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下組團結伴出行
關於隊員
1 第一原則:永遠把自己照顧好!
2 時刻謹記:我必須依靠我自己!永遠把自己照顧好是你能生存下來的法則
3 必須要有團隊意識和責任感。.任何自私和任性都將付出代價。
4 不要參加自己體能所不及的深度創作團隊(比如某些徒步戶外團)。體能上永遠不要用到自己的極限。
5 不要去尋找一種依靠,不要想著別人都會幫助我,在這裡每個人都在獨立地面對困難。
6 能與他人一起出行是一種緣分,儘量用樂觀的態度去感染別人。
7 記住讓自己快樂的前提是為他人著想,友情相關照!不單獨行動,遵守規則。
8 必須有安全意識,首先是生命,其次是器材,注意腳下,別單單為了拍照什麼都不管不顧。
關於領隊
1 必須明白,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2 當發生意想不到的的情況時,要敢於「捨得」.
3 必須決斷一個團隊
4 誠實面對自己的能力極限
5 依天氣情況能隨機應變,正確的規劃拍攝線路,不教條。
6 清楚自己的職責所在,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7 不能做無謂的冒險,有反常規的事不去做。
8 不要觸動大家的心理底線,尤其在安全上。
9 遇突發事件要沉著冷靜,並儘早做到:確定事實,尋找解決辦法,選擇最佳方案,實施行動
再說下個人的結伴自由行:
1.確定出行目的:
如果是攝影為主,那麼一定要選都是攝影的同伴,否則會很不合拍,對於攝影和非攝影的都是一種折磨,這一點比其它任何一種分歧都嚴重。
如果是以旅行或者戶外徒步為主,最好選擇各方面相當的朋友。尤其是徒步的朋友,一定要選擇相對熟悉的最好有過共同經歷的朋友,因為徒步對於體能要求是前提。
2.如何選伴:
如果是自由行結伴,最好是四人以內,人多了眾口難調,分歧會很多。 時間上最好不超過10天,人的疲勞周期一般為八天,時間太長了容易情緒煩躁,問題也隨之增加。
價值觀上最好一致,經濟條件不要相差太懸殊,以減少在消費觀念和處事選擇上會出現的分歧。
還有一個磨合度的問題,長途旅行,不僅僅是吃住行等方面,還有景點的選擇,遇到突發事情的處理等等。這需要同行中有一個肯擔當的人,能決斷事情,並且同行人中最好各有分工,每人都有事做,如果人人都想舒服做甩手掌柜的,那麼這個小團隊很可能會中途散夥。即使不散也絕沒有二次同行的機會。這世間人與人相識是一種緣分,能一起出行更是前世修來的福分,要好好珍惜,免得給人生留下不該有的遺憾。其實這也是一個平衡的問題,如果你能出力就多出力,出不了啥力就多出點費用或者少計較少抱怨,隨和一點。如果你不出力還摳門,並且老是事後諸葛亮常抱怨,那麼請相信,下次再不會有人帶你玩了,你只能去報旅行團了。
關於選伴:
一般有兩三種方式,一是身邊熟悉的朋友,雖然熟悉,但也要慎重,事先一定要有更多了解,比如價值觀,生活習慣,是否有擔當和責任心等等,因為旅途中最能考驗人性,記得有句話說如果你不確定你是否適合同某人結婚時最好和她(他)旅行一次,情侶尚且如此,朋友更是這樣。和熟悉的朋友自由行,要有心理準備,回來後要麼你們的關係更近一成,要麼你們的關係可能從此疏遠,甚至成為陌路。
二是網上尋伴:最好提前一段時間在專業網站上約伴,能有個了解的時間,以確定是否可以同行。並且要根據你的出行目的來選擇,如果你是以攝影為主,那麼最好說明要選擇攝影的朋友同行,如果想是徒步爬山要選擇專門戶外的朋友,體能上必須相近才行,不然沒法走完全程。如果僅僅是休閒旅行,選伴會範圍廣些,但也一定要事先聊天了解下彼此的喜好,價值觀等等。不過通常情況下,網上尋伴能找到適合的不太容易,最好是有過交往相互了解些的。
還有關於途中撿伴:
就是旅途中在青旅或者路上遇到的旅伴,如果旅程中覺著不合適的話,可以說出來,大家可以選擇分開走,有時候不適合一起不見得是誰有錯,這無關個人的道德品行,只是大家在認知上,喜好上或者習慣上的差別(這一點在與身邊朋友同行也同樣適用),其實有許多朋友,一起旅行反而會把關係惡化掉就是這個原因。旅途中二十四個小時在一起,要處理事決定事,涉及事情很多,矛盾自然會產生,就需要大家各自妥協和包容,這是快樂旅程的前提。
三,挑人準則:性格平和大氣的人是最好的旅行同伴,但是往往都得接觸才能了解實際情況如何,某些時候,是無可奈何的,因為沒人可選,只能硬著頭皮上的。那就要靠後期的磨合了。還有要入夥的話最好選擇選擇獨行的或者三兩個人的小團體,人太多本身就口雜難調,人少大家溝通各方面都方便,其二儘量就不參與年輕夫妻和情侶的行程裡,你會明顯覺著自己多餘和突兀,燈泡不好當,還是環保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