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坡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小強
根據主城都市區的建設方案,中心城區的定位,九龍坡區是重慶做靚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質、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重要區域。
「我們以城市有機更新為路徑,著力構建『人文之城』。」九龍坡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小強介紹,建設重慶人文之城核心區和國際文化交往中心,讓城市更有底蘊、有氣質、有活力。
▲九龍半島
實施100個有機更新項目
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
九龍坡區是工業大區、工業強區,歷史遺留下來很多跟工業建設配套的老城區,而這些老城區風貌獨特、歷史意義很強,鑄就了城市的「根」和「魂」。
「傳承好歷史文脈,做靚『人文之城』,九龍坡區歷史責任重大,我們將採取有力舉措將九龍半島打造成為有世界影響力的美術半島,讓城市更有底蘊。」劉小強說。
剛剛過去的五一節期間,重慶美術公園落戶九龍半島,四川美術學院黃桷坪校區作為重慶美術公園建設的核心區域,已率先啟動校園形象提升工程,九龍坡區高點規劃的重慶美術公園建設悄悄拉開了建設帷幕,未來將成為一個沉浸式藝術空間,市民可以廣泛參與到各項藝術的創作、展覽、體驗中來,感受「美術半島」濃厚的藝術氣息和人文精神。
劉小強介紹,九龍坡區將堅持城市有機更新理念,實施小街區規制,持續開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棚戶區改造,滾動實施100個有機更新項目,將老城區變成老街區,讓城市老而彌新,讓城市的氣質更加出眾。
同時,立足主城都市區的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緊扣做靚「人文之城」名片等規劃布局,以「兩江四岸」為發展主軸,繪製「城市和江河重逢、長江與藝術相遇」重慶人文地標群落,讓城市更有靈魂。
其中,九龍美術半島高點規劃建設重慶美術公園,楊家坪商圈著力集聚大都市中央商務和國際交往功能,加快推動老成渝鐵路公園、主城濱江綠色生態長廊建設,示範構建「一流基礎教育—大學—博物館」體系,建設重慶人文之城核心區和國際文化交往中心。
「未來,九龍坡區的商圈更時尚有活力,每一條背街小巷都有特色和故事,每一個離開重慶的人都能來尋找記憶。」劉小強說,城市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更有底蘊、更有人氣、更有活力。
數位化科技化賦能
構建「現代服務業之城」
作為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在興業興城方面,九龍坡區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
「九龍坡區是全市經濟大區,在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中有著重要責任,我們將通過數位化改造傳統產業,超常規地發展先進位造業,高科技賦能現代農業,實現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深度融合。」劉小強說,九龍坡區將以高技術服務和新經濟發展為路徑,著力構建「現代服務業之城」。
具體來講,將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先進位造業發展現狀以及國內外先進位造業發展趨勢,在川渝兩地產業優化布局、協同發展中,加快推動西彭、陶家和銅罐驛「西三鎮」建設西部先進位造業基地。
同時,培育以西鋁為核心的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航空航天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農機裝備產業集群、智慧機器人產業集群,探索發展信息通信設備、高技術船舶、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集群。
據了解,去年重慶市政府與中鋁集團籤訂合作協議,在九龍坡區西彭工業園區打造到2025年產值、市值實現雙千億的「中國鋁加工之都」。「目前,我們正以中鋁高端製造項目集中布局為契機,用好經濟圈產業集聚效應,立足高端化定位,突出輕量化特色,推進智能化製造,加快集群化發展,在打造「中國鋁加工之都」中再造一個九龍工業。」劉小強說。
此外,九龍坡區還將著力構建「創新之城」,協同重慶高新區推動城鄉融合、產城融合、科技人文融合,著重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集聚高端平臺,實施人才強區,優化創新生態,讓創新主體在九龍坡成長壯大。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