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地下通道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11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標題導航

  快報訊(記者 徐蘇寧)10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南京市民政局官網日前發布《關於「新莊地下通道」地名命名的批覆》,這意味著,這條地下通道有了正式的名字。

  根據批覆,新莊地下通道位於玄武區鎖金村街道,南起南京林業大學,北接西柚廣場,西至聯合立方廣場。通道位於紅山路和玄武大道交叉口。記者了解到,預計今年年底前後,新莊立交將啟動再次改造。此次在實施改造的同時,還將啟動地下人行通道的建設,減緩地面人車交織,提高行人通行的安全和便捷性。

  據南京市規劃部門人士介紹,最終確定的Y字形地下通道,下穿玄武大道、紅山路,連接紫金聯合立方、南京林業大學及高力六角廣場。建好後,新莊立交轉盤東北區域,將形成地下通行線路,讓行人快速通過,地面人車分流。規劃人士表示,從遠期規劃來看,還預留接入3號線地鐵站的條件。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版權申明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焦點

  • 南京新莊國展中心等你來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快報訊(記者 徐紅豔)昨天,吃貨們期盼已久的2016中國(江蘇)國際餐飲博覽會在南京新莊國際展覽中心拉開帷幕。在這裡,除了有中華傳統美食,還有江蘇各地特色小吃,大家「一站式」就能吃遍全國。除了好吃的多,還有中國烹飪大師表演會、團膳快餐大賽同時進行。
  • 新莊地下通道正式命名
    來源: 現代快報、現代快報網、現代畫報、快報官方微博群、快報官方微信群、讓人期待已久的新莊立交地下人行通道,又有了進展!10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南京市民政局官網日前發布《關於「新莊地下通道」地名命名的批覆》(以下簡稱「批覆」)。
  • 南京新莊立交擬建Y字型地下人行通道,下穿玄武大道、紅山路
    近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醞釀了 6 年之久的新莊立交地下人行通道終於要開建了,目前初步設計方案已經形成,最快 8 月施工。擬建一條 Y 字型地下通道,下穿玄武大道、紅山路,將南林大、居民區和商業綜合體串聯起來。
  • 用廣場雕塑「串」起南京的歷史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實習生 金鵬   現代快報記者 餘樂  鼓樓廣場  現代快報記者 趙傑 攝  規劃方案  中心環島市民可進,地下四通八達  8月22日,「鼓樓廣場中心環島景觀恢復提升工程規劃設計方案」進行批前公示。據了解,方案是由一家美國公司設計的。
  • 地鐵三號線新莊站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現場探訪,發現地鐵三號線新莊站的開放型遊園已經建好了。  園林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說,三號線江寧區域的宏運大道站等站點,喬木陸續補植完畢。法桐和香樟仍是主要樹種。專家告訴記者,這段時間陰雨天纏綿,為新栽植的樹木提供了充足的水分,能提高它們的成活率。地鐵三號線通車在即,沿途不僅有諸多景點,未來還將添綠不少。
  • 泰國「致命」減肥藥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快報訊(通訊員 劉潔 劉詩月 記者 楊菲菲)3月21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海關隸屬金陵海關駐機場辦事處近日查獲12瓶以及9小包名為「YANHEE」的減肥藥,約600粒,毛重約640克,相當於4人一個月的用量。據了解,減肥藥中含有的西布曲明,有抑制中樞神經、嚴重損傷肝腎功能等副作用,已有人因服用該藥產生毒副作用住院治療。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最近網上一則揭秘密碼行李箱的教程很火。帖子中說,只要懂20以內加減法就能輕鬆破解密碼。這是真的嗎?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在南京新街口一家大型商場的箱包櫃檯進行了一組開鎖試驗。結果,2分鐘就輕鬆破譯了行李箱密碼。看來,密碼鎖也不是絕對安全,建議大家使用密碼行李箱時加一把小掛鎖。
  • 8公裡路程,計程車兜了17.8公裡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李娜  李先生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事情發生在6月14日,當天15:40左右,他和家人參觀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從後門處打了一輛岀租車,目的地是南京博物院。  按照常理,司機應從漢中門大街走漢中路、中山東路,把李先生送到目的地,全程約8公裡。
  • 南京新莊立交擬建Y字形地下人行通道_南京車網
    近日,記者獲悉,醞釀了6年之久的新莊立交地下人行通道終於要開建了,擬建一條Y字形地下通道,下穿玄武大道、紅山路,將南林大、居民區和商業綜合體串聯起來,最快8月施工。 現代快報 /ZAKER南京記者 張瑜 趙丹丹 探訪 新莊轉盤紅燈多,過馬路太難了 7月9日早高峰,和往常一樣,新莊立交地面環島車流如織,這裡是一個五岔路口,各出口通往玄武大道、紅山路、中央門、太平門方向的車輛絡繹不絕。
  • 秋色漸老,賞花趁早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埋在地下的鱗莖和花球有毒,但花朵沒有毒。在這裡提醒市民在欣賞石蒜美麗景觀的時候,不要隨意去折取和採挖。  ●凌霄花 圖③  地點:草場門南藝圍牆、明城牆、老門東三條營  凌霄花有點像石榴花,火紅一片,花朵像張開的小喇叭,探出牆外。花朵倒掛,或橘紅或金黃。
  • 新莊常發廣場將推小戶型公寓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0月19日,位於城北新莊附近的南京常發廣場在其售樓處舉辦了「常發地產品牌巡展暨項目公開活動」。活動當天,主辦方為到場嘉賓詳細介紹了常發集團以及常發地產品牌發展歷程。據了解,常發地產自2003年成立以來,已在上海、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崑山等長三角核心城市開發經營項目20餘個,包括高檔住宅、寫字樓、商鋪等多種業態,年開發量超200萬平米。
  • 瘋狂的蜜蜂 大鬧收費站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劉清香 通訊員 勾浩  被蜇後過敏,掛了幾瓶水才好  交警薛川是2012年分配到徐州交巡警高速五大隊的。8月17日,薛川在對一輛轎車例行檢查時,突然感覺面部一陣刺痛,「當時我就覺得肯定被蜜蜂蜇了,想不被蜇都難,周圍漫天飛舞的都是蜜蜂。」薛川說,一開始他沒當回事,沒想到「這回蜜蜂下手比較狠,大概幾分鐘之後我就全身發癢,到處起滿了水皰、紅斑」。
  • 「常州趙根大」又攤上事了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昨天,常州一位居民向現代快報反映,武進雪堰鎮太滆村有一處1000多平方米的違建,政府部門下發了停工通知書,違建卻繼續在施工。他還說,違建的主人是趙根大,就是當年曾在臺灣景點上刻字的那位。昨天,當地鎮政府表示,已責令違建主人趙根大自行整改。
  • 特價機票也能退改籤了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3月25日,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清明小長假機票漲幅不是很明顯,部分方向仍可淘到便宜機票。還有個好消息,趕在小長假前夕,國航、南航等多家航司推出「階梯費率」。特價機票也能退改籤,大家可以放心淘便宜機票啦!
  • 南師大幼兒園時光澔韻園: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最有意思的是,榮譽室裡有一個小小的白色房間,消防員叔叔介紹說是「安全通道」,告訴小朋友們當遇到火災時,不能坐電梯,要從樓梯走,手上要拿一塊溼毛巾,一手捂住口鼻、一手扶牆彎腰通過房間,一直到達安全的地方。小朋友們跟著消防員叔叔一起進行練習,切身體會了消防逃生過程。
  • 利用個人信用訂酒店轉賣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0月27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鼓樓警方了解到,為還網貸女子劉某利用個人信用擔保,瘋狂套現27萬元,目前警方已對其採取強制措施。    通訊員 鼓公宣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顧元森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今年8月底,一家旅遊公司負責人來到閱江樓派出所報警,稱有人利用個人信用在該公司住宿網絡平臺預訂酒店住宿200多單,最終有110單沒有付款,為此公司支付給酒店方27萬多元。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一開始對方償還了其中的90單,但是剩下的錢公司沒法扣款。
  •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通訊員 劉文奇 現代快報記者 陳瑩   當地回應,其實是花瓣形溫室,只有120平米  海安建「山寨版」雪梨歌劇院的帖子一出,引發眾多網友關注。有網絡媒體昨天報導稱:「據當地百姓講,這座建築建設完成已經有幾年時間了,但一直沒投入使用,外圍被菜地和雜草包圍,裡面除了被當地農民堆放了幾堆豆稈外,空空如也。」
  • 地陷頻發,「防患於未然」去哪了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2018年11月,一位專家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過,地下管線老化、滲漏處理不當,都有導致道路塌陷的風險。這種觀點,向來被更多專業人士所認可,也得到了事故的「印證」。  深圳市2013年至2015年發生過579起地面坍塌事故,具體塌陷原因:排水管道破損佔57.4%,管線施工不當佔11.8%,地鐵軌道施工佔10.6%。這三項因素引發的地面坍塌事故佔全市地面坍塌事故總量的80%。
  • 「世技賽」 國賽選拔賽下月舉行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學校也為此開通了綠色通道,全力推進後勤保障工作,為刻苦備戰國賽選拔賽校集訓團隊提供良好的後勤保障。  世界技能大賽是最高層級的世界性職業技能賽事,被譽為「技能奧林匹克」,是世界技能組織成員展示和交流職業技能的重要平臺,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將於2021年9月在中國上海舉辦。
  • 「有機農人」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此外,「有機農夫集市」的構想也在踐行中,希望為更多的有機農人建立一個有機農產品的推廣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 劉德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