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濤/阿拉善日報
2017-09-26 10:44
9月21日~24日,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巴丹吉林沙漠申遺專家考察組走進阿右旗,對巴丹吉林沙漠進行實地考察,並與阿右旗達成戰略協議,這標誌著阿右旗巴丹吉林沙漠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正式啟動。
申遺專家考察組深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從伊和吉格德出發,途經策力格日、準吉格德、阿特拉圖等地到達巴丹湖,沿途對「神泉」音德日圖、世界最高沙山必魯圖峰、巴丹吉林沙漠群湖中水域最大最深的湖泊諾爾圖、蘇敏吉林湖畔的「沙漠故宮」巴丹吉林廟、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鳴沙山寶日陶勒蓋等進行實地考察,全面了解掌握巴丹吉林沙漠的自然環境狀況、保護管理及展示利用情況等,並初步總結了巴丹吉林沙漠申遺項目概況、技術路線、申遺文件等內容,並就申報程序、工作計劃等提出專業意見。
據介紹,凡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項目,必須符合下列四項標準的一項或多項:絕妙的自然現象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地區;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突出代表了陸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物系統及動植物群落演變、發展的生態和生理過程;是生物多樣性原地保護的最重要的自然棲息地。申遺專家考察組成員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會長王鳳武告訴記者:「申報自然遺產的關鍵不是看有多少符合項,而是其獨特性及唯一性。」
巴丹吉林沙漠遺產提名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中部,橫貫阿右旗全境,是世界第三大沙漠、中國第二大沙漠。該沙漠以「奇峰、鳴沙、群湖、神泉、寺廟」之大漠五絕聞名遐邇,享譽中外,是迄今世界上倖存為數不多的「處女地」之一,具有全球獨一無二的自然美。
據了解,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是世界自然遺產的專業評估機構,申報世界自然遺產要經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的評估和推薦。世界上目前有9個沒有被締約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或預備名錄的沙漠景觀和地貌特徵的遺產地,其中巴丹吉林沙漠就是這9個優先列入的提名地之一。當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認可了巴丹吉林沙漠的突出價值,且給出極高的正面評價,獲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正面的評估報告和推薦列入的結論使巴丹吉林沙漠具備了列入世界自然名錄的重要條件。
(原題為《阿右旗巴丹吉林沙漠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正式啟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世界自然遺產,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