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正陽門下新添城市公園
位於前門箭樓西南角的月亮灣改造工程近日完工,新開闢出一處近萬平方米的城市公園。本報特約攝影 龐錚錚
本報訊(通訊員 張海濤)時下來天安門廣場的遊客,又多了一處景點可賞玩。正陽門下,從煤市街北口到珠寶市街北口這一彎狹長的地帶,剛剛建成一處近萬平方米的開放式城市公園。這裡有水景,有花樹,還有歷史浮雕可供追思憑弔;景觀之間有步道供信步徜徉,也有長椅以備花下歇腳。
這處城市公園所在的地界兒,有個好聽的民間稱呼——月亮灣。過去,這裡流淌著正陽門護城河,像一道彎月環抱著正陽門箭樓,因此得名。據1750年的《乾隆京城全圖》所繪,前門月亮灣區域為城牆護城河所在地,護城河在古代是一條重要的河流水系,與京杭大運河相通,上世紀60年代,前三門護城河被改成暗河,從此,月亮灣空有「彎」而不見水景。
剛剛建成的城市公園恢復了水景觀。公園所在區域是上世紀90年代建成的簡易綠化帶,只有普通的草坪和樹木,佔地9000餘平方米。今年,西城區園林綠化部門對其脫胎換骨地進行了改造。除增加黑心菊、鼠尾草等觀賞植物的綠化「常規動作」之外,還依照蜿蜒的地形開挖了水槽,象徵過去的護城河。「河岸」由歷史浮雕構成,刻畫的是宣南歷史上的各類老字號。
水循環系統保證了水景的長年不斷。在岸邊還間隔豎立著不少金屬柱體,那是生態淨塵設備。西城區園林中心相關負責人徐建介紹說,該設備將水高效霧化後噴灑出來,既能清潔空氣又與花草水景相得益彰,而且還不會讓近在咫尺的遊客感到有水珠打在身上。
淨塵設備與水景都是在每天早中晚遊客最集中的時間循環開放。說話間,淨塵設備啟動,如煙似霧的水汽飄散開來,頓時為周邊的花草樹木增添了朦朧之美。
公園之南即是聞名遐邇的大柵欄商業街。過去的大柵欄什麼樣?在公園的西頭設有一面浮雕,上面刻畫的就是民國時期的大柵欄規劃圖。昨天,不少眼尖的遊客從圖中發現了「屈臣氏」的字樣。「一點兒不錯,當年大柵欄西頭,把口第一家就是『屈臣氏洋藥店』,算是最早的一批外資企業。」諳熟地區歷史掌故的大柵欄街道工作人員介紹說。
距此處公園幾百米的大柵欄地區中部,也多了一處胡同公園。它的前身是天陶菜市場,如今改造成為供附近居民休閒娛樂遛彎的百花園,這是西城區今年拆違建綠的惠民工程之一。
園子不大,但很精緻:用一條鮮花漫步路串聯起牡丹臺、片石生情和涵秀花韻三處景點。植物以各種花灌木和地被花卉為特色,結合園內園藝推廣中心及綠花架,形成一處以花為媒、以鳥為聲、以古典園林為意境、以滿足周邊鄰裡交流活動為目的的綠色生態花園。
大柵欄街道辦事處的負責人介紹,百花園佔地面積約1850平方米。今年5月,西城區政府結合全市疏解非首都功能和環境綜合整治,拆除了原有市場,拆違建綠,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徹底解決了大柵欄地區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的覆蓋盲區問題,還綠於民,使綠地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
(責編:鮑聰穎、高星)