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刀賞鑑入門:日本刀的魅力何在?

2020-12-14 冷兵器研究所

對於想要對刀劍多少了解學習一點的人來說,首先應該了解的,便是日本刀的魅力所在。 直至廢刀令頒布之前,日本刀一直便是武士的靈魂。而廢刀之後,大概是因為覺得寂寞、無所適從,甚至有很多人把木棒插在腰上代替刀,而廢刀令也是引起很多憤憤不平的士族叛亂的原因之一。此外,關於刀劍的詞彙也很多,現在也一直在日常中被使用著。而在寺社中,用日本刀來奉納也是很盛行的。

直至明治初期,刀都在深深地影響著日本人,也因此被日本人予以非常特別的重視。特別是因為刀是武士的象徵(肋差則允許庶民在旅行時攜帶,做防身之用)。但是廢刀令頒布之後,刀就成為了較為稀罕的物品。

目前,還有著「日本刀是否就是世界上最強的近身戰武器呢?」這樣的疑問,而在二戰中,和寇(註:原詞如此)手中的日本刀作為白刃戰的武器也發揮了其威力,因此,GHQ(聯合國佔領軍總司令部)在戰後頒布了刀狩令(是因為在戰鬥中見識了其威力而感到不安全麼?還是為了奪去這種精神象徵?),但是不管如何,對於使用者來說,這絕對是一種優秀的武器。

日本刀之美,即使在世界上,都是少見的。通常來說,外裝的各種飾物與日本刀本身是脫離的,僅僅是為了裝飾刀身。也因此,有了刃文和地肌的變化。映、足、丁子亂等等之類的技法都是基於實用目的之上而賦予的合理修飾。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不折不彎且能進行良好的斬劈為目標製作的,這都是歷代刀匠配合當時的戰鬥方法而苦心孤詣製作的結果。而那些不實用的作品,則逐漸被認為是庸俗的。

對日本刀的外表進行裝飾的風氣大致上是從安土桃山時代開始的。這個時代之前,日本刀的重點在於實用,因此作品基本上都是簡樸的結實之物,刀裝之美還是很稀罕的概念,僅僅是在還比較小的刀鍔上進行力圖表現世界觀的繪畫而已。 可以說,日本刀是作為世界上比較少見的鐵製美術品而存在的,如果首先能夠大致理解這種實用之美,那麼,就可以開始「觀刀」了。

如何判斷日本刀的價值?

那麼,大致解說一下決定日本刀價值所在的一些因素,以及現在鑑定標準的一些缺陷。 決定日本刀價值的因素,可是說是錯綜複雜,基本上是不可能一概而論的,所以我們在欣賞和收藏日本刀時,請務必不要百分之百地盲信。

主要的標準…用於綜合判斷是否有一定價值

1,刀身是否健全,是否有損傷。

2,是否屬於五力傳範圍之內的日本本國流派,還是僅僅是被稱為「肋物」的鄉土刀。

3,如果是有銘作品,銘入年代是最好不過的了。無銘品則需要進一步判斷。

4,是否是留名於後世的著名一流刀工作品。

5,真品日本刀基本上都會有其鑑定書,也就是國家指定的文化財產。

6,即使是同一作者,作品也是有好有壞的。

日本刀與其他美術品不同,以前作為一種武器被應用,所以實際上屬於消耗品。在戰鬥的時候由於會被研磨,所以會逐漸耗損,而這種耗損在戰後又完全是無法修復的,所以能否健全地保存下來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這種對於健全的認識,實際上是只對新刀有利的,但是古刀則有著新刀無法比擬的深奧之處。此外,有的損傷造成的是實用上的問題,有的損傷造成的是鑑賞上的問題,所以損傷所影響到的價值降低也是多種多樣不能一概而論的。

一直以來,日本的五力傳都是被高度評價的,確實,絕大多數的名刀工也都是屬於五力傳的。但是實際上在鄉土刀中也不乏數量眾多的優秀作品,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品牌意識有多麼的強烈。童子切的作者安綱的殘存作品經鑑定是屬於肋物的鍛冶,但是肋物的意思比較特別,也許對於刀工來說是比較失禮的。

如果有銘,那是最好不過了。從刀銘上,大致就可以看出是定製的作品還是刀工改進技術變革時的作品。此外對於個人鑑定來說,也算是一種能夠令人振奮的直觀方法。但是要記住,鑑定一道沒有夢,無銘不可以隨意想像推測。有一些「影打物」和「獻上品」也屬於無銘的稀有作品,所以即使是無銘的作品,也不可以輕視,無銘就代表著沒有偽銘,這一點需要特別加以注意。

至於「位列」,有很多先人的試行錯誤可以作為參考。有時候鑑定出來的位列很高,但是這把刀不幸卻是一件偽作。有時候也會有由於作者不同,而有巨大差別的情況出現。而問題點就在於將「位列」鑑定得較高而實際上這把刀並不是很出色,卻造成了價位比較高的情況,這是一大弊害。

無論是怎樣的東西,如果不是真品實物,那無疑都是一文不值的。所以才會有鑑定書這樣的東西存在於業內,並讓各個愛好者安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現在也有精製的偽造鑑定書存在。所以不管刀有沒有古老的或是新的鑑定書都要進行精查。一旦某件刀被鑑定為國寶,那麼它的價格就會飆升到相當高的地步。因此,也曾經出現過偽物被誤鑑,而被指定為國寶的例子。

總的來說,根據制刀者來決定價值是不會出什麼問題的。例如,如果是正宗的真品,那怎樣都可以打滿分。所以,嚴密地根據刀身來進行判斷是否屬於「高名高位」的作品,然後以之作為其價格基準是比較科學合理的。

文章作者:刀劍象山堂

相關焦點

  • 豆瓣8.8分《七武士》:日本武士的宿命——被「菊」塑造的「刀」
    被「菊」塑造的「刀」黑澤明於1910年在一個傳統武士家庭中誕生,此時日本軍國主義蔓延,對武士道進行歪曲扭化,因為「有幸」見證了這一特殊時期武士的衰落,在電影創作中,他對武士形象往往會做出獨特的詮釋。因為《菊與刀》這本研究日本社會與文化的專著,菊(統治階級與幕府)與刀(武士)的比喻日漸深入人心,但實際上,此書是由一位不懂日語,從未在日本生活過的美國人類學家通過採訪美國的日本移民,閱讀二手文獻寫成,其中存在大量想當然的臆測,各種令人啼笑皆非的解釋,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本書所代表的,是另一種對日本社會,對武士階層的意淫。
  • 用日本武士刀斬殺,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印象中,日本武士刀是最具傳奇色彩的兵器。狹義上來說,只有用日本鐵煉出的鋼材,按照日本傳統方式鍛造和研磨、裝配的刀,才算是日本刀。  我們平時所說的日本刀,一般是指狹義的日本刀中太刀和打刀這兩個種類。
  • 作為世界三大名刀之一,日本刀為何這麼受歡迎?
    對於想要對日本刀多少了解學習一點的人來說,首先應該了解的,便是日本刀的魅力所在。直至廢刀令頒布之前,日本刀一直便是武士的靈魂。而廢刀之後,大概是因為覺得寂寞、無所適從,甚至有很多人把木棒插在腰上代替刀,而廢刀令也是引起很多憤憤不平的士族叛亂的原因之一。此外,關於刀劍的詞彙也很多,現在也一直在日常中被使用著。
  • 抗戰結束為何日本人寧願死在中國也要拿回武士刀?
    作文日本文化的象徵之一,手持長刀的日本武士,在大量武打影視中呈井噴式出現,這些武士使用的刀具被通通冠上了「武士刀」的名號,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武士刀對於日本人的意義,它到底好在哪裡,讓日本武士視之如命。幕末的刀劍,其實是武士階級衰亡的象徵,然而在近現代日本文化輸出之下,竟然散發出了異於以往的光輝。不管是在德川幕府時代還是倒幕之後的明治維新時代,刀具都不曾作為軍隊的主力,更多的是長槍(冷兵器)、火槍和洋炮,這些武士刀更多的伴隨著「天誅」的口號,出現在幕末明治期各種暗殺、械鬥之中。
  • 用武士刀斬殺是怎樣一種體驗?
    有人說村正會使持有者發狂,某地一武士突然發狂以村正刀斬殺了好友。或說某地一販售村正刀的商人在夜裡突然斬殺了妻子,又說某武士突然失去心智拔刀斬殺了主公,清醒之後悔恨不已,又以村正刀切腹。武士大戰妖怪,日本刀降服妖魔系列傳說套路可以追溯到14世紀以前,圖為南北朝時期的「土蜘蛛圖卷」通常來說,比較典型直刀的如中國的環首刀,在同等力量下對肉體的劈砍深度最深,帶有內弧者尤甚。
  • 當城市化為火海廢墟,「武士之魂」日本刀,粉墨登場了
    在淞滬會戰中,日本報紙曾經報導說:「在激戰正酣之中,讓支那敵兵無不膽戰心驚的,正式我雄壯勇猛之部隊所揮舞的三尺秋水,如阿修羅般摧枯拉朽的日本刀之威力。」當然,這只是日本在強調武士刀所反映的武士道精神罷了。
  • 日本刀中的16把名刀,哪把刀最神奇?
    日本刀被稱為世界三大名刀之一,有哪些聞名於世的名刀?這些刀又有哪些傳奇故事?在了解日本名刀之前,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日本刀的小常識。日本刀,這是外國人對日本傳統刀劍的統稱,其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依據形狀、尺寸可分為太刀、打刀、脅差(脅指)、短刀等,其中日本人所稱呼的刀,特指打刀這一形制的刀類;廣義上的日本刀還包括長卷、薙刀、劍、槍等。自古以來,日本刀作為武器的同時又以其優美造型而著稱,很多名刀被當作藝術珍品收藏,並寓含著武士之魂之含義。與其他國家的刀類不同,日本刀最大的特點是在外形裝飾之外的刀體本身上展現出設計感和藝術感。在日本,制刀人被稱作「刀工」、「刀匠」或「刀鍛冶」。
  • 日本刀中的16名刀,哪把刀最神奇?
    日本刀被稱為世界三大名刀之一,有哪些聞名於世的名刀?這些刀又有哪些傳奇故事?在了解日本名刀之前,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日本刀的小常識。日本刀,這是外國人對日本傳統刀劍的統稱,其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依據形狀、尺寸可分為太刀、打刀、脅差(脅指)、短刀等,其中日本人所稱呼的刀,特指打刀這一形制的刀類;廣義上的日本刀還包括長卷、薙刀、劍、槍等。
  • 刀擋子彈!《侍道3:西部武士》[多圖]
    《侍道》(Way of the Samurai)系列的最新作《西部武士:活劇侍道》預計今年冬季在日本地區發售,遊戲對應平臺為PS2。從遊戲名字來看,也許眾多玩家都會以為這款遊戲將會延續前作的風格,仍舊是一款以日本歷史為背景舞臺製作的遊戲,但是這款遊戲不僅沒有以日本為故事背景,反而一改常態,將遊戲背景設置在美國西部地區,遊戲講述的是日本武士在美國西部冒險的故事情節,遊戲中的敵人也由拿刀的日本武士變為拿槍的美國西部牛仔,唯一沒變的是遊戲內容仍然與武士道相關聯。
  • 日本戰敗後,有戰俘非要把武士刀帶走,不然就切腹。中方回答乾脆
    早在我國北宋時期,大文豪歐陽修就寫過一首《日本刀歌》的長詩,其中前四句是:「昆夷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寶刀近出日該國,越賈得之滄海東。」到了明代,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倭寇泛濫,猖獗的倭寇曾一度打到明朝的副都南京城下。這些倭寇就是日本武士與浪人了。當然還有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及漁民、海盜等。
  • 硬核還原《賽博朋克2077》熱能武士刀 極致雷射刀體驗
    硬核還原《賽博朋克2077》熱能武士刀 極致雷射刀體驗 B戰UP主硬核鍾二狗(淘寶店鋪:戰斧cos道具 微博:@戰斧工作室)最近還原了《賽博朋克2077》中由荒坂公司出品的熱能武士刀
  • 《影子武士2》演示視頻賞 鏈鋸武士刀剁肉如割草
    《影子武士2》演示視頻賞 鏈鋸武士刀剁肉如割草 時間:2016-09-04 14:51:38 來源:3DM新聞組-Light
  • 日本的歷史上誕生了諸多名兵器,戰國最常見的武器卻不是武士刀?
    日本武士是日本歷史上的階級,也是現在一種十分著名的文化,其中極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這是日本武士刀。日本武士刀是從唐刀的基礎上改造而成的,在長久的歷史當中逐漸發展改良至今,如今已是世界三大名刀之一。日本刀鋒利輕巧,主要的攻擊特點為快、狠。
  • 世界三大名刀之一的日本刀究竟強在哪裡?看完我服氣了
    看完我服氣了世界上有三大名刀,分別是製作工藝複雜的大馬士革刀,歷史悠久的馬來克力士劍和日本刀(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日本刀的歷史遠遠比我國刀劍發展的歷史要晚將近上千年,也不如其他兩個刀製作工藝複雜,那麼到底憑什麼日本刀會成為世界三大刀之一呢?
  • 日本武士那麼帥的「納刀」動作,中國古代刀劍入鞘時為何沒有?
    編者按:在日本劍術中,尤其是居合道,有專門的拔刀術以及納刀(收刀)技法,還講究「殘心」,就是即便斃敵以後仍然不能放鬆警惕,在納刀(收刀)時講究配合殘心,要保持警惕不能去看刀鞘,不然容易被人趁機偷襲,憑藉左手的輔助,穩定緩慢的把刀插回刀鞘之中。看起來就很有儀式感,聽起來也覺得很有道理。
  • 日本武士刀號稱世界第一名刀,但是中國的這種刀專門克它—是苗刀
    早在三國時期,在回贈日該國的物品中就有五尺長刀,後隨中日文化交流,長刀(唐時的長刀被後世稱為唐刀)傳入日本。在日本,長刀逐漸演化為今天的日本刀。明朝中期倭寇來犯,倭寇使用的刀(日本刀)被那時的人稱為倭刀。苗刀又稱「御林軍刀」,它不是苗族人使用的刀,乃是因其刀身修長形似禾苗之故而得名。
  • 《DNF》黑暗武士鬼面刀測試
    導 讀 dnf黑暗武士鬼面刀測試,黑暗武士對鬼面刀力智移動的簡單測試 略坑,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dnf黑暗武士鬼面刀測試,一起來看看吧。
  • 武士道精神的化身:淺談日本刀的前世今生
    日本刀以其華麗的外形與見血封喉的殺傷力,被稱為「世界三大冷兵器之一」;同時作為「武士道精神」的代表,它也承載了更多的象徵意義,詮釋著冷兵器暴力美學的獨特魅力。
  • 刀身有脊就是日本刀或仿倭刀?科學辨別鎬造武士刀與平造中國刀
    日本刀,或者說打刀,也就是通常被稱為日本武士刀的刀型,按刀劍分類學,較為完整準確的說法,應為雙手握持的鎬造彎刀。由於日本刀在中國相當有名,結果出現了有大把各種被強行冠名的仿日本刀的中國刀。筆者曾經遇到有人指著平造的中國刀,強行說是鎬線被磨平的日本刀或者仿倭(日本)刀。
  • 日本自古以來就使用刀,在戰國時代,有很多刀被稱為名刀
    妖刀名刀的名字一覽!小故事和由來也一起看吧,日本自古以來就使用刀。在日本有許多被稱為名刀的刀。刀很帥吧。與本來的目的不同,不過,形式和顏色的配合等概觀的美麗也富有魅力。再加上,如果加上「名工製作的」、「鋒利利利快捷」等附加要素,男性就會不自覺地產生狂熱者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