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創舉:成渝雙城記之下,永川納入主城都市區

2020-12-13 永川網

漫談唱好成渝雙城記和融入主城都市區

歷史的創舉:成渝雙城記之下,永川納入主城都市區

本報記者  凌澤恩/文  陳科儒/圖


歷史的創舉

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會議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更高的部署、更大的期許、更新的思路,必將指導成渝兩地強化統籌協作、共同唱好「雙城記」。

5月9日,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上,重慶主城區有原有的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九龍坡區、沙坪垻區、渝北區、巴南區、大渡口區、北碚區等9區,擴大到包括永川在內的渝西各區縣和長壽、涪陵在內的21區。其中,原有9區為中心城區,永川、榮昌、大足、銅梁、合川、潼南、江津、璧山、綦江、南川、長壽、涪陵為主城新區(主城新區還包括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關於主城新區,會議指出:主城新區將堅持「獨立成市」,壯大支點城市,培育區域中心,支持抱團發展,建設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區新城。主城都市區工作會議還提出了四大重點任務:互聯互通、興業興城、共建共享、宜居宜遊。

從頂層設計的「成渝雙城記」,到永川納入重慶主城都市區,歷史給永川送上了大禮包。這些大禮包,既是充分肯定,也是歷史重任,更是歷史機遇。

我們如何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永川將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何謂節點?分析人士說,這是很形象的說法。比如一根竹竿,上面會有很多節,這就是節點。沒有節點,竹子就不能集聚力量,就不能繼續向上生長,就會因難以承受上端枝葉的重量而破裂、倒伏,更別說遭遇狂風了。有了一個一個的節點,便可增強竹竿力量的集聚,使之得以支撐上端的重力,經受住風吹雨打。

當然,永川不但是節點,還是重要的節點。

圍繞永川如何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永川提出:建設川渝合作示範區。此舉得到重慶市主要領導等的充分認可。

在重慶新定義的主城都市區中,永川被作為重慶主城都市區四大支點之一。支點是什麼?民間分析師認為,支點就是支撐點,也就是要承力的,比如橋磴,比如雨傘的支撐骨子。重慶市新定義了四個支點城市,東南西北各一個,永川是西向支點,當然也是最重要的支點——因為西向,是對接成都的重要方向,「成都向東,重慶向西」,這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主要、首要方向。在這樣的背景下,永川作為西向支點,當然地位最重要、作用最突出,因此也自然是最重要的支點。

那麼,永川將如何建設這一最重要的支點呢?區委書記滕宏偉表示,將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城市——圍繞推動主城都市區融合發展,永川確立了圍繞「一大目標」、緊扣「兩個定位」、突出「三項任務」的發展思路,努力做到既向重慶主城加快融入,承擔好主城功能疏解,又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對周邊發揮好集聚輻射帶動作用。其中,抓手就是「推動產、城、景融合發展」三項任務。分析人士說,簡而言之,就是「圍繞123思路,推進產城景融合發展」。

細心的讀者或許就會問:怎麼永川建設主城都市區的戰略支點,又繞回到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上?這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城都市區,節點,支點,他們內在有無聯繫?回答是肯定的。按照筆者理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宏觀的;主城擴容,是中觀的,正是為了推進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市級層面的布局和建設的舉措之一。所以,我們談主城都市區擴容,永川建設主城都市區戰略支點,離不開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離不開建設節點城市。


高端說


1月5日,新華網有篇評論文章,題目叫做《唱好成渝高質量發展「雙城記」》,文章闡釋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宏大背景、歷史意義及其關鍵要點。為便於讀者諸君準確全面把握,也避免作者掠人之美的嫌疑,茲全文引述如下,

「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會議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更高的部署、更大的期許、更新的思路,必將指導成渝兩地強化統籌協作、共同唱好『雙城記』。

「重慶和成都是我國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在國家西部大開發、內陸開放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中國區域發展板塊上,成渝地區也一直舉足輕重。早在2011年,國務院批覆實施《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明確要求把成渝經濟區建設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在帶動西部地區發展和促進全國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到2020年,成渝城市群要基本建成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生態環境優美的國家級城市群。

「從『成渝經濟區』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名稱的變化既意味著中央對成渝地區的日益重視,又意味著成渝地區肩負更重的責任和使命。同時,名稱之變更加突出了成都、重慶兩個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意味著兩地要更加協同發展,並以自身發展帶動其他城市發展,從而由點及面推動整個系統乃至西部地區的全面高質量發展。

「這種嶄新的戰略定位,既是成渝兩地作為西部中心城市和西部大開發橋頭堡的地位決定的,也是成渝兩地產業、人口等生產要素聯繫日益緊密的現狀決定的。近年來,成渝兩地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生態環保、交通物流等方面持續加強合作,帶動了兩地間一批中小城市的共同發展,開創了區域協同發展的新局面,為西部乃至整個內陸地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

「但同時也應當看到,成渝兩地的帶動作用和統籌協調力度還有待加強,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兩中心兩地』的目標還有段距離。因此,必須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歷史機遇,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突出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強化要素市場化配置,做到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

「新定位,需要新作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站在重要的歷史節點上,成渝兩地要拿出『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緊迫感,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體制創新,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共同唱好『雙城記』。」


把握規律建設城市群


文章闡釋了成渝雙城「合」的必然和必要。從最早的成渝經濟區,到之後的成渝城市群,再到目前的成渝經濟圈,「雙城記」不是憑空而來的概念,而是有一個漸進的過程。

其實,如果我們把視野放到更遠更大的範圍,會發現,成渝之間,幾千年來,「合」,有其曾經的客觀存在。雖然,成都以川西平原而富庶,重慶以水碼頭吸納輻射川渝滇黔之一部而享有水利,城市、人民,個性品質雖略有不同,但卻大致無異。有史以來,早期的巴國與蜀國,都統一於秦,成為秦的一個郡。民國以來,重慶成都雖時而各自政治獨立,但終歸於統一,後來重慶成為抗戰時期的陪都,地位冠居全國。建國後,重慶曾作為西南軍政委員會駐地,四川(含成都)卻只是其下轄的一部分,彼時重慶地位高於成都。但後來隨著各中央局的撤銷或者駐地搬遷,重慶又成了四川管轄下的一地。1997年,重慶直轄,川渝分家,但是,經濟的、人民的聯繫卻從來不曾真正的分離。

而且,這一次的成渝地區雙城建設完成之後,成渝便將可望連成一體,交通、服務相通,產業分工協同,人民居住在其間,便如同生活在同一個城市中。成渝幾千年分分合合的歷史,可望就此結束。

「雙城記」,更多的,便是在新形勢下,要加強這種經濟的合作和人民的聯繫。

社會學家說,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便必然是大城市帶小城市、建設城市群,進而引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發達國家或地區,已為前證。分析人士認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主城都市區擴容,永川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主城都市區的戰略支點、建設川渝合作示範區,便是社會發展規律的因應。


「123」思路推進產城景融合發展


永川位於成渝兩大城市之間,從高速公路的裡程看,距離重慶60多公裡,距離成都260餘公裡。雖然說永川距離重慶更近,但無疑也受著來自成都方向的影響,這從永川人的飲食習慣、語言文化都可以看出。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頂層設計,永川納入主城都市區的市級決策,決定了永川必然也必須有新的作為。

永川當如何作為?永川區委書記滕宏偉在眾多場合、多個時機,闡釋了永川的思路:永川將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城市——圍繞推動主城都市區融合發展,永川確立了圍繞「一大目標」、緊扣「兩個定位」、突出「三項任務」的發展思路,努力做到既向重慶主城加快融入,承擔好主城功能疏解,又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對周邊發揮好集聚輻射帶動作用。其中,抓手就是「推動產、城、景融合發展」三項任務。簡而言之,或許可以理解為:圍繞123戰略思路,推進產城景融合發展。

何以是產城景融合發展?其實新華網的那篇網評或許可以為註腳。新華網的文章說,「新定位,需要新作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站在重要的歷史節點上,成渝兩地要拿出『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緊迫感,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體制創新,強化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共同唱好『雙城記』。」成渝當如此,永川自不例外:永川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主城都市區戰略支點,重點必將是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家建設、增強協同創新能力、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體制創新、強化公共服務共享共建等方面發力,而且要做得更好更快。這實際上也是「兩中心兩地」要求的時代新篇。換一個角度看,一切發展,最終都將是要「宜居宜業」。而產城景的融合發展,便是永川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可以觸摸的藍圖。


相關焦點

  • 唱好雙城記:看重慶永川如何在雙城經濟圈的中部崛起之路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重慶主城都市區四大重要戰略支點城市之一的永川區明確以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高品質生活示範區」為目標,依託交通優勢、產業優勢、職教優勢、生態建設進行產城景融合發展,積極融入並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 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各個區建設規劃定位出爐!
    大渡口區開展藝術合作 規劃建設長江文化藝術灣區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發展重慶主城都市區,是新的歷史時期大渡口區轉型發展過程中迎來的重大戰略機遇。沙坪垻區傳承歷史文脈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之城沙坪垻將突出「創新」和「開放」兩大主題,統籌建設東部山水魅力展示區、西部產城融合引領區、「兩山」生態屏障保護區,努力將沙坪垻區打造成引領重慶高質量發展的「科創智核」、承載「一帶一路」倡議的「開放高地」、傳承巴渝歷史文脈的「文化名城」、彰顯重慶山水魅力的「美麗都市」。
  • 重慶主城都市區功能定位出來了
    「兩江四岸」核心區規劃主要目標:16平方公裡長嘉匯大景區聯動周邊形成50平方公裡的整體提升區域,是重慶地標、靈魂和精華,強化風貌管控,形成歷史人文風景眼建設中部歷史母城、東部生態之城、西部科學之城、南部人文之城、北部智慧之城,五個板塊各具主題形成名片,同時兼容兼顧多元發展,避免單一化雷同發展。以「兩江四岸」為發展主軸,加快建設廣陽島、科學城、禮嘉悅來半島、長江文化藝術灣區等重點區域,彰顯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獨特魅力。
  • 解讀: 「四美」繪出主城都市區未來
    重慶主城都市區是全市發展條件最好、環境承載力最高、競爭潛力最強的區域,推動主城都市區重點發展意義重大。重慶主城都市區未來將是什麼模樣?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解讀時介紹,主城都市區將有「四美模樣」。
  • 璧山:堅持規劃引領 助力打造主城都市區「迎客廳」
    中國網7月1日訊 今年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主城都市區」,首次明確提出「主城都市區21個區」。 剛剛閉幕的區委十四屆九次全會,也審議通過了《中共重慶市璧山區委關於全力打造主城都市區「迎客廳」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璧山)建設的決定》。
  • 重慶主城擴容的背後:誰會成為中心城區「第十一區」?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城市空間布局正在發生變化。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主戰場,重慶和四川都在提升主城區城市能級: 重慶正在做大做強主城都市區。四川正在做大做強成都主城區。
  • 瑞悅汽車工業(重慶)生產基地在永川建成投產
    中國網3月31日訊 3月31日上午,被譽為汽車行業「富士康」的瑞悅汽車工業(重慶)生產基地正式建成投產,為永川汽摩整車及零部件產業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基地建成後,為企業在拓展中國西南及東南亞市場打下了深厚基礎。
  • 重慶:加快聚集高端功能 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謀劃「核聚變」
    大渡口作為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是我市唯一納入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規劃的區,既面臨著補齊短板、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又擔負著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的中心城區職責。  我們將以產業培育、互聯互通、文旅融合等為重點,在提升城市經濟品質、人文品質、生態品質、生活品質上狠下功夫,著力推進產業興城、生態興城、人文興城,建設「高質量產業之區、高品質宜居之城」,努力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協調發展中加快自身發展,服務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強核提能級。
  • 【方志四川•成渝雙城記】王雨 ‖ 成渝兩地的客家移民文化
    【方志四川•成渝雙城記】王雨 ‖ 成渝兩地的客家移民文化 2020-12-24 0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丨九龍坡:傳承歷史文脈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
    ▲九龍坡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小強根據主城都市區的建設方案,中心城區的定位,九龍坡區是重慶做靚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品質、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重要區域。「傳承好歷史文脈,做靚『人文之城』,九龍坡區歷史責任重大,我們將採取有力舉措將九龍半島打造成為有世界影響力的美術半島,讓城市更有底蘊。」劉小強說。
  • 成渝3.0中軸上,終於等來一個超級文旅IP!
    01 成渝「支點」的發展機會 2020年的熱詞之一應該就是成渝經濟圈,今年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渝區域正式進入「3.0」版本。
  • 超級重慶新版圖:2.87萬平方公裡主城,兩個千萬級城市集聚區!
    超級重慶新版圖:2.87萬平方公裡主城,兩個千萬級城市集聚區!原創索尼重慶事務所昨天重慶未來城市發展空間確定。周末,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召開。官方正式亮出主城都市區21區。主城都市區由兩部分組成,中心城區(原主城9區),和主城新區(渝西12區)。這是重慶城市規劃史上震撼的一幕:21區幅員面積達2.87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027萬人,經濟總量超1.8萬億。
  • 璧山:構建立體交通新格局 建主城都市區「迎客廳」
    如今展開璧山交通發展的新畫卷,東聯西接,南通北達,軌如飛虹,路似蛛網,重慶向西,主城都市區快進快出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地位正呼之欲出。  2019年12月30日,伴隨著軌道交通1號線尖頂坡至璧山段宣告通車,璧山構建多式多向互聯互通網絡,全力建設主城都市區「迎客廳」交通新格局的又一塊重要拼圖完美補齊。
  • 重慶六方面發力建設「軌道上的主城都市區」
    在重慶主城都市區工作座談會上,我市明確提出:大力推進主城都市區內部各區的互聯互通,打造「一日生活圈」「一小時通勤圈」。這其中內容之一就是推動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四鐵融合」,建設一個「軌道上的主城都市區」。 具體如何打造?
  • 永川 在區域融合中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過程中,永川在充分的區域融合中,奠定了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重慶主城都市區重要戰略支點」的地位與作用。  加快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已成新型工業化「主戰場」  長城汽車之於永川,究竟有多重要?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長城汽車永川工廠已生產長城炮11萬臺,在全國皮卡市場的佔比超過了四分之一。
  • 規劃都市快軌經過永川!
    重慶第二國際機場選址 一直都是大家平時熱議的話題 據重慶事務所消息 猜測許久的重慶新機場答案似乎浮出水面 近日,市規劃展覽館 掛出主城都市區最新綜合交通規劃圖
  • 2020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 聚焦永川建設智能智慧城市
    2020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 聚焦永川建設智能智慧城市金羊網  作者:  2020-09-25 金羊網訊 9月25日上午,畫好「同心圓」 唱好「雙城記」——」2020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記者重慶行
  • 主城大擴容!重慶正在詮釋真正的重慶魂!
    5月9日,重慶市正式官宣,將原來的主城9區擴建至周圍都市區21區,以「兩岸四江」為核心地區,以涪陵、長壽、合川、潼南、榮昌、永川、綦江為邊緣建立主城都市區,未來重慶主城面積將達到2.87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增加至2027萬,預計實現1.8萬億的GDP。
  • 上半年逆勢上揚,汽摩、電子信息、大健康等產業在永川大有商機
    永川區長張果表示,2020年第二次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投資落戶的企業中,有的看中永川良好的投資環境,持續追加投資,完善上下遊產業鏈條,比如長城汽車;有的看好永川區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重要節點、重慶主城都市區戰略支點定位,期待能依託永川「一城七園」產業集群化發展,立足成渝、服務西部、輻射全國,比如位列全國冷櫃,廚房櫃產銷量前茅的浙江星星冷鏈集成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 成渝雙城記|巴南文旅大篷車開進四川,為17地送上「親密之旅」!
    8月24日下午15時「成渝地·巴蜀情」2020重慶文旅「大篷車」赴四川巡遊營銷啟動儀式在成都市春熙路步行街舉行為四川市民帶去重慶豐富的旅遊線路產品及多重優惠政策活動現場巴南區代表重慶主城都市片區進行了精品文旅產品及線路推介向四川的朋友發出「山水都市、休閒重慶」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