7月1日訊 今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主城都市區」,首次明確提出「主城都市區21個區」。 剛剛閉幕的區委十四屆九次全會,也審議通過了《中共重慶市璧山區委關於全力打造主城都市區「迎客廳」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璧山)建設的決定》。
  • 助推宜居宜業宜遊國際範城市建設
    12月13日,龍華區國際化街區節——民治國際化街區專場在紅山6979商業中心火烈鳥廣場舉行,吸引了近千居民參加活動。 龍華區國際化街區節由龍華區外事局主辦,由民治街道辦、觀瀾街道辦、華僑城集團、觀瀾湖集團協辦,以「龍華新IP,國際街區fun」為主題,目的是通過「氛圍營造+展覽展示+互動節目」等形式,向居民宣傳推廣國際化街區建設內容。
  • 重慶六方面發力建設「軌道上的主城都市區」
    在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上,我市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主城都市區內部各區的互聯互通,打造「一日生活圈」「一小時通勤圈」。這其中內容之一就是推動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四鐵融合」,建設一個「軌道上的主城都市區」。 具體如何打造?
  • 馬頭鎮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平安小鎮
    董聖明說,村前坑窪不平的鄉道,變成了又寬又平的省道(馬橋—開封S320),村裡到處是平安宣傳牆標和條幅;文化廣場上,鄉親們跳著歡快的廣場舞,井然的秩序,和美的笑容,呈現出鄉村平安建設帶來的喜悅。   在馬頭鎮的街道和路口,攝像頭隨處可見,豫皖一條街上每個路燈杆上的平安宣傳牌鮮紅醒目,10公裡長的玉蘭大道兩側樹蔭下,已成為居民的健身步道。
  • 重慶主城擴容的背後:誰會成為中心城區「第十一區」?
    銅璧線、江跳線、渝合線、合大線開建或通車之前,重慶主城都市區的12個主城新區,璧山已經通過軌道交通與中心城區互聯互通,被坊間譽為重慶中心城區「第十區」。 我們先來看一下重慶標準地圖,找到銅梁、江津、永川、合川、大足在重慶主城都市區裡面的區位,便於看接下來的內容。
  • 陽江 宜居宜業宜遊 邁進全面小康
    陽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全面對接融入「雙區」建設,加快打造沿海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點、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濱海城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鏗鏘有力。
  • 山青水秀城美,宜居宜業宜遊,萬州城變了!
    2020年上半年,萬州積極探索城市精細化管理新路子,加快海棠園、觀音巖廣場、五橋運動公園等遊園廣場、景觀建設,啟動打造16條市容秩序規範化管理示範街(路),城區全面實行清掃保潔市場化作業,用實際行動打造「乾淨整潔有序,山青水秀城美,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