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蔡當局的空話慘遭打臉

2020-12-19 中國臺灣網

【兩岸快評第225期】

日前,蔡英文宣稱臺灣經濟增長重返「亞洲四小龍榜首」。今年臺商回臺投資超過新臺幣6000億元,已成投資大爆發的時代。蘇貞昌也認為,臺灣經濟已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臺商回流資金越來越多,臺灣民眾可以對未來更有信心。

那麼,臺灣經濟到底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呢?

首先是臺灣各部門的統計數據「揭謊言」。臺灣「主計總處」發布的失業統計數據顯示,八月份臺灣失業率為3.89%,比上月增加0.07個百分點,為近24個月的新高,其中八月份臺灣的總失業人數為46.6萬人,較上月增加約9000人。臺灣「財政部門」公布的最新進出口統計顯示,今年前七月臺灣累計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3%,累計進口同比下降0.8%,其中臺灣對大陸與香港出口較上年同期減少63.3億美元,同比下降8%,臺灣工業生產指數連續兩個月同比負增長,工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0.39%,製造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0.61%,全臺外銷訂單及工業生產表現均不如去年五六月,都呈現負增長。

其次是臺灣各研究機構的調查顯示「擠水分」。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八月份臺灣製造業連續四個月呈現緊縮,首季製造業產值較去年同期減少4.95%,第二季度製造業生產值較去年同季減少4.57%,換來臺灣製造業產值上半年呈現全黑的結果,未來更是沒有明顯轉好的跡象。臺灣商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最新商業服務業景氣預測顯示,到明年1月份臺灣經濟景氣將持續下降,蔡當局力推的臺商回流政策仍無法帶旺人力市場,比如第四季度全臺人力需求與第三季度相比,預計增加人力的企業佔21.85%,為近三年來的新低。臺灣中央大學發布八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顯示未來半年經濟景氣、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等六項指標全部下降,最大降幅來自未來半年就業機會,該指標創下2011年1月份以來的新低。臺灣工業總會發表的2019年白皮書指出,包括兩岸政策在內的九大單元、97個議題、211項建議中,指出臺灣「五缺五優六失」未見改善問題日趨嚴重,尤其是蔡當局以意識形態和對抗思維主導兩岸政策,讓兩岸關係日趨緊張,令臺灣企業界相當擔憂和臺灣民眾十分揪心。

還有就是島內輿論和外部機構的「潑冷水」。臺北市美國商會公布的2019年景氣調查顯示,對臺灣今年經濟前景有信心的下降了約十個百分點,跨國企業對臺灣未來經濟前景信心轉弱。德國在臺經濟辦事處發布的德商在臺商業信心指數調查的結果顯示,70%多的民眾對於蔡當局的新南向政策感到不滿意。美國學者也認為臺北30年來都沒有什麼變化,令人相當驚訝,臺灣的薪酬20年來未漲處於倒退狀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指出,蔡當局上任後的臺灣經濟只有1%或者2%的增長率,說是20年來最好,明明就是在吹牛。臺灣的經濟在變壞。中國國民黨臺灣2020參選人韓國瑜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臺灣整整鬼混了20年,完全在退步,讓人無法接受。臺灣還要繼續這樣下去嗎?

顯然,不管是臺灣各部門的統計數據,和臺灣各研究機構的調查顯示,還是島內輿論和外部機構發布的結果和分析,我們都可以看出臺灣的經濟到底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答案和結果已經很明了。無論蔡英文的投資「大爆發」,還是蘇貞昌的未來「有信心」,根本就是在暗夜吹口哨,為執政敗績壯膽,為謀求政治利益畫餅。

當臺灣政治熱、經濟冷,選舉多、福祉少,政客好、民生差,將心思和精力投到大搞政治鬥爭,而無心改善經濟和民生,臺灣將淪落到「投資不敢、撤資不斷」的境地,臺灣當局自欺欺人,畫餅充飢,用欺騙和謊言謀求政治利益和選舉選票,既掩蓋不住執政敗績,也遮擋不了臺灣經濟不好的事實。這些「打腫臉充胖子」的執政者,在民心、民願、民生、民盼面前,難道不感到心虛和臉紅嗎?(中國臺灣網網友:賈永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相關焦點

  • 太平「島」變「礁」,讓臺灣人民看透了蔡當局的嘴臉……
    六天來通過媒體的報導,讓我們得以聽見漁民「保南海、護漁權」、「保祖產、護祖權」的心聲,縱使臺灣當局不挺,甚至放話懲處部分成員,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在南海向國際發聲。願他們回程還是日日晴空、波平浪靜……臺當局一連串虛偽的措施和行為騙不過人民,「島」變「礁」時,「當局不見了」,漁民只能出海自救,但在自救過程中,當局又突然出現——以百般阻撓的嘴臉。
  • 蔡當局吹噓臺灣經濟「重返過往榮光」島內名醫打臉:看原文
    來源:臺海網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經濟學人》日前以「Covid-19重創全球經濟,但不包括臺灣」為題,專文解析臺灣在疫情中反而逆勢成長、重返過往榮光關鍵,引起各界熱議。但經常針貶時事的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指出,臺灣經貿要找到活路,只有產業升級,並質疑「蔡當局又做了哪些努力?」並指今年的經濟成長不過是防疫的附加價值。沈政男今在臉書上表示,《經濟學人》說疫情摧毀各國各地的經濟,只有臺灣倖免,某綠營過氣前民代趕緊批評國民黨借民調來唱衰蔡當局,「拜託,有沒有把原文看完?還是只看媒體的部分擷取?」
  • 「賀電」烏龍打臉蔡當局啪啪響
    這無非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蔡當局所謂「斷交潮」下,想以此尋求「外交」突破,展現「外交」新業績;二是為蔡當局「雙十」獻禮,讓蔡英文「高興高興」,討好迎奉蔡英文。然而,假的終究是假的,紙是包不住火的,被日本直接打臉。從蔡當局對此烏龍事件的處理態度來看,大可看出蔡英文心領外事部門對其一片「忠心」,欣然默認。
  • 臺灣經濟成長率「傲世全球」?臺經濟部門打臉:靠大陸撐起來的
    ,衝上「萬五」高峰,不過,就在一切看來喜氣洋洋的時候,冷不防被臺灣「財政部」的數字打臉,原來,臺灣的一切經濟榮景都是靠著中國大陸撐起來的?攤開數據來看,臺灣在經濟上似乎更仰賴中國大陸,也讓臺灣經濟依賴中國大陸的議題再次掀起爭端,前「經濟部長」尹啟銘就直接炮轟蔡當局是無知,「集合愚、蠢、呆、笨、傻、鈍、痴之大全,丟盡『經濟部』等部會的臉…請別把政治汙染該是講求專業的『經濟部』吧!」
  • 臺媒痛批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臺灣變亞洲經濟孤島
    來源:海外網圖源:法新社海外網11月17日電亞太15國15日籤署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臺媒直指臺灣經濟面臨被邊緣化,然而民進黨當局仍故作鎮定地宣稱臺灣此時在亞洲經貿體系已成為「孤兒」,民進黨當局應該拿出對策,而不是欺騙人民。國民黨主席江啟臣17日也發文稱,2016年蔡英文就職時承諾「帶領臺灣加入RCEP,現在又告訴臺灣民眾RCEP對臺灣經濟影響不大,還甩鍋給國民黨,蔡當局不想負責就不要執政」。島內輿論不僅對蔡當局刻意淡化RCEP影響不買帳,還嘲諷王美花在「立法院」質詢會上的露怯表現。
  • 擇天記秋山君為什麼黑化變壞 秋山君大結局變好了嗎
    ­  擇天記秋山君為什麼黑化變壞 秋山君大結局變好了嗎­  電視劇《擇天記》正在熱播,秋山君一念入魔,長生慘遭嫁禍,莊換羽的劍最終將會指向何處?隨著劇情的發展,許多網友好奇秋山君為什麼會黑化變壞?秋山君的結局是什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吧!
  • 9月臺灣經濟關鍵詞:臺商回流,沒戲!
    9月,蔡當局呼籲臺商回臺投資發展,並認為臺灣當前經濟各項指標較好。可是,當臺灣經濟環境缺水、缺工、缺人、缺地、缺電的「五缺」至今依舊未能解決。試問,蔡當局拿什麼讓臺商「回心轉意」呢?在事關臺商切身利益和長遠發展上,尤其是大陸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商機機遇,是不能讓廣大臺商「忍痛割愛」,也不會「回心轉意」的。
  • 臺灣蝨目魚的「池魚之殃」 蔡當局從中作梗島內「漁」不聊生
    「臺灣包袱鋪,漁民頻叫苦。」大家好,我是一提到吃魚,就心痛到無法自已的迷你「海賊」中二仔~有人說,吃魚多好啊,既有營養還不容易長胖。有這麼好的海產品,中二仔相信島上的漁民們一定「攜起手來奔小康」了吧,然而事實卻再次印證了那句話:打敗你們的不是天真,是無邪……為幫助臺灣漁業發展,促進兩岸經濟交流,早在2011年,大陸方面與臺南市蝨目魚養殖協會籤訂契作合約,除第一年300萬臺斤(1臺斤=600克)外,其餘每年臺灣向大陸輸出約360萬臺斤蝨目魚。
  • 臺灣一周侃:《蔡英文入職記》壞菜了!
    蔡英文自上臺伊始便聲稱新當局成為所謂「最會溝通」當局,但調查結果卻顯示,高達62%民眾並不滿意蔡當局在政策溝通上的表現。在做各類總結工作時,領導們都愛說「別講沒用的,拿數據說話」。看到這麼多的事實數據,如果肢體會說話,此時蔡英文的手肯定會安撫著臉說「真是辛苦你了」——打臉多疼啊。
  • 蔡當局將會如何去討好拜登?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則強調,堅決反對美國和中國臺灣進行官方往來,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反制任何臺美勾連行徑。而對於蓬佩奧關於「解除美臺官方交流限制」一說,拜登團隊便以背景說明方式回復媒體,指出拜登在競選時所清楚表明,對於他在擔任聯邦參議員時投票通過的《臺灣關係法》,他會落實這項承諾以及美國對一個中國政策的承諾。拜登團隊的回應直接打臉喪心病狂的蓬佩奧,同時也讓蔡當局清醒清醒。
  • 臺灣觀光業成慘業!「旅遊車教父」兩年拋售百輛巴士
    遊覽車業也慘遭波及,臺「遊覽車教父」兩年拋售百輛巴士,公司規模縮減三分之二,像他這樣縮減公司編制的業者不在少數。臺灣旅遊業者感嘆業績不如往年好。(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江其興批評蔡當局,中國大陸的崛起與強盛已獲得世界肯定,難道不能持平看待兩岸關係嗎?
  • 蔡英文自稱身體好不戴口罩,卻慘遭醫生打臉!
    奇蹟中國編輯:十二最近一段時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一直呈向外擴散的趨勢,臺灣地區也已經出現確診病例且不止一例。作為臺灣地區的最高行政領導人,蔡英文的一舉一動都是臺灣民眾的模板,也都會引來人的解讀和效仿。在疫情正在蔓延的時候不戴口罩,顯然不是一個值得學習的例子。反面教材!蔡英文自稱身體好不戴口罩,卻慘遭醫生打臉。馬英九批評蔡英文沒有起到表率作用在臺灣出現疫情的信息曝出之後,馬英九積極響應防疫專家的建議,出門進門都戴口罩。
  • 張天愛自曝不知道可樂味道,臥室一幕卻慘遭打臉,是做作還是自律?
    張天愛自曝不知道可樂味道,臥室一幕卻慘遭打臉,是做作還是自律? 娛樂圈中的明星,由於要長時間站在聚光燈下,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只能嚴格控制體重,完全沒有屬於自己的快樂。
  • 臺南觀光業陷「30年最慘」 業者打臉蔡英文「經濟20年最好」說
    臺灣某旅館商業會負責人張榮南也表示,墾丁端午住房率平均僅4成 ,散客幾乎都被颱風、豪雨嚇跑,「這不只是飯店業有史以來最難過的端午節,還是30年來最慘的一年 」。唉,蔡英文那句「臺灣經濟目前處在20年來的最好狀態」的話還言猶在耳,不想才過了一周的時間,就有人出來打臉了……
  • 經濟二十年最好?| 蔡當局兩年來臺灣迎最大「歇業潮」
    「關門大吉」的熱潮,不得不說,民進黨不倒,臺灣恐怕真的好不了……  隨著島內年輕人背井離鄉外出謀生,老飯店及商圈業者紛紛求售倒閉,業者投資血本無歸……這些無不反映了臺灣的經濟現狀,從臺北到高雄,從花蓮到墾丁,幾乎整個臺灣的服務業都步入了寒冬,而這場災難還遠沒有結束……  目前
  • 蔡英文提「四個必須」操弄兩岸議題 卻被韓國瑜「光速打臉」
    然而當天下午,蔡當局此番「新論述」就被高雄市長韓國瑜提出的「三個必須」快速「打臉」。1日下午,韓國瑜通過高雄市新聞機構發表「三個必須」,強調必須為兩岸人民共同利益努力、必須交流溝通、必須互相尊重,呼籲兩岸多點合作、少點政治對抗。
  • 蔡當局雙重失能 臺灣要空轉到2020年?
    2019的臺灣是2020大選年翻轉沸騰的前奏,也將是不平的一年。文章指出,2019因中美貿易摩擦高度不確定性,全球經濟前景混沌不明,臺灣則是政治、經濟雙重打擊,掌舵的民進黨緊抓「兩國論」意識形態不放,蔡當局已失能,縱使有藍白15+1縣市全力投入拼經濟,仍因蔡當局的牽制,無法全力伸展。也可預見,在2020大選效應下,藍15縣市與蔡當局的抗衡會漸趨白熱化。
  • 臺灣需要一個有「誠品」的蔡當局
    7月18日晚,臺灣誠品書店創辦人、董事長吳清友,在位於臺北市的辦公室突然昏厥,經搶救無效病逝,享年67歲。吳清友雖然人已遠去,但留下的誠品,依舊被世人所追崇和尊重。一個人,一時做到誠品,並不難。難得卻是,一輩子做到誠品,做好誠品。吳清友做到了,也做好了。到臺灣旅遊,他的誠品書店,成了赴臺遊客必到之處的「景點」。
  • 蔡當局「假鬼假怪」 陳同佳「心情麻麻」
    即使已經轉了一個大髮夾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仍然強硬表示「只有逮捕,沒有自首問題」;可是港嫌陳同佳和當初說服他赴臺投案的管浩鳴牧師,反而卻步了。    如果陳同佳在臺殺人而竟然逃過司法審判,正義不得伸張,受害家屬不得撫慰,蔡英文要負最大責任。
  • 港媒:臺灣九合一選舉的「變」與「不變」
    中評社11月25日報導,11月24日,臺灣「九合一」選舉落下帷幕。這場選舉國民黨獲得了大勝,特別是國民黨贏得了高雄市選舉的勝利,有著重大的歷史性和標誌性意義。民進黨在這次選舉中可謂大敗,有力地打擊了蔡英文當局無視民意的霸道氣焰。疏理這次選舉,其特點鮮明,主要展現了「變」與「不變」。 變。一是民心思變。蔡當局上臺僅僅兩年多時間,不問蒼生,問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