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啟冷凍模式、日常體感都是零下的魔都
特別讓人想嗦上一碗熱騰騰的面
它可以是冒著鍋氣的現炒本幫澆頭面
也可以是精心熬煮湯底的日式拉麵
亦或是奢侈地來上一份金燦燦的蟹粉面
下至人均十幾、上至百來元一碗
總有一碗能直擊你的胃袋
我們跑遍全城,精心整理了《魔都50碗必吃好面》
開年第一碗,見面不如一起嗦面!
網紅西餐廳Bloom的雲南小館子胡麻,上個月終於亮相靜安嘉裡中心,主理人親身探訪遙遠的雲南野地搜羅雲貴寶藏食材,帶來你從未吃過的滇式味道!
運用雲南當地大酥牛肉做法的紅燒牛肉湯底,選取關嶺小黃牛肋條部位,先炒香肉塊再慢慢燉煮,耙而不散、香軟入味;搭配的手工面裹著微辣的湯汁入口,越嚼越香。
地址:南京西路1515號靜安嘉裡中心東區1座
2年前開業的網紅店泡麵男孩,雖然店鋪小小、卻是五臟俱全,你能在這吃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上百款泡麵,堪稱泡麵控的天堂。
在眾多日本泡麵裡,「正面」的味噌味拉麵是泡麵男孩當之無愧的頭牌,麵條之Q彈、湯頭之濃鬱,有著不輸給專業日式拉麵店的口味,在這寒風蕭瑟的寒冬來上一碗,暖胃又暖心。
地址:西康路110號
魔都的老牌網紅麵館,他家的大腸面走得是濃油赤醬的本幫燒路線,湯汁是甜咪咪的~據說店家用了秘制的料理方式,大腸肥糯鮮香,一點都沒有討厭的氣味。
地址:進賢路120號
一碗麻醬拌麵,加上一碗湯底濃鬱的小牛湯是他們家食客們的標配;麻醬拌麵小小一碗麵,看上去普通,花頭精卻很多。麵條有韌性,麻醬本身充滿香味,再加入少許的辣油,幹香微辣,簡直如虎添翼。
地址:雁蕩路14號(近淮海中路)
紮根在靜安雕塑公園對面的虞面齋·常熟野蕈麵館,是一位上海老爺叔開的蘇幫麵館,在這裡,更可以品嘗到人生「最難吃」的三碗面:人面、情面和場面。
「人面」其實就是光面,可選拌麵或湯麵,但不能單點,需要自行搭配澆頭下單;麵條用的是蘇式細面,搭配大火快炒的醬爆豬肝、鹹鮮的辣肉、清爽鮮香的鹹菜墨魚,最後臥上荷包蛋,一拌一吸溜,蘇面的雅致和本幫的濃烈便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地址:北京西路691號
一家上海人聽名字就很親切的麵館,蔥油蛤蜊拌麵是招牌!剝好的蛤蜊處理的很乾淨,肉質很嫩,吃著一點兒也不腥,拌上蔥油,分量十足又好吃,確實是媽媽的感覺!
地址:長壽路888號大眾河濱酒店公寓一樓大堂
說到豚王,愛吃拉麵的小夥伴一定不陌生。作為香港拉麵的神話人物,2015年開來上海的時候,真的是一「面」難求。
赤王果然與眾不同,光看這紅色的色澤和一整顆的辣椒球,就知道這碗辣度max,不能吃辣的小夥伴還是慎點。
地址:銅仁路88號1、2層L112、L212室
被舒淇安利火遍娛樂圈的Kiki面,靠一款日曬手工面火遍社交平臺,被評為「舒淇帶往世界各地的隨身必備之物」,其中1款藤椒麵還入選了法國藍帶「亞洲15大辣拌麵」。
這份胡麻棒棒雞拌小醋面出自米其林二星名廚Mitsuru Konishi之手,擺盤都自帶著日法風情!酸甜的陳年烏醋汁、點綴的紫蘇葉和肉質鮮嫩的胡麻棒棒雞搭一起吃,猶如在舌尖上上演了一出由酸到麻再到香口的三部曲!
地址:淮海中路香港廣場南座3層SL3-04C(全市另有分店)
百年老年德興館賣的就是簡單的光面配澆頭,招牌燜肉麵可以說是陪著好幾代上海人成長的記憶;酥軟脫骨的燜肉捂入面中,澆頭與湯麵融為一體,鹹中帶甜,靈得不行!
地址:廣東路471號
2019年末,有一間開在5樓,隱於繁華鬧市的旅行公寓Chameleon,悄悄的落戶陝西南路。店雖低調,但因為兩位主理人名聲太響,開業不久便人氣火爆。
一道徵服許多酒友的蔥油拌麵,蔥油的香、叉燒的肉感、油脂的潤、碳水和雞蛋的滿足,在舌尖共舞。喝的微醺了,大口嗦上一碗,真的是直擊靈魂。
地址:陝西南路90號5樓
走神All Day Brunch·Bistro:金槍魚Pasta
說到鎮寧路上的走神,第一印象往往是「網紅brunch」和「拍照打卡地」,但如果你只試過他們的brunch菜單,可是會錯過很多晚餐時段的驚喜!
看似常規的金槍魚pasta其實藏了不少小心思,金槍魚肉塊在半生狀態下,利用面的餘溫加熱呈現,麵條端上後,chef還會在桌邊現擦柴魚粉,為整體的鮮味再作提升。
地址:鎮寧路217號
靜安寺晶品樓下人氣超高的蘭州牛肉拉麵!唏嘛香牛肉麵有三細和二細之分,二細比較粗,愛吃辣一定要試試他們家的辣子,夠香夠地道,辣得嘴皮發麻但又要忍不住再加一勺!厚實的牛肉片蘸滿辣椒和芝麻,誘人得很!
地址:愚園路68號(晶品)LG2-20
肇周路上僅存的幾家小店裡,有一家是曾經大名鼎鼎的辣肉絲麵館,現在搖身一變成了專做鵝肉美食的鵝館!
鵝油拌麵是店裡高點擊率的人氣明星,澆上鵝骨醬拌開,滋溜一吸,面道格外勁道,鵝骨醬還是那口記憶裡的濃油赤醬味,哪怕吃得慢了,面也不會坨。
地址:肇周路106號
論在美羅城「老資歷」的拉麵店,非日本福岡博多一幸舍莫屬了,這家來自日本當地的排隊拉麵店,無論是日式風的環境,充滿細節感的菜單,都神復刻日本拉麵店的那份講究。
他家的芝麻黑蒜油拉麵,雖然名字有些黑暗,但味道真是和顏值成反比,有了黑蒜的加入口感更加馥鬱,軟口的麵條更是順滑入味,濃鬱的風味會隨著豚骨湯,讓人暖上心頭!
地址:肇嘉浜路1111號美羅城B1
讓人或趨之若鶩/或聞風喪膽的香菜,被魔都網紅salée bar&cafe,大膽地加進了意面裡!
濃鬱的香菜與自製香茅雞腿肉絲拌在一起,風味濃重過癮~羅勒醬義大利扁面裡,還能驚喜地嚼到香脆的松仁和一絲微辣的口感,十分刺激味蕾!
地址:巨鹿路758號5號樓101號
兩面黃,曾被叫做「麵條中的皇帝」,先將麵條煮熟後,用油煎至兩面發黃,又稱雙面黃。蘇州的裕興記老店裡可是掛了一塊「二面黃面中王」的牌匾哦!
地址:威海路830號
因為一份888元蟹尊巨無霸火遍魔都的蟹尊苑,一直是我們私心偏愛的吃蟹粉面好去處。
除了888元的巨無霸,店內還有售賣性價比超高的98元金湯蟹粉面,看看這分量真不算貴,肉眼可見的用料還配了一隻基圍蝦作點綴,只要一口就能鮮上眉梢。
地址:巨鹿路889弄21號
韓式傳統辣海鮮面,蝦、魷魚圈和各種海鮮,料足得很!熱氣騰騰的湯麵,加入了青陽辣椒調料的湯底,辣中帶著鮮,一口入魂!
地址:虹泉路1078號井亭天地
從成都而來的玉芝蘭,在當地一直是頂級川菜的代表。繼承了舊時成都「官府菜」的精細,再加入新的創意,重新演繹了傳統高級川菜的調和之味。
這道幾近失傳的坐槓大刀金絲面,全程只用土鴨蛋黃和的面,顏色亮如真金,不加一滴水,切出來的麵條甚至可以點燃,湯底用的是川菜最高境界「開水白菜」中的高級清湯,看似清水,入口卻是撲面而來的肉香、骨香、和淡淡的甜味兒。眾所周知,阿拉上海人出了名地愛吃蔥油拌麵,而餐肉又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情懷小吃,綴以義大利黑松露醬迷人的風味,光是賣相就勾人三分魂。在魔都,想吃正宗的日料還是得去日料一條街——仙霞路。這家拉麵店是朋友安利的,每天營業到凌晨4點半,晚上來的話像是日劇裡的深夜食堂。重點推薦的味增沾沾面,把面放進湯底蘸一蘸這樣新奇的吃法在魔都不太常見,像是在涮火鍋。裹滿了湯汁的麵條,一嗦一個爽,味增的鮮把整個湯底都升華了,鮮到眉毛都掉下來!和利通面屋一街之隔也藏了一家日式拉麵店研串麵屋,招牌烏骨雞淡醬油拉麵堪稱一絕!在日本,以烏骨雞湯為底的拉麵更受中老年人的喜歡。因為不好似豬骨湯的油膩,烏雞湯更加健康。L』Éclair de Génie:卡邦尼奶油意面
作為L』Éclair de Génie首家Brunch餐廳,除了法式甜品,創意簡餐全天候在線,Brunch、晚餐出品都頗具水準,時刻帶你開啟一段法式慢生活。常見的卡邦尼奶油意面也被主廚大膽改良,採用微鹹的煙燻火腿與意面搭配,濃香的奶油醬汁鮮而不膩,再灑入羊奶酪,麵條的層次感更是提升,光是看著就覺得欲罷不能了。上海寧摯愛的蔥油拌麵,也是日食記線下體驗店的經典麵食之一,蔥油一上桌就聞得叫人流口水;麵條選用的是日食記店鋪有售的手延素麵,素麵的麵條比較偏細偏軟,吃起來很柔和,裹上蔥油拌麵的調料,分分鐘吸完!Palace By Feast:自製手工寬面佐小青龍
魔都的高級法餐廳不少,走復古宮廷路線的卻不多見,在繁華的陸家嘴商圈,就有這樣一間另類風格的法餐廳。龍蝦意面雖然是法餐裡的常客,想要做的出人意料卻並不容易。主廚選用了200克到250克左右的福建小青龍,切碎後加入龍蝦油和洋蔥炒至色澤紅亮,與手工義大利麵一起攪拌翻勻,龍蝦殼經過主廚巧手在重現在盤子一側,撲面而來的海洋氣息。一碗藏在魔都高端閩菜餐廳——遇外灘的家常閩南滷麵,用料相當實在,臺灣關廟面注入用鮮蝦熬製的蝦湯,配以東山小管、海蠣、蝦米等海貨,調味清淡而極鮮,麵條勁道爽滑,舒適落胃。地址:中山東二路600號BFC外灘金融中心南區3層2015年亮相的蟹家大院,推出了一碗備受爭議的蟹黃金,售價360元、每日限量360份。如今5年過去,從初出茅廬到遊刃有餘、從凱旋路店到濱江店,這碗蟹黃金早已火遍全國。如此一碗蟹黃金,需要拆出整整6隻公蟹、6隻母蟹,為了保證蟹面出品,麵館在陽澄湖坐擁自有養殖基地,大閘蟹每天新鮮直運,手工現拆現做。素以精品淮揚菜見長的食廬,在去年推出了順應時令的古法三蝦麵;無需太多複雜的烹飪,將時令鮮美盡數藏於一碗之中。先松後裹最後拌,均勻分布的蝦仁、蝦腦、蝦籽包裹住韌度剛好的麵條,只憑鮮香就足以徵服人心,清清爽爽的美妙體驗,讓這個夏天都多了一分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