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兒肥,又到吃螃蟹的好時節。除了在市場上購買螃蟹外,不少市民也會選擇在網上購買螃蟹。由於網購無法看到實物,也沒辦法現場稱重,所以不少市民吐槽,網購螃蟹存在「缺斤少兩」及「貨不對版」等問題。昨日,家住九悅廷小區的汪先生就向潯陽晚報記者爆料,他在網上買了10隻3兩重的螃蟹,可拿到之後,每隻螃蟹僅2兩左右,這讓他十分氣憤。
(圖文無關)
10隻螃蟹縮水近1斤
據汪先生介紹,他在九悅廷小區的一個微信群裡看到有人發布賣螃蟹的消息,當時他與許多業主都通過這條消息購買了螃蟹。當送貨員將螃蟹送上門時,汪先生也沒有太在意,直到螃蟹吃到一半時,他才發覺螃蟹的「個頭」有些小。隨後,汪先生將其中一隻螃蟹拿去稱重,結果發現綁了繩子的螃蟹也只有2.5兩,去掉繩子後僅有2兩重。「一隻螃蟹少了近1兩,那10隻螃蟹就差不多少了1斤重。」汪先生立即通過微信找到賣螃蟹的老闆理論,但對方僅表示,如果不滿意可以退貨。
「螃蟹都吃到肚子裡了,我怎麼退貨?螃蟹的大小不一,價格也不同,不能這樣欺瞞消費者。」汪先生告訴潯陽晚報記者,該螃蟹店2兩重的螃蟹賣17元一隻,而3兩重的則是20元一隻,雖然價格比較便宜,但沒想到會和顧客玩這樣的小把戲。
汪先生說,遇到這種情況的並不止他一個人,還有不少業主也表示此次網購的螃蟹明顯缺斤少兩,「以後還是到實體店去買,起碼可以現場稱重。」
網售螃蟹套路太多
潯陽晚報記者在我市一些螃蟹店了解到,目前線下螃蟹的銷售大部分是按只賣,顧客可以在同一規格的螃蟹中挑選。一名賣螃蟹的老闆訴潯陽晚報記者,螃蟹一般是每0.5兩一個規格,如2兩母蟹,2.5兩母蟹,3兩母蟹,3.5兩公蟹,4兩公蟹等。
「在同一個規格裡,螃蟹重量不完全一樣,10克以內的差距是正常的,但如果差到15克以上,那就不正常了。」該老闆表示,這些誤差基本上都是螃蟹的正常損耗?因為螃蟹會吐泡泡,超過24小時後,重量大概會少7%左右。但如果4兩的到手3.5兩都沒有,那就不叫正常縮水,而是商家的螃蟹沒有達到規格,以次充好。
「在網上買螃蟹很難分別是否缺斤少兩,因為商家都會幫忙把螃蟹綁起來,而且綁螃蟹的東西學問也很大,從最開始的細麻繩變成草繩,而且越來越重根本沒有辦法判斷螃蟹的重量。」一位劉姓市民告訴潯陽晚報記者,如今網上賣螃蟹的商家套路實在太深了。在業內人士看來,網上銷售螃蟹的商家一直聲稱薄利多銷。其實為了保證利潤,商家會在重量上「下功夫」,標高售低。
另外一名業內人士也表示,螃蟹連著繩子一起賣,去掉繩子至少要加價四分之一以上。許多市民網購的螃蟹缺斤少兩是部分商家為了增加利潤以次充好,甚至在綁螃蟹的繩子上動手腳。「在網上確實能購買到一些性價比高的螃蟹,但陷阱也會很多,市民在購買前一定要多加注意。」
(記者 黃泰)
責任編輯:吳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