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美術館新館
委員們在建議中表示:「如能擇址江北新區核心區,就可以和已經建成的南京美術館新館、江北圖書館呈三足鼎立之勢,形成江北中央文化區,成為南京新的城市客廳和文化地標性建築。」
核心區規劃早有土地預留,博物館用地或許在華潤萬象商業體旁經過我對江北核心區的規劃研究發現,南京市博物館新館如若落戶核心區,很可能就在華潤萬象綜合體南側地塊。
線索一:核心區僅剩文化設施用地在這裡
首先,委員們關於南京市博物館落戶江北核心區是有土地先決條件的,在核心區土地規劃中在距離圖書館、美術館不遠處還有三塊文化設施用地。
青龍綠帶效果圖
由此看來,在江北新區最初的規劃中就已經有關於博物館的設想,只是暫時沒有這樣的機會去承接市區的外溢博物館。南京美術館新館位於位於石佛大街與萬壽路交叉口西側地塊,項目西側是南京市公安學校。
從航拍圖中看來,項目的整體結構工程已全部完工,外立面施工基本接近尾聲。
美術館的外立面分為三大部分,建築體底面的米黃色石材,中間主題建築部分的米色石材外立面,最後是頂部的玻璃幕牆,三個部分相得益彰。
從美術館西北側向東南方向看去,正在建設中的綠地海悅和揚子江金茂悅近在咫尺,遠眺可見江景,由此看來,綠地海悅和揚子江金茂悅的地理位置的確優越。
圖書館和美術館作為江北重量級文化地標,兩大項目一路之隔。
據悉,南京美術館新館將於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整個江北的大型公共配套設施。
南京美術館新館是一座以「大美術、重美育、多樣化」為願景的現代美術館,定位為國家公益一類美術館,總建築面積約9.7萬平方米。單從建築面積上來看,其遠超江南主城2.8萬方的江蘇省美術館,是目前國內在建的最大美術館。項目主要由一館三中心構成,一館指南京美術館的主體,三中心是指教育培訓中心、藝術品拍賣中心、實驗影像中心。江北圖書館與南京美術館新館一路之隔,同樣位於石佛大街與萬壽路交叉口。
從航拍圖中可以看出,江北圖書館整體結構工程已經完工,目前正在進行外立面施工。
美術館的外立面為米白色石材,在陽光的照耀下宛如一塊白玉,和江蘇省美術館的石材顏色有些相似,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石材顏色會變得具有歷史厚重感。
根據原先規劃,圖書館外立面不僅有幹掛石材,還搭配了透光幕牆,在夜晚燈光映襯下,整個建築體將璀璨耀眼。
不同於美術館的靈動外形,江北圖書館整體造型較為方正,和南京圖書館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圖書館向東眺望,遠處的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正在「穿衣服」,圖書館旁裝機陣列之處便是江北地下城,從圖中可以看出,工地上方吊塔林立,一片繁忙。同時這個視角也能看到正核心區內的首個神盤—華潤國際社區,目前該小區二手房掛牌均價已超4萬/㎡,並且漲勢喜人。江北新區圖書館定位為國家一級圖書館,集傳統閱覽與新媒體功能於一體,項目分為圖書館、藏書庫、數據中心、活動展覽等功能區塊,將打造成「城市廣場」。江北圖書館預計將於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臨近已經投入使用的江北市民中心,項目臨江而建,與鼓樓濱江隔江相望,建築形似一艘揚帆遠航的大船,激奮人心。
項目的建設速度非常快,就在今年4月還只有十多層高,而現如今已經結構封頂,而且裙樓部分的頂面已經基本施工完畢,主建築體開始上幕牆。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臨江而建,與鼓樓濱江隔江相望,江南江北兩大主城的藍圖清晰可見。向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的東北方向眺望是一片黃土,值得關注的是,這一片區就是未來的浦口火車站城市建設區。未來該片區將是高樓林立,且一直延伸至揚子江國際會議中心,未來該片區將會成為江北不可或缺的濱江天際線。揚子江國際會中心也同樣將於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該項目未來將會成為一座集會議、展覽、辦公及配套酒店等功能的國際會議中心。項目建成後將承接國際會議、高端商務論壇等大型活動,同時也將成為長江之濱的新地標建築。大型地標建築往往意味著城市中心的走向,建築高度代表著城市能級與板塊的未來高度,一言蔽之,地標就是未來的城市中心,毫無疑問,這裡就是南京新中心。點個"在看",為江北新區打c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